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离岗党员的管理
近些年来,出现了大批的离岗党员,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这一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如何加强对这些离岗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要课题。
一是转变机制,加强管理。针对管理对象的流动性和管理主题的多元性特点,建立起劳动关系所在单位、用工所在单位、居住所在居委会三方面的党组织与离岗党员“三对一”的立体式管理框架。经常地对改制企业地离岗党员进行调查摸底,做好登记,做到党员基本情况、工作情况清。在单位、居住地比较近,离岗党员比较多地区域内,尝试组建离岗党员党支部,进行相对集中管理。对再就业取得相对固定工作的党员,在征得本人同意、与所在单位或地方进行协调、取得上级组织支持的基础上,将他们的组织关系转移到用工企业或所在社区进行属地管理。对长期在外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离岗党员,要求其所在支部建立每季度电话联系,每半年书面汇报的联系制度。 二是教育引导,有的放矢。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教育离岗党员坚定党的信念不动摇,牢记党的宗旨不含糊,抵制腐朽思想侵蚀不犹豫;教育离岗党员按照党章规定认真履行党员的职责,遵纪守法,忠于职守;教育离岗党员发扬雷锋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争当“三个代表”的实践者。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疏导方针,对离岗党员思想问题及时疏通引导,帮助他们消除对立、失落、自卑等心理障碍,振奋精神,努力实现其人生价值,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积极开展组织活动,形式多样。积极开展党内各项组织活动,活动内容要贴近离岗党员的工作、生活实际,实时间上趋向业余、简短、灵活,形式上小型、分散、多样。为保证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在组建离岗党员党支部的基础上,可创建“离岗党员活动站”作为活动载体。加大对组织活动 的管理力度,认真实施离岗党员联系卡和活动记录簿的记载工作。每半年检查反馈一次,年终进行情况通报。对长期无故不参加党内组织活动的,按党章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促使广大离岗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
加强对离岗党员的管理
近些年来,出现了大批的离岗党员,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这一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如何加强对这些离岗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要课题。
一是转变机制,加强管理。针对管理对象的流动性和管理主题的多元性特点,建立起劳动关系所在单位、用工所在单位、居住所在居委会三方面的党组织与离岗党员“三对一”的立体式管理框架。经常地对改制企业地离岗党员进行调查摸底,做好登记,做到党员基本情况、工作情况清。在单位、居住地比较近,离岗党员比较多地区域内,尝试组建离岗党员党支部,进行相对集中管理。对再就业取得相对固定工作的党员,在征得本人同意、与所在单位或地方进行协调、取得上级组织支持的基础上,将他们的组织关系转移到用工企业或所在社区进行属地管理。对长期在外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离岗党员,要求其所在支部建立每季度电话联系,每半年书面汇报的联系制度。 二是教育引导,有的放矢。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教育离岗党员坚定党的信念不动摇,牢记党的宗旨不含糊,抵制腐朽思想侵蚀不犹豫;教育离岗党员按照党章规定认真履行党员的职责,遵纪守法,忠于职守;教育离岗党员发扬雷锋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争当“三个代表”的实践者。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疏导方针,对离岗党员思想问题及时疏通引导,帮助他们消除对立、失落、自卑等心理障碍,振奋精神,努力实现其人生价值,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积极开展组织活动,形式多样。积极开展党内各项组织活动,活动内容要贴近离岗党员的工作、生活实际,实时间上趋向业余、简短、灵活,形式上小型、分散、多样。为保证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在组建离岗党员党支部的基础上,可创建“离岗党员活动站”作为活动载体。加大对组织活动 的管理力度,认真实施离岗党员联系卡和活动记录簿的记载工作。每半年检查反馈一次,年终进行情况通报。对长期无故不参加党内组织活动的,按党章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促使广大离岗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