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an)。”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又时常实践,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
也》)
【译文】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解释】
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an)。”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又时常实践,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
也》)
【译文】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解释】
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