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对成本计算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
系 别 继续教育学院
专 业 名 称 会计
年 级 2007级
学 生 姓 名 陈××
学 号 0058000111
指 导 教 师 李××
二0一0年十月
摘要:成本是价值运动中企业要求的最低补偿,成本核算影响着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的利益分配,同时成本核算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对于降低成本、费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和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空前发展,先进管理理念的层出不穷,给企业带来了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的重大变革。与此同时,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也从单一品种大批量的模式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模式转变,企业面临的竞争空前激烈,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成为竞争的焦点,在质量难分高低时,降低成本、加强和完善成本计算方法及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工作。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和财务管理的特点,本文将以影响成本计算的若干方法为前提,着重从定额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三方面就其存在的弊端对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成本核算;定额;作业成本;标准成
论文“正文”部分的表述及排版打印格式
1.正文部分单独起页,从1开始排序编排和打印页码数。(目录以前不需要设页码)
2.论文“正文”部分的论述可以有三级以下标题。
3.论文“正文”的一级标题顶格开始排版、二级、三级标题者自顶格起空两格开始排版。
4.论文“正文”部分的一级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加黑打印;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加黑打印;三级以下标题均用宋体小四号加黑打印。其他内容(除论文注释、图表说明外)均用宋体小四号打印,不加黑。论文注释和图表说明用宋体五号打印。
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打印规范要求
1.各部分的字体和字号,执行上述各部分的规定。
2.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3厘米,右2.5厘米,左侧装订。
3、行间距为24磅。
4.统一采用A4纸打印,加封面装订。
5. 目录一律采用自动生成方式编辑。
Abstract :The cost is the lowest compensation which in the value movement the enterprise requests, the cost accounting is affecting the country, the collective, personally the tripartite benefit assignment, simultaneously the cost accounting is also a complex project. Completes the cost accounting work, regarding reduces the cost, the expense, increases the profit of enterprise, enhances the enterprise to produce technical and the manageri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rtise, as well as between the correct processing enterprise and national and other investor's relation of distribution,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Along with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and so on computer technology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manage the idea advanced emerging one after another incessantly, has brought the management idea and the managerial technique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to the enterprise. Meanwhile,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duction method also from the sole variety mass's pattern to the multi-variety small batch's pattern transformation, the competition which the enterprise faces unprecedented intense.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cost have become the competition focal point, when quality difficult minute high, reduces the cost, to strengthen the cost control for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essential target and the core work. The cost accounting method has many, the most basic cost finding method includes: Variety law, batch process, method of fractional step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rating, cost of operation law, standard cost law and so on. Because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situation is intriguing, in the practical work, each cost finding method often is simultaneously uses or unifies the use. This is mainly decided by enterprise's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its goal is follow after both wants the correct counting yield cost, and must simplify the cost the calculation work. This article take will affect the cost finding certain methods as a premise, from the system of rating, the standard cost law, the cost of operation law three aspects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emphatically on its existence's malpractice to the cost finding method.
Key words: Cost accounting;System of rating;Cost of operation law;Standard cost
目 录
一、知识经济要求成本计算方法变革 ................................... 1
(一)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对传统成本计算技术要求变革 ...... 1
(二)面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对传统成本计算技术变革 .................. 1
1. 财务管理的本质决定了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 ...... 1
2. 财务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 1
(三)面对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要求对传统成本计算技术变革 ...... 2
二、现行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弊端 ..................................... 3
(一)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计算方法上存在的弊端 .............. 3
(二)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在生产费用分配上存在的弊端 .............. 3
(三)定额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成本计算上存在的弊端 .. 4
(四)三种成本计算方法对成本计算的不同影响 ...................... 4
1. 定额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 .................................... 4
2. 标准成本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 ................................ 5
