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到底应当如何爱自己的孩子
爱自己的孩子,可以说这是天下父母都能做到的,也是自然的。我们放眼望去,大自然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杜鹃啼血;乌鸦反哺;羔羊跪奶;老牛舐犊;袋鼠把小袋鼠放到自己肚皮上的袋子里,奔跑在丛林中;企鹅在漫天的风雪中,在一个群体中,把小企鹅放在自己的两脚之间,既要向前一起走路,又要照顾自己的小宝宝,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因此俄国大作家高尔基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能做到的”。母爱是一种强大无比的精神力量,但母爱不都是好的,要看她把孩子因向何方。“教育爱”易于塑造美好人生和卓越人才,“血缘爱”养育平庸之辈,而“溺爱”则毁掉孩子的良好性格和才能,甚至到头来身体也难以保住。你看“溺”字是如何写的?三点水旁,加上一个弱小者。一个小宝宝,爷爷奶奶爱他;姥爷姥姥爱他;爸爸妈妈爱他;家族当中的长辈爱他,等等。爱河横流,泛滥成灾,孩子同样被“溺毙”。不同的母爱有质的区别,而不是量的多寡。
早教专家认为:“教育爱”与“血缘爱”有四大区别:目标不同,方向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不同。溺爱有十种:(1)待遇特殊。(2)过分注意。(3)轻易满足。(4)放任自流。(5)祈求央告。(6)包办代替。(7)惊慌病痛。(8)过度保护。(9)害怕哭闹。(10)当面袒护。这些问题,大家仔细阅读冯德全的《0岁方案》,认真对照,指导实践,教育效果会比学习前迥然不同。孩子很快进步了,这
就是“教育爱”的力量!
溺爱孩子的父母误以为享受的童年即幸福的童年,他们那里知道:生活丰富、兴趣广泛、有动有静、受到积极鼓励而有严格要求的孩子才是快乐幸福、积极向上的金色年华。若果说享受即幸福,这种“幸福童年”很快将化为不行的青少年,乃至悲剧的人生。
所有影响孩子行为的信息中,没有比父母的表情更重要的了。教育爱的表情应看孩子当时的情绪而定,在一般情况下家庭氛围要维持一条“最佳情绪线”,那就是:和蔼可亲、民主平等、宽严并济、处事认真、愉快而尊重。保持和调节这条“最佳情绪线”,父母是恬静、微笑、欢快、狂欢,或者认真、严肃、沉默、忧愁,或者是冷淡、生气、伤心、气愤„„都要根据孩子的表现而做得恰到好处,因为父母的i喜、怒、哀、乐、愁都是当时最有力的教育“激素”,真正有效的教育绝不在话多,而在针对孩子当时情况最恰当的教态与爱态。
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还要有所区别:8个月内的宝宝“爱而外露”,8个月后的宝宝“爱而少露”,3岁后的孩子“爱而不露”,通常和蔼可亲、礼貌、鼓励而认真足矣!
特别是对三岁以后的孩子、渐渐长大了,孩子对周围感兴趣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参与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父母与孩子相处当中,父母的态度越坚持原则,孩子就越守规矩。守规矩是从小养成,不是长大形成。比如说小孩要拿什么东西,她又没有能力把东西保护好,怎么办?父母不能随意的给她而满足他的心愿,安国你小时候,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咱家有一个很大的搪瓷茶缸,那个时候咱家还住在临江
