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说明 读书故事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围绕“读书故事” 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体为记叙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记叙的是青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目睹了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尽洋人欺凌的事实,深切体会到了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表现少年周恩来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小萝卜头的故事》讲的是小萝卜头在牢房克服重重困难,勤奋学习,不断进步的故事,表现了小萝卜头对学习的热爱以及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童年读<水浒传>》的作者讲述了自己读书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他爱读《水浒传》,以及读了《水浒传》的收获,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及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古诗《子夜吴歌》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表现了女子对征夫的思念,表达了劳动人民渴求过上和平生活的良好愿望 。
“语文乐园” 基础部分安排了三类练习:一类是正确书写带点字;二类是猜谜语;三类是积累名言、成语。通过 “探究与发现”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口语交际围绕话题,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大胆、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习作以“桥”为题让学生学习敏锐的观察,捕捉生活的变化,思考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二、 单元总体目标
1、学会36个字,会认30个字。理解关键词的意思,积累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关键句的含义,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反省自己的读书目的、态度、方法等,和同学交流自己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乐趣。
5、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6、初步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7、学习记叙文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表达人物的情感。
第13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会认10 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远大理想。
4、学习运用通过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有一位伟人,在他12岁的时候,曾经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后生字表里的字。
(二)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出示3组词语
▲帝国主义列强租界
▲闯进惩处吵嚷
▲踊跃回答铿锵有力
2.读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指名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踊跃回答”、“铿锵有力”词语的意思。
(四)梳理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
2、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
第二课时
一、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受深刻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二)交流反馈,自主质疑。
预设: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把中国妇女训斥一通?
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三)研读重点,深入感悟。
1.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抓住“惩处”一词辐射重点段,理解“中华不振”。
(1)指导写字:学习“惩”字,分析字形,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2)理解词语:读词语,解词义,明方法。
(3)思考讨论:
惩处谁?为什么要惩处洋人?
中国巡警为什么不惩处洋人?
出示: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引导学生抓住“衣衫褴褛”,想象、体会妇女的不幸和悲伤,并相机指导朗读。
▲由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抓住“闯进”一词,理解“租界”不允许中国人随便入内,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2、出示视频资料,丰富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3、感情朗读。
(1)引读: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______,谁知??_______,反而_________。围观的中国人都________.但是,_______只能________。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同学们,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二、写话或说话训练。
(一)从租界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沉思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或说一说。
(二)学生交流写话或说话内容。
(三)深化对课题的认识,齐读课题,再读课题。
三、总结全文,引发思考。
四、比较中体会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目的的不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
(一)其他同学为什么而读书?
(二)比较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到: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体会周恩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三)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并分角色合作读
五、回顾全文,畅谈感受。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1.人物:引导学生从“不解地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经常想”、“沉思”、“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处体会周恩来还是个善思的人,并学习这种品质。
2.写法:体会过渡句、过渡段的用法。
3.感悟:交流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六、抄写生字词:把文中四个字的词语找出来,抄在自己的“摘录笔记”上。
七、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周恩来的其他故事,或熟悉的亲人或小伙伴们的成长故事,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
1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中华不振
作业设计:
第14课 小萝卜头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字,会认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囚歌》。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进行仿写。
过程与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等,与自身相结合来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复述课文。
2.教学重点:领会“小萝卜头”在监狱中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教学难点:
述说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写“懂、默”等6个字,认识8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孺子可教”的意思。
2.检查预习情况。
3.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说出文章具体讲了什么事情,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4.学习1~11自然段,体会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检查预习。
2.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难点:
从哪些词句能够看出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萝卜头的故事》。齐读课题并提问: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后,想知道些什么?[同学们可能想知道很多事]
同学们想知道的事这么多,看来大家都是些爱学习的好同学,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读一段小资料。
小萝卜头
他长到七八岁,可个子还只有四五岁孩子那样高,是个头大个小的面黄肌瘦的畸形孩子。但他非常聪明,从父母和他亲身遭遇中,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的残酷和共产党的英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知道了爱谁恨谁。每逢大人们在牢房里商量工作,他就主动到门口为他们放哨。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
(3)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
2.自由读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读词语)
3.反馈交流。
声音响亮地读一读(出示)
关押 牢房 懂事 继续 监狱 沉默 钉子 特务 囚犯 仇恨 愤怒 耽误 身躯
分小组读--------齐读
师:谁能把你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跟同学们说说?(指名说)
师:老师知道还有不少同学都有疑问,我想请你们做上符号,看看等我们这篇课文学完了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三)新授:
师: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了小萝卜头学习的几个故事?哪
几个故事?