3. 作业成本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 ................................ 5
三、设想对现行成本计算方法的解决途径 ............................... 5
(一)建立科学的生产循环步骤,改善产品成本计算上存在的弊端 ...... 5
1. 加强生产循环的主要物质流程 . ................................ 6
2. 完善成本计算的内部控制步骤 . ................................ 6
(二)加强生产环节的实物流转,完善成本计算方法 .................. 6
1. 加强存货实物流转,完善成本计算方法 . ........................ 6
2. 加强废品损失实物流转,完善成本计算方法 . .................... 8
(三)健全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提高成本计算的质量 ................ 8
四、结语 ........................................................... 8
参考文献 ........................................................... 9
一、知识经济要求成本计算方法变革
(一)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对传统成本计算技术要求变革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世界产业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导致大量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的涌现;生产过程、产品销售过程、售后服务过程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规模从大批量生产转向创新型生产,电子商务有望成为贸易方式的新宠,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垂直管理转向网络式水平管理。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本会计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Internet )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关注的行业如医院、计算机生产厂商、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实际上,不论是银行、快餐连锁店、专业组织还是政府机关,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或缺。
(二)面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对传统成本计算技术变革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抓企业管理之所以要以抓财务管理为核心内容,这是由管理的本质与特点所决定的。
1. 财务管理的本质决定了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一方面表现为物资的不断购进和售出,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资金的支出和收回,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断进行,也就会不断产生资金的收支。企业资金的收支,构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资金对于企业之重要,就如人体中的血液。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和交换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都是通过资金表现出来的。因而,资金运动就成为各种经济关系的体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主要是以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为中心,透过价值形态管理,达到对实物形态的管理。因此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
2. 财务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1)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企业管理在实行分工、分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专业管理,这些管理有的
侧重于使用价值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价值的管理。而财务管理则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经营活动实施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因此,财务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2)财务管理与企业各方面具有广泛的联系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的触角,常常伸向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每一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每一个部门也都要在合理使用资金等方面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受到财务制度的约束,以此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财务管理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成果上来,通过核算、分析、对比,可以检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执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财务成果体现的数字和情况具有权威性。在企业管理中,决策是否得当,经营是否合理,技术是否先进,产销是否顺畅,都可以通过企业财务指标得到迅速的反映。
(三)面对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要求对传统成本计算技术变革
成本是价值运动中企业要求的最低补偿,成本核算影响着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的利益分配,同时成本核算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对于降低成本、费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和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样一个例子可使成本计算方法、成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美国航空业一片惨淡经营的愁云中,成立于1968年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却连年盈利。1992年美国航空业亏损30亿美元,西南航空公司却盈利9100万美元。2001年美国航空业总亏损为110亿美元,2002年上半年美国航空公司亏损50亿美元;2001年和2002年上半年世界最大航空公司美洲航空公司分别亏损18亿美元和10亿美元;2002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在如此恶劣的经营环境中,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所有飞机正常运营,全部职员正常工作,财务上持续盈利,现金周转状况良好,被人们喻为“愁云惨淡中的奇葩” [1]
二、现行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弊端
成本核算主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因此,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检查、监督和考核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成本水平,对成本控制的绩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测量,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处可以降低成本,进行持续改进。但现行成本计算方法上还存在着弊端,本人以为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
(一)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计算方法上存在的弊端
标准成本法是用来作为与实际成本相比较的一种科学的预计成本,它对于加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成本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标准成本法将制造费用作为一个整体制定消耗标准,进行成本核算和考核,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其缺陷越来越明显。资料表明,70年前一般企业的间接管理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今天却达到400%—500%;以往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50%,而今天还不到10%,甚至仅占产品成本的3%—5%[2]。因而,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
但是,作业成本法也存在以下缺陷:(1)作业成本法没有单独考虑直接成本的核算与控制方法;(2)在作业的生产能量固定的情况下,实际生产数量的不同会造成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负担不同的成本;(3)作业成本法只是一个成本计算系统,而不是成本控制系统。
(二)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在生产费用分配上存在的弊端
