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与外审

[ 2007-6-27 15:04:00 | By: lijuyuan525 ]

0

为了成为一个专业的人士,我想应该在平时加强理论上的学习,以便更好的掌握审计理念,而在工作的忙季则会偏重于财务实践的学习,同时这个时候平时的理论学习会使得自己在财务实践上的难题“迎刃而解”,这个时候就会真正体会到“理论的力量”。

外审和内审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般来说外审在权威性和独立性方面具有优势,而内审在审计的深度和力度方面较外审会有更好的发展。

一是独立性。

我认为内审的工作无非有两点:一是对既有的控制制度、控制的执行情况发表意见;二是根据企业的现有情况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而能否实现检查控制的执行或根据企业现有情况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应取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而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又取决于内审机构的隶属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内审的设置大致有以下模式:

a、  附设在财务部 b、隶属于总会计师 c、隶属总经理  d、设在监事会  e、隶属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按此顺序,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逐渐加强的。

而外审则是社会审计,其组织机构和资金来源均不受审计单位的控制。

我还有一点看法:外部审计可以说是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直接产物,是所有权人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但是在现有的法规制度下,外部审计变得更像是一个法规武器,例如工商年检需经事务所审计,这个由头经营权所有权分离无关,当然也可以说这是社会的进步,而上市公司的审计则实际上不是真正的所有者进行委托,而是由经营者委托,这个委托关系的错位,对外审独立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就在想而内审如果也是完全隶属于所有者,这种垂直管理体制使得独立性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二是工作的范围不同,也就是审计对象不同。

外部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与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以及相关资料,简单的说集中检查财务管理流程和财务信息。

而内部审计的对象则包括了企业经营管理的众多方面,包括内控体系的审计、管理风险的预防和公司治理。可以说财务信息是内部审计的一个方面,并且内部审计更侧重于内控体系的制定和执行,公司治理和管理风险的预防。

三是具体业务的深度不同。

应该说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会计报表,而由于外部审计的固有局限性,不可能掌握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也就是说不可能完全掌握影响会计报表的所有事项。比如说企业在外设立的销售中转库,或者是采购供应中转库,固定资产的报修事项或者待售事项、年终发生的大额退货现象等等,而这些内审可以从直接部门的报告中获悉资料,但外审机构则不一定了。因此外审需要做到一定的深度,就一定不能只是局限于企业所提供的纯财务数据,例如会计报表、明细帐等,一定要去企业的其他机构或部门了解情况。当然这个企业的配合程度是直接相关的,也和外审的业务接洽程度是相关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企业的内审结果是很由必要的。其实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获取内审报告也是其需获取的资料,如果实在不能取得,我们可以将该内容在客户声明书中提及,有效的保护其注册会计师的权益。

四是审计的权限不同。

对于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来说,内部审计通常会被赋予对潜在风险预防提出管理纠正的权利,甚至可以直接向高层提出解聘某负责人的建议。而外部审计可以对其潜在风险提出预防建议,但一般不涉及处理某管理人员。

五是审计的职能不同

内部审计的职能可概括为监督、控制、评价、服务。其中监督职能是最基本的职能,控制是管理职能,而进行评价则是最为核心的,服务则是内审的衍生。外部审计的职能是对财务信息发表意见。不过关于审计职能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也是我们事务所倡导的一句话:我们的服务质量应超越客户的期望,在合伙人看来服务也提升到了外部审计的内容,这也是稳住客户的一个方法。

内审和外审的联系

我认为既然内审的工作内容包括了外审的工作,那么就可以直接去利用外审的工作结果,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其内审职能将外审结果得到延伸。

[ 2007-6-27 15:04:00 | By: lijuyuan525 ]

0

为了成为一个专业的人士,我想应该在平时加强理论上的学习,以便更好的掌握审计理念,而在工作的忙季则会偏重于财务实践的学习,同时这个时候平时的理论学习会使得自己在财务实践上的难题“迎刃而解”,这个时候就会真正体会到“理论的力量”。

外审和内审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般来说外审在权威性和独立性方面具有优势,而内审在审计的深度和力度方面较外审会有更好的发展。

一是独立性。

我认为内审的工作无非有两点:一是对既有的控制制度、控制的执行情况发表意见;二是根据企业的现有情况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而能否实现检查控制的执行或根据企业现有情况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应取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而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又取决于内审机构的隶属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内审的设置大致有以下模式:

a、  附设在财务部 b、隶属于总会计师 c、隶属总经理  d、设在监事会  e、隶属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按此顺序,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逐渐加强的。

而外审则是社会审计,其组织机构和资金来源均不受审计单位的控制。

我还有一点看法:外部审计可以说是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直接产物,是所有权人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但是在现有的法规制度下,外部审计变得更像是一个法规武器,例如工商年检需经事务所审计,这个由头经营权所有权分离无关,当然也可以说这是社会的进步,而上市公司的审计则实际上不是真正的所有者进行委托,而是由经营者委托,这个委托关系的错位,对外审独立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就在想而内审如果也是完全隶属于所有者,这种垂直管理体制使得独立性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二是工作的范围不同,也就是审计对象不同。

