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城市公共空间 1

第十章 城市公共空间 (Urban Open Space)

★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 广场 ★ 步行街 ★ 中心区 ★ 滨水区 ★ 公园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Open Space):开敞空间、开放空间、公共开放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相对于城市中专用空间(服务于特定建筑物、特定人群的空间)而言,如相对独立的社区、工矿企业、福利院、机关单位等,其为面向广泛的市民大众开敞的空间,它具有公共性与大众性。

——城市中存在于建筑实体之外的面向广泛市民大众服务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人、人

与自然、人与社会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流等多重功能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空间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

1.1 概念表述 1.2 关键词 1.3 四层涵义

大众化 的服务对象,所有人均可使用,自由进出,没有阶级分化和贫富之嫌。

开敞空间体 的概念,外部空间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一切自然要素及人工要素都是其研究对象;

具有生态、娱乐、文化、美学等多重目标和功能,研究中建立目标、进行价值取向的过程很重要;

载体的概念,承载了自然界或人类多种活动与联系。 2.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 2.1 空间型制

2.1.1 典型型制 ——六大典型型制

广场、中心区、步行街、公园、滨水区、街头绿地

2.1.2 非典型型制

随着城市绿化要求共享及开敞化——“拆墙透绿”,一些大型开敞的社区正以一种全新的户外空间类型显示着其重要性。

eg : 穿插于老年住宅区内用于散步、小坐和娱乐的绿化区;

供医院探视者、病人和工作人员使用的庭院、花园; 幼托中心的户外游戏、学习和锻炼的区域;

大学校园里建筑之间用于休息、交往、学习的空间等。 2.2 形状

点状、线状、面状

3. 城市公共空间特征 3.1 功能的广泛

eg :休闲、娱乐、游憩、购物、交流、生态、锻炼、观览、晒太阳等

3.2 人员物资的流动性

城市公共空间,于不同的时间段有着不同的人群分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呈现着

一定的肌理性。

3.3 空间结构的开放性(民主性、大众性)

所有人都可使用,保证行动自由,无阶级分化、贫富之嫌。公园也可以成为流浪汉的栖

身之所。

eg :福利制度高度健全的国家„„

3.4 空间归属的相对无主性

归大众所有,呈现建筑开发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eg :一般由政府出资、企业赞助、开发商补偿开发等。

3.5 历史性与时代性

每一个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都有其文化、地理及历史环境背景,它们的不同造就了不同

的城市识别性,而这种形态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渐进式、碎片式地变化着。公共空间一直是记载着政治和社会变迁的一块画布,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与使用上体现出时代的更迭。

eg :新时期下合肥市环城公园何去何从?„„

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 社会生活的“荒漠化”„„

4. 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 4.1 对于历史的怀旧的寄托 4.2 对于城市形象的集中反映

“一座城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为市民广泛享用的公共空间上。”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

——伊利尔·沙里宁

4.3 对于城市社会生活的体验

人、社会生活和公共空间三者间紧密联系。城市公共空间为社会生活的“容器”,社会

生活又是它的内容,两者有一定的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y)。

“如果设计不立足于对社会的理解,它就可能退而求助于几何学,青睐于对意义与用途的奇思臆想。设计者就可能轻易地把好的设计同他们追求强烈的视觉效果的欲望混淆起来。公共空间设计对公共利益负有特殊的责任,而美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Stephen Carr

