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2.B【解析】社会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3.B【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的教学形式,既有按时传授的正课,又有正课之外的课余学习。”强调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4.D【解析】由教育实践可知,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都是正规的教育活动,且方向一致,相互补充。
5.A【解析】课外、校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集体和个人,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C【解析】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作“课外教育”,它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只有把课外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B【解析】在课外、校外教育中,教师应该处于启发指导的地位,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8.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广泛性特点。
9.A【解析】技术小组活动最为重要的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小组活动的任务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作业来实现。
10.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个别活动的内涵。
11.C【解析】校外、课外教育活动并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是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与教师的指导作用相结合。
12.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社会教育的内涵。
13.A【解析】家庭是人们生活和消费的最基本单位,承担着生养和教育子女的基本社会职能。家庭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14.A【解析】课外教育工作与课堂教学在教育目的上是统一的,其他选项均不准确。
15.A【解析】略。
16.A【解析】学校教育的教育学生的基本途径,课外、校外教育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
17.C【解析】题干阐述了“艺术小组”的概念,它主要包括文学组、音乐组、美术组等。
18.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科技活动的内容。
19.A【解析】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它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经常性的活动。
20.A【解析】课外、校外教育可以照顾到学生个体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21.B【解析】教师和家长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在教育学生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D【解析】家庭的血缘关系使任何教育动机和措施都带上浓厚的情感色彩,这种情感性可以加强家长的责任心和影响力,但也容易让情感蒙蔽家长和子女的理智,导致家长的溺爱、子女的任性。
23.A【解析】课外阅读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范围之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某一方面的需要进行的一种自觉的读书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及时接触和吸收新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24.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群众性活动的概念。
25.A【解析】“科学思维”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在发展学生智力方面的作用。
26.C【解析】家长学校主要是面向家长开放,其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地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27.A【解析】科技活动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技知识为目的的课外、校外活动。如开展“五小活 动”,就是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的本领,并在学生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
28.D【解析】报刊、广播、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灵活性、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等特点。
29.B【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科技活动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技知识为目的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举办科技讲座、成立无线电小组、成立航模小组、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都属于科技活动,而成立数学活动小组则属于学科活动。
2.ABCE【解析】外语小组的活动属于学科活动。
3.ABD【解析】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体力,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和体育兴趣,A、B、D选项符合,而C选项属于文学艺术活动,E选项属于科技活动。
4.BCD【解析】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向。
5.ABCE【解析】家庭教育的教育方法主要有解答疑难、指导读书、树立榜样、游戏。
6.AC【解析】课外阅读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范围之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某一方面的需要进行的一种自觉的读书活动。很明显,课外阅读是指在课外时间,因此是有时间限制的;课外阅读是一种自觉的读书活动,是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的,不是老师必须指定的。
7.ABCDE【解析】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定时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8.ABCDE【解析】科技活动中的“五小活动”是指小发明、小仓!}造、小制造、小实验、小论文。
9.ABCD【解析】校外教育组织的任务有相互交换情况,研究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各种表现;宣传好人好事;制定转变后进生的计划和具体措施;共同协商一些主要问题,如学生勤工俭学:校外文体活动所需要的器材、指导教师和场地等问题。
10.ABC【解析】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是小组活动的特点。
三、填空题
1.兴趣 爱好
2.自主性 广泛性
3.自愿
4.启发性 可接受性
5.各种业余学校
6.亲身实践
7.个性特长
8.自主性
9.自愿性
四、判断题
1.√【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活动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2.×【解析】课外、校外教育的实施范围是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计划之外的。
3.×【解析】社会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提高! 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访问等。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解析】家庭教育的方法是多样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5.×【解析】,三结合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6.√【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每项活动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防止出现“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
7.√【解析】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目标。
五、名词解释
1.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作课外教育。
2.由校外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作校外教育。
3.文学艺术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艺的爱好和发展学生文艺方面的才能。
4.社会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并掌握生产劳动基本知识、技能,提高他们的劳动技术素质。
5.小组活动以自愿组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它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6.个别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外、校外单独进行的活动。
7.学科活动是指以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六、简答题(答案要点)
1.(1)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2)丰富学生的生活;
(3)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4)满足学生发展多方面才能的需要。
2.(1)能充分发展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
(2)能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活动;
(3)能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3.(1)学科小组;
(2)劳动技术小组;
(3)文艺小组;
(4)体育小组。
4.(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5. (1)群众性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别活动;
6.(1)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活动;(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活动;(7)课外阅读活动。
7.学校作为专职教育机构,有着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科学的组织,有经验丰富、掌握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专门教育工作者;
(2)学校具有青少年学生集中、学习环境好、规章制度健全、育人周期长等明显教育优势,并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凝聚力、号召力,容易得到包括政党机关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支持协助。
8.(1)和谐的家庭环境;
(2)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
(3)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4)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9.(1)集会活动;(2)竞赛活动;(3)参观、访问、游览和调查;(4)文体活动;(5)墙报和黑板报;(6)社会公益劳动;(7)主题系列活动。
