2011年第02期总第202期
教学探索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有效倾听能力
赵秋梅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小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倾听,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对于处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具有倾听的习惯和能力更是一种调控、驾驭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行为,所以《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要培养学牛具有“善于倾听”的技能。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只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昕”都足必要前提。
现在的学生较之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大多有学前教育.在上小学之前,多的已认识四、五百字,最少的也能认一百来个字。二是口头表达能力强。很多家长从孩子刚出生就和他说普通话,此外,电视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许多孩子从电视里学会了使用各种句式,学会了很多词语和成语的用法。然而,学生的倾听能力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主要有:1.不爱听。,2.“假”听。3.遗忘快。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有效倾听”的研究和实践,我总结了倾听能力培养的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
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牛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町和尊重,能激起学牛的发言欲望,提高发占质量。当学生发言时,教师应首先带头倾听,不管学生发言质量如何,不要轻易打断.更不能在学生发言时,做其他事情,在学牛发言后.要适当的进行指导或pF价。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市了可贵的榜样。
二、要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巾寻找和创造乐趣,数学足比较枯燥的,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尽屠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还可以设计生动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让学生将自己当成问题里面的人物去解决问题等;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决定r他们在一节课内不町能40分钟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中适当的安排一些活动的环节。如低年级可以安排课间操.运用儿歌组织教学,中年级则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如动手画一域、折一折、摆一摆,或开火车、抢答、比赛等多种形式。动静结合,才能做到有序有效。要保持学牛的学习兴趣最根本的还足精心设计教学,课堂要有动有静,有浅有深。另外作为教师也要修饰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语言魅力。吸引学生倾听。
三、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对于中低下学生来说,往往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们要思
万方数据
考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可能还想不出或摸不着头脑,这时.他们只能茫然的听别人的答案。这就要求老师在提nq题时,一是要把一个大问题划分成几个小问题,日丁以说这足在为这部分差生降低学习难度;二是问题要提得清楚、明白,重点要突出.这是提醒这些学生要“听”什么。当要让学牛动手操作时,一定要求学牛先听完教师的要求,才能动手操作.而操作完.学生要交流了、教师要小结厂,也要先让学生把学具撰放好.做端币。
四、把“听”与“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不只是听.倾听能力更多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多少又可体现他“听”多少。因此.要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要检查学牛是否注意听。可以让他晕复别人的回答,如“谁能象某某卜习学那样说一遍。”“看谁有注意昕,把他/她的发言重复一下。~谁听的明白,把刚才那位同学的想法说一说。”等,象这样的训练Ij丁以多让差生来完成。而对于优生,可以让他们就某个同学的发言、想法.进行评价“我觉的他,她说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我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或是我是这样想的。”刚开始发言时,因为信心不足.因为知识面不广,因为不会,他们可能是吞吞吐吐,可能是表达不清.可能声音小。这都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去诱导.指点,示范.多些鼓励,多些机会,这样把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五、充分发挥评价作用.促进学生倾听习惯
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包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与态度.为了增强学生倾听的意识.老师们开始将倾听作为评价内容。但大部分老师只停留“你听的多认真呀”、“某某同学听的多入神”等浅层次评价上.说多‘厂也不是太好。当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认真倾听时.可给予这样的夸奖“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同学间评价和自我评价,课后。也可让同学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给自己打分。此外建立—个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设置统计机制和奖励机制.从外凶刺激学生表现.提高效果。
实际教学丁作是复杂的.小学教师的工作也不是单纯的教学,有时难免顾此失彼。班级大班化.教师很难在一节课内照顾的每个人,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数学课的特点是:一节课就一个知识点。一个内容,如果从头到尾老是叫单个学生发言.发言内容雷同,让其他学生专心听。这样久了,学生就容易产生听觉疲劳。这些都是以后有待解决的问题。
“提高学生倾听能力”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学会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藿.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不但提高了学牛的学习效率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129・
倾听,不仅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它及学习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同,而且使全体学牛更加生彩,更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011年第02期总第202期