第二节 城市广场(Square ) 1. 广场的功能

广场是城市中最早利用的一种开放空间形式。

广场由周围建筑围合而成,是室内活动场所的延伸,是市民交往的城市起居室。 广场容纳城市居民及外来者多种多样的交往活动。

eg:节日聚会、商业集市、文化娱乐、市民修憩及宗教活动等。 1.1 改善城市环境

建设城市广场被普遍认为是使城市环境在短期内得到迅速改善的有效途径。

1.2 为市民提供休闲、社交等活动场所

城市广场是城市居民休闲、社交等活动的良好之地,且城市居民对休闲社交等活动场所

的需求日益增大。 1.3 展示城市历史文化

城市广场是提高历史地点利用率、有效展示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

1.4 增添城市特色

城市广场是点缀、美化城市的重要景观,很大程度上能体现一个城市的风貌,是展现城

市特色的舞台。 2. 广场的类型 2.1 市政广场

多修建在市政府和城市行政中心所在地,是市政府与市民定期对话和组织集会活动的场

所。

市府广场是市民参与市政和管理城市的一种象征。应该有良好的可达性和流通性,通达

的道路应有相当的宽度和级别。eg :哥本哈根市政广场 2.2 休闲广场

为市民城市生活的重要行为广场,主要供市民文化、休闲活动。

多布置在城市人口集中的地区,作为市民从事生产、文化、生活活动及科技交流的场所,

包括集会广场、文化广场、花园广场、水边广场以及居住区和公共建筑前设置的公共活动空间。 2.3 商业广场

城市广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城市生活的重心之一,用于集市贸易和购物。 商业广场集购物、休息、娱乐、观赏、饮食、交往于一体,是专供布置贸易建筑、商亭,

供市民购物,进行集市贸易活动用的广场。 2.4 纪念广场

为缅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在城市中修建的用于纪念的广场。

纪念性广场的主体为具有重大历史及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其一般位于广场构图

的中心,是被市民认同的城市标志物,是供市民、游客瞻仰和游览用的广场。 2.5 宗教广场

早期的广场多修建在教堂、寺庙及祠堂前面,是为举行宗教仪式、集会、游行所用。广

场的主体为宗教性建筑物或构筑物,是被市民认同的城市标志物。 2.6 交通广场

交通性广场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交通的连接枢纽,起着交通、集散、联

系、过渡以及停车等作用,并有着合理的交通组织。

交通广场有两类: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水运码头等交通汇合转换处广场以及城市

主要道路交叉点等。其首要功能是合理组织交通,包括人流、车流、货物流等。 3. 广场的平面及空间形式 3.1 广场的平面形式

规整型:正方形广场、长方形广场、梯形广场、圆形、椭圆形广场

不规整型 自由型、复合型 3.2 广场的空间形式

平面型广场

接近水平地面并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联系。交通组织方便快捷,造价低廉,技术含量低。缺乏层次感和特色景观环境。 上升式广场

将车行安排在较低的层面上,而把人行和非机动车安排在地面以上,实现人车分流。

下沉式广场

不仅能够解决交通分流问题,且在现代城市喧嚣嘈杂环境中更容易取得一个安静、安全、

围合有致且具有较强归属感的广场空间。

eg :纽约43街街旁小广场

4. 广场的设计原则

广场设计首先应遵循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一般原则,如满足行为规律、与城市总体规划

相互协调统一,同时应创造自己的特色。 4.1 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现代广场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间。要尽可能地

满足人们的生恬需要,注重对人在广场上活动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从而体现广场作为人流会聚消闲欣赏场所的基本作用; 4.2 空间多样性原则

功能多样性、服务对象多样性、设施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4.3 可意向性原则

符合区位特点、满足功能需求、协调环境文脉、创造自然生态,塑造地方时代特色,同

所在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相协调,与城市规模相适应,又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有机交融。避免千篇一律、盲目求大等错误的发生。 4.4 文化性原则

城市广场的建设应注重对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保护,将城市广场塑造成自然美和艺木

美的空问,使之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 4.5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遵循生态规律,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硬软质景观相结合。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具一定超前性,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 现代广场的空间环境设计

作为城市广场的客体要素——空间环境是人们公共活动的发生器和舞台,其形象与质量

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心理和行为。 5.1 现代广场设计的“症结”与趋势 5.1.1 “症结”

单一广场规模偏大,在城市中分布不均,级配不合理; 忽视与城市原有空间格局和形态的联系;

空间尺度感差,尺度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于单一空间比例推敲上;

缺乏特色,缺少对基地现状和历史脉结的调研分析,对于个性和文化内涵的表达不够。

5.1.2 趋势

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建筑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

