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涛,男,1967年11月出生,汉族,河南杞县人,研究生学历,198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5月任杞县宗店乡党委副书记,后历任杞县阳固乡乡长、官庄乡党委书记、杞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兰考县委副书记、县长,2006年5月任通许县委书记,2009年3月任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经查实,张胜涛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钱物折合人民币共计1570,61万元、美元1,1万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错误;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及亲友从事营利性活动,其行为已违反了廉洁自律规定。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党性不纯。追求扭曲变形。张胜涛1987年参加T作后,一直在基层工作,1997年因市里选拔年轻干部,被委以重任当上了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继而又担任了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其担任常务副县长后,渐渐耐不住清苦,经不起诱惑,开始蜕变,利用安排工程项目、请托办事、过节看望等时机收受钱财。他刚开始时,也很害怕、很后悔,但就是没有勇气去纠正,更没有勇气向组织上坦白。到通许县担任县委书记后,也曾下决心坚决不收礼,但没有说到做到,反而自我安慰地认为,送钱的有的是朋友不会有问题,过节拒绝收礼会伤和气影响关系;他不从自己主观上找问题,还为自己开脱“是社会风气如此,潜规则如此”,从而背弃了信仰,丧失了党性,离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越来越远。 忘记根本,追求奢靡享受。张胜涛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长在农村,到乡镇工作的时候,其父亲就给他说了两句话:一要能吃苦、能吃亏;二要不去贪、不去占。这两句话张胜涛几十年虽然一直记着,却没有做到。随着地位的变化,张胜涛忘记了自己的出身,忘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始追求金钱名利,开始贪图物质上的享受,穿衣服讲牌子、进饭店讲档次,脱离了群众、忘记了根本,结果财迷心窍不能自拔,害了自己、连累了家人,损害了党的事业。 急功近利,追求官位帽子。张胜涛30岁走上县级领导岗位,36岁担任县长,39岁任县委书记,本应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一番业绩。但正因为其个人进步的道路较为顺利,头脑开始发胀,虚荣心、功利心更加迫切,于是就利用职权谋私利、拉关系,为自己的进步作铺垫、打基础,以致迷失方向,本末倒置,丧失了党员干部应有的品德和素质,踩踏了法纪红线,把自己送上了人民的审判台。 张胜涛在忏悔书中反省道:“接受组织调查以后,我惊慌万状、恐惧不安,想到个人的命运瞬间就是天上地下,简直到了绝望的程度,感觉好像一切都在做梦,也真想让这一切都在梦中,掐掐自己的胳膊,掐掐自己的脸,照照镜子,这一切是那么现实。清醒之后,顿感失去自由的痛苦,见不到亲人的悲伤,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压力之中、悔恨之中,多少次因恶梦而惊醒,多少次因痛苦难耐以泪洗面,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度日如年,真痛恨自己为什么收别人的钱,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利令智昏的愚蠢,贪得无厌的无耻,违法乱纪的无知妄为。”张胜涛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为每一名试图以权谋私、以身试法的党员领导干部再次敲响了警钟。 以案说理 自觉“修剪”欲望 一位领导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保持健康的从政心态,自觉“修剪”欲望,茁壮心灵,提升定力;抵制诱惑。这话值得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深思,张胜涛就是因为让欲望不断疯长泛滥,才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花草需要修剪,才能培养出优美形态;果树需要修剪,才能结出累累硕果。人也是如此,自觉“修剪”欲望,才能心态良好,精神愉悦,走得正,站得直,不失分寸,不逾法纪,稳步实现自已的人。生目标。反之,如果一个人欲望之树的“枝杈”长得太疯、太旺,而又没能及时修剪,就很容易成为欲望的俘虏。被欲望驱使,做出有违道德、法律的事,最后身败名裂,成为人民的罪人。
张胜涛,男,1967年11月出生,汉族,河南杞县人,研究生学历,198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5月任杞县宗店乡党委副书记,后历任杞县阳固乡乡长、官庄乡党委书记、杞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兰考县委副书记、县长,2006年5月任通许县委书记,2009年3月任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经查实,张胜涛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钱物折合人民币共计1570,61万元、美元1,1万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错误;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及亲友从事营利性活动,其行为已违反了廉洁自律规定。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党性不纯。追求扭曲变形。张胜涛1987年参加T作后,一直在基层工作,1997年因市里选拔年轻干部,被委以重任当上了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继而又担任了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其担任常务副县长后,渐渐耐不住清苦,经不起诱惑,开始蜕变,利用安排工程项目、请托办事、过节看望等时机收受钱财。他刚开始时,也很害怕、很后悔,但就是没有勇气去纠正,更没有勇气向组织上坦白。到通许县担任县委书记后,也曾下决心坚决不收礼,但没有说到做到,反而自我安慰地认为,送钱的有的是朋友不会有问题,过节拒绝收礼会伤和气影响关系;他不从自己主观上找问题,还为自己开脱“是社会风气如此,潜规则如此”,从而背弃了信仰,丧失了党性,离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越来越远。 忘记根本,追求奢靡享受。张胜涛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长在农村,到乡镇工作的时候,其父亲就给他说了两句话:一要能吃苦、能吃亏;二要不去贪、不去占。这两句话张胜涛几十年虽然一直记着,却没有做到。随着地位的变化,张胜涛忘记了自己的出身,忘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始追求金钱名利,开始贪图物质上的享受,穿衣服讲牌子、进饭店讲档次,脱离了群众、忘记了根本,结果财迷心窍不能自拔,害了自己、连累了家人,损害了党的事业。 急功近利,追求官位帽子。张胜涛30岁走上县级领导岗位,36岁担任县长,39岁任县委书记,本应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一番业绩。但正因为其个人进步的道路较为顺利,头脑开始发胀,虚荣心、功利心更加迫切,于是就利用职权谋私利、拉关系,为自己的进步作铺垫、打基础,以致迷失方向,本末倒置,丧失了党员干部应有的品德和素质,踩踏了法纪红线,把自己送上了人民的审判台。 张胜涛在忏悔书中反省道:“接受组织调查以后,我惊慌万状、恐惧不安,想到个人的命运瞬间就是天上地下,简直到了绝望的程度,感觉好像一切都在做梦,也真想让这一切都在梦中,掐掐自己的胳膊,掐掐自己的脸,照照镜子,这一切是那么现实。清醒之后,顿感失去自由的痛苦,见不到亲人的悲伤,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压力之中、悔恨之中,多少次因恶梦而惊醒,多少次因痛苦难耐以泪洗面,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度日如年,真痛恨自己为什么收别人的钱,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利令智昏的愚蠢,贪得无厌的无耻,违法乱纪的无知妄为。”张胜涛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为每一名试图以权谋私、以身试法的党员领导干部再次敲响了警钟。 以案说理 自觉“修剪”欲望 一位领导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保持健康的从政心态,自觉“修剪”欲望,茁壮心灵,提升定力;抵制诱惑。这话值得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深思,张胜涛就是因为让欲望不断疯长泛滥,才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花草需要修剪,才能培养出优美形态;果树需要修剪,才能结出累累硕果。人也是如此,自觉“修剪”欲望,才能心态良好,精神愉悦,走得正,站得直,不失分寸,不逾法纪,稳步实现自已的人。生目标。反之,如果一个人欲望之树的“枝杈”长得太疯、太旺,而又没能及时修剪,就很容易成为欲望的俘虏。被欲望驱使,做出有违道德、法律的事,最后身败名裂,成为人民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