定额法与标准成本法都属于成本计算方法,两者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实施环节,都要事先制订产品的目标成本(即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作为产品应该发生的成本,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将实际消耗水平与定额成本
或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脱离目标成本的差异,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采取措施,挖掘潜力,降低成本。但两者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差异的分配方法不同。
定额法下,要将成本差异在各种产品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具体方法是:脱离定额的差异用定额比例法或在产品按定额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三)定额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成本计算上存在的弊端
定额法是指为了及时地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加强定额管理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特点是: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加强对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为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提供数据。因它要分别核算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工作量较大,推行起来比较困难;不便于对各个责任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和分析;定额资料若不准确,则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较理想的事中控制成本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对控制对象事先确定标准成本,并设立标准成本卡,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将实际消耗量与标准成本作比较,计算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采取控制措施,将各项成本支出控制在标准成本范围内。
(四)三种成本计算方法对成本计算的不同影响
1. 定额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定额成本制度,是为了及时地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加强定额管理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产品的实际成本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产品的实际成本=月初定额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定额变动
定额成本制度和一般核算方法不同的是,它不纯粹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它是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成本方法。它不仅能达到成本的事前和事
后控制,关键是能做到成本的日常控制,从而,更有效的地发挥成本核算对于节约生产费用、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
2. 标准成本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标准成本是早期管理会计的主要支柱之一。美国工业在南北战争以后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工厂发展成为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许多工厂的产量大大低于额定生产能力。为了改进管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进行了各种试验,他们努力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应用于生产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因此而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他们首先改革了工资制度和成本计算方法,以预先设定的科学标准为基础,发展奖励计件工资制度,采用标准人工成本的概念。
3. 作业成本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作业与作业会计的概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1952年科勒在他编著的《会计师词典》(Dictionary for Accountants)中首先系统地阐述了作业会计的思想[3]。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西方会计学者开始对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进行全面的反思,1988年哈佛大学的学者罗宾·库珀首先对作业成本法作出了明确的解释。
作业成本法的兴起和应用与新制造环境下成本构成内容的变化密切相关。
三、设想对现行成本计算方法的解决途径
(一)建立科学的生产循环步骤,改善产品成本计算上存在的弊端
生产循环是制造业的主营业务,对于工业企业来说,购进的存货与固定资产是为了生产服务;商品能否销售出去并赚取会计利润,也取决于生产的质量与效益。企业的会计监督在审查生产循环时,对生产流程、机器设备耗用、人员配置、生产技术的开发、资源合理使用、人流物流情况等都应进行详细的审查和评价。并且要充分结合审计测试手段、审计实质性分析方法、选择调查取证渠道、建立分析模型等方法来进行监督与检查。所以,建立科学的生产循环步骤,改善产品
成本计算上存在的弊端尤为重要。
1. 加强生产循环的主要物质流程
(1)下达生产任务
由市场开发部定期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并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以及消费者偏好,进行合理科学的决策。然后,下达给生产部门各项生产任务。材料采购部门与保管部门也要积极配合生产单位的各项工作需要。
(2)由生产车间领用生产所需要的材料、动力、燃料和辅助设备等
领用材料要经过严格技术审批,也要保证各项会计记录及各项数据的完整、正确地记录;同时结合资产接触控制措施,对其程序进行会汁监督。
(3)合理安排人员进行生产
当人工资料安排到位时,监督与控制者首先要关注工时记录状况,对考勤记录、生产数量、定额工时,以及工作台班情况等要进行科学的测试与控制。
(4)产品验收入库与保管
应当由仓库保管部门配合生产部门,对生产线下线的产品及时进行验收、对入库的产品数量与质量进行科学的分类,还要对因各种原因发生的退库和残次品进行沟通并保证生产成本的计算完整。
2. 完善成本计算的内部控制步骤
会计部门对涉及到的生产方面的会计凭证与会计记录要进行严格登记。包括产品定单、生产任务书、领料凭证、工资卡、考勤记录、机器工时档案和工资分配和汇总表等进行采集和注册登记。
(二)加强生产环节的实物流转,完善成本计算方法
1. 加强存货实物流转,完善成本计算方法
在生产环节的成本计算包括产成品的成本计算和在产品的成本计算,其中,产成品成本包括已销产品成本(销货成本)和期末未销产品成本(存货成本)。下面将以存货的流转对成本计算的影响为例进行探讨。
(1)存货实物周转指标的改进
存货实物周转指标的改进在将存货周转率细分为三个“占用期”指标的基础上,我认为有必要将年度指标细化为季度指标,甚至月份指标,季节型销售企业也可以将年度指标细划为不同销售阶段进行计算分析。如某一季节型销售企业的
销售旺季为6月-9月,淡季为12月-3月,其他月份为平稳期[4]。因销售周期与其会计核算周期不一致,我认为存货实物周转率分析期的划分应以存货销售周期为基础,或以日历月份和销售周期相结合的方式为基础,表1采用后者。
表1 日历月份和销售周期相结合分析表
表1中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平均占用额分别是计算期内各月月末“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账户余额的算术平均数,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周转额分别是“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三种不同形态存货占用期的计算公式如下:
原材料占用期=
平均存货
×计算期天数
计算期内耗用的材料成本平均在产品
×计算期天数
计算期内耗用的制造成本平均产成品
×计算期天数
计算期内结转的产品成本
在产品占用期=
产成品占用期=
各式分子均为各存货形态对应的平均占用额,分母均为存货形态对应的周转额。这里不采用传统的“率”指标调转额/平均占用期,而采用“占用期”指标,用周转额做分母,同时用计算期天数做分子,分子、分母随计算期天数增加而同时增加,排除了时间长短对指标的影响,使指标更具可比性,便于年度内不同时间长度的计算期之间的对比和评判。
(2)产成品销售循环率与销售利润率互动分析。
产成品销售循环率=
销售成本
平均产成品⨯分析期天数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销售利润率=
单价⨯销售量
2. 加强废品损失实物流转,完善成本计算方法
企业经营是以产品为一条主线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而企业的利润又流失在每个管理环节之中,因此,提高利润就必须提高每个环节的" 质量"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一般都把废品损失列人成本,这是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尽管废品损失往往是因材料、工艺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但也应看到涉及材料采购、材料检测、工艺鉴定和人员操作等环节的问题,由产品来负担废品损失的理由怎么讲也不充分。再者,实际工作中有些也很难分清具体原因。所以我认为,为保证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可靠性,废品损失应该排除在成本之外。我认为除排出废品损失外,还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降低材料消牦;节约费用开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
