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粒二象性知识点

波粒二象性知识点总结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

(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2.黑体

(1)定义:在热辐射的同时,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如果一些物体能够完全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

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

体的温度有关。

注意:一般物体的热辐射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

表面状况有关。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如图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

有增加;另—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三:能量子

1.能量子: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只能是辐射或吸收某

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E 叫做能量子。

2.大小:E=hν。

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 称为普朗克常量,h=6.626x10—34J ·s(—般h=6.63x10—34J ·s) 。 四:拓展:

1、对热辐射的理解

(1).在任何温度下,任何物体都会发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这是热辐射的一种特性。

在室温下,大多数物体辐射不可见的红外光;但当物体被加热到5000C 左右时,开始发出暗红色的可见光。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辉光逐渐亮起来,而且波长较短的辐射越来越

多,大约在1 5000C 时变成明亮的白炽光。这说明同一物体在一定温度下所辐射的能量在不同光谱区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温度越高光谱中与能量最大的辐射相对应的频率也越高。

(2).在一定温度下,不同物体所辐射的光谱成分有显著的不同。例如,将钢加热到约800℃时,就可观察到明亮的红色光,但在同一温度下,熔化的水晶却不辐射可见光。

(3)热辐射不需要高温,任何温度下物体都会发出一定的热辐射,只是温度低时辐射弱,温度高时辐射强。2、2. 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看做黑体

(1).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如图所示,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个很小的孔,那么射人

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会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

射出。这个空腔近似看成一个绝对黑体。

注意:黑体看上去不一定是黑色的,有些可看做黑体的物体由于

自身有较强的辐射,看起来还会很明亮。如炼钢炉口上的小孔。

3、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说

(1).如图所示,假设与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地相符”,

图中小圆点表示实验值,曲线是根据普朗克公式作出的。

(2).能量子假说的意义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本质有了全

新的认识,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普朗

克常量h

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常量之一,它体现了微观世界的

基本特征,架起了电磁波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桥梁。

注意:物体在发射或接收能量的时候,只能从某一状态“飞跃”地过渡到另一状态,而不可能停留在不符合这些能量的任何一个中间状态。

二、光电效应现象

1、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物体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论: 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

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

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注意:从金属出来的电子速度会有差异,这里说的是从金属表面直....-9接飞出来的光电子。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s ;④............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 光电效应的应用:

光电管:光电管的阴极表面敷有碱金属,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较弱,在光的照射下容易发射电子,阴极发出的电子被阳极收集,在回路中形成电流,称为光电流。

注意:①光电管两极加上正向电压,可以增强光电流。②光电流的大小跟入射光的强度和正向电压有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流越大。③遏止电压U 0。回路中的

12=eU 0,光电流将会减小到零,光电流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当反向电压U 0满足:mv max 2

所以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4、波动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①不论入射光的频率多少,只要光强足够大,总可以使电子获得足够多的能量,从而产生光电效应,实际上如果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无论光强多大,都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②光强越大,电子可获得更多的能量,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应该由入射光的强度来决定,实际上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光强无关,与频率有关。 ③光强大时,电子能量积累的时间就短,光强小时,能量积累的时间就长,实际上无论光入射的强度怎样微弱,几乎在开始照射的一瞬间就产生了光电子.

三、光子说

1、普朗克常量

普郎克在研究电磁波辐射时,提出能量量子假说:物体热辐射所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hv 的整数倍,hv 称为一个能量量子。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其中v 辐射频率,h 是一个常量,称为普朗克常量。

2、光子说

在空间中传播的光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ε跟光的频率ν成正比。ε=hv ,其中:h 是普朗克常量,v 是光的频率。

四、光电效应方程

1、逸出功W 0: 电子脱离金属离子束缚,逸出金属表面克服离子引力做的功。

2、光电效应方程: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hv 大于逸出功W 0,那么有些光电子在脱离金属表面

后还有剩余的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入射光子的能量hv 等于出射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逸出功之和,即 1212+W 0 其中mv max 是指出射光子的最大初动能。 hv =mv max 22

