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三年级下册品社教案34

第三单元 共享友爱阳光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

2、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

3、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4、宽厚待人,学会自己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二、教材分析

1、在《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我们的学校”单元中,涉及到了关注学校的老师、同学等内容,但以老师为主。本单元则立足于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友爱。与《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我们的快乐大本营”单元相比较,后者更侧重于“集体”的概念,更重视合作与分享,在友好、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发展同学情谊。而本单元更重视良好个性心理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珍惜和获得友谊。两者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2、“大家都是好朋友”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平常而真实的情谊,对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欣赏和友爱,同时学会思考,知道同学、同伴之间需要有健康的友谊,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你的心情我理解”则进一步通过换位体验,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友爱是相同的”这一主题,帮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我们要理解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与选择,这样才会彼此享受平等的友爱。最后一个主题“为了友谊,我们共同努力”则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矛盾,增进彼此的友谊。

三、教学建议

1、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结合教材插图,引导他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中去发现友谊,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友情。

2、组织好各主题的送卡片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同学之间的情谊。要鼓励学生多写几张小卡片送给同学,同时注意保护个别没收到卡片的孩子的积极性,不要让他们觉得没人与他们做朋友而产生自卑感。

3、采取引导学生心理换位的方式,创设一种可知可感的氛围,引导学生注意理解别人的感情,体谅别人的困难,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从侧面引导学生认识信任、理解、互相帮助在交往中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特殊情感,容纳他人的不同看法,使孩子们避免走向自我中心的误区。

5、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日常交往中的种种不和谐,借助自己的想象力或生活体验去感受、思考“为了友谊,我们需要怎样做”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交往心理,懂得呵护友谊,继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设计有意义的活动,增进彼此的友谊。

第四单元 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

教学目标

1、 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他们的劳动成果”和“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等内容标准。

2、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一切。自古以来,是劳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家乡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为家乡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愉快、幸福、安康。但是,儿童并不一定明白这一点,他们往往认为别人为自己服务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设置本单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家乡或社区的劳动者带给自己的方便,了解劳动者艰辛,初步学会尊重劳动者及他人的劳动,

尝试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为他人提供便利。

教材分析

“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取材于学生的社区生活,力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观察和访问生活在自己身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通过对他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过程、成果(产品)等的了解,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维系人们的生活”的道理,知道自己的生活离不开人们的劳动及提供的服务,知道任何物品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学会感谢和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建议

本单元包含“清晨,谁为我们忙碌”“家乡的打工族”“行行出状元”“‘小蜜蜂’在行动”四个活动主题。这四个活动主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他们很辛苦,我们应该尊重并感谢他们”这一中心主题。教材对四个活动主题的安排虽然角度不同,但很有层次。从点到面、从认识到探究、从所见所闻到付之行动,都是以儿童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劳动场面为载体,让儿童在积极参与和体验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教材的总体思路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劳动者的工作入手,感受劳动的意义,然后再思考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劳动者也为我们带来的方便,最后把自己对劳动者的关心和尊敬变为自觉的行动。

第五单元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教程分析:

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与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等内容的要求。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伟大祖国这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里56个民族唇齿相依、亲如手足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团结。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是平等的,各民族之间应平等相待;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知识。

2、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

3、懂得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的深远意义;体会血浓于水的民族深情,为增进民族团结尽一份力。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是平等的,各民族之间应平等相待。

2、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3、懂得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的深远意义。

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2)班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雍熙五小2011—2012

第三单元 共享友爱阳光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

2、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

3、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4、宽厚待人,学会自己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二、教材分析

1、在《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我们的学校”单元中,涉及到了关注学校的老师、同学等内容,但以老师为主。本单元则立足于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友爱。与《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我们的快乐大本营”单元相比较,后者更侧重于“集体”的概念,更重视合作与分享,在友好、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发展同学情谊。而本单元更重视良好个性心理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珍惜和获得友谊。两者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2、“大家都是好朋友”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平常而真实的情谊,对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欣赏和友爱,同时学会思考,知道同学、同伴之间需要有健康的友谊,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你的心情我理解”则进一步通过换位体验,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友爱是相同的”这一主题,帮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我们要理解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与选择,这样才会彼此享受平等的友爱。最后一个主题“为了友谊,我们共同努力”则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矛盾,增进彼此的友谊。