[激励]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参与讨论吧!
第一件事情: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
第二件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
第三件事情: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
第四件事情: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 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这几件事情。
A学习第一部分(1~11自然段)
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11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说了些什么?哪些词句看出小萝卜头学习刻苦?指名朗读,指名说。
(重点指导朗读11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读读11自然段。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刻苦呢?(因为他要学好知识,成为坚强的共产党人)
师:他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这么刻苦,真是让人敬佩啊!
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体会了,现在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11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
2.齐读1~11自然段。
带着自己的感受和我们刚才读11自然段的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1~11自然段。
3.师小结:还有三件关于小萝卜头学习的故事,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写字
1.师重点讲解“懂、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
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写剩下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3.你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4.学习课文剩下的部分。
教学重点:
1.精学课文12~1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情朗读。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全文。复述课文。
3.背诵《囚歌》
教学难点:
述说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片。
(二).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还有三件事情,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
(三)。新授
A.学习第二部分(12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讲了件什么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
2.谁来为我们读读《囚歌》?指导朗读,并做简单的讲解。齐读。
3.指导朗读背诵。
师:正当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了。
B.学习第三部分(14~15自然段)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
指名读,齐读
C.学习第四部分(16自然段)
师:小萝卜头的老师都死了,他该怎么学习呢?默读最后一个部分,告诉我答案。 (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
齐读最后一部分
D.讨论交流
师:学到这里,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回答问题。
(四)拓展
师:你想对小萝卜头说些什么呢?
(五)写字
完成没有写完的生字。注意“囚、愤”的书写
结束语:就让我们以“小萝卜头”为榜样,刻苦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板书: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作业设计:
第15课 童年读《水浒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字,会认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4、鼓励学生了解水浒人物故事,感受阅读的快乐。
5、学习围绕中心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查找资料的方法,与自身相结合方法、阅读、讨论、谈话等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点: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我”爱读《水浒传》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写“程、咬”等6个字,认识8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词语意思。
2.检查预习情况。
3.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说出文章具体讲了什么事情,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4.学习1~3自然段,体会“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
教学重点:
1.检查预习。
2.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难点:
从哪些词句能够体会“我”爱上读《水浒传》的?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初识《水浒传》
1、播放《好汉歌》,调动学生的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什么了解。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a)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b)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我”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
c)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传》里的故事:“程咬金三板斧”、“秦叔宝卖马”、“武松打虎”等等故事。
2.自由读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读词语)
3.反馈交流。
声音响亮地读一读(出示)
程咬金秦叔宝猛烈圈套烧煤
赤手空拳打猎智力提纲提供
分小组读--------齐读
师:谁能把你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跟同学们说说?(指名说)
师:老师知道还有不少同学都有疑问,我想请你们做上符号,看看等我们这篇课文学完了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三)新授:
师: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作者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
[激励]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参与讨论吧!
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我”读《水浒传》有哪几个过程? 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
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的看看“我”是如何经历这几个过程。
A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思考:“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 指导学生体会:
a)小时侯听邻居老大爷讲故事,初次接触水浒故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对于武松打虎更是百听不厌。
b)写在家里找到一套《水浒传》,虽然看不懂,却盼望能读像《水浒传》这样
有趣的书。
c)写当心爱的书被大火吞没了后,哭着要《水浒传》,直到妈妈答应了才破涕为笑,更表明了“我”想看《水浒传》的心情。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相关的部分。
师:通过这几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我”爱上了读《水浒传》。
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体会了,现在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1~3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
2.齐读1~3自然段。
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1~3自然段。
3.师小结:还有两个过程,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写字
1.师重点讲解“叔、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
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写剩下的6个生字。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3.你从哪些部分可以体会出“我”爱读《水浒传》。
教学重点:
1.精学课文4~5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情朗读。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全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
(二)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我们知道了“我”是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过程,还有两个过程: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
(三)新授
A、学习第二部分(4、5自然段)爱看《水浒传》
1.从这4、5自然段中的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我”爱看《水浒传》?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指名朗读。让学生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a)师: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谁能说说“迫不及待”的意思?“我”是怎么“迫不及待”地读的?(早上„„晚上„„放学路上„„)
b)师:“我”还怎么读呢?(还读了“武松打虎”)
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
a)自由朗读这个自然段。
b)请小组合作排演武松打虎的小短剧。可以加上对话,看看哪个小组最精彩? c)再次朗读。
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和喜爱,感受“我”阅读《水浒传》的喜悦。 带上自己的感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B、学习第三部分(6自然段)读了《水浒传》后的收获
师:自由读这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又说了什么?