(三)健全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提高成本计算的质量
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从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
我国加入WTO 后,企业面临着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企业只有依靠创新和深化改革,
四、结语
在一个企业里,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生产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修改成本计算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生产类型可能变动,由过去的单件生产转化为大量大批生产或由过去的简单生产变为复杂生产,以及成本管理要求提供更多的成本资料,都要求对原有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 孙建国:《存货资金周转率分析方法剖析》,《会计研究》,2005年第7期。
[3] 魏明海、龚凯颂:《会计理论》,东北财经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
[4] 王义华、王文、张青:《成本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1日出版。
[5] 王丽彦:《成本管理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1日出版。 [6] 杨雄胜、缪艳娟、刘彩霞:《改进存货周转率的现实思考》,《会计研究》,2000年第4期。
[7]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应试精华编委会:《财务成本管理》,2007年6月9日出版。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对成本计算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
系 别 继续教育学院
专 业 名 称 会计
年 级 2007级
学 生 姓 名 陈××
学 号 0058000111
指 导 教 师 李××
二0一0年十月
摘要:成本是价值运动中企业要求的最低补偿,成本核算影响着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的利益分配,同时成本核算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对于降低成本、费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和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空前发展,先进管理理念的层出不穷,给企业带来了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的重大变革。与此同时,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也从单一品种大批量的模式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模式转变,企业面临的竞争空前激烈,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成为竞争的焦点,在质量难分高低时,降低成本、加强和完善成本计算方法及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工作。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和财务管理的特点,本文将以影响成本计算的若干方法为前提,着重从定额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三方面就其存在的弊端对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成本核算;定额;作业成本;标准成
论文“正文”部分的表述及排版打印格式
1.正文部分单独起页,从1开始排序编排和打印页码数。(目录以前不需要设页码)
2.论文“正文”部分的论述可以有三级以下标题。
3.论文“正文”的一级标题顶格开始排版、二级、三级标题者自顶格起空两格开始排版。
4.论文“正文”部分的一级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加黑打印;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加黑打印;三级以下标题均用宋体小四号加黑打印。其他内容(除论文注释、图表说明外)均用宋体小四号打印,不加黑。论文注释和图表说明用宋体五号打印。
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打印规范要求
1.各部分的字体和字号,执行上述各部分的规定。
2.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3厘米,右2.5厘米,左侧装订。
3、行间距为24磅。
4.统一采用A4纸打印,加封面装订。
5. 目录一律采用自动生成方式编辑。
Abstract :The cost is the lowest compensation which in the value movement the enterprise requests, the cost accounting is affecting the country, the collective, personally the tripartite benefit assignment, simultaneously the cost accounting is also a complex project. Completes the cost accounting work, regarding reduces the cost, the expense, increases the profit of enterprise, enhances the enterprise to produce technical and the manageri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rtise, as well as between the correct processing enterprise and national and other investor's relation of distribution,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Along with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and so on computer technology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manage the idea advanced emerging one after another incessantly, has brought the management idea and the managerial technique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to the enterprise. Meanwhile,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duction method also from the sole variety mass's pattern to the multi-variety small batch's pattern transformation, the competition which the enterprise faces unprecedented intense.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cost have become the competition focal point, when quality difficult minute high, reduces the cost, to strengthen the cost control for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essential target and the core work. The cost accounting method has many, the most basic cost finding method includes: Variety law, batch process, method of fractional step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rating, cost of operation law, standard cost law and so on. Because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situation is intriguing, in the practical work, each cost finding method often is simultaneously uses or unifies the use. This is mainly decided by enterprise's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its goal is follow after both wants the correct counting yield cost, and must simplify the cost the calculation work. This article take will affect the cost finding certain methods as a premise, from the system of rating, the standard cost law, the cost of operation law three aspects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emphatically on its existence's malpractice to the cost finding method.
