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

第一章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 什么是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

二、 儿童心理发扎的基本规律:

1、 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在儿童心理发展

上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则起着主导作用。

2、 关于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

决定作用,通过儿童心理的内部原因来实现。

3、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问题。即存在失误内部的矛盾性来

促进儿童的发展。

4、 关于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既是不断发展的优势有

阶段性的。

新生儿期0-1月 乳儿期1月-1岁 幼儿期(学前期)3-6岁 童年期6-12岁 少年期12-15 青年早期15-18 青年18-30 中年30-60 老年60-

三、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理解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起来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2、 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是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的。

3、教育的目的的方向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年龄特征决定的。

四、在教育中运用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规律:

1、 积极发展儿童的能力 2、不要使儿童的负担过重。

五、关键期:某一心理机能的发展对内外条件极为敏感,且发展迅速的时期。

六、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必须依据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及儿童机体的发展特别是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发展来进行研究。

2、实践性原则:必须从儿童的行动和活动中去研究(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反应)

3、矛盾性原则: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

4、教育学原则:不允许进行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

5、理论和时间结合原则:应当注意更多的通过实际来进行,而不是脱离实际行为研究而研究。

6、一般与个别结合原则: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事实和规律,也当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个别差异。

七、儿童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法

1、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挂差儿童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半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2、根据时间可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3、格局观察的内容可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法。

第二章 儿童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儿童心理学正是成为科学是从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

(儿童心理学)艺术的出版,是心理学第一部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

二、霍尔和复演说

观点: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过程,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过程。

五、 儿童未建立良好依恋的危害

1、 观察学习理论(将来对待自己孩子教育)

2、 依恋关系会预测同伴关系的特质

3、 可预测恋爱关系(敏感多疑)

4、 影响情商

5、 人格会有缺陷

六、 父亲对男女儿童发展的特殊作用

1、 父爱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2、 父爱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满足

3、 父爱能促进幼儿性别角色的认识

4、 父爱更易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第三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唐氏综合:第21对染色体上多了一条染色体。

二、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

1、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2、社会生产方式是环境条件中的最重要的因素。

3. 教育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

4. 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儿童心里的发展。

三、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有适合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四、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阶段顺序稳定欧彼岸)和可变性(彼此间有一定的差距)。

稳定性: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儿童心理特征的稳定原因在于儿童的发展是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活动中。(可不要)

1 、人类知识本身是有一定顺序性的,儿童不能违背这个顺序来掌握它。

2、同是掌握一门科学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循序渐进的。

3、从儿童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得到改造、提高,也是一个要不断经过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4、谁都知道,掌握知识经验是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是学习活动。

可变性: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限制的。

1、 社会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

2、 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

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问题:

1、关键期: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映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与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酒不容易在出现这样好的“时机”既关键期。

2、印刻效应:洛伦茨: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如小鸡小鸭在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对象或刺激,印入他的感觉中,以至于产生一种偏好和追随反应。以后在遇到这个货这类似的对象或刺激时,酒容易引起它的偏好和追随反应。

六、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在教育工作上的意义:

1、在教育工作上有重要意义。在教育工作方向、方针确定以后,教育者必须考虑儿童发展年龄特征来安排教材和选用教材,否则就会违反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工作受到损失。

2、是选择教材和教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位移因素。

3、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出发段,教师的任务在于从这个出发点来引导儿童的发展。

4、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相邻的年龄阶段既是相互区别的,又是互相联系的,而且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开始和结束也产长便显出很大的区别。1相邻阶段有质的差别2每个阶段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

5、是在一定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主义儿童心

理发展的个别特征。

第四章 乳儿期儿童心里的发展0-1岁

一、影响胎儿发展的因素:

1、生物学方面:孕妇年龄过高或过低 高矮

2、病毒:风疹,伤寒,梅毒淋病

3、其他不利:药物(四环素)、酒精、吸烟、精神压力和意外事件、环境危害(电热毯、电磁炉、信号发射塔等辐射)。

二、心理现象开始发生:是在新生儿时期,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起点(刚出生没有)狼孩。