三、教学建议

1、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结合教材插图,引导他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中去发现友谊,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友情。

2、组织好各主题的送卡片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同学之间的情谊。要鼓励学生多写几张小卡片送给同学,同时注意保护个别没收到卡片的孩子的积极性,不要让他们觉得没人与他们做朋友而产生自卑感。

3、采取引导学生心理换位的方式,创设一种可知可感的氛围,引导学生注意理解别人的感情,体谅别人的困难,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从侧面引导学生认识信任、理解、互相帮助在交往中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特殊情感,容纳他人的不同看法,使孩子们避免走向自我中心的误区。

5、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日常交往中的种种不和谐,借助自己的想象力或生活体验去感受、思考“为了友谊,我们需要怎样做”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交往心理,懂得呵护友谊,继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设计有意义的活动,增进彼此的友谊。

第四单元 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

教学目标

1、 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他们的劳动成果”和“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等内容标准。

2、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一切。自古以来,是劳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家乡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为家乡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愉快、幸福、安康。但是,儿童并不一定明白这一点,他们往往认为别人为自己服务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设置本单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家乡或社区的劳动者带给自己的方便,了解劳动者艰辛,初步学会尊重劳动者及他人的劳动,

尝试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为他人提供便利。

教材分析

“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取材于学生的社区生活,力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观察和访问生活在自己身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通过对他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过程、成果(产品)等的了解,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维系人们的生活”的道理,知道自己的生活离不开人们的劳动及提供的服务,知道任何物品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学会感谢和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建议

本单元包含“清晨,谁为我们忙碌”“家乡的打工族”“行行出状元”“‘小蜜蜂’在行动”四个活动主题。这四个活动主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他们很辛苦,我们应该尊重并感谢他们”这一中心主题。教材对四个活动主题的安排虽然角度不同,但很有层次。从点到面、从认识到探究、从所见所闻到付之行动,都是以儿童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劳动场面为载体,让儿童在积极参与和体验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教材的总体思路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劳动者的工作入手,感受劳动的意义,然后再思考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劳动者也为我们带来的方便,最后把自己对劳动者的关心和尊敬变为自觉的行动。

第五单元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教程分析:

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与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等内容的要求。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伟大祖国这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里56个民族唇齿相依、亲如手足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团结。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是平等的,各民族之间应平等相待;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知识。

2、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

3、懂得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的深远意义;体会血浓于水的民族深情,为增进民族团结尽一份力。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是平等的,各民族之间应平等相待。

2、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3、懂得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的深远意义。

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2)班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雍熙五小2011—2012


相关文章

  • 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清华版2012
  • 八年级年级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2014年 2 月 24 日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 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表 课 题:第1课 新手入门 课 题:第二课:轻松上路 --规划网站及创建站点 课 题:第 ...查看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 中国教学大师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全集
  • [大师版]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26个专题,120页) 07-04 2014届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全套教案(139页) 07-03 201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解析集(全国14套,82页) 05-24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全 ...查看


  •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 杜芳柏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靖边五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年级 七 第 1 课时 2012年 2 月 13 日 星期 一 靖边五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年级 七 第课时 2012年月日 星期 三 靖边五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年级 七 第课时 20 ...查看


  • 语文教研记录(内容)
  • 刘集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 记 录 表 (样表) 1 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教研组名称 活动时间 主持人 参加人员 语文教研组 2012 年 9 月 27 日 韩春英 教研组长 活动地点 记录人 教研组全体成员 韩春英 教师办公室 孙继红 活 活动 ...查看


  • 2012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套教案
  • 2012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套教案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三节 海水"制碱" 教学目标: 1.认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铀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 ...查看


  • 2011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教案
  •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 导 学 过 程二 次 ...查看


  • 人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PHOTOSHOP全册教案
  • PHOTOSHOP教案 第一课 认识photoshop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photoshop 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打开photoshop, 关闭photoshop. Photoshop窗口中打开文件. 设置对比度, ...查看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导学案
  • <年.月.日> 导学案 [学习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46---48页例1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2.知道判断大月小月的方法,能准确说出各月的天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