师:你们自己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象文中的“我”这样,有自己的收获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师:我们再一起读读文中“我”的收获。
C、复述课文。
师: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经历了三个过程: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结合老师的板书,复述课文。
(四)拓展
说《水浒》,论《水浒》
师:你想对小萝卜头说些什么呢?
(五)写字
完成没有写完的生字。注意“囚、愤”的书写
板书:
15 童年读《水浒传》
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
作业设计:
古诗 子夜吴歌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认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难点: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过程:
1、看图,导入新课。
⑴ (师出示图画,并配上古典音乐)
同学们请看,图上画的什么?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⑵ 师生交流。
⑶ 一片月光笼罩着长安的夜空,秋风四起,不断传来家家户户的捣衣声,人们正忙着给远在边塞的亲人准备冬衣。看到此景,诗人写下了《子夜吴歌》。
⑷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
⑴ 了解学情。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
⑵ 师生交流。
3、根据学情,因材施教。
⑴ 诵读古诗。
——指名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
——看图再读古诗,说说古诗的意思。
——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⑵ 品读感悟。
——师;你们想念过亲人吗?能说出当时的感受吗?
——师生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自读古诗。 ——指名朗读。 ——配乐朗读。 ——全班交流。 ——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教师拓展资料:古诗
作业设计:
语文乐园(五)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易错的字。
2、能准确猜谜语。
3、积累名言、成语。
4、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围绕“是怎么回事”这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6、习作:我不„„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1、出示“读一读”中的词语,指名认读词语。
2、想一想,带点的字容易写错的地方是哪里?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琴”字与“饶”字注意不要多加一点,“刺”的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横折钩中间没有封口,“害”字的中间是“丰”,“拔”的第四笔是横不是竖折。 4、还有哪些字容易写错?我们应该如何避免?
二、读一读、猜一猜
1、出示谜语。
2、小组讨论,猜猜谜底
3、你还知道哪些谜语,说一说。
4、教师小结。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自由读句子。
2、全班齐读句子。
3、小组交流体会。
4、背诵格言。
5、写一写。注意抄写时标点的打法。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短文,想想:读了短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背道而驰,行动和目的相反,目的是永远达不到的,因此我们在行动以前一定要先定好目标。
二、探究与发现
1、出示书中的句子。
2、想一想:这些句子应该怎样修改呢?
3、小组交流后全班反馈。
4、教师小结,强调修改符号的用法。
三、口语交际。
1、观察图片
想一想:这几幅图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修改、整理自己的语言)
3、全班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第三课时 习作5 桥
一、激趣导入,搭兴趣之桥
歌曲《北京的桥》
二、善于观察,建观察之桥
同学门,大家仔细看看书中的桥,你发现了什么?
师结:外观越来越漂亮、材料越来越结实、工艺越来越复杂、用途越来越广泛。
三、移情体验,筑生活之桥
1、创设情景,引导练说
结合桥的特点说
联系生活体验说
运用资料说
2、小结:生活有多宽广,我们的作文就有多宽广。
四、展开联想,拓思维之桥
同学们,多姿多彩的桥让四面八方通畅,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向桥一样,连接着彼此,沟通着心灵。还有什么东西具有桥一样的特点呢?
从学校生活展开联想
从时事展开联想
从世界性活动展开联想
五、自主拟题,造个性之桥
生活中不能没有桥,侨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快捷,更美好。假如你是设计师,你准备造出什么样的桥更好的造福人人类?