乡中学的那两间土草房中,有一天你拿着那个茶缸玩耍,玩着玩着,你突然不高兴了,你在炕上一下子把茶缸子摔到了地上,把茶缸磕掉一块漆,我当时狠狠地批评了你一顿。你以后拿着东西玩的时候,就收敛多了(手里拿的东西,你要注意他的人身安全,又要注意孩子能不能把东西损坏了)。还有一次,也是你三四岁的好时候,你妈妈外出学习去了,我带着你回到拉起河、你爷爷家,那天中午正赶上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饭,你爷爷奶奶,你大伯大娘,你二大伯二大娘,好像还有你姑姑们,好不容易团聚在一起。可是你哭闹起来了,小孩子都依恋妈妈,情有可原。但是如果哭闹过分了,那就不得了了,那么这顿饭谁都吃不好了。我当时灵机一动,我抱着你,离开饭桌,走到东院,你大伯家,他家当时没有人。在空荡荡的一个屋子里,我很平静的对你说:“你如果再哭闹的话,我就把你一个人放到这里,我回西屋吃饭去了。你如果不哭闹了,咱俩就一起回西屋吃饭去。你答应我了,我们就回西屋吃饭去了。这件事情你如今记不记的了?教育孩子,父母要有智慧,这种智慧是孩子当时逼出来的,父母根据当时的情境想出来的一个具体的解决办法。即把事情处理好,又把孩子教育好。当然与子女相处中,尤其是孩子渐渐地长大了,有时候,父母亲也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父母出现错误了,要坦诚地对孩子承认错误。不要回避,这样孩子会越来越敬重你。有件事你应该记得,你上高中了,那一次也是你妈妈外出搞公开教学去了。我中午下班回家做饭,这时天气发生变化了,突然下起雨来了。我当时正在炒菜,抽不开身,我看你在你卧室里看书,很认真、很平静。我再三催你过去把窗户关
好,结果你上床之后,你用力一推,窗户是关好了,可是咣当一声,打了一块大玻璃。这块大玻璃,我好长时间没有换上新的,因为这件事情給我提了个醒,使我自己好好的反思一下,我静下心来,仔细地想了想当时的情景,我明白了,这块玻璃是我打的,是因为我对那个是火烧火燎的催促你,其实外边的雨下的不是很大,是我的心毛躁了。事后,我对你说“这块玻璃不是你打的,是爸爸打的”。你听后,抿嘴笑了笑。我看你眼神是对爸爸的一种赞同与理解。
因此说爱孩子、教育孩子之重要,可以这么比喻:要像打铁那样、要趁热打铁,要掌握分寸;要像炒菜那样、看火候,还要适当的添加一点调料;要像种地那样、看时机,早早动手;要像读书那样、看韵,从而把握其精神实质;要像救火那样、要因势利导,要及时处理;要像绣花那样、看仔细了,注意拿捏;要像作战那样、看情况,灵活机动,迅速果断!要像治理洪水那样、要动员一切力量,齐心协力,及时疏导,解除隐患„„
父母到底应当如何爱自己的孩子
爱自己的孩子,可以说这是天下父母都能做到的,也是自然的。我们放眼望去,大自然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杜鹃啼血;乌鸦反哺;羔羊跪奶;老牛舐犊;袋鼠把小袋鼠放到自己肚皮上的袋子里,奔跑在丛林中;企鹅在漫天的风雪中,在一个群体中,把小企鹅放在自己的两脚之间,既要向前一起走路,又要照顾自己的小宝宝,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因此俄国大作家高尔基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能做到的”。母爱是一种强大无比的精神力量,但母爱不都是好的,要看她把孩子因向何方。“教育爱”易于塑造美好人生和卓越人才,“血缘爱”养育平庸之辈,而“溺爱”则毁掉孩子的良好性格和才能,甚至到头来身体也难以保住。你看“溺”字是如何写的?三点水旁,加上一个弱小者。一个小宝宝,爷爷奶奶爱他;姥爷姥姥爱他;爸爸妈妈爱他;家族当中的长辈爱他,等等。爱河横流,泛滥成灾,孩子同样被“溺毙”。不同的母爱有质的区别,而不是量的多寡。
早教专家认为:“教育爱”与“血缘爱”有四大区别:目标不同,方向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不同。溺爱有十种:(1)待遇特殊。(2)过分注意。(3)轻易满足。(4)放任自流。(5)祈求央告。(6)包办代替。(7)惊慌病痛。(8)过度保护。(9)害怕哭闹。(10)当面袒护。这些问题,大家仔细阅读冯德全的《0岁方案》,认真对照,指导实践,教育效果会比学习前迥然不同。孩子很快进步了,这
就是“教育爱”的力量!