3、 光电效应的解释:

①极限频率:金属内部的电子一般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只有入射光子的能量hv 大

W 于或者等于逸出功W 0 即:v ≥0时,电子才有可能逸出,这就是光电效应存在极限频率的原因。 h

1212+W 0和mv max =eU 0有:hv =eU 0+W 0,所以遏制电压只与入射②遏制电压:由hv =mv max 22

光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这就是光电效应存在遏制电压的原因。

五、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动量)

1、康普顿效应:用X 射线照射物体时,一部分散射出来的X 射线的波长会变长,这个现象叫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是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重要实验之一。

2、康普顿效应的意义:证明了爱因斯坦光子假说的正确性,揭示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光子的动量为p =h λ

3、现象解释:碰撞前后光子与电子总能量守恒,总动量也守恒。碰撞前,电子可近似视为静止的,碰撞后,电子获得一定的能量和动量, X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减小,所以X 射线光子的波长λ变长。

六、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概率波 不确定关系

1、光的波粒二象性:干涉、衍射和偏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由于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只能认为光具...

有波粒二象性。但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粒子。少量的光子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运动表现为波动性;光在传播时显示波动性,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显示粒子性;频率小波长大的波动性显著,频率大波长小的粒子性显著。

2、光子的能量E=hν,光子的动量p=h/λ表示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由以上两式和波速公式c=λν还可以得出:E = p c。

3、物质波(德布罗意波) :1924年德布罗意(法)提出,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动性,任何一个运动 ..

4、概率波: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光子落在明条纹的概率高,落在暗条纹的概率低。干涉条纹是光子落在感光片上各点的概率分布的反映。

注意:亮纹是光子落的概率大,暗纹是概率小,不是光子照不到。

5、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的概率分布图。概率大的地方小圆点密一些,概率小的地方小圆点疏一些。讨论微观粒子的运动,轨道的概念毫无意义。

6、不确定关系:微观粒子的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完全精确地确定。如果用∆x 表示微观粒子位

h 置的不确定性,用∆p 表示微观粒子在x 方向上动量的不确定性,则有∆x ⋅∆p ≥。原因是因为4π

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

(1)由不确定性关系可知,坐标和动量,其中一个测量得越准确,另外一个的不确定性就越大。

(2)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关系本质是一样的,导致共同的结果: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不能通过确定的轨道来描述,只能通过概率波做统计性的描述。

(3)不确定性关系对宏观物体没有意义。

㈠①频率高波长短,粒子性明显 ②频率低波长长,波动性明显

㈡①传播时,波动性明显 ②光的产生,与其他物质作用,粒子性明显

㈢①个别时,粒子性明显 ②大量时,波动性明显

波粒二象性知识点总结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

(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2.黑体

(1)定义:在热辐射的同时,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如果一些物体能够完全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

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

体的温度有关。

注意:一般物体的热辐射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

表面状况有关。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如图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

有增加;另—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三:能量子

1.能量子: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只能是辐射或吸收某

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E 叫做能量子。

2.大小:E=hν。

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 称为普朗克常量,h=6.626x10—34J ·s(—般h=6.63x10—34J ·s) 。 四:拓展:

1、对热辐射的理解

(1).在任何温度下,任何物体都会发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这是热辐射的一种特性。

在室温下,大多数物体辐射不可见的红外光;但当物体被加热到5000C 左右时,开始发出暗红色的可见光。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辉光逐渐亮起来,而且波长较短的辐射越来越

多,大约在1 5000C 时变成明亮的白炽光。这说明同一物体在一定温度下所辐射的能量在不同光谱区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温度越高光谱中与能量最大的辐射相对应的频率也越高。

(2).在一定温度下,不同物体所辐射的光谱成分有显著的不同。例如,将钢加热到约800℃时,就可观察到明亮的红色光,但在同一温度下,熔化的水晶却不辐射可见光。

(3)热辐射不需要高温,任何温度下物体都会发出一定的热辐射,只是温度低时辐射弱,温度高时辐射强。2、2. 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看做黑体