从使用价值展开联想
从审美价值展开联想
从桥的神奇性展开
六、学会欣赏,走欣赏之桥
读范文,边听边思考,引导欣赏。
七、合作修改,过修改之桥
同桌提修改意见
学生自改
教师巡视
作业设计:
11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说明 读书故事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围绕“读书故事” 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体为记叙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记叙的是青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目睹了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尽洋人欺凌的事实,深切体会到了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表现少年周恩来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小萝卜头的故事》讲的是小萝卜头在牢房克服重重困难,勤奋学习,不断进步的故事,表现了小萝卜头对学习的热爱以及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童年读<水浒传>》的作者讲述了自己读书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他爱读《水浒传》,以及读了《水浒传》的收获,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及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古诗《子夜吴歌》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表现了女子对征夫的思念,表达了劳动人民渴求过上和平生活的良好愿望 。
“语文乐园” 基础部分安排了三类练习:一类是正确书写带点字;二类是猜谜语;三类是积累名言、成语。通过 “探究与发现”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口语交际围绕话题,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大胆、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习作以“桥”为题让学生学习敏锐的观察,捕捉生活的变化,思考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二、 单元总体目标
1、学会36个字,会认30个字。理解关键词的意思,积累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关键句的含义,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反省自己的读书目的、态度、方法等,和同学交流自己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乐趣。
5、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6、初步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7、学习记叙文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表达人物的情感。
第13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会认10 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远大理想。
4、学习运用通过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有一位伟人,在他12岁的时候,曾经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后生字表里的字。
(二)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出示3组词语
▲帝国主义列强租界
▲闯进惩处吵嚷
▲踊跃回答铿锵有力
2.读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指名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踊跃回答”、“铿锵有力”词语的意思。
(四)梳理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概括文中的3个小故事。
2、在这3个小故事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课文的哪几段写了这件事?
第二课时
一、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受深刻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二)交流反馈,自主质疑。
预设: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把中国妇女训斥一通?
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三)研读重点,深入感悟。
1.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抓住“惩处”一词辐射重点段,理解“中华不振”。
(1)指导写字:学习“惩”字,分析字形,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2)理解词语:读词语,解词义,明方法。
(3)思考讨论:
惩处谁?为什么要惩处洋人?
中国巡警为什么不惩处洋人?
出示: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引导学生抓住“衣衫褴褛”,想象、体会妇女的不幸和悲伤,并相机指导朗读。
▲由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抓住“闯进”一词,理解“租界”不允许中国人随便入内,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2、出示视频资料,丰富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3、感情朗读。
(1)引读: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______,谁知??_______,反而_________。围观的中国人都________.但是,_______只能________。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同学们,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二、写话或说话训练。
(一)从租界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沉思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或说一说。
(二)学生交流写话或说话内容。
(三)深化对课题的认识,齐读课题,再读课题。
三、总结全文,引发思考。
四、比较中体会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目的的不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
(一)其他同学为什么而读书?
(二)比较周恩来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到: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体会周恩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三)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并分角色合作读
五、回顾全文,畅谈感受。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1.人物:引导学生从“不解地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经常想”、“沉思”、“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处体会周恩来还是个善思的人,并学习这种品质。
2.写法:体会过渡句、过渡段的用法。
3.感悟:交流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六、抄写生字词:把文中四个字的词语找出来,抄在自己的“摘录笔记”上。
七、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周恩来的其他故事,或熟悉的亲人或小伙伴们的成长故事,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
1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中华不振
作业设计:
第14课 小萝卜头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字,会认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囚歌》。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进行仿写。
过程与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等,与自身相结合来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复述课文。
2.教学重点:领会“小萝卜头”在监狱中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教学难点:
述说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写“懂、默”等6个字,认识8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孺子可教”的意思。
2.检查预习情况。
3.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说出文章具体讲了什么事情,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4.学习1~11自然段,体会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检查预习。
2.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难点:
从哪些词句能够看出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萝卜头的故事》。齐读课题并提问: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后,想知道些什么?[同学们可能想知道很多事]
同学们想知道的事这么多,看来大家都是些爱学习的好同学,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读一段小资料。
小萝卜头
他长到七八岁,可个子还只有四五岁孩子那样高,是个头大个小的面黄肌瘦的畸形孩子。但他非常聪明,从父母和他亲身遭遇中,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的残酷和共产党的英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知道了爱谁恨谁。每逢大人们在牢房里商量工作,他就主动到门口为他们放哨。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
(3)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
2.自由读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读词语)
3.反馈交流。
声音响亮地读一读(出示)
关押 牢房 懂事 继续 监狱 沉默 钉子 特务 囚犯 仇恨 愤怒 耽误 身躯
分小组读--------齐读
师:谁能把你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跟同学们说说?(指名说)
师:老师知道还有不少同学都有疑问,我想请你们做上符号,看看等我们这篇课文学完了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三)新授:
师: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了小萝卜头学习的几个故事?哪
几个故事?
