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新的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个性又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统治地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培养的只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做题技巧。现阶段提出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该模式坚持以

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

1. 什么是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与“导学”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

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

2. 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一般过程是课堂五部曲 “设计学案”、“预习”、“展示”、“查漏补缺”、“反馈”,想想我们的教学,也无非是这样,我们少的是学生的活动展示,多的是老师的喋喋不休,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取代了他们的展示,在成绩上可能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失去的却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叫做自信,就是我们的学生所

缺乏的。

2.1教师对学案的设计

对大纲、教材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

下特点:

(1)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应作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

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

看书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教会学生学会看书。

(4)学案不应编成学生印象中的试卷。学案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希望。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

学习的自信心。

2.2学生预习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

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

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2.3学生展示交流

班级中小组是学习的单位,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因此,每个班按好差生搭配划分小组,给每个组员编号并指定小组长,课堂上每个组不同编号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到黑板上展示,其他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且给表现好的学生加分及时鼓励。学习中要用好小组长,一个好的组长能调动小组成员的积

极性,让小组成员都能得到发言的机会,所以,在选择小组长时一定要把好关。

2.4教师查漏补缺

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解答和补充。在学生讨论交流过

程中,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5巩固练习

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及时讲评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且根据练习情况及时

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的解读

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既要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又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合作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杜绝课堂上虚假的表演,不搞花架子,做到基础知识当堂会,不但“堂堂清”,还要“人人清”,从而达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获得大面积丰收。所以,将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结合起来,构建此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三维程序是:目标导学——讨论质

疑——自测互结——盘点得失。下边以新授课为例。具体说明如何操作。

1.目标导学:分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两部分内容。“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三维目标,教师引入新课后,向学生展示说明本课的三维(知识、能力、思想)目标及重、难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明确了方向。“自学指导”是整个学生自学过程的一个缩影,是教师用文字的形式直接呈现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学生依照老师提供的“导学案”自主学习。学生要深入研读文本,熟悉教材,对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自学。对于学生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也不要急于解答,可在合作交流中通过相互帮助来解决。自主学习结束后,以为单位相互检查自学的情况,不会的问题再相互帮助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由全班讨论解决,教师要退到最后一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主要是不断观察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激励引导学生的交流形式,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体现四个“明确”即明确自学内容,明确自学要求,明确自学方法,明确自学时间。

这会对学生的自学起到积极地引导的作用。

2.讨论质疑:指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将疑难问题带到小组中讨论后仍然解决不了的再进行归纳整理,向教师求教。教师精讲点拨,进行针对性的答疑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知识的规律性,完善知识的系统性。其中,教师要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和书写习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一环节在学案中没有预设,只留有空白,通过讨论质疑,学生在空白处体现疑难问题及总结出

的知识体系。

3.自测互结:是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检测,目的是要通过变式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形式上采取同桌互批,小组串批,教师校批等不同形式。其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要充分运用“兵帮兵”的战略,鼓励优等生帮扶学困生。要注意“堂堂清”和“人人清”,对于一些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强调学生当堂掌握。教师设计的自测习题一定要分清层次,一般分为基础部分,提高部分和拓展部分,各科据此并结合学科特点设计的栏目和规定不一。但必须要适用于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使他们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坚决避免一刀切和一锅煮的现象出现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教材,给学生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使“优等生”更“优”。学

生在完成各自的习题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点评,从而掌握学生的知识目标的完成情况,没有达标的一

定要“清”,进而实现全面丰收。

4.盘点得失:这一环节是指教师和学生针对本课“教”和“学”的深刻的体味和反思。主要回味一下本节课的得与失,以求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和学习。就教师而言,教师要在课后总结一下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优点以及改进的措;就学生而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创与所用,甚至是教师的所交,借助于书面语言真诚、真实、真情的再现出来。即回顾本节课教和学的过程并结合“自测互结”的结果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诊断,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改进的措施,以利于课后及时弥补,内容大致有“记

学、记教、记做”三方面;可以写出得失、缺陷、困惑、创见等。可当堂完成也可以课后完成。

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学案”,课后必须抽查并批改部分“学案”以了解学情。

2.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

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教学中要拓展学生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思维来获得知识,另一方面寻找学生思维闪光点及

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4.要做到“四精”。精选教学方法、内容、习题、例题和提出的问题,这些都落实在备课上。精讲,指学生可自学的不讲,让学生自己理解的问题可不讲,不要满堂灌,落实在启发解惑上。精练,指课上多练,集体训练,落实在以练助讲的课堂教学上。精批,经过批改发现学生共性的错误,及时弥补教学中的