Key words: Cost accounting;System of rating;Cost of operation law;Standard cost
目 录
一、知识经济要求成本计算方法变革 ................................... 1
(一)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对传统成本计算技术要求变革 ...... 1
(二)面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对传统成本计算技术变革 .................. 1
1. 财务管理的本质决定了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 ...... 1
2. 财务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 1
(三)面对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要求对传统成本计算技术变革 ...... 2
二、现行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弊端 ..................................... 3
(一)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计算方法上存在的弊端 .............. 3
(二)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在生产费用分配上存在的弊端 .............. 3
(三)定额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成本计算上存在的弊端 .. 4
(四)三种成本计算方法对成本计算的不同影响 ...................... 4
1. 定额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 .................................... 4
2. 标准成本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 ................................ 5
3. 作业成本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 ................................ 5
三、设想对现行成本计算方法的解决途径 ............................... 5
(一)建立科学的生产循环步骤,改善产品成本计算上存在的弊端 ...... 5
1. 加强生产循环的主要物质流程 . ................................ 6
2. 完善成本计算的内部控制步骤 . ................................ 6
(二)加强生产环节的实物流转,完善成本计算方法 .................. 6
1. 加强存货实物流转,完善成本计算方法 . ........................ 6
2. 加强废品损失实物流转,完善成本计算方法 . .................... 8
(三)健全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提高成本计算的质量 ................ 8
四、结语 ........................................................... 8
参考文献 ........................................................... 9
一、知识经济要求成本计算方法变革
(一)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对传统成本计算技术要求变革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世界产业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导致大量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的涌现;生产过程、产品销售过程、售后服务过程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规模从大批量生产转向创新型生产,电子商务有望成为贸易方式的新宠,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垂直管理转向网络式水平管理。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本会计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Internet )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关注的行业如医院、计算机生产厂商、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实际上,不论是银行、快餐连锁店、专业组织还是政府机关,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或缺。
(二)面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对传统成本计算技术变革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抓企业管理之所以要以抓财务管理为核心内容,这是由管理的本质与特点所决定的。
1. 财务管理的本质决定了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一方面表现为物资的不断购进和售出,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资金的支出和收回,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断进行,也就会不断产生资金的收支。企业资金的收支,构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资金对于企业之重要,就如人体中的血液。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和交换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都是通过资金表现出来的。因而,资金运动就成为各种经济关系的体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主要是以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为中心,透过价值形态管理,达到对实物形态的管理。因此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
2. 财务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1)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企业管理在实行分工、分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专业管理,这些管理有的
侧重于使用价值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价值的管理。而财务管理则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经营活动实施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因此,财务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2)财务管理与企业各方面具有广泛的联系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的触角,常常伸向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每一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每一个部门也都要在合理使用资金等方面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受到财务制度的约束,以此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财务管理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成果上来,通过核算、分析、对比,可以检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执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财务成果体现的数字和情况具有权威性。在企业管理中,决策是否得当,经营是否合理,技术是否先进,产销是否顺畅,都可以通过企业财务指标得到迅速的反映。
