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叫卖声[散文欣赏]

远去的叫卖声

文/徐贺仁

“卖——凉粉,卖——凉粉。”那天傍晚,我忽然被小区楼下传来的一声接一声的叫卖声吸引。这声音三个字一段儿,第一个字声音拉长,后两个字紧促结束,听起来节奏感特强。我打开窗子往外看,发现那里已经围了一片人,多是妇女小孩,在争着买凉粉。卖凉粉的是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身旁是一辆自行车,车子的后架两边分别是盛放凉粉的塑料盆和一个简易的煤气炉、炒锅。他将凉粉切好,炒热,递送给别人。生意稍一中断,那从小喇叭里传来的声音就继续唱响,“卖——凉粉。”

这么有韵味的叫卖声好久没听到了,我站在窗前,耳畔回响起种种那些远去的叫卖声。

记忆最深的,是在小时候的乡下,那时候游走在乡村的小贩多是凭自己的嗓子喊出一声声悠远苍凉的叫卖声。“磨剪子咧——戗菜刀。”在不经意的某个时候,一个老人肩头扛着一只长凳就吆喝着走进了村头。“油条——热的,油条——热的。”这是我在皖北一个小城上学的时候,那个街巷中经常在傍晚走过的一个妇女的叫卖声。

几十年来,在我们的乡下和小镇,有一种叫卖声似乎没有改变过,那是卖豆腐的,以前声音是“换豆腐——”,因为那时候多是村人拿黄豆来以物易物;后来就只喊“卖豆腐——”人们多是钱来买了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乡下最吸引孩子们的是货郎担来的时候,卖货郎手摇一面鼓,咚咚地响着,他嘴里一边不停地喊,“都来买喽——”。担子里的东西可真多啊:有姑娘扎头的红头绳儿,有老头用的烟袋锅,有孩子们最爱的糖豆儿和糯米糕等等。我们一见货郎担来,远远地听到声音就赶紧往家赶,去拿废铜烂铁,破旧鞋袜,还有母亲梳头掉下的头发,好换取那入口香甜的东西。有一阵子家里实在拿不出东西来换了,就暗暗地盼望母亲多梳头,多掉头发,好换得好吃的。如今,年迈的母亲头发都掉得剩下不多了,我多么希望她的头发再也不掉下去啊。

还有一种叫卖声吸引孩子们,那是每年开春的时候,卖小鸡小鸭的来啦。“赊小鸡——赊小鸭——”这是他们的吆喝声。担子朝地方一放,我们就都围在簸箩周围,看那拳头大小毛茸茸的小鸡、小鸭快活地拥挤在一起。大人们就挑拣了十只二十只的,等卖主记了帐,拿回家养着。当时是不给钱的,要等到秋后,鸡鸭长大了,下蛋了,卖主才又来收钱。

也有人把叫卖声换作器物击打出声音代替的,比如卖麻油的,很少用嘴喊,他是手拿一个铁器或者木器击打的,我记得那木器叫做油梆子,敲击着如同僧人敲击木鱼。人们一听见这声音就知道是卖香油的人来了。

现在,无论是城镇的大街小巷还是乡村,叫卖声多换成了小喇叭,卖的东西也变成了水果啊,化肥种子什么的等等。而更多的叫卖声早就听不到了,因为那些行当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那些曾经的叫卖声记录了我们的历史,回忆那些远去的叫卖声,又让我们记住现在生活种种的好。

(转载请与作者联系。qq:******)

远去的叫卖声

文/徐贺仁

“卖——凉粉,卖——凉粉。”那天傍晚,我忽然被小区楼下传来的一声接一声的叫卖声吸引。这声音三个字一段儿,第一个字声音拉长,后两个字紧促结束,听起来节奏感特强。我打开窗子往外看,发现那里已经围了一片人,多是妇女小孩,在争着买凉粉。卖凉粉的是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身旁是一辆自行车,车子的后架两边分别是盛放凉粉的塑料盆和一个简易的煤气炉、炒锅。他将凉粉切好,炒热,递送给别人。生意稍一中断,那从小喇叭里传来的声音就继续唱响,“卖——凉粉。”

这么有韵味的叫卖声好久没听到了,我站在窗前,耳畔回响起种种那些远去的叫卖声。

记忆最深的,是在小时候的乡下,那时候游走在乡村的小贩多是凭自己的嗓子喊出一声声悠远苍凉的叫卖声。“磨剪子咧——戗菜刀。”在不经意的某个时候,一个老人肩头扛着一只长凳就吆喝着走进了村头。“油条——热的,油条——热的。”这是我在皖北一个小城上学的时候,那个街巷中经常在傍晚走过的一个妇女的叫卖声。