不足。

5.教师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点、重点、难点上下功夫。据教材内容,灵活运用,

激发学生学习状态,使他们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中。

6.教师每隔一定时间后,要求将“学案”进行分科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教师也要将自己手

中的“学案”进行整理,利于今后的改进和检查。

“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课堂上师生都以学案为中心线索开展活动,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方法更加清晰,师生双边活动更加默契,自主学习能力更加提高,

使得各种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和提高,同时又极大地调动师生反思的自觉性。

导学案的编写格式

㈠容量要求:八开纸正反两面、页边距、中缝2厘米左右,三案合一。

㈡页眉设置:

×× 学校 ×× 科目 ×× 版 导学案 №×× 编写:××× 审核:×××

㈢页脚设置: 章节名称(×章×节) 页码 激励话语(名言、警句)。

㈣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

新授课学案模式

1、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要了解、掌握、运用概念、要点、规律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能力

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

(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

2、重点、难点: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

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预习导引(预习案):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3—5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主干知识,基本掌握简单知识,搞清疑难所在,以便有目的听课解疑。

4、问题导学: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思维,逐

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内容设探究,知识生成要引导,留给学生去亲历。

5、典题训练: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6、精讲点拨: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

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点拨提升有层次。

(每个知识框题都按照4、5、6环节进行。即:学—讲—练有机结合。)

7、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如画知识树、概念图等。(教师的总结类似于板书主干知识的内容,但

力求以不同的形式表述)。

8、当堂检测: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题量控制在选择题5—8个,简答题1—2个,时间5—10分钟。

9、作业布置(巩固案):根据课堂知识以及当堂检测的情况布置。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易:中:难=6:3:1)即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复习课学案模式

1、考纲要求:列出所复习知识的《考纲》或《考试说明》要求,明确在教材中的地位和要求级别。

2、重点难点:结合以前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好复习的重难点。

3、自主梳理(预习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自主构建相关知识的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及规律,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找出以前学习存在的薄弱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有重点的回扣复习。知识网络内涵

力求详实,并尽可能的扩充其外延,加强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4、问题导学:问题设计以小综合题为主,要体现知识层次和内在逻辑关系,适当提升思维含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解决以前的知识遗漏和能力不足,解决重难点,锻炼发散思维,学会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运用比较、综合等方法进一步明确知识的区别联系形成整体印象,提高知识、技能层次。)

5、典题训练: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6、精讲点拨: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

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每个知识框题都按照4、5、6环节进行。即:学—讲—练有机结合。注重一题变式多练。)

7、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复习知识、方法、规律、联系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由教师总结,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修缮预习时所构建的知识网络。(教师的总结类似于板书主干知识的内容,

但力求以不同的形式表述)。

8、当堂检测: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题量控制在选择题2—4个,简答题2个,时间5—10分钟。

9、作业布置(巩固案):根据课堂知识以及当堂检测的情况布置。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易:中:难=6:3:1)即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巩固案可以直接采用相关复习资料的题目。要求教师要先做,对题目进行删减或修改或优化组合。

讲评课学案模式

1、预习案:提前下发批阅的测试卷及答案,让学生自主纠错、补漏。

2、试卷分析:教师公布选择题正答率情况(或指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以及非选择题的出错情况。

分析试卷考查范围、试题难易程度、成绩分布情况及比较,并列出错因。

3、自主分析:学生根据教师的试卷分析先自主总结,对自己试卷上出现的问题进行错因归类,对自

己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4、分类精析:从试题中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错题先让学生分析展示,其他学生补充或订正,教师适时引导、评价。针对错题,老师从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进行讲解和点拨。点拨要有启发和提升,不能就题论题,而是方法的总结,原理应用的技巧,解决问题的程序,知识理解的误区和盲点。点拨务要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切忌简单敷衍,或空洞无物,词不达意。对题目的讲解最好做到题

目模式化、类型化,讲清方法规律。

5、典题巩固:针对错题的错因选取合适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6、总结反思:学生根据自身收获总结考查题目的知识、能力、方法技巧等等。

7、二次过关:选择适量题目进行目标重测,检查课堂效果。

浅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新的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个性又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统治地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培养的只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做题技巧。现阶段提出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该模式坚持以

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

1. 什么是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与“导学”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

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

2. 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一般过程是课堂五部曲 “设计学案”、“预习”、“展示”、“查漏补缺”、“反馈”,想想我们的教学,也无非是这样,我们少的是学生的活动展示,多的是老师的喋喋不休,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取代了他们的展示,在成绩上可能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失去的却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叫做自信,就是我们的学生所

缺乏的。

2.1教师对学案的设计

对大纲、教材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

下特点:

(1)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应作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

