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二政治学业水平考试重点复习 Word版含答案

政治学业水平考试重点复习(理科班用)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的直接因素与决定因素分别是供求关系和商品价值(即价值决定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

3.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4.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5.当供不应求时,对卖方有利,出现的是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对买房有利,出现的是买方市场。

6.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7.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8.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9.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2.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是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消费。

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公有制主体地位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6.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7.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8.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9. 从股东对公司承担责任的角度来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10.劳动者实现权利、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是依法签订劳动台同;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11.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是贷款业务;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存款业务;主体业务是贷款业务。

12.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从性质上看,债券与其他投资方式不同,它是一种债务证书,

而股票是股份凭证,所有权证书。

13.订立商业保险合同的原则是: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

14.投资的表述: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稳健的投资—债券;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做到①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③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5.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其中最普遍的财政收人形式税收收入。

6.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7.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8.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9.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其划分依据是征税对象。

10.区分偷税和骗税(骗税主要是指骗取出口退税)

11.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的意义是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

4.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这表明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5.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把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这说明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应有机结合。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8.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9.正确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需要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其中经济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行政手段是辅助手段)

10.在我国当前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货币政策是属于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

11.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3.下列关于跨国公司的说法正确的是: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延伸到了世界各个地方;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1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①生产全球化 消费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资本全球化

15.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16.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17.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18.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19.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现自我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始终要坚持的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的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

2.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4.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5.我国公民的监督权包括: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建议权和批评权。

6.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7.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8.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村民自治的基础是:自己选举当家人。

9.在我国农村,农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是: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政权机关。

10.某市市民在该市市政府开展的“我为创建和谐城市献一计”活动中纷纷建言献策。这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第二单元 我国的政府

1.下列选项属于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有: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防治污染,优化生态环境。

2.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中要坚持的原则是: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某地政府采取了“一站式办公”、“网上审批”等措施为民服务。这些做法既节省了群众的时间和费用,也增进了群众对政府的感情。这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4.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设“阳光工程”而建立的制度是: 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

5.为防止权力滥用,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6.行政监督体系:中共、人大、政协、司法机关、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属于外部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7.区别有权威政府与无权威政府的标志是: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

8.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廉洁高效的政府。

9.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基石是:人民代表大会。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4.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县级以下的代表直接选举产生。

5.人大代表的权力有:提案权、审议权、质询权和表决权。

6.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7.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其中的依法执政就是要 :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8.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11.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不是兄弟党、同盟党)。

12.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政协。他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围绕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不是政府职能)。

13.新中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4.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

15.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不包括民族乡;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16.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们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1.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是:主权国家。

2.主权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因为主权是:主权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世界各国之所以会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其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 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5.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关系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7.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8.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0.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但不能说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3.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广东南海九江镇被称为“龙舟之乡”,该镇的龙舟赛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每年都要举行龙舟赛,吸引了大批人前来观看。 这说明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5.文化多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正确的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①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4.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5.文化传播的手段是: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特点: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7.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民族性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8.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思想运动和教育。

9.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

10.下列做法能体现出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1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13.“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特征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注意不是文字)和史学典籍。

3.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如都江堰)

4.吴越文化开放性强,滇黔文化内敛性强。这说明: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5.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

6.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7.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二斗志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8.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9.在当代中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10.当前,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的需要。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文化市场中令人忧虑的现象。

2.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是因为:

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根深蒂固

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腐朽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③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了不良思想和现象的出现。

3.近年来,“山寨文化”借助其草根性、民间性而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也“山寨”之名大行其道。 这要求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4.对待落后文化需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待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5.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奏响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6.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7.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

9.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10.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1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3.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1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生活与哲学》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事物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5.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说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8.“牵牛要牵鼻子”,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中心、抓关键。从哲学上说,这是指要抓主要矛盾。

9.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重要原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上升和前进,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 唯物辩证法的“扬弃”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12.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3.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14.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15.下列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16.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17.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必须做到:

①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③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1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9.评价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最根本是看其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贡献。

20.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需要

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③在社会实践中去检验其真理性

22.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人民群众

23.关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24.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史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6.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7.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但不能改造规律)。

28.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0.真理的特征: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其中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

3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但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3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33.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得人必然结果。

34.创新的作用: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35.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6.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政治学业水平考试重点复习(理科班用)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的直接因素与决定因素分别是供求关系和商品价值(即价值决定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

3.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4.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5.当供不应求时,对卖方有利,出现的是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对买房有利,出现的是买方市场。

6.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7.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8.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9.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2.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是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消费。

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公有制主体地位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6.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7.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8.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9. 从股东对公司承担责任的角度来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10.劳动者实现权利、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是依法签订劳动台同;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11.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是贷款业务;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存款业务;主体业务是贷款业务。

12.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从性质上看,债券与其他投资方式不同,它是一种债务证书,

而股票是股份凭证,所有权证书。

13.订立商业保险合同的原则是: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

14.投资的表述: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稳健的投资—债券;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做到①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③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5.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其中最普遍的财政收人形式税收收入。

6.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7.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8.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9.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其划分依据是征税对象。

10.区分偷税和骗税(骗税主要是指骗取出口退税)

11.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的意义是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

4.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 这表明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5.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把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这说明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应有机结合。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8.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9.正确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需要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其中经济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行政手段是辅助手段)