三、新生儿的条件反射:

1.抓握反射:触及小二手掌时,会紧抓不放。

2、吮吸反射:哺乳动物及人刚出生,触及面部会引起胎儿张嘴,吮吸的本能活动、

3、强直性颈部反射:躺着时头会朝向一侧,摆出击剑的姿势

4、巴宾斯基反射:触及小儿脚底时,脚趾呈扇形张开,脚朝里弯曲的本能反应 5、摩罗反射(惊跳反射):新生儿受到刺激时,会向前做拥抱的动作。

6、游泳反射:把新生儿俯卧在水里,他就会用四肢做出协调很好的类似游泳的动作。6个月后,此反射逐渐消失。

7、踏步反射:被竖着抱起时,脚会做出迈步的动作。

8、降落伞反射,从高处落下是,会做出保护自己身体平衡的动作。

四、新生儿形成条件反射的特点:

1、形成的速度慢,要求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

2、形成以后不很稳定,如不练习,酒容易消失

3、不易分化:如对母亲各种抱的姿势都产生条件反射。

无条件的感觉是心理产生的标志

神经系统承受的标志是他的髓鞘化

五、乳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或规律:

1 讨论并总结乳儿的动作发展规律及特点 怎样结合乳儿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养方式

乳儿动作发育特点:

动作项目 月龄 动作发育 抬头 新生儿 俯卧位能抬头1~2秒

3月 抬头较稳

4月 很稳并能自由转动

翻身 5月 从仰卧翻到俯卧

6月 从俯卧翻到仰卧

坐 5月 靠背坐时腰能伸直

6月 两手向前撑住后能坐

7月 独立时身体向前倾

8月 独立稳并能左右侧身

爬 7~9月 手支撑胸腹,使身体离开床面并能原地转动

8~9月 用上肢向前爬

10~12月 爬时手膝并用

立 8月 搀扶时能站立片刻

11月 独立站片刻

走 10月 扶着两手向前

1、 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儿童最初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专门化的。以后,这种泛化性的全身动作才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 2、从上部到下部动作。乳儿最先发展的是抬头动作,然后自上而下,学会俯撑、翻身、坐、爬、站立,以至行走,是按照首尾顺序发展起来的

3、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肌肉动作比小肌肉动作发展的早。表现为儿童躯体的动作比四肢动作发展的早,手指动作发展最迟。这一发展顺序与身体的近远方向一致。乳儿先会做头部等大肌肉动作,以后才有灵巧的手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六、乳儿知觉发展

1、知觉常性:是由于儿童过去经验而使知觉完善化的结果,即一个物体尽管由于移动而距离不同,它传递到人眼中的感觉改变了,但它仍以同样的形状和大小保留在人脑中,知觉没有变。

2、客体永久性:是知觉常性的进一步发展,它指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这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3、记不住三岁前:记忆时间只有7天,脑子还没成熟,都是无意记忆

七.乳儿期对依恋形成的影响

1.母亲的影响

依恋中个体差异的形成,关键阶段是乳儿期。在这个时期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母亲。母亲与乳儿关系的性质,包括母亲是否能够敏锐地和适当地对乳儿的行为作出反应,母亲是否能积极地同她的小宝宝接触,母亲是否能正确认识小宝宝的能力及软弱性,母亲是否能在拥抱她的小宝宝时更小心体贴,母亲能否在孩子哭的时候给子及时的安慰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依恋的形成。在一个母—婴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乳儿在1个月、3个月、9个月时接受的来自母亲的刺激的多少会造成今后依恋类型方面的差异

2.父亲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认为,乳儿期儿童在依恋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乳儿对母亲和父亲几乎同等的依恋,尽管母亲通常和他们在一块的时间多。但如前所述,母亲和父亲同他们孩子的相互关系中有区别,父亲通常更充满活力和体力,母亲更安静和有更多的语言。

总之,在我们对依恋的讨论中,有两点应该指出:

第一,大多数乳儿表现出强烈的和持久的倾向去形成同他们主要照看者的亲密依恋关系,这些照看者一般是他们的母亲和父亲;

第二,乳儿依恋安全感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同照看者之间的关系的性质及稳固的程度。

八、 电视对小孩子的影响:

1、 暴力影响、攻击和反社会倾向

2、 对家庭互动的影响、家庭其他休闲时间活动时间减少 3、 是社会刻板影响的来源

4、 通过广告影响幼儿的消费行为。

黄建铭制作 2014/10/24

期待继续更新

儿童心理学

第一章 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 什么是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

二、 儿童心理发扎的基本规律:

1、 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在儿童心理发展

上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则起着主导作用。

2、 关于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

决定作用,通过儿童心理的内部原因来实现。

3、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问题。即存在失误内部的矛盾性来

促进儿童的发展。

4、 关于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既是不断发展的优势有

阶段性的。

新生儿期0-1月 乳儿期1月-1岁 幼儿期(学前期)3-6岁 童年期6-12岁 少年期12-15 青年早期15-18 青年18-30 中年30-60 老年60-

三、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理解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起来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2、 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是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的。

3、教育的目的的方向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年龄特征决定的。

四、在教育中运用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规律:

1、 积极发展儿童的能力 2、不要使儿童的负担过重。

五、关键期:某一心理机能的发展对内外条件极为敏感,且发展迅速的时期。

六、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必须依据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及儿童机体的发展特别是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发展来进行研究。

2、实践性原则:必须从儿童的行动和活动中去研究(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反应)

3、矛盾性原则: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

4、教育学原则:不允许进行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

5、理论和时间结合原则:应当注意更多的通过实际来进行,而不是脱离实际行为研究而研究。

6、一般与个别结合原则: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事实和规律,也当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个别差异。

七、儿童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法

1、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挂差儿童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半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2、根据时间可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3、格局观察的内容可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法。

第二章 儿童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儿童心理学正是成为科学是从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

(儿童心理学)艺术的出版,是心理学第一部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

二、霍尔和复演说

观点: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过程,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过程。

五、 儿童未建立良好依恋的危害

1、 观察学习理论(将来对待自己孩子教育)

2、 依恋关系会预测同伴关系的特质

3、 可预测恋爱关系(敏感多疑)

4、 影响情商

5、 人格会有缺陷

六、 父亲对男女儿童发展的特殊作用

1、 父爱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2、 父爱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满足

3、 父爱能促进幼儿性别角色的认识

4、 父爱更易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第三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唐氏综合:第21对染色体上多了一条染色体。

二、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

1、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2、社会生产方式是环境条件中的最重要的因素。

3. 教育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

4. 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儿童心里的发展。

三、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有适合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四、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阶段顺序稳定欧彼岸)和可变性(彼此间有一定的差距)。

稳定性: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儿童心理特征的稳定原因在于儿童的发展是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活动中。(可不要)

1 、人类知识本身是有一定顺序性的,儿童不能违背这个顺序来掌握它。

2、同是掌握一门科学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循序渐进的。

3、从儿童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得到改造、提高,也是一个要不断经过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4、谁都知道,掌握知识经验是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是学习活动。

可变性: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限制的。

1、 社会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

2、 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

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问题:

1、关键期: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映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与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酒不容易在出现这样好的“时机”既关键期。

2、印刻效应:洛伦茨: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如小鸡小鸭在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对象或刺激,印入他的感觉中,以至于产生一种偏好和追随反应。以后在遇到这个货这类似的对象或刺激时,酒容易引起它的偏好和追随反应。

六、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在教育工作上的意义:

1、在教育工作上有重要意义。在教育工作方向、方针确定以后,教育者必须考虑儿童发展年龄特征来安排教材和选用教材,否则就会违反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工作受到损失。

2、是选择教材和教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位移因素。

3、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出发段,教师的任务在于从这个出发点来引导儿童的发展。