知识,设计水平有很大提高,形成一些新的特点:

规模多样,注重整体协调、空间尺度以及人的心理感受; 多功能混合,共同营造良好生活氛围; 注重步行和其他交通体系的连接和综合设计; 广场的形态多样化处理,形成丰富的视觉体验; 注重生态环境,引进更多的绿化; 关注历史文脉,强调场所感与特色的营造。

5.2 广场的规模

按城市人口人均0.07~0.62进行控制; 单个广场用地规模:

市 级 2~15ha 区 级 1.5~10ha 社区级 1-2ha

大城市可偏大,小城市取下限。

5.3 空间的尺度分析 5.3.1 围合感

当 D/H

当 1 2时 广场周围建筑显得过于矮小和分散,领域性不强; 当 D/H > 3时 广场空旷,毫无聚合感。

美国建筑师卡米洛·希特(Camilio Sitte)在《城市与广场》中指出:广场的最小尺

度应等于周边主要建筑高度,最大尺度不应超过主要建筑高度的2倍。 5.3.2 距离感

0—45cm

亲密距离 (能清楚地看到对方面部, 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和体温等信

息。这种空间距离只出现在特殊关系的人之间,如父母与子女、夫妻、恋人。)

45—120cm 个人距离 (与朋友交谈或日常同事间接触。嗅觉和细微的视觉线索减少,

但双方还有接触)

1.20—2.10m 较近的社交距离 (非正式交往,如谈判和商业接待。) 1.20—3.60m 较远的社交距离 (正式公务性接触。)

3.60—7.60m 公众距离(属于人际接触中的正式距离。可以容易地采取躲避或防卫行为, 多出现在陌生人间,或正规场合,通常公众距离为单向沟通时采用。)

5.4 地面处理

• 合理选择铺装材料和图案,加强广场的图底关系,增强尺度感与趣味性。 • 通过铺装图案将地面行人、绿化、小品等相互联系,使广场更加有机。 • 利用铺装材料限定空间,增加空间的可识别性,强化和衬托广场的主题。 5.5 色彩与灯光

∙ 色彩是表现广场气氛和空间性格的重要手段。

∙ 铺地、小品的色彩与主体建筑要和谐统一,加强艺术性和品位。 ∙ 小品、雕塑的色彩宜鲜亮,起到画龙点睛之用。

∙ 广场夜间使用频率较高,灯光设计尤为重要。中心区域照明可以亮一些,休闲区照

度一般。

∙ 广场照明灯具可分为三种:高杆灯用于主要的活动空间;庭院灯用于休闲区域;草

地灯用于园林绿地照明,创造特殊意境,创造繁星点点、绚丽迷人的景观效果。 5.6 绿化与水体

∙ 绿化可有指引方向、遮阳、净化空气等多重功效。选择合适的植物花卉品种并与观

赏周期相配合,可在不同季节欣赏到不同景致,谱写出广场的绚丽多彩。

∙ 水体是广场空间中重点观赏对象,可分为静态和动态。静态水体水面产生倒影,空

间宁致深远;动态水体(如喷泉、瀑布、跌水、导水墙等)可在视觉上保持空间的连续性,同时也可分割空间,丰富广场层次,活跃气氛。 5.7 广场小品

广场小品应与总体空间环境相协调;在选题及造型方面应纳入广场总体规划作为衡量标

准;小品应以趣味性见常,宜精不宜多,讲求得体点题,非新奇与怪异。

第三节 步行街(PEDESTRIAN MALL)

∙ “人由道而行,地由道而成。”

∙ 街道是城市构成基本骨架,形成城市意象的主要因素。

1. 历史沿革

步行是人本身固有的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步行街是一种古老而广泛使用的交通方式,也

是一座城市或街区历史进程的产物、更新演变的积淀。 1.1 古代时候

∙ 当社会进入商品流通阶段以后,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之处由点到线逐渐形成了街道。 ∙ 街道是在无单一目标、总体设想与规划情况下形成,其形成过程取决于社会的发展