(1).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如图所示,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个很小的孔,那么射人

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会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

射出。这个空腔近似看成一个绝对黑体。

注意:黑体看上去不一定是黑色的,有些可看做黑体的物体由于

自身有较强的辐射,看起来还会很明亮。如炼钢炉口上的小孔。

3、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说

(1).如图所示,假设与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地相符”,

图中小圆点表示实验值,曲线是根据普朗克公式作出的。

(2).能量子假说的意义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本质有了全

新的认识,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普朗

克常量h

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常量之一,它体现了微观世界的

基本特征,架起了电磁波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桥梁。

注意:物体在发射或接收能量的时候,只能从某一状态“飞跃”地过渡到另一状态,而不可能停留在不符合这些能量的任何一个中间状态。

二、光电效应现象

1、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物体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论: 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

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

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注意:从金属出来的电子速度会有差异,这里说的是从金属表面直....-9接飞出来的光电子。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s ;④............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 光电效应的应用:

光电管:光电管的阴极表面敷有碱金属,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较弱,在光的照射下容易发射电子,阴极发出的电子被阳极收集,在回路中形成电流,称为光电流。

注意:①光电管两极加上正向电压,可以增强光电流。②光电流的大小跟入射光的强度和正向电压有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流越大。③遏止电压U 0。回路中的

12=eU 0,光电流将会减小到零,光电流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当反向电压U 0满足:mv max 2

所以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4、波动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①不论入射光的频率多少,只要光强足够大,总可以使电子获得足够多的能量,从而产生光电效应,实际上如果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无论光强多大,都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②光强越大,电子可获得更多的能量,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应该由入射光的强度来决定,实际上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光强无关,与频率有关。 ③光强大时,电子能量积累的时间就短,光强小时,能量积累的时间就长,实际上无论光入射的强度怎样微弱,几乎在开始照射的一瞬间就产生了光电子.

三、光子说

1、普朗克常量

普郎克在研究电磁波辐射时,提出能量量子假说:物体热辐射所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hv 的整数倍,hv 称为一个能量量子。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其中v 辐射频率,h 是一个常量,称为普朗克常量。

2、光子说

在空间中传播的光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ε跟光的频率ν成正比。ε=hv ,其中:h 是普朗克常量,v 是光的频率。

四、光电效应方程

1、逸出功W 0: 电子脱离金属离子束缚,逸出金属表面克服离子引力做的功。

2、光电效应方程: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hv 大于逸出功W 0,那么有些光电子在脱离金属表面

后还有剩余的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入射光子的能量hv 等于出射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逸出功之和,即 1212+W 0 其中mv max 是指出射光子的最大初动能。 hv =mv max 22

3、 光电效应的解释:

①极限频率:金属内部的电子一般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只有入射光子的能量hv 大

W 于或者等于逸出功W 0 即:v ≥0时,电子才有可能逸出,这就是光电效应存在极限频率的原因。 h

1212+W 0和mv max =eU 0有:hv =eU 0+W 0,所以遏制电压只与入射②遏制电压:由hv =mv max 22

光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这就是光电效应存在遏制电压的原因。

五、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动量)

1、康普顿效应:用X 射线照射物体时,一部分散射出来的X 射线的波长会变长,这个现象叫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是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重要实验之一。

2、康普顿效应的意义:证明了爱因斯坦光子假说的正确性,揭示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光子的动量为p =h λ

3、现象解释:碰撞前后光子与电子总能量守恒,总动量也守恒。碰撞前,电子可近似视为静止的,碰撞后,电子获得一定的能量和动量, X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减小,所以X 射线光子的波长λ变长。

六、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概率波 不确定关系

1、光的波粒二象性:干涉、衍射和偏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由于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只能认为光具...