几十年来,在我们的乡下和小镇,有一种叫卖声似乎没有改变过,那是卖豆腐的,以前声音是“换豆腐——”,因为那时候多是村人拿黄豆来以物易物;后来就只喊“卖豆腐——”人们多是钱来买了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乡下最吸引孩子们的是货郎担来的时候,卖货郎手摇一面鼓,咚咚地响着,他嘴里一边不停地喊,“都来买喽——”。担子里的东西可真多啊:有姑娘扎头的红头绳儿,有老头用的烟袋锅,有孩子们最爱的糖豆儿和糯米糕等等。我们一见货郎担来,远远地听到声音就赶紧往家赶,去拿废铜烂铁,破旧鞋袜,还有母亲梳头掉下的头发,好换取那入口香甜的东西。有一阵子家里实在拿不出东西来换了,就暗暗地盼望母亲多梳头,多掉头发,好换得好吃的。如今,年迈的母亲头发都掉得剩下不多了,我多么希望她的头发再也不掉下去啊。

还有一种叫卖声吸引孩子们,那是每年开春的时候,卖小鸡小鸭的来啦。“赊小鸡——赊小鸭——”这是他们的吆喝声。担子朝地方一放,我们就都围在簸箩周围,看那拳头大小毛茸茸的小鸡、小鸭快活地拥挤在一起。大人们就挑拣了十只二十只的,等卖主记了帐,拿回家养着。当时是不给钱的,要等到秋后,鸡鸭长大了,下蛋了,卖主才又来收钱。

也有人把叫卖声换作器物击打出声音代替的,比如卖麻油的,很少用嘴喊,他是手拿一个铁器或者木器击打的,我记得那木器叫做油梆子,敲击着如同僧人敲击木鱼。人们一听见这声音就知道是卖香油的人来了。

现在,无论是城镇的大街小巷还是乡村,叫卖声多换成了小喇叭,卖的东西也变成了水果啊,化肥种子什么的等等。而更多的叫卖声早就听不到了,因为那些行当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那些曾经的叫卖声记录了我们的历史,回忆那些远去的叫卖声,又让我们记住现在生活种种的好。

(转载请与作者联系。qq:******)


相关文章

  • 散文[大家都在忙什么][散文欣赏]
  • 我不知道大家都在忙什么? 无论早上.中午还是晚上:也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小孩:大家总是在忙.无论在工厂,在学校,在机关,在超市,在车站.在路上--凡是有人的地方,你会发现到处都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各自奔忙.似乎各有各的目标,各有各的方式, ...查看


  • 国庆庆人头[散文欣赏]
  • 国庆庆人头 今天,打算去旅游,不过真他M的不爽,到处都是人.地面上,公交车上,人山人海形容绝不为过. 我走在路上,那还叫走吗,不能叫走了,后面的人推着我游,我推着前面的人游,这景象真是一个壮观!我顿生想法,想掏出包子里的照相机,把这一刻定格 ...查看


  • 欸乃一声山水绿[散文欣赏]
  • 一江,一舟,一远山. 最好是潇水这样的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宽阔,水清清的,不深,也不浅.可以看见水里的丝藻,偶尔也能看见一条两条的不大不小的鱼,让眼睛亮一下,又悠闲地游走了. 一只乌篷小船,慢慢地划过平静的水面,留下一道长长的痕迹,如切开 ...查看


  • 秋天又上嘉陵江[散文欣赏]
  • 很早的时候就看到过一幅'嘉陵江上的风光'风景画,山朦胧水朦胧雾朦胧的.从此,嘉陵江的美丽就深深的印在心中.直到许多年以后一个秋天来到嘉陵江边,才真正的领略到了嘉陵江自然的质朴和原始风貌. 嘉陵江,因其独特的西南风光和自然的写意,使得嘉陵江的 ...查看


  • 流浪的脚步[散文欣赏]
  • 一路行走,便留下一串脚印,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原来这些风景都成了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题记 我路过东莞,走过惠州,现在又回到最初的地方,静静感受这些城市与城市之间不同的风情.一样的人潮汹涌,不一样的情景交融,几年来的走走停停,像是一场场 ...查看


  • 乌镇·花灯月影两沉沉[散文欣赏]
  •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还清楚地记得去年春天的某个黄昏,我捧着一本<小山词>,站在阳台,静静地翻阅.当看到这阙蝶恋花,便轻轻地合上扉页,我不敢多看,生怕惊扰了书中的江南. --题记 当清瘦的 ...查看


  • 赏析诗歌[流水远去的声音][散文欣赏]
  • 流水远去的声音(执手天涯文学论坛作品) 文/鸣飞 大地是如此的寂寥,此时 天空的尽头正变换着色彩 夏日的鸟带走了最后的炙热 风吹过,山岚散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容颜便苍白了西岭上的雪 我知道除了沉默,已无法与失 ...查看


  • 吆喝 承上启下的句子
  • 第18课<吆喝>讲.学.练立体化教案 [内容感知] <吆喝>着实谱写了一曲离我们渐渐远去的"生活交响乐",内容虽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的片断,人生的种种品貌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向我们渐渐走来 ...查看


  • 那即将远去的白塔山[散文欣赏]
  • 白塔山,濒临于黄河之畔,坐落于中山桥之北,它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巍峨,但在兰州也算是一座名山.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解放兰州的战役在兰州铁桥打响, 经过15日的激烈战争结束了马步芳.胡宗南在西北地区长达40年的统治.时任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