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而非目标的选择。

∙ 原始的、自然的步行街;eg : 安徽的屯溪老街,南京夫子庙。 特征:

∙ 空间一般呈自由、随机、不规则形态;

∙ 内部交通和生活鱼龙混杂,充满勃勃生机。eg : “小城故事”、“似水年华”等; 《东

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 1.2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 城市被当作一件艺术品来看待;

∙ 城市设计、建筑的建造均由艺术家承担,步行街在空间效果和建筑形态上受到极大关注;

∙ 带有一些形式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强调对称的几何形态、强调细部刻画雕饰等等。

eg :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罗马市政广场

1.3 工业革命以后

∙ 特别是1933年《雅典宪章》后, “现代城市”理论长时间里影响了城市空间和步行街的设计;

∙ 为加强管理,保护和促进中心商业区经济的发展,于城市中采用封闭某些街道、不准机动车驶入或在步行街外部两侧另僻平行的货运道路的方式来建设步行街。

∙ 佩里的“邻里单位”的理念在居住区中推行,重视步行空间体系,并通过一系列手

段确保步行空间系统的完整性。 1.4 70年代以来

∙ 许多学者从多方面进一步研究,提出营造充满人情味的户外空间的有效途径,对于

工业化时期被人们忽视的人与环境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eg :英国的戈登·卡伦1961年《城市景观》、美国凯文·林奇1961年《城市意向》、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丹麦杨·盖尔1971年《交往与空间》等

∙ 步行街的研究和建设已由单一的解决功能转向对更高层次的人性复归和环境价值的重视;

∙ 日益做为复兴和发展城市街区、激发城市整体活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eg: 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步行街、襄阳路步行街、南京夫子庙、南京湖南路步行街、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哈尔滨中央大道、合肥淮河路步行街、芜湖中山路步行街等

2. 步行环境的概念与特征

2.1 概念

步行者在不受汽车等交通干扰和危害的情况下,可以经常性地或暂时性地自由而愉快地活动在充满自然、景观和其他设施的空间中,此空间即为步行环境。

2.2 特征

安全性、安定性、可识别性、观赏性、异质性、象征性、亲密性、通用性、方便性、运营性、平等性

3、空间形态

3.1 时间轴、空间轴、与汽车交通关系轴

∙ 专供行人使用的步行街 ∙ 人车共存的半步行街 ∙ 高架步行街、地下步行街 Eg:人民广场香港名店街 ∙ 时间系步行街 Eg:湖南路步行街、早期的南京东路步行街

3.2 组成结构

吸引点(节点),步行道路(路径) 节点可理解为区的概念,路径可理解为连接节点的线性空间。

4、建设步行街的意义

“步行者的革命”„„ 倡导人在城市空间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对环境的更新重新审定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在现代城市中的价值。

步行街沿袭了几个世纪却被现代城市汽车交通所打破,而今又成为复兴城市中心区的良

策,避免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中心区“空心化”的现象,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平衡。

4.1 社会效益

∙ 高密度的旧城中为市民提供赋有人情味的高品质空间环境; ∙ 增强人与人交往的乐趣,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培养市民自我约束力,从而增进社会凝聚力;

∙ 保持传统街道的艺术魅力,融合安全、舒适、多功能等特点; ∙ 是一种城市设计、城市生活的方式,以及古城保护的工具。

4.2 经济效益

∙ 使商业老街从传统的零售拓展为综合购物、休闲、娱乐一体化、全方位的经营服务; ∙ 排除交通干扰形成高效的商业运作机制,把商业活动区域从汽车交通的威胁下解放出来。

∙ 随环境的改善、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地区地价、房租升值,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触媒” catalysis —— 描述一项独立的建筑或规划设计对于相继而来的设计的正面影响。eg :上海“新天地”

4.3 环境效益

∙ 整体环境的再塑造

∙ 立体的、全方位的景观设计

∙ 交通的限制

∙ 空气的清新

∙ 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步行街的建设创造出一切为市民服务的和谐、优美的都市环境,为提高环境艺术质量的重要方式。