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

看书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教会学生学会看书。

(4)学案不应编成学生印象中的试卷。学案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希望。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

学习的自信心。

2.2学生预习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

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

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2.3学生展示交流

班级中小组是学习的单位,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因此,每个班按好差生搭配划分小组,给每个组员编号并指定小组长,课堂上每个组不同编号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到黑板上展示,其他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且给表现好的学生加分及时鼓励。学习中要用好小组长,一个好的组长能调动小组成员的积

极性,让小组成员都能得到发言的机会,所以,在选择小组长时一定要把好关。

2.4教师查漏补缺

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解答和补充。在学生讨论交流过

程中,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5巩固练习

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及时讲评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且根据练习情况及时

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的解读

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既要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又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合作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杜绝课堂上虚假的表演,不搞花架子,做到基础知识当堂会,不但“堂堂清”,还要“人人清”,从而达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获得大面积丰收。所以,将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结合起来,构建此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三维程序是:目标导学——讨论质

疑——自测互结——盘点得失。下边以新授课为例。具体说明如何操作。

1.目标导学:分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两部分内容。“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三维目标,教师引入新课后,向学生展示说明本课的三维(知识、能力、思想)目标及重、难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明确了方向。“自学指导”是整个学生自学过程的一个缩影,是教师用文字的形式直接呈现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学生依照老师提供的“导学案”自主学习。学生要深入研读文本,熟悉教材,对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自学。对于学生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也不要急于解答,可在合作交流中通过相互帮助来解决。自主学习结束后,以为单位相互检查自学的情况,不会的问题再相互帮助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由全班讨论解决,教师要退到最后一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主要是不断观察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激励引导学生的交流形式,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体现四个“明确”即明确自学内容,明确自学要求,明确自学方法,明确自学时间。

这会对学生的自学起到积极地引导的作用。

2.讨论质疑:指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将疑难问题带到小组中讨论后仍然解决不了的再进行归纳整理,向教师求教。教师精讲点拨,进行针对性的答疑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知识的规律性,完善知识的系统性。其中,教师要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和书写习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一环节在学案中没有预设,只留有空白,通过讨论质疑,学生在空白处体现疑难问题及总结出

的知识体系。

3.自测互结:是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检测,目的是要通过变式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形式上采取同桌互批,小组串批,教师校批等不同形式。其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要充分运用“兵帮兵”的战略,鼓励优等生帮扶学困生。要注意“堂堂清”和“人人清”,对于一些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强调学生当堂掌握。教师设计的自测习题一定要分清层次,一般分为基础部分,提高部分和拓展部分,各科据此并结合学科特点设计的栏目和规定不一。但必须要适用于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使他们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坚决避免一刀切和一锅煮的现象出现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教材,给学生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使“优等生”更“优”。学

生在完成各自的习题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点评,从而掌握学生的知识目标的完成情况,没有达标的一

定要“清”,进而实现全面丰收。

4.盘点得失:这一环节是指教师和学生针对本课“教”和“学”的深刻的体味和反思。主要回味一下本节课的得与失,以求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和学习。就教师而言,教师要在课后总结一下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优点以及改进的措;就学生而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创与所用,甚至是教师的所交,借助于书面语言真诚、真实、真情的再现出来。即回顾本节课教和学的过程并结合“自测互结”的结果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诊断,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改进的措施,以利于课后及时弥补,内容大致有“记

学、记教、记做”三方面;可以写出得失、缺陷、困惑、创见等。可当堂完成也可以课后完成。

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学案”,课后必须抽查并批改部分“学案”以了解学情。

2.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

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教学中要拓展学生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思维来获得知识,另一方面寻找学生思维闪光点及

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4.要做到“四精”。精选教学方法、内容、习题、例题和提出的问题,这些都落实在备课上。精讲,指学生可自学的不讲,让学生自己理解的问题可不讲,不要满堂灌,落实在启发解惑上。精练,指课上多练,集体训练,落实在以练助讲的课堂教学上。精批,经过批改发现学生共性的错误,及时弥补教学中的

不足。

5.教师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点、重点、难点上下功夫。据教材内容,灵活运用,

激发学生学习状态,使他们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中。

6.教师每隔一定时间后,要求将“学案”进行分科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教师也要将自己手

中的“学案”进行整理,利于今后的改进和检查。

“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课堂上师生都以学案为中心线索开展活动,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方法更加清晰,师生双边活动更加默契,自主学习能力更加提高,

使得各种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和提高,同时又极大地调动师生反思的自觉性。

导学案的编写格式

㈠容量要求:八开纸正反两面、页边距、中缝2厘米左右,三案合一。

㈡页眉设置:

×× 学校 ×× 科目 ×× 版 导学案 №×× 编写:××× 审核:×××

㈢页脚设置: 章节名称(×章×节) 页码 激励话语(名言、警句)。

㈣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

新授课学案模式

1、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要了解、掌握、运用概念、要点、规律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能力

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

(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

2、重点、难点: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

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预习导引(预习案):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3—5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主干知识,基本掌握简单知识,搞清疑难所在,以便有目的听课解疑。

4、问题导学: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思维,逐

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内容设探究,知识生成要引导,留给学生去亲历。

5、典题训练: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6、精讲点拨: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

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点拨提升有层次。

(每个知识框题都按照4、5、6环节进行。即:学—讲—练有机结合。)

7、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如画知识树、概念图等。(教师的总结类似于板书主干知识的内容,但

力求以不同的形式表述)。

8、当堂检测: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题量控制在选择题5—8个,简答题1—2个,时间5—10分钟。

9、作业布置(巩固案):根据课堂知识以及当堂检测的情况布置。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易:中:难=6:3:1)即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复习课学案模式

1、考纲要求:列出所复习知识的《考纲》或《考试说明》要求,明确在教材中的地位和要求级别。

2、重点难点:结合以前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好复习的重难点。

3、自主梳理(预习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自主构建相关知识的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及规律,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找出以前学习存在的薄弱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有重点的回扣复习。知识网络内涵

力求详实,并尽可能的扩充其外延,加强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4、问题导学:问题设计以小综合题为主,要体现知识层次和内在逻辑关系,适当提升思维含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解决以前的知识遗漏和能力不足,解决重难点,锻炼发散思维,学会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运用比较、综合等方法进一步明确知识的区别联系形成整体印象,提高知识、技能层次。)

5、典题训练: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6、精讲点拨: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

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每个知识框题都按照4、5、6环节进行。即:学—讲—练有机结合。注重一题变式多练。)

7、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复习知识、方法、规律、联系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由教师总结,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修缮预习时所构建的知识网络。(教师的总结类似于板书主干知识的内容,

但力求以不同的形式表述)。

8、当堂检测: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题量控制在选择题2—4个,简答题2个,时间5—10分钟。

9、作业布置(巩固案):根据课堂知识以及当堂检测的情况布置。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易:中:难=6:3:1)即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巩固案可以直接采用相关复习资料的题目。要求教师要先做,对题目进行删减或修改或优化组合。

讲评课学案模式

1、预习案:提前下发批阅的测试卷及答案,让学生自主纠错、补漏。

2、试卷分析:教师公布选择题正答率情况(或指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以及非选择题的出错情况。

分析试卷考查范围、试题难易程度、成绩分布情况及比较,并列出错因。

3、自主分析:学生根据教师的试卷分析先自主总结,对自己试卷上出现的问题进行错因归类,对自

己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4、分类精析:从试题中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错题先让学生分析展示,其他学生补充或订正,教师适时引导、评价。针对错题,老师从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进行讲解和点拨。点拨要有启发和提升,不能就题论题,而是方法的总结,原理应用的技巧,解决问题的程序,知识理解的误区和盲点。点拨务要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切忌简单敷衍,或空洞无物,词不达意。对题目的讲解最好做到题

目模式化、类型化,讲清方法规律。

5、典题巩固:针对错题的错因选取合适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6、总结反思:学生根据自身收获总结考查题目的知识、能力、方法技巧等等。

7、二次过关:选择适量题目进行目标重测,检查课堂效果。


相关文章

  • 教学模式概念的系统分析
  • 作者:袁顶国刘永凤梁敬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年01期 明确提出教学模式概念并对教学模式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在寻求(课堂)教学优化.提升教学效率与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发现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 ...查看


  • 小组教学模式
  • 小组教学模式 一.前言 随着21世纪社会对人才标准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出其缺陷,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也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和群体能动性为教学宗旨的小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界的关注热点之一. 小组教学 ...查看


  • [精品资源]中 外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简 介
  • 中 外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简 介 外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简 介中 外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简 介金凤展翅 目录: 第一部分:中外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一.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知识 ----------3 二. 国外主要课堂教学模式 ...查看


  •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 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措施具体.积极稳妥 ...查看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1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查看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查看


  • 教学策略的概念与地位
  • <教学与管理> 2010年2月15日 教学策略的概念与地位 ■山东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山东滨州技术学院 常华锋朱莉 教学策略的概念首先出现于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宣布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实验失败后,美国的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 ...查看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 ...查看


  • 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互补与融合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特点的对比分析,认为只有将两种教学模式实现优势互补,相互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传统教育:网络教育:教学模式:互补融合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教学已成为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