有波粒二象性。但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粒子。少量的光子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运动表现为波动性;光在传播时显示波动性,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显示粒子性;频率小波长大的波动性显著,频率大波长小的粒子性显著。

2、光子的能量E=hν,光子的动量p=h/λ表示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由以上两式和波速公式c=λν还可以得出:E = p c。

3、物质波(德布罗意波) :1924年德布罗意(法)提出,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动性,任何一个运动 ..

4、概率波: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光子落在明条纹的概率高,落在暗条纹的概率低。干涉条纹是光子落在感光片上各点的概率分布的反映。

注意:亮纹是光子落的概率大,暗纹是概率小,不是光子照不到。

5、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的概率分布图。概率大的地方小圆点密一些,概率小的地方小圆点疏一些。讨论微观粒子的运动,轨道的概念毫无意义。

6、不确定关系:微观粒子的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完全精确地确定。如果用∆x 表示微观粒子位

h 置的不确定性,用∆p 表示微观粒子在x 方向上动量的不确定性,则有∆x ⋅∆p ≥。原因是因为4π

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

(1)由不确定性关系可知,坐标和动量,其中一个测量得越准确,另外一个的不确定性就越大。

(2)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关系本质是一样的,导致共同的结果: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不能通过确定的轨道来描述,只能通过概率波做统计性的描述。

(3)不确定性关系对宏观物体没有意义。

㈠①频率高波长短,粒子性明显 ②频率低波长长,波动性明显

㈡①传播时,波动性明显 ②光的产生,与其他物质作用,粒子性明显

㈢①个别时,粒子性明显 ②大量时,波动性明显


相关文章

  • 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知识点,考点,练习带答案)
  • 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 一.光电效应 的现象(发射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1.定义:极限频率. 2.产生条件:3.光电效应规律 (1)存在着饱和电流 对于一定颜色的光,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 (2)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 ...查看


  • 2017高考物理考纲变化解读与备考策略 | 独家发布!
  • ??? 2016年10月初,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公布了<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就2017年高考的考核内容.考核目标.考试内容及范围做了重大调整. 物理科目考试中 ...查看


  • 高考物理学史的知识点集锦
  • 高考必备--高考物理学史知识点 鉴于每年高考中都会考到物理学史的相关知识,为便于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战2016年高考,本资料从教科书及历次模拟考试试卷中把有关物理学史的内容按"力学"."热学".&quo ...查看


  •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 1.严谨性与量力性 (1)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之一.即逻辑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严谨性要求: 数学概念必须严格地加以定义,即使是那些最基本.最常用而又不能按逻辑方法加以定义的原始概念,除了直观地用语言描述之外,还要求用公理加以确定 ...查看


  • 17.4高三物理概率波教案
  • §17.4 概率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微粒说的基本观点及对光学现象的解释和所遇到的问题. 2.了解波动说的基本观点及对光学现象的解释和所遇到的问题. 3.了解事物的连续性与分立性是相对的,了解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查看


  • 数学的抽象性特征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 科技信息 高校理科研究 数学的抽象性特征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数学教研室 1.引言 当代世界著名数学家,非尔兹(Fields )奖的获得者M ·F ·阿蒂亚曾经提出:要处理复杂性骤增的数学问题,就必须建立和发展相应的抽 ...查看


  • 粒子的波动性(学案)
  • 粒子的波动性 说明:徳布罗意关系式的定量计算不作要求.与10年相比,新考试说明删去了概率波和不确定性关系这两个考点. [知识要点] 1. 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实验基础. 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现象又无可辩驳地证明了 ...查看


  • 测不准原理的应用及意义
  • 学术论坛 测不准原理的应用及意义① 刘蒸杰 (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斌文主要介绍了潮不准原理出现的理论霄景,测不准原理的定叉.使用条件和应用,井筒述了测不准原理在物理.信息.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苑固.进展和意义. 关 ...查看


  • 概率波,不确定关系
  • §17.4 概率波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光是一种电磁波 B .光是一种概率波 C .光相当于高速运动的质点 D .光的直线传播只是宏观近似规律 [答案]C [提示]不能把光波看作是宏观力学中的介质波.连续波,它实质上是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