4、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相邻的年龄阶段既是相互区别的,又是互相联系的,而且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开始和结束也产长便显出很大的区别。1相邻阶段有质的差别2每个阶段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

5、是在一定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主义儿童心

理发展的个别特征。

第四章 乳儿期儿童心里的发展0-1岁

一、影响胎儿发展的因素:

1、生物学方面:孕妇年龄过高或过低 高矮

2、病毒:风疹,伤寒,梅毒淋病

3、其他不利:药物(四环素)、酒精、吸烟、精神压力和意外事件、环境危害(电热毯、电磁炉、信号发射塔等辐射)。

二、心理现象开始发生:是在新生儿时期,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起点(刚出生没有)狼孩。

三、新生儿的条件反射:

1.抓握反射:触及小二手掌时,会紧抓不放。

2、吮吸反射:哺乳动物及人刚出生,触及面部会引起胎儿张嘴,吮吸的本能活动、

3、强直性颈部反射:躺着时头会朝向一侧,摆出击剑的姿势

4、巴宾斯基反射:触及小儿脚底时,脚趾呈扇形张开,脚朝里弯曲的本能反应 5、摩罗反射(惊跳反射):新生儿受到刺激时,会向前做拥抱的动作。

6、游泳反射:把新生儿俯卧在水里,他就会用四肢做出协调很好的类似游泳的动作。6个月后,此反射逐渐消失。

7、踏步反射:被竖着抱起时,脚会做出迈步的动作。

8、降落伞反射,从高处落下是,会做出保护自己身体平衡的动作。

四、新生儿形成条件反射的特点:

1、形成的速度慢,要求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

2、形成以后不很稳定,如不练习,酒容易消失

3、不易分化:如对母亲各种抱的姿势都产生条件反射。

无条件的感觉是心理产生的标志

神经系统承受的标志是他的髓鞘化

五、乳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或规律:

1 讨论并总结乳儿的动作发展规律及特点 怎样结合乳儿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养方式

乳儿动作发育特点:

动作项目 月龄 动作发育 抬头 新生儿 俯卧位能抬头1~2秒

3月 抬头较稳

4月 很稳并能自由转动

翻身 5月 从仰卧翻到俯卧

6月 从俯卧翻到仰卧

坐 5月 靠背坐时腰能伸直

6月 两手向前撑住后能坐

7月 独立时身体向前倾

8月 独立稳并能左右侧身

爬 7~9月 手支撑胸腹,使身体离开床面并能原地转动

8~9月 用上肢向前爬

10~12月 爬时手膝并用

立 8月 搀扶时能站立片刻

11月 独立站片刻

走 10月 扶着两手向前

1、 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儿童最初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专门化的。以后,这种泛化性的全身动作才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 2、从上部到下部动作。乳儿最先发展的是抬头动作,然后自上而下,学会俯撑、翻身、坐、爬、站立,以至行走,是按照首尾顺序发展起来的

3、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肌肉动作比小肌肉动作发展的早。表现为儿童躯体的动作比四肢动作发展的早,手指动作发展最迟。这一发展顺序与身体的近远方向一致。乳儿先会做头部等大肌肉动作,以后才有灵巧的手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六、乳儿知觉发展

1、知觉常性:是由于儿童过去经验而使知觉完善化的结果,即一个物体尽管由于移动而距离不同,它传递到人眼中的感觉改变了,但它仍以同样的形状和大小保留在人脑中,知觉没有变。

2、客体永久性:是知觉常性的进一步发展,它指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这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3、记不住三岁前:记忆时间只有7天,脑子还没成熟,都是无意记忆

七.乳儿期对依恋形成的影响

1.母亲的影响

依恋中个体差异的形成,关键阶段是乳儿期。在这个时期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母亲。母亲与乳儿关系的性质,包括母亲是否能够敏锐地和适当地对乳儿的行为作出反应,母亲是否能积极地同她的小宝宝接触,母亲是否能正确认识小宝宝的能力及软弱性,母亲是否能在拥抱她的小宝宝时更小心体贴,母亲能否在孩子哭的时候给子及时的安慰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依恋的形成。在一个母—婴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乳儿在1个月、3个月、9个月时接受的来自母亲的刺激的多少会造成今后依恋类型方面的差异