教学探索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有效倾听能力
赵秋梅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小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倾听,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对于处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具有倾听的习惯和能力更是一种调控、驾驭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行为,所以《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要培养学牛具有“善于倾听”的技能。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只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昕”都足必要前提。
现在的学生较之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大多有学前教育.在上小学之前,多的已认识四、五百字,最少的也能认一百来个字。二是口头表达能力强。很多家长从孩子刚出生就和他说普通话,此外,电视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许多孩子从电视里学会了使用各种句式,学会了很多词语和成语的用法。然而,学生的倾听能力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主要有:1.不爱听。,2.“假”听。3.遗忘快。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有效倾听”的研究和实践,我总结了倾听能力培养的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
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牛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町和尊重,能激起学牛的发言欲望,提高发占质量。当学生发言时,教师应首先带头倾听,不管学生发言质量如何,不要轻易打断.更不能在学生发言时,做其他事情,在学牛发言后.要适当的进行指导或pF价。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市了可贵的榜样。
二、要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巾寻找和创造乐趣,数学足比较枯燥的,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尽屠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还可以设计生动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让学生将自己当成问题里面的人物去解决问题等;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决定r他们在一节课内不町能40分钟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中适当的安排一些活动的环节。如低年级可以安排课间操.运用儿歌组织教学,中年级则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如动手画一域、折一折、摆一摆,或开火车、抢答、比赛等多种形式。动静结合,才能做到有序有效。要保持学牛的学习兴趣最根本的还足精心设计教学,课堂要有动有静,有浅有深。另外作为教师也要修饰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语言魅力。吸引学生倾听。
三、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对于中低下学生来说,往往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们要思
万方数据
考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可能还想不出或摸不着头脑,这时.他们只能茫然的听别人的答案。这就要求老师在提nq题时,一是要把一个大问题划分成几个小问题,日丁以说这足在为这部分差生降低学习难度;二是问题要提得清楚、明白,重点要突出.这是提醒这些学生要“听”什么。当要让学牛动手操作时,一定要求学牛先听完教师的要求,才能动手操作.而操作完.学生要交流了、教师要小结厂,也要先让学生把学具撰放好.做端币。
四、把“听”与“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不只是听.倾听能力更多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多少又可体现他“听”多少。因此.要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要检查学牛是否注意听。可以让他晕复别人的回答,如“谁能象某某卜习学那样说一遍。”“看谁有注意昕,把他/她的发言重复一下。~谁听的明白,把刚才那位同学的想法说一说。”等,象这样的训练Ij丁以多让差生来完成。而对于优生,可以让他们就某个同学的发言、想法.进行评价“我觉的他,她说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我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或是我是这样想的。”刚开始发言时,因为信心不足.因为知识面不广,因为不会,他们可能是吞吞吐吐,可能是表达不清.可能声音小。这都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去诱导.指点,示范.多些鼓励,多些机会,这样把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五、充分发挥评价作用.促进学生倾听习惯
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只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包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与态度.为了增强学生倾听的意识.老师们开始将倾听作为评价内容。但大部分老师只停留“你听的多认真呀”、“某某同学听的多入神”等浅层次评价上.说多‘厂也不是太好。当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认真倾听时.可给予这样的夸奖“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同学间评价和自我评价,课后。也可让同学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给自己打分。此外建立—个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设置统计机制和奖励机制.从外凶刺激学生表现.提高效果。
实际教学丁作是复杂的.小学教师的工作也不是单纯的教学,有时难免顾此失彼。班级大班化.教师很难在一节课内照顾的每个人,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数学课的特点是:一节课就一个知识点。一个内容,如果从头到尾老是叫单个学生发言.发言内容雷同,让其他学生专心听。这样久了,学生就容易产生听觉疲劳。这些都是以后有待解决的问题。
“提高学生倾听能力”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学会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藿.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不但提高了学牛的学习效率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129・
倾听,不仅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它及学习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同,而且使全体学牛更加生彩,更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