10.在我国当前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货币政策是属于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

11.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3.下列关于跨国公司的说法正确的是: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延伸到了世界各个地方;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1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①生产全球化 消费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资本全球化

15.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16.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17.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18.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19.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现自我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始终要坚持的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的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

2.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4.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5.我国公民的监督权包括: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建议权和批评权。

6.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7.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8.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村民自治的基础是:自己选举当家人。

9.在我国农村,农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是: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政权机关。

10.某市市民在该市市政府开展的“我为创建和谐城市献一计”活动中纷纷建言献策。这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第二单元 我国的政府

1.下列选项属于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有: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防治污染,优化生态环境。

2.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中要坚持的原则是: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某地政府采取了“一站式办公”、“网上审批”等措施为民服务。这些做法既节省了群众的时间和费用,也增进了群众对政府的感情。这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4.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设“阳光工程”而建立的制度是: 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

5.为防止权力滥用,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6.行政监督体系:中共、人大、政协、司法机关、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属于外部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7.区别有权威政府与无权威政府的标志是: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

8.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廉洁高效的政府。

9.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基石是:人民代表大会。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4.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县级以下的代表直接选举产生。

5.人大代表的权力有:提案权、审议权、质询权和表决权。

6.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7.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其中的依法执政就是要 :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8.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11.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不是兄弟党、同盟党)。

12.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政协。他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围绕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不是政府职能)。

13.新中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4.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

15.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不包括民族乡;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16.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们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1.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是:主权国家。

2.主权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因为主权是:主权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世界各国之所以会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其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 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5.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关系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7.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8.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0.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但不能说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3.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广东南海九江镇被称为“龙舟之乡”,该镇的龙舟赛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每年都要举行龙舟赛,吸引了大批人前来观看。 这说明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5.文化多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正确的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①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4.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5.文化传播的手段是: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特点: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7.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民族性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8.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思想运动和教育。

9.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

10.下列做法能体现出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1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13.“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特征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注意不是文字)和史学典籍。

3.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如都江堰)

4.吴越文化开放性强,滇黔文化内敛性强。这说明: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5.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

6.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7.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二斗志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8.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9.在当代中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10.当前,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的需要。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文化市场中令人忧虑的现象。

2.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是因为:

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根深蒂固

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腐朽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③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了不良思想和现象的出现。

3.近年来,“山寨文化”借助其草根性、民间性而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也“山寨”之名大行其道。 这要求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4.对待落后文化需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待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5.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奏响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6.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7.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

9.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10.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1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3.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1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生活与哲学》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事物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5.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说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8.“牵牛要牵鼻子”,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中心、抓关键。从哲学上说,这是指要抓主要矛盾。

9.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重要原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上升和前进,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 唯物辩证法的“扬弃”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12.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3.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14.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15.下列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16.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17.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必须做到:

①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③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1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9.评价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最根本是看其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贡献。

20.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需要

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③在社会实践中去检验其真理性

22.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人民群众

23.关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24.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史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6.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7.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但不能改造规律)。

28.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0.真理的特征: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其中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

3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但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3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33.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得人必然结果。

34.创新的作用: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35.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6.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相关文章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 广东省广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 2015-2016学年度广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四大题22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同 时填写考区 ...查看


  • 2013内蒙高二会考历史考纲,复习资料
  • 历史测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二.考试时间:90分钟. 三.试卷分值:满分为100分. 四.试卷结构 (一)题型比例 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两种题型的分值分别约占全卷分值的60%和40%. (二)难度比例 ...查看


  • 2014届高考数学(人教版)总复习"提高分"课时作业:9.1从普查到抽样.抽样方法 Word版含解析]
  • 第9章 第1节 课时作业 [考点排查表] 1.(2012·宁波月考)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某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 ) A.与第几次抽样有关,第一次抽到的可能性最大 B.与第几次抽样有关,第一次抽到的可能性最小 C.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一次抽 ...查看


  • 我在大学等你,写给弟弟的一封信
  • 亲爱的弟弟: 现在的你已经迎来了高中的第一个暑假,这个暑假也是你高中毕业之前最长的假期了,贪玩的你一定很想疯狂地玩一玩吧?我理解你的心情,因为我也是一个学生,因为我是过来人.不管你现在心里在想什么,请你静下心.认真地读一读这封写给你的信. ...查看


  • 山东省潍坊市2011-201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2012.4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1上,考试结束,将 ...查看


  • [需要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笔记的请进]
  • <人大经济类考研宝典> 市场上唯一一部针对人大经济类考研的辅导书 资料翔实.精炼,针对性强,帮你理清解题思路,方便记忆 本书由人大教师,优秀在读研究生精心编辑,联袂打造,囊括了人大经济类十年的专业课真题,包括经济类五大学院各个专 ...查看


  • 紧急通知(1)
  • 关于凭证参加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2周教研活动的 紧急通知 各区(县级市)教研室(教育发展中心),各普通高中,各中职学校,省实验中学,华师附中: 根据广州市公安局.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治理工作的通知> ...查看


  • 地理教学投稿指南
  • 地理教学投稿指南 <新课程报· 地理 导刊>2010年第27-42期约稿计划 1.二轮综合专题及综合测试卷的约稿作者 综合专题目录: 专题1 地理图像判读与综合分析 专题2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专题3 地理计算方法与技巧 专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