(三)面对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要求对传统成本计算技术变革
成本是价值运动中企业要求的最低补偿,成本核算影响着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的利益分配,同时成本核算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对于降低成本、费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和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样一个例子可使成本计算方法、成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美国航空业一片惨淡经营的愁云中,成立于1968年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却连年盈利。1992年美国航空业亏损30亿美元,西南航空公司却盈利9100万美元。2001年美国航空业总亏损为110亿美元,2002年上半年美国航空公司亏损50亿美元;2001年和2002年上半年世界最大航空公司美洲航空公司分别亏损18亿美元和10亿美元;2002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在如此恶劣的经营环境中,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所有飞机正常运营,全部职员正常工作,财务上持续盈利,现金周转状况良好,被人们喻为“愁云惨淡中的奇葩” [1]
二、现行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弊端
成本核算主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因此,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检查、监督和考核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成本水平,对成本控制的绩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测量,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处可以降低成本,进行持续改进。但现行成本计算方法上还存在着弊端,本人以为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
(一)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计算方法上存在的弊端
标准成本法是用来作为与实际成本相比较的一种科学的预计成本,它对于加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成本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标准成本法将制造费用作为一个整体制定消耗标准,进行成本核算和考核,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其缺陷越来越明显。资料表明,70年前一般企业的间接管理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今天却达到400%—500%;以往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50%,而今天还不到10%,甚至仅占产品成本的3%—5%[2]。因而,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
但是,作业成本法也存在以下缺陷:(1)作业成本法没有单独考虑直接成本的核算与控制方法;(2)在作业的生产能量固定的情况下,实际生产数量的不同会造成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负担不同的成本;(3)作业成本法只是一个成本计算系统,而不是成本控制系统。
(二)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在生产费用分配上存在的弊端
定额法与标准成本法都属于成本计算方法,两者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实施环节,都要事先制订产品的目标成本(即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作为产品应该发生的成本,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将实际消耗水平与定额成本
或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脱离目标成本的差异,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采取措施,挖掘潜力,降低成本。但两者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差异的分配方法不同。
定额法下,要将成本差异在各种产品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具体方法是:脱离定额的差异用定额比例法或在产品按定额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三)定额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成本计算上存在的弊端
定额法是指为了及时地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加强定额管理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特点是: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加强对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为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提供数据。因它要分别核算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工作量较大,推行起来比较困难;不便于对各个责任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和分析;定额资料若不准确,则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较理想的事中控制成本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对控制对象事先确定标准成本,并设立标准成本卡,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将实际消耗量与标准成本作比较,计算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采取控制措施,将各项成本支出控制在标准成本范围内。
(四)三种成本计算方法对成本计算的不同影响
1. 定额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定额成本制度,是为了及时地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加强定额管理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产品的实际成本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产品的实际成本=月初定额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定额变动
定额成本制度和一般核算方法不同的是,它不纯粹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它是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成本方法。它不仅能达到成本的事前和事
后控制,关键是能做到成本的日常控制,从而,更有效的地发挥成本核算对于节约生产费用、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
