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中等教育

美国的中等教育

美国政府重视教育,州政府税收的40%左右用于教育投入。中等教育普及率近乎百分之百,适龄青少年都可入学。初、高中学制各州不尽相同,有的州初中两年,高中四年,有些州初、高中各三年,学校分公立和私立两类,按学区人口密度设立,方便学生就学。公立学校由政府拨款,学生免交学费,家庭经济困难者还可免交教材、午餐等费用。 私立学校一切费用由学生自理。两类学校除经 费和宗教因素外,办学模式无重大差别。 

美国的社会观念以发展自我,注重个性,崇尚竞争为核心。美国中等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这种价值观。中学实行学分制是美国中等教育的突出特点,学习自主权很大程度上由学生自己掌握。

一、课程设置 

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宗旨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知识面宽,结构合理,充分发挥学生潜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培养特长,鼓励个性发展。大部分中学开设百余种课程供学生选择。课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必要而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基本要求。选修课课程丰富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征,它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志向,培养专业技能,促进发展个人特长。 

学校开设的每种课程依据其深度、难度分为基础、一般、荣誉、高级等若干等级,分别编号,注明选课年级,供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低水平课程为基本要求,修满学分即满足毕业条件,高水平课程与大学衔接,学分为大学所承认。这样既保证了毕业生质量,又为学有潜力的优秀学生提供了充分在校深造的机会。

二、学分与选课 

美国各州中学毕业所需最低学分由州教育部门规定,各校可据此进一步制定本校学科、学分要求。各州各校自定学分计算方式,如印第安那州有些学校规定每门课每周一学时修满一学期得一个学分,而同样情况在依利诺州有些学校则计0.5年学分。尽管如此,毕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即必修课各学科学分比例及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比例,各州大体相当。

学校要求学生在高中四年内完成规定的学分,随年级升高,每学期分数(即

选课数)增加。一般每学期至少选6至7门课,完成上一年级学分,方可进入下一年级。如学生提前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申请进入大学或在校选修大学课程。 学校设有“优秀毕业生证书”。欲获此证书,学生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多修学分。获得优秀毕业证书的学生易于申请进入名牌大学及申请奖学金,这有助于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奋发求进。 

学校每学年向学生提供本年度开设的全部课表。该课表包括毕业学分要求,年级学分要求,必修、选修、难度、选课年级、课程内容和选课要求等。学生可根据学分要求和自己的学业成绩、能力、志向、爱好,在专职咨询教师辅导下自主选课、注册。每学期结束前选定下学期课程。选课过程对学生是个很好的锻炼。初中生考虑自身因素有限,大都按一般要求选课。高中生则充分考虑自身发展,通过选课,实现自我设计。课程选择是否得当,与学业负担、学业成绩和个人前途直接相关。对此,学生都十分重视,选择时很慎重。

三、教材与授课 

美国中学各学科均无统一教材,教材由学校和任课教师选定。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美国中学教育的特点。我们特意对照了中美两国同层次同学科的教科书,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为例,两国教科书覆盖范围大致相当,但美国教科书的叙述要详尽得多。在讲述同一数学定理、物理定律、化学反应或生物现象时,我国教材多以结论为主,内容有限。美国教材则从推导步骤、发现过程、实验验证、现象解释、相关科学家介绍、趣闻轶事等多方面、多层次展开,充满趣味。我国中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以“统”为主的教学模式,即以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过程,完成统一的大纲,最终参加统考。美国中学教学,旨在发展学生个性,学多学少因人而异。一般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即可,有某一专长或志向的学生,可利用教科书优势,通过自学在该学科内向纵深发展。 

在美国,课堂讲授大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方式多为讨论式,教师、学生相互提问,共同探讨。课外作业及考试内容,除一般习题外,还要求学生撰写论文。这种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课业负担就大多数学生而言,课内外所花时间大体 为1∶1,优秀学生课外所花时间更多。学生总体负担适度。