5、规划设计原则

5.1 人本原则——“向城市应有的价值和人性空间复归”

∙ 即“以人为本” ,表现为对城市文脉的探求,对贴近人的细微尺度空间元素的推敲以及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关怀,追求场所人文“精神”所在。

∙ 重新认识人在城市空间塑造中的地位、价值及作用,设计应按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要求构思。

eg :从生理学的角度,步行街长度宜取400——1000m (日本540m 、美国670m 、欧洲820m ); 人们每行走200——350m 时便想休息,否则造成购物疲劳,要求设计时按照需求设置休憩设施。

5.2 地域原则(标志性)

发掘历史传统,发扬地区传统文化特色,eg : 上海“新天地”、杭州“新天地”

5.3 功能合理原则

商业、娱乐、餐饮、休闲互补多功能综合化

5.4 整体性原则

规划设计时 “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深入研究基地范围内外商业行为、城市交通、地产开发、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等,对区域进行梳理整合,进而组织街区内部开放空间、建筑形态、步行系统、车行交通、站点换乘、生态绿化及历史文脉保护间相互关系。

6、构成要素

6.1 界面

∙ 两侧建筑沿街面以及地面,既铺地、建筑界面等。 ∙ 街道景观应具连续而明确的界面,具可识别性、可意向性。体现在建筑的高度、体量、立面风格、比例、色彩、质感、广告、招牌的位置样式等等,

∙ 设计师的出发点——不统一中寻求统一,在不连续中创造连续,注重统一性与个性的相结合,疏密有致、主从分明。

6.2 节点

∙ 街道景观高潮所在,形成街道景观的关键要素。 ∙ 加强地点性、可识别性,强调序列性,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置身于喧嚣城市之外;

6.3 细部设施(街道家具、小品、广告招牌、亮化、绿化等)

是提高街道景观质量的媒体,使空间充满活力。提供人们最直接的视觉感受,并直接影响城市景观质量。

∙ 实用型(座椅、电话、垃圾、灯柱) ∙ 审美型(花坛、雕塑) ∙ 视觉传达型(标识牌、广告) ∙ 复合型

7、发展方向

7.1 功能休闲化

步行街结构升级的总趋势。社会经济转向内涵增长以后,城市建设对于高质量的建成环境的追求。商业街将不再是单单一条街,将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街区。

Eg: 南京路五大功能——购物、旅游、商务、展示、文化。(吃、住、行、游、购、娱) ∙ 功能综合化、休闲化的原因 a. 商业竞争和分工 多种商业形式的互补共生是商业街保持活力的关键环节,将构成更新演化的主线。 Eg: 由传统百货业向特色经营与专业经营的方向发展)。

b. 消费结构转型

物质消费比重下降,精神消费上升。

Eg: 恩格尔系数的日渐下降

7.2 景观文脉化——体现时代的贯穿性与教化意义

∙ 对于城市空间历史文脉的探求、特色的宣扬及保护、重点地区的重整为城市发展研究的重点。

∙ 通过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高地区文化内涵,有利于步行街特色形成。 (大多步行街在传统、历史悠久的商业街上改建,如何延续传统文化特色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许多历史文化城市面临的课题。)

∙ 保护的同时需积极考虑利用与更新。

7.3 交通畅达化

∙ 良好的汽车道路环绕,良好的可达性、公交、出租的衔接。

∙ 足够的停车场;

∙ 步行流线的安排上要符合人的心理以及生理的需求。

∙ 人车分离、购物与供货分离。

8、街道设计——设计人的行为、设计人的心理

8.1 “道”与“场”

8.2 “大隐隐于市”

8.3 满足炫耀的心理

8.4 必要行为与随机行为

8.5 刺激与挑战

“为建设更为美好的人类家园而努力!” “为建设更为美好的人类家园而努力!”