10.(1)社区对学生的影响;
(2)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
(3)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七、论述题(答案要点)
1.(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2.(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3.(1)要有明确的目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每项活动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防止出现“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课外、校外教育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参加活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学生集体和个人是课外、校外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活动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4)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应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参加到各项活动中去。
(5)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6)因地,因校制宜。
4.(1)自愿性。课外、校外教育是在课堂教学计划之外,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强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和状态,选择、控制、调节活动内容和方式等。
(2)自主性。课外、校外教育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和动手。可以说,课外、校外教育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是课外、校外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辅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起辅助作用。
(3)灵活性。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无论是活动的内容,还是活动的形式都体现了灵活性。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课外活动的目的,从现有设备条件、辅导教师的特点、能力以及学生的不同需要出发而确定的。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4)实践性。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在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自己设计、动手获得;那些经由辅导教师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可运用到实践当中来验证它的科学性,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5)广泛性。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可以根据参加活动者的愿望和要求,以及学校、校外教育机关的具体条件而确定。
八、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1)案例反映了我国中小学生沉溺于网吧的现状,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小的方面看,则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个体的发展。
(2)在案例中,学校虽然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是由于社会上的网吧太多,学校管不住网吧。面对孩子沉溺于网吧,王小奇的家长也无可奈何,只能把人关在家里。这就从侧面说明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种教育力量必须整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为了解决上述案例中的问题,应该使社会、家庭和学校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时常关心孩子的生活,注意教育方式;社会应该开展多种有益的教育活动方式,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吸引学生参加,尤其是政府应该采取强硬措施,对网吧进行整顿,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作为学校,应该积极与社会、家长进行沟通,并一起努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1)学校和家庭的有效结合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而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环境、家长的素质、家长的教育方法都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有责任发挥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使学生在家中受到良好的启发和科学的指导。
(2)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的方法主要有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以及举办家长学校等。
3.(1)课外、校外教育是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该案例中江汉石油管理局教育处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假日参加公益活动,还组织学生与多省市、周边地区的少年儿童建立“手拉手”互助关系,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也是实现德育的重要途径,应当被学校和社会所关注和提倡。
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2.B【解析】社会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3.B【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的教学形式,既有按时传授的正课,又有正课之外的课余学习。”强调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4.D【解析】由教育实践可知,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都是正规的教育活动,且方向一致,相互补充。
5.A【解析】课外、校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集体和个人,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C【解析】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作“课外教育”,它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只有把课外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B【解析】在课外、校外教育中,教师应该处于启发指导的地位,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8.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广泛性特点。
9.A【解析】技术小组活动最为重要的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小组活动的任务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作业来实现。
10.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个别活动的内涵。
11.C【解析】校外、课外教育活动并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是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与教师的指导作用相结合。
12.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社会教育的内涵。
13.A【解析】家庭是人们生活和消费的最基本单位,承担着生养和教育子女的基本社会职能。家庭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14.A【解析】课外教育工作与课堂教学在教育目的上是统一的,其他选项均不准确。
15.A【解析】略。
16.A【解析】学校教育的教育学生的基本途径,课外、校外教育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
17.C【解析】题干阐述了“艺术小组”的概念,它主要包括文学组、音乐组、美术组等。
18.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科技活动的内容。
19.A【解析】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它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经常性的活动。
20.A【解析】课外、校外教育可以照顾到学生个体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21.B【解析】教师和家长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在教育学生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D【解析】家庭的血缘关系使任何教育动机和措施都带上浓厚的情感色彩,这种情感性可以加强家长的责任心和影响力,但也容易让情感蒙蔽家长和子女的理智,导致家长的溺爱、子女的任性。
23.A【解析】课外阅读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范围之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某一方面的需要进行的一种自觉的读书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及时接触和吸收新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24.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群众性活动的概念。
25.A【解析】“科学思维”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在发展学生智力方面的作用。
26.C【解析】家长学校主要是面向家长开放,其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地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27.A【解析】科技活动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技知识为目的的课外、校外活动。如开展“五小活 动”,就是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的本领,并在学生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
28.D【解析】报刊、广播、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灵活性、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等特点。
29.B【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科技活动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技知识为目的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举办科技讲座、成立无线电小组、成立航模小组、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都属于科技活动,而成立数学活动小组则属于学科活动。
2.ABCE【解析】外语小组的活动属于学科活动。
3.ABD【解析】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体力,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和体育兴趣,A、B、D选项符合,而C选项属于文学艺术活动,E选项属于科技活动。
4.BCD【解析】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向。