溺爱孩子的父母误以为享受的童年即幸福的童年,他们那里知道:生活丰富、兴趣广泛、有动有静、受到积极鼓励而有严格要求的孩子才是快乐幸福、积极向上的金色年华。若果说享受即幸福,这种“幸福童年”很快将化为不行的青少年,乃至悲剧的人生。
所有影响孩子行为的信息中,没有比父母的表情更重要的了。教育爱的表情应看孩子当时的情绪而定,在一般情况下家庭氛围要维持一条“最佳情绪线”,那就是:和蔼可亲、民主平等、宽严并济、处事认真、愉快而尊重。保持和调节这条“最佳情绪线”,父母是恬静、微笑、欢快、狂欢,或者认真、严肃、沉默、忧愁,或者是冷淡、生气、伤心、气愤„„都要根据孩子的表现而做得恰到好处,因为父母的i喜、怒、哀、乐、愁都是当时最有力的教育“激素”,真正有效的教育绝不在话多,而在针对孩子当时情况最恰当的教态与爱态。
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还要有所区别:8个月内的宝宝“爱而外露”,8个月后的宝宝“爱而少露”,3岁后的孩子“爱而不露”,通常和蔼可亲、礼貌、鼓励而认真足矣!
特别是对三岁以后的孩子、渐渐长大了,孩子对周围感兴趣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参与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父母与孩子相处当中,父母的态度越坚持原则,孩子就越守规矩。守规矩是从小养成,不是长大形成。比如说小孩要拿什么东西,她又没有能力把东西保护好,怎么办?父母不能随意的给她而满足他的心愿,安国你小时候,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咱家有一个很大的搪瓷茶缸,那个时候咱家还住在临江
乡中学的那两间土草房中,有一天你拿着那个茶缸玩耍,玩着玩着,你突然不高兴了,你在炕上一下子把茶缸子摔到了地上,把茶缸磕掉一块漆,我当时狠狠地批评了你一顿。你以后拿着东西玩的时候,就收敛多了(手里拿的东西,你要注意他的人身安全,又要注意孩子能不能把东西损坏了)。还有一次,也是你三四岁的好时候,你妈妈外出学习去了,我带着你回到拉起河、你爷爷家,那天中午正赶上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饭,你爷爷奶奶,你大伯大娘,你二大伯二大娘,好像还有你姑姑们,好不容易团聚在一起。可是你哭闹起来了,小孩子都依恋妈妈,情有可原。但是如果哭闹过分了,那就不得了了,那么这顿饭谁都吃不好了。我当时灵机一动,我抱着你,离开饭桌,走到东院,你大伯家,他家当时没有人。在空荡荡的一个屋子里,我很平静的对你说:“你如果再哭闹的话,我就把你一个人放到这里,我回西屋吃饭去了。你如果不哭闹了,咱俩就一起回西屋吃饭去。你答应我了,我们就回西屋吃饭去了。这件事情你如今记不记的了?教育孩子,父母要有智慧,这种智慧是孩子当时逼出来的,父母根据当时的情境想出来的一个具体的解决办法。即把事情处理好,又把孩子教育好。当然与子女相处中,尤其是孩子渐渐地长大了,有时候,父母亲也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父母出现错误了,要坦诚地对孩子承认错误。不要回避,这样孩子会越来越敬重你。有件事你应该记得,你上高中了,那一次也是你妈妈外出搞公开教学去了。我中午下班回家做饭,这时天气发生变化了,突然下起雨来了。我当时正在炒菜,抽不开身,我看你在你卧室里看书,很认真、很平静。我再三催你过去把窗户关
好,结果你上床之后,你用力一推,窗户是关好了,可是咣当一声,打了一块大玻璃。这块大玻璃,我好长时间没有换上新的,因为这件事情給我提了个醒,使我自己好好的反思一下,我静下心来,仔细地想了想当时的情景,我明白了,这块玻璃是我打的,是因为我对那个是火烧火燎的催促你,其实外边的雨下的不是很大,是我的心毛躁了。事后,我对你说“这块玻璃不是你打的,是爸爸打的”。你听后,抿嘴笑了笑。我看你眼神是对爸爸的一种赞同与理解。
因此说爱孩子、教育孩子之重要,可以这么比喻:要像打铁那样、要趁热打铁,要掌握分寸;要像炒菜那样、看火候,还要适当的添加一点调料;要像种地那样、看时机,早早动手;要像读书那样、看韵,从而把握其精神实质;要像救火那样、要因势利导,要及时处理;要像绣花那样、看仔细了,注意拿捏;要像作战那样、看情况,灵活机动,迅速果断!要像治理洪水那样、要动员一切力量,齐心协力,及时疏导,解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