第十章 城市公共空间 (Urban Open Space)

★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 广场 ★ 步行街 ★ 中心区 ★ 滨水区 ★ 公园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Open Space):开敞空间、开放空间、公共开放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相对于城市中专用空间(服务于特定建筑物、特定人群的空间)而言,如相对独立的社区、工矿企业、福利院、机关单位等,其为面向广泛的市民大众开敞的空间,它具有公共性与大众性。

——城市中存在于建筑实体之外的面向广泛市民大众服务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人、人

与自然、人与社会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流等多重功能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空间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

1.1 概念表述 1.2 关键词 1.3 四层涵义

大众化 的服务对象,所有人均可使用,自由进出,没有阶级分化和贫富之嫌。

开敞空间体 的概念,外部空间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一切自然要素及人工要素都是其研究对象;

具有生态、娱乐、文化、美学等多重目标和功能,研究中建立目标、进行价值取向的过程很重要;

载体的概念,承载了自然界或人类多种活动与联系。 2.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 2.1 空间型制

2.1.1 典型型制 ——六大典型型制

广场、中心区、步行街、公园、滨水区、街头绿地

2.1.2 非典型型制

随着城市绿化要求共享及开敞化——“拆墙透绿”,一些大型开敞的社区正以一种全新的户外空间类型显示着其重要性。

eg : 穿插于老年住宅区内用于散步、小坐和娱乐的绿化区;

供医院探视者、病人和工作人员使用的庭院、花园; 幼托中心的户外游戏、学习和锻炼的区域;

大学校园里建筑之间用于休息、交往、学习的空间等。 2.2 形状

点状、线状、面状

3. 城市公共空间特征 3.1 功能的广泛

eg :休闲、娱乐、游憩、购物、交流、生态、锻炼、观览、晒太阳等

3.2 人员物资的流动性

城市公共空间,于不同的时间段有着不同的人群分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呈现着

一定的肌理性。

3.3 空间结构的开放性(民主性、大众性)

所有人都可使用,保证行动自由,无阶级分化、贫富之嫌。公园也可以成为流浪汉的栖

身之所。

eg :福利制度高度健全的国家„„

3.4 空间归属的相对无主性

归大众所有,呈现建筑开发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eg :一般由政府出资、企业赞助、开发商补偿开发等。

3.5 历史性与时代性

每一个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都有其文化、地理及历史环境背景,它们的不同造就了不同

的城市识别性,而这种形态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渐进式、碎片式地变化着。公共空间一直是记载着政治和社会变迁的一块画布,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与使用上体现出时代的更迭。

eg :新时期下合肥市环城公园何去何从?„„

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 社会生活的“荒漠化”„„

4. 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 4.1 对于历史的怀旧的寄托 4.2 对于城市形象的集中反映

“一座城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为市民广泛享用的公共空间上。”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

——伊利尔·沙里宁

4.3 对于城市社会生活的体验

人、社会生活和公共空间三者间紧密联系。城市公共空间为社会生活的“容器”,社会

生活又是它的内容,两者有一定的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y)。

“如果设计不立足于对社会的理解,它就可能退而求助于几何学,青睐于对意义与用途的奇思臆想。设计者就可能轻易地把好的设计同他们追求强烈的视觉效果的欲望混淆起来。公共空间设计对公共利益负有特殊的责任,而美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Stephen Carr

第二节 城市广场(Square ) 1. 广场的功能

广场是城市中最早利用的一种开放空间形式。

广场由周围建筑围合而成,是室内活动场所的延伸,是市民交往的城市起居室。 广场容纳城市居民及外来者多种多样的交往活动。

eg:节日聚会、商业集市、文化娱乐、市民修憩及宗教活动等。 1.1 改善城市环境

建设城市广场被普遍认为是使城市环境在短期内得到迅速改善的有效途径。

1.2 为市民提供休闲、社交等活动场所

城市广场是城市居民休闲、社交等活动的良好之地,且城市居民对休闲社交等活动场所

的需求日益增大。 1.3 展示城市历史文化

城市广场是提高历史地点利用率、有效展示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

1.4 增添城市特色

城市广场是点缀、美化城市的重要景观,很大程度上能体现一个城市的风貌,是展现城

市特色的舞台。 2. 广场的类型 2