[激励]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参与讨论吧!
第一件事情: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
第二件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
第三件事情: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
第四件事情: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 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这几件事情。
A学习第一部分(1~11自然段)
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11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说了些什么?哪些词句看出小萝卜头学习刻苦?指名朗读,指名说。
(重点指导朗读11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读读11自然段。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刻苦呢?(因为他要学好知识,成为坚强的共产党人)
师:他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这么刻苦,真是让人敬佩啊!
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体会了,现在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11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
2.齐读1~11自然段。
带着自己的感受和我们刚才读11自然段的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1~11自然段。
3.师小结:还有三件关于小萝卜头学习的故事,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写字
1.师重点讲解“懂、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
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写剩下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3.你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4.学习课文剩下的部分。
教学重点:
1.精学课文12~1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情朗读。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全文。复述课文。
3.背诵《囚歌》
教学难点:
述说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片。
(二).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还有三件事情,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
(三)。新授
A.学习第二部分(12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讲了件什么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
2.谁来为我们读读《囚歌》?指导朗读,并做简单的讲解。齐读。
3.指导朗读背诵。
师:正当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了。
B.学习第三部分(14~15自然段)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
指名读,齐读
C.学习第四部分(16自然段)
师:小萝卜头的老师都死了,他该怎么学习呢?默读最后一个部分,告诉我答案。 (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
齐读最后一部分
D.讨论交流
师:学到这里,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回答问题。
(四)拓展
师:你想对小萝卜头说些什么呢?
(五)写字
完成没有写完的生字。注意“囚、愤”的书写
结束语:就让我们以“小萝卜头”为榜样,刻苦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板书: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作业设计:
第15课 童年读《水浒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字,会认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4、鼓励学生了解水浒人物故事,感受阅读的快乐。
5、学习围绕中心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查找资料的方法,与自身相结合方法、阅读、讨论、谈话等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点: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我”爱读《水浒传》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写“程、咬”等6个字,认识8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词语意思。
2.检查预习情况。
3.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说出文章具体讲了什么事情,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4.学习1~3自然段,体会“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
教学重点:
1.检查预习。
2.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难点:
从哪些词句能够体会“我”爱上读《水浒传》的?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初识《水浒传》
1、播放《好汉歌》,调动学生的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什么了解。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a)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b)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我”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
c)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传》里的故事:“程咬金三板斧”、“秦叔宝卖马”、“武松打虎”等等故事。
2.自由读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读词语)
3.反馈交流。
声音响亮地读一读(出示)
程咬金秦叔宝猛烈圈套烧煤
赤手空拳打猎智力提纲提供
分小组读--------齐读
师:谁能把你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跟同学们说说?(指名说)
师:老师知道还有不少同学都有疑问,我想请你们做上符号,看看等我们这篇课文学完了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三)新授:
师: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作者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
[激励]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参与讨论吧!
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我”读《水浒传》有哪几个过程? 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
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的看看“我”是如何经历这几个过程。
A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思考:“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 指导学生体会:
a)小时侯听邻居老大爷讲故事,初次接触水浒故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对于武松打虎更是百听不厌。
b)写在家里找到一套《水浒传》,虽然看不懂,却盼望能读像《水浒传》这样
有趣的书。
c)写当心爱的书被大火吞没了后,哭着要《水浒传》,直到妈妈答应了才破涕为笑,更表明了“我”想看《水浒传》的心情。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相关的部分。
师:通过这几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我”爱上了读《水浒传》。
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体会了,现在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1~3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
2.齐读1~3自然段。
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1~3自然段。
3.师小结:还有两个过程,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写字
1.师重点讲解“叔、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
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写剩下的6个生字。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3.你从哪些部分可以体会出“我”爱读《水浒传》。
教学重点:
1.精学课文4~5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情朗读。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全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
(二)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我们知道了“我”是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过程,还有两个过程: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
(三)新授
A、学习第二部分(4、5自然段)爱看《水浒传》
1.从这4、5自然段中的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我”爱看《水浒传》?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指名朗读。让学生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a)师: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谁能说说“迫不及待”的意思?“我”是怎么“迫不及待”地读的?(早上„„晚上„„放学路上„„)
b)师:“我”还怎么读呢?(还读了“武松打虎”)
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
a)自由朗读这个自然段。
b)请小组合作排演武松打虎的小短剧。可以加上对话,看看哪个小组最精彩? c)再次朗读。
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和喜爱,感受“我”阅读《水浒传》的喜悦。 带上自己的感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B、学习第三部分(6自然段)读了《水浒传》后的收获
师:自由读这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又说了什么?