2.父亲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认为,乳儿期儿童在依恋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乳儿对母亲和父亲几乎同等的依恋,尽管母亲通常和他们在一块的时间多。但如前所述,母亲和父亲同他们孩子的相互关系中有区别,父亲通常更充满活力和体力,母亲更安静和有更多的语言。

总之,在我们对依恋的讨论中,有两点应该指出:

第一,大多数乳儿表现出强烈的和持久的倾向去形成同他们主要照看者的亲密依恋关系,这些照看者一般是他们的母亲和父亲;

第二,乳儿依恋安全感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同照看者之间的关系的性质及稳固的程度。

八、 电视对小孩子的影响:

1、 暴力影响、攻击和反社会倾向

2、 对家庭互动的影响、家庭其他休闲时间活动时间减少 3、 是社会刻板影响的来源

4、 通过广告影响幼儿的消费行为。

黄建铭制作 2014/10/24

期待继续更新


相关文章

  • 儿童识字卡(常用560字_可直接打印)
  • 儿童识字卡 儿童识字卡 儿童识字卡 大小多少 儿童识字卡 儿童识字卡 儿童识字卡 儿童识字卡 上下左右 儿童识字卡 儿童识字卡 儿童识字卡 儿童识字卡 一二三四 儿童识字卡 儿童识字卡 儿童识字卡 儿童识字卡 五六七八 儿童识字卡 儿童识字 ...查看


  • 全国心理学博士招生信息库
  • 全国心理学博士招生信息库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院系名称 指导老师 考试科目 040201 基础心理学 01心理学应用 02实验心理学 040201 基础心理学 03社会认知与人格 04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040201 ...查看


  • 心理学博士点
  • 心理学博士点 全国心理学博士招生信息库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院系名称 指导老师 考试科目 备注 040201 基础心理学 01心理学应用 02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系 杨治良 ①101英②266实验心理学③375认知心 ...查看


  • 中级社会工作考试复习资料-儿童社工案例分析
  • 儿童社工案例分析 案例 现在在有些城市的街头经常会看到一些流浪儿童在沿街乞讨,有的身患残疾的孩子更加令人同情,但估计你怎么也想不到,这其中的一些孩子竟然是被犯罪团伙以几千元不等的价格租来进行乞讨的.他们的残疾被当作博取人们同情以赚钱的工具. ...查看


  • 儿童游戏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_赵兴民
  • 2007年第03期(总第147期) 学前教育研究 StudiesinPreschoolEducationNo.03,2007SerialNo.147 儿童游戏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赵兴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 ...查看


  • 儿童友好家园工作简讯
  • 儿童友好家园 2008 年 10 月 二〇〇八年第一期(总第一期)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编 卷 首 语 儿童友好家园是 5.12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联 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合作 ...查看


  • 第02章儿童社会工作
  • 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一.单选题1.社工小李在一家服务机构从事对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提供救助工作,其工作性质为:具体针对那些家庭和儿童关系在结构上虽然完整,但已出现压力,如离婚.分居.遗弃时,以个案.团体或家庭咨询等方式对儿童给予支持或协助. ...查看


  • 儿童是文化的创造者--------我的儿童观
  • 儿童是文化的创造者-----------我的儿童观 我国古代的老子曾认为圣人精神状态宛若婴孩,他的着眼点在于婴孩生命天人合一的自然状态.在西方,<圣经>的作者假托耶稣的口吻,指出在天国里的都是像孩子一样的人,这种隐喻.象征的说法 ...查看


  • 2017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
  • 权威师资优质教学博仁考研www.borenedu.cn 2017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 现如今我们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已经不能满足我们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自己的心理层面,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所以近几年心理学得到更多关注与快速发展.无论是在各大 ...查看


  • 学前心理学教案
  • 教学教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时期(一般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