外部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与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以及相关资料,简单的说集中检查财务管理流程和财务信息。

而内部审计的对象则包括了企业经营管理的众多方面,包括内控体系的审计、管理风险的预防和公司治理。可以说财务信息是内部审计的一个方面,并且内部审计更侧重于内控体系的制定和执行,公司治理和管理风险的预防。

三是具体业务的深度不同。

应该说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会计报表,而由于外部审计的固有局限性,不可能掌握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也就是说不可能完全掌握影响会计报表的所有事项。比如说企业在外设立的销售中转库,或者是采购供应中转库,固定资产的报修事项或者待售事项、年终发生的大额退货现象等等,而这些内审可以从直接部门的报告中获悉资料,但外审机构则不一定了。因此外审需要做到一定的深度,就一定不能只是局限于企业所提供的纯财务数据,例如会计报表、明细帐等,一定要去企业的其他机构或部门了解情况。当然这个企业的配合程度是直接相关的,也和外审的业务接洽程度是相关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企业的内审结果是很由必要的。其实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获取内审报告也是其需获取的资料,如果实在不能取得,我们可以将该内容在客户声明书中提及,有效的保护其注册会计师的权益。

四是审计的权限不同。

对于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来说,内部审计通常会被赋予对潜在风险预防提出管理纠正的权利,甚至可以直接向高层提出解聘某负责人的建议。而外部审计可以对其潜在风险提出预防建议,但一般不涉及处理某管理人员。

五是审计的职能不同

内部审计的职能可概括为监督、控制、评价、服务。其中监督职能是最基本的职能,控制是管理职能,而进行评价则是最为核心的,服务则是内审的衍生。外部审计的职能是对财务信息发表意见。不过关于审计职能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也是我们事务所倡导的一句话:我们的服务质量应超越客户的期望,在合伙人看来服务也提升到了外部审计的内容,这也是稳住客户的一个方法。

内审和外审的联系

我认为既然内审的工作内容包括了外审的工作,那么就可以直接去利用外审的工作结果,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其内审职能将外审结果得到延伸。


相关文章

  • 内审员管理规定
  • 机电公司内部审核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以下简称内审员)的管理,不断提高审核人员业务能力和审核质量,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审员管理工 ...查看


  •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 1 目的 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保持.实施和改进.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或所要求的内部审核. 3 职责 3.1 总经理 a) 批准公司年度内审计划和审核实施计划: b) 批准内部质量管理 ...查看


  • 创新内审队伍网络模式 全面推进依法从严治企
  • [摘 要]国网公司"两会"明确提出,在当前全国依法治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加快建设法治企业,依法依规从严治企,强化管理,提升素质.提高效益.审计作为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新常态,顺应发展新要求, ...查看


  • 内审员工作总结
  • 内审员工作总结 内部审核本身也是一个过程,整个内部审核的流程也必须包括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四个环节,实现对内部审核的闭环管理. 一个完整的内部审核过程应该包括审核准备.审核实施.审核后的跟踪和审核报告等环节. 一. ...查看


  • 内部审计沟通的内容与技巧
  • 作者:田林 财会通讯 2016年02期 内部审计沟通内容 (一)内部审计理念沟通内部审计理念又称内部审计的主导思想,是指审计人员的观念,它不是由管理或其他人员规定的,而是内部审计人员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为实现内部审计目的而自 ...查看


  • 内审工作简报
  • 内审工作简报 [工作动态] xx 中支开展 "转型在行动,我为转型建言献策"主题活动 全面推进辖区内审工作转型与发展 为贯彻落实人总行内审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人总行和分行内审工作要点,xx 中支决定在全辖区开展为期一年的&q ...查看


  • 03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制度(2014版)
  • 目的:评价.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GSP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的保持.实施和改进. 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 范围:适用于公司GSP实施情况和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 ...查看


  • 企业风险管理论文
  • 企业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内审人员应当时刻注意企业运营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并作出及时的反应进行控制.对风险的预知能力也是一个优秀企业所能平稳运营的标志,在如今风云变幻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 ...查看


  •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探讨
  • 一.内部审计职业面临新变化和新挑战 (一)内部审计职业胜任能力的含义. 根据胜任能力一般性含义,并借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内审协会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含义表述为:在现实工作环境中,内部审计人员(个体) ...查看


  • 安健环管理体系评审管理标准
  • Q/XXX-XXX x x x x x x x x x 有限公司 x x x x x x x x x 厂企业标准 Q/XXX-XXX 2009-2017 安健环管理体系评审管理标准 2017-06-30 发布 2017-07-01 实施 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