师:你们自己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象文中的“我”这样,有自己的收获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师:我们再一起读读文中“我”的收获。
C、复述课文。
师: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经历了三个过程: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结合老师的板书,复述课文。
(四)拓展
说《水浒》,论《水浒》
师:你想对小萝卜头说些什么呢?
(五)写字
完成没有写完的生字。注意“囚、愤”的书写
板书:
15 童年读《水浒传》
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
作业设计:
古诗 子夜吴歌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认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难点: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过程:
1、看图,导入新课。
⑴ (师出示图画,并配上古典音乐)
同学们请看,图上画的什么?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⑵ 师生交流。
⑶ 一片月光笼罩着长安的夜空,秋风四起,不断传来家家户户的捣衣声,人们正忙着给远在边塞的亲人准备冬衣。看到此景,诗人写下了《子夜吴歌》。
⑷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
⑴ 了解学情。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
⑵ 师生交流。
3、根据学情,因材施教。
⑴ 诵读古诗。
——指名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
——看图再读古诗,说说古诗的意思。
——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⑵ 品读感悟。
——师;你们想念过亲人吗?能说出当时的感受吗?
——师生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自读古诗。 ——指名朗读。 ——配乐朗读。 ——全班交流。 ——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教师拓展资料:古诗
作业设计:
语文乐园(五)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易错的字。
2、能准确猜谜语。
3、积累名言、成语。
4、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围绕“是怎么回事”这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6、习作:我不„„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1、出示“读一读”中的词语,指名认读词语。
2、想一想,带点的字容易写错的地方是哪里?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琴”字与“饶”字注意不要多加一点,“刺”的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横折钩中间没有封口,“害”字的中间是“丰”,“拔”的第四笔是横不是竖折。 4、还有哪些字容易写错?我们应该如何避免?
二、读一读、猜一猜
1、出示谜语。
2、小组讨论,猜猜谜底
3、你还知道哪些谜语,说一说。
4、教师小结。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自由读句子。
2、全班齐读句子。
3、小组交流体会。
4、背诵格言。
5、写一写。注意抄写时标点的打法。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短文,想想:读了短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背道而驰,行动和目的相反,目的是永远达不到的,因此我们在行动以前一定要先定好目标。
二、探究与发现
1、出示书中的句子。
2、想一想:这些句子应该怎样修改呢?
3、小组交流后全班反馈。
4、教师小结,强调修改符号的用法。
三、口语交际。
1、观察图片
想一想:这几幅图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修改、整理自己的语言)
3、全班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第三课时 习作5 桥
一、激趣导入,搭兴趣之桥
歌曲《北京的桥》
二、善于观察,建观察之桥
同学门,大家仔细看看书中的桥,你发现了什么?
师结:外观越来越漂亮、材料越来越结实、工艺越来越复杂、用途越来越广泛。
三、移情体验,筑生活之桥
1、创设情景,引导练说
结合桥的特点说
联系生活体验说
运用资料说
2、小结:生活有多宽广,我们的作文就有多宽广。
四、展开联想,拓思维之桥
同学们,多姿多彩的桥让四面八方通畅,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向桥一样,连接着彼此,沟通着心灵。还有什么东西具有桥一样的特点呢?
从学校生活展开联想
从时事展开联想
从世界性活动展开联想
五、自主拟题,造个性之桥
生活中不能没有桥,侨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快捷,更美好。假如你是设计师,你准备造出什么样的桥更好的造福人人类?
从使用价值展开联想
从审美价值展开联想
从桥的神奇性展开
六、学会欣赏,走欣赏之桥
读范文,边听边思考,引导欣赏。
七、合作修改,过修改之桥
同桌提修改意见
学生自改
教师巡视
作业设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