5.ABCE【解析】家庭教育的教育方法主要有解答疑难、指导读书、树立榜样、游戏。
6.AC【解析】课外阅读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范围之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某一方面的需要进行的一种自觉的读书活动。很明显,课外阅读是指在课外时间,因此是有时间限制的;课外阅读是一种自觉的读书活动,是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的,不是老师必须指定的。
7.ABCDE【解析】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定时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8.ABCDE【解析】科技活动中的“五小活动”是指小发明、小仓!}造、小制造、小实验、小论文。
9.ABCD【解析】校外教育组织的任务有相互交换情况,研究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各种表现;宣传好人好事;制定转变后进生的计划和具体措施;共同协商一些主要问题,如学生勤工俭学:校外文体活动所需要的器材、指导教师和场地等问题。
10.ABC【解析】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是小组活动的特点。
三、填空题
1.兴趣 爱好
2.自主性 广泛性
3.自愿
4.启发性 可接受性
5.各种业余学校
6.亲身实践
7.个性特长
8.自主性
9.自愿性
四、判断题
1.√【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活动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2.×【解析】课外、校外教育的实施范围是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计划之外的。
3.×【解析】社会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提高! 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访问等。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解析】家庭教育的方法是多样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5.×【解析】,三结合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6.√【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每项活动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防止出现“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
7.√【解析】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目标。
五、名词解释
1.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作课外教育。
2.由校外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作校外教育。
3.文学艺术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艺的爱好和发展学生文艺方面的才能。
4.社会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并掌握生产劳动基本知识、技能,提高他们的劳动技术素质。
5.小组活动以自愿组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它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6.个别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外、校外单独进行的活动。
7.学科活动是指以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六、简答题(答案要点)
1.(1)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2)丰富学生的生活;
(3)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4)满足学生发展多方面才能的需要。
2.(1)能充分发展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
(2)能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活动;
(3)能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3.(1)学科小组;
(2)劳动技术小组;
(3)文艺小组;
(4)体育小组。
4.(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5. (1)群众性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别活动;
6.(1)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活动;(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活动;(7)课外阅读活动。
7.学校作为专职教育机构,有着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科学的组织,有经验丰富、掌握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专门教育工作者;
(2)学校具有青少年学生集中、学习环境好、规章制度健全、育人周期长等明显教育优势,并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凝聚力、号召力,容易得到包括政党机关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支持协助。
8.(1)和谐的家庭环境;
(2)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
(3)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4)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9.(1)集会活动;(2)竞赛活动;(3)参观、访问、游览和调查;(4)文体活动;(5)墙报和黑板报;(6)社会公益劳动;(7)主题系列活动。
10.(1)社区对学生的影响;
(2)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
(3)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七、论述题(答案要点)
1.(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2.(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3.(1)要有明确的目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每项活动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防止出现“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课外、校外教育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参加活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学生集体和个人是课外、校外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活动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4)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应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参加到各项活动中去。
(5)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6)因地,因校制宜。
4.(1)自愿性。课外、校外教育是在课堂教学计划之外,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强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和状态,选择、控制、调节活动内容和方式等。
(2)自主性。课外、校外教育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和动手。可以说,课外、校外教育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是课外、校外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辅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起辅助作用。
(3)灵活性。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无论是活动的内容,还是活动的形式都体现了灵活性。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课外活动的目的,从现有设备条件、辅导教师的特点、能力以及学生的不同需要出发而确定的。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4)实践性。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在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自己设计、动手获得;那些经由辅导教师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可运用到实践当中来验证它的科学性,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5)广泛性。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可以根据参加活动者的愿望和要求,以及学校、校外教育机关的具体条件而确定。
八、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1)案例反映了我国中小学生沉溺于网吧的现状,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小的方面看,则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个体的发展。
(2)在案例中,学校虽然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是由于社会上的网吧太多,学校管不住网吧。面对孩子沉溺于网吧,王小奇的家长也无可奈何,只能把人关在家里。这就从侧面说明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种教育力量必须整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为了解决上述案例中的问题,应该使社会、家庭和学校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时常关心孩子的生活,注意教育方式;社会应该开展多种有益的教育活动方式,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吸引学生参加,尤其是政府应该采取强硬措施,对网吧进行整顿,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作为学校,应该积极与社会、家长进行沟通,并一起努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1)学校和家庭的有效结合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而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环境、家长的素质、家长的教育方法都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有责任发挥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使学生在家中受到良好的启发和科学的指导。
(2)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的方法主要有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以及举办家长学校等。
3.(1)课外、校外教育是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该案例中江汉石油管理局教育处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假日参加公益活动,还组织学生与多省市、周边地区的少年儿童建立“手拉手”互助关系,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也是实现德育的重要途径,应当被学校和社会所关注和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