四、学生成绩与评价 

美国中学以“学分值”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除考试成绩外,平时成绩、作业情况和出勤率占很大比例。学分值是对课程难度和修课成绩的综合评定,这有些像跳水比赛中对动作难度与动作质量的评判。由于学分值是一种科学的综合评定,因此避免了不求进取,选修低层次课程以图考试高分和不顾自身条件、盲目选修高层次课程的偏向。了解了学分值,就能进一步理解选课当否的重要影响。  美国社会评价学生的标准,除学业成绩外,十分注重实际能力,包括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独创能力、个人特长和发展潜力。“高分低能”或“书呆子”式的 学生难为名牌大学录取。名牌大学录取学生标准中,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课外活动和申请 、推荐、面试约各占1/4。每年一度的全国中学生总统奖要求候选人在学业、艺术、领导、 对学校及社区活动的贡献、在科学领域的贡献等方面取得杰出成绩。 

这种评价标准,反映了美国的人才观念,直接左右学生课内外安排,鼓励学生学好课业, 同时,关心并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活动,以丰富个人经历,培养领导、组织才能。

五、学生管理 

美国中学无学生班建制,学生管理分教学与校纪两大部分。教学管理通过学分选课制实施,每年级规定学分要求,完成学分升级。

美国的中等教育

美国政府重视教育,州政府税收的40%左右用于教育投入。中等教育普及率近乎百分之百,适龄青少年都可入学。初、高中学制各州不尽相同,有的州初中两年,高中四年,有些州初、高中各三年,学校分公立和私立两类,按学区人口密度设立,方便学生就学。公立学校由政府拨款,学生免交学费,家庭经济困难者还可免交教材、午餐等费用。 私立学校一切费用由学生自理。两类学校除经 费和宗教因素外,办学模式无重大差别。 

美国的社会观念以发展自我,注重个性,崇尚竞争为核心。美国中等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这种价值观。中学实行学分制是美国中等教育的突出特点,学习自主权很大程度上由学生自己掌握。

一、课程设置 

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宗旨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知识面宽,结构合理,充分发挥学生潜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培养特长,鼓励个性发展。大部分中学开设百余种课程供学生选择。课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必要而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基本要求。选修课课程丰富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征,它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志向,培养专业技能,促进发展个人特长。 

学校开设的每种课程依据其深度、难度分为基础、一般、荣誉、高级等若干等级,分别编号,注明选课年级,供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低水平课程为基本要求,修满学分即满足毕业条件,高水平课程与大学衔接,学分为大学所承认。这样既保证了毕业生质量,又为学有潜力的优秀学生提供了充分在校深造的机会。

二、学分与选课 

美国各州中学毕业所需最低学分由州教育部门规定,各校可据此进一步制定本校学科、学分要求。各州各校自定学分计算方式,如印第安那州有些学校规定每门课每周一学时修满一学期得一个学分,而同样情况在依利诺州有些学校则计0.5年学分。尽管如此,毕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即必修课各学科学分比例及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比例,各州大体相当。

学校要求学生在高中四年内完成规定的学分,随年级升高,每学期分数(即

选课数)增加。一般每学期至少选6至7门课,完成上一年级学分,方可进入下一年级。如学生提前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申请进入大学或在校选修大学课程。 学校设有“优秀毕业生证书”。欲获此证书,学生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多修学分。获得优秀毕业证书的学生易于申请进入名牌大学及申请奖学金,这有助于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奋发求进。 

学校每学年向学生提供本年度开设的全部课表。该课表包括毕业学分要求,年级学分要求,必修、选修、难度、选课年级、课程内容和选课要求等。学生可根据学分要求和自己的学业成绩、能力、志向、爱好,在专职咨询教师辅导下自主选课、注册。每学期结束前选定下学期课程。选课过程对学生是个很好的锻炼。初中生考虑自身因素有限,大都按一般要求选课。高中生则充分考虑自身发展,通过选课,实现自我设计。课程选择是否得当,与学业负担、学业成绩和个人前途直接相关。对此,学生都十分重视,选择时很慎重。

三、教材与授课 

美国中学各学科均无统一教材,教材由学校和任课教师选定。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美国中学教育的特点。我们特意对照了中美两国同层次同学科的教科书,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为例,两国教科书覆盖范围大致相当,但美国教科书的叙述要详尽得多。在讲述同一数学定理、物理定律、化学反应或生物现象时,我国教材多以结论为主,内容有限。美国教材则从推导步骤、发现过程、实验验证、现象解释、相关科学家介绍、趣闻轶事等多方面、多层次展开,充满趣味。我国中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以“统”为主的教学模式,即以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过程,完成统一的大纲,最终参加统考。美国中学教学,旨在发展学生个性,学多学少因人而异。一般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即可,有某一专长或志向的学生,可利用教科书优势,通过自学在该学科内向纵深发展。 