2. 标准成本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标准成本是早期管理会计的主要支柱之一。美国工业在南北战争以后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工厂发展成为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许多工厂的产量大大低于额定生产能力。为了改进管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进行了各种试验,他们努力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应用于生产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因此而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他们首先改革了工资制度和成本计算方法,以预先设定的科学标准为基础,发展奖励计件工资制度,采用标准人工成本的概念。
3. 作业成本法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作业与作业会计的概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1952年科勒在他编著的《会计师词典》(Dictionary for Accountants)中首先系统地阐述了作业会计的思想[3]。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西方会计学者开始对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进行全面的反思,1988年哈佛大学的学者罗宾·库珀首先对作业成本法作出了明确的解释。
作业成本法的兴起和应用与新制造环境下成本构成内容的变化密切相关。
三、设想对现行成本计算方法的解决途径
(一)建立科学的生产循环步骤,改善产品成本计算上存在的弊端
生产循环是制造业的主营业务,对于工业企业来说,购进的存货与固定资产是为了生产服务;商品能否销售出去并赚取会计利润,也取决于生产的质量与效益。企业的会计监督在审查生产循环时,对生产流程、机器设备耗用、人员配置、生产技术的开发、资源合理使用、人流物流情况等都应进行详细的审查和评价。并且要充分结合审计测试手段、审计实质性分析方法、选择调查取证渠道、建立分析模型等方法来进行监督与检查。所以,建立科学的生产循环步骤,改善产品
成本计算上存在的弊端尤为重要。
1. 加强生产循环的主要物质流程
(1)下达生产任务
由市场开发部定期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并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以及消费者偏好,进行合理科学的决策。然后,下达给生产部门各项生产任务。材料采购部门与保管部门也要积极配合生产单位的各项工作需要。
(2)由生产车间领用生产所需要的材料、动力、燃料和辅助设备等
领用材料要经过严格技术审批,也要保证各项会计记录及各项数据的完整、正确地记录;同时结合资产接触控制措施,对其程序进行会汁监督。
(3)合理安排人员进行生产
当人工资料安排到位时,监督与控制者首先要关注工时记录状况,对考勤记录、生产数量、定额工时,以及工作台班情况等要进行科学的测试与控制。
(4)产品验收入库与保管
应当由仓库保管部门配合生产部门,对生产线下线的产品及时进行验收、对入库的产品数量与质量进行科学的分类,还要对因各种原因发生的退库和残次品进行沟通并保证生产成本的计算完整。
2. 完善成本计算的内部控制步骤
会计部门对涉及到的生产方面的会计凭证与会计记录要进行严格登记。包括产品定单、生产任务书、领料凭证、工资卡、考勤记录、机器工时档案和工资分配和汇总表等进行采集和注册登记。
(二)加强生产环节的实物流转,完善成本计算方法
1. 加强存货实物流转,完善成本计算方法
在生产环节的成本计算包括产成品的成本计算和在产品的成本计算,其中,产成品成本包括已销产品成本(销货成本)和期末未销产品成本(存货成本)。下面将以存货的流转对成本计算的影响为例进行探讨。
(1)存货实物周转指标的改进
存货实物周转指标的改进在将存货周转率细分为三个“占用期”指标的基础上,我认为有必要将年度指标细化为季度指标,甚至月份指标,季节型销售企业也可以将年度指标细划为不同销售阶段进行计算分析。如某一季节型销售企业的
销售旺季为6月-9月,淡季为12月-3月,其他月份为平稳期[4]。因销售周期与其会计核算周期不一致,我认为存货实物周转率分析期的划分应以存货销售周期为基础,或以日历月份和销售周期相结合的方式为基础,表1采用后者。
表1 日历月份和销售周期相结合分析表
表1中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平均占用额分别是计算期内各月月末“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账户余额的算术平均数,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周转额分别是“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三种不同形态存货占用期的计算公式如下:
原材料占用期=
平均存货
×计算期天数
计算期内耗用的材料成本平均在产品
×计算期天数
计算期内耗用的制造成本平均产成品
×计算期天数
计算期内结转的产品成本
在产品占用期=
产成品占用期=
各式分子均为各存货形态对应的平均占用额,分母均为存货形态对应的周转额。这里不采用传统的“率”指标调转额/平均占用期,而采用“占用期”指标,用周转额做分母,同时用计算期天数做分子,分子、分母随计算期天数增加而同时增加,排除了时间长短对指标的影响,使指标更具可比性,便于年度内不同时间长度的计算期之间的对比和评判。
(2)产成品销售循环率与销售利润率互动分析。
产成品销售循环率=
销售成本
平均产成品⨯分析期天数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销售利润率=
单价⨯销售量
2. 加强废品损失实物流转,完善成本计算方法
企业经营是以产品为一条主线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而企业的利润又流失在每个管理环节之中,因此,提高利润就必须提高每个环节的" 质量"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一般都把废品损失列人成本,这是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尽管废品损失往往是因材料、工艺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但也应看到涉及材料采购、材料检测、工艺鉴定和人员操作等环节的问题,由产品来负担废品损失的理由怎么讲也不充分。再者,实际工作中有些也很难分清具体原因。所以我认为,为保证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可靠性,废品损失应该排除在成本之外。我认为除排出废品损失外,还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降低材料消牦;节约费用开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
(三)健全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提高成本计算的质量
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从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
我国加入WTO 后,企业面临着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企业只有依靠创新和深化改革,
四、结语
在一个企业里,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生产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修改成本计算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生产类型可能变动,由过去的单件生产转化为大量大批生产或由过去的简单生产变为复杂生产,以及成本管理要求提供更多的成本资料,都要求对原有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 孙建国:《存货资金周转率分析方法剖析》,《会计研究》,2005年第7期。
[3] 魏明海、龚凯颂:《会计理论》,东北财经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
[4] 王义华、王文、张青:《成本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1日出版。
[5] 王丽彦:《成本管理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1日出版。 [6] 杨雄胜、缪艳娟、刘彩霞:《改进存货周转率的现实思考》,《会计研究》,2000年第4期。
[7]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应试精华编委会:《财务成本管理》,2007年6月9日出版。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