在美国,课堂讲授大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方式多为讨论式,教师、学生相互提问,共同探讨。课外作业及考试内容,除一般习题外,还要求学生撰写论文。这种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课业负担就大多数学生而言,课内外所花时间大体 为1∶1,优秀学生课外所花时间更多。学生总体负担适度。

四、学生成绩与评价 

美国中学以“学分值”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除考试成绩外,平时成绩、作业情况和出勤率占很大比例。学分值是对课程难度和修课成绩的综合评定,这有些像跳水比赛中对动作难度与动作质量的评判。由于学分值是一种科学的综合评定,因此避免了不求进取,选修低层次课程以图考试高分和不顾自身条件、盲目选修高层次课程的偏向。了解了学分值,就能进一步理解选课当否的重要影响。  美国社会评价学生的标准,除学业成绩外,十分注重实际能力,包括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独创能力、个人特长和发展潜力。“高分低能”或“书呆子”式的 学生难为名牌大学录取。名牌大学录取学生标准中,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课外活动和申请 、推荐、面试约各占1/4。每年一度的全国中学生总统奖要求候选人在学业、艺术、领导、 对学校及社区活动的贡献、在科学领域的贡献等方面取得杰出成绩。 

这种评价标准,反映了美国的人才观念,直接左右学生课内外安排,鼓励学生学好课业, 同时,关心并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活动,以丰富个人经历,培养领导、组织才能。

五、学生管理 

美国中学无学生班建制,学生管理分教学与校纪两大部分。教学管理通过学分选课制实施,每年级规定学分要求,完成学分升级。


相关文章

  • 美国如何宣传自己的价值观
  • 作者:欧阳康钟林 北京日报 2015年02期 作为当今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早在建国之初便将价值观作为了立国之本,在<独立宣言>中宣告:"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 ...查看


  • 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分析和思考
  • 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分析和思考 ◇张益群 编译 一.爱国导向和宗教维系 美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政党分歧.种族纷争.宗教冲突.贫富分化.如果说道德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凝聚人心.巩固政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话,那么,唯有爱国主义才能最大限度地 ...查看


  • 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_问题与改革
  • 第26卷第2期 1999年4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ol.26,No.2 April,1999 美国基础教 ...查看


  • 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启示
  • 第21卷 第1期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21,No.1 2005年 1月Jan.,2005StudiesinDialecticsofNature 文章编号:1000-8934(2005)01-0108-04・教学研究・ 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及 ...查看


  • 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和其实
  • 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我本人有幸参加了教育代表团,于2007年12月13日至12月30日对美国进行了十余天的考察访问,此次考察访问的目的,一是考察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华盛顿中学的初中教育:二是考察依阿华州滑铁卢市雪松高中,与这所学校建立 ...查看


  • 刘植荣:美国大学为何要投资股票市场?
  • 美国大学为何要投资股票市场? 作者:刘植荣 不久前,香港地产商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向哈佛大学捐赠了3.5亿美元,创下了该校378年建校史上最大单笔捐款.目前,哈佛大学基金池里约有330亿美元,<华尔街日报>2014年10月10日报 ...查看


  • 近现代美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 近现代美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近现代美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8.2.1 近现代美国教育发展的原因 纵观美国近现代教育,"在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的道路上,都是快步向前的,其各级各类学校多属先进"①,形成这一状况的 ...查看


  •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
  •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董圣足 (上海建桥学院 上海201319) 摘 要:美国私立高等教育非常发达,且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美国私立高校积淀并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个性特征和办学特色.本文在实地考察 ...查看


  • 步步高目标策略
  • 三.国际营销战略 3.1国际目标市场进入战略 3.1.1国际目标市场进入战略的意义 国际目标市场进入战略是在国际市场选择的基础上,对进入国外目标的目的.目标.资源与模式等进行综合的规划,进入模式既要分析外部环境,又要分析企业内部资源配置,通 ...查看


  • 人文教育的美国家园-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 人文教育的美国家园 文章原标题:当精英主义遭遇公民意识:人文教育的美国家园 作者:徐贲 来源:<21世纪国际评论>2010年第1期 来源日期:2010-6-30 本站发布时间:2011-1-20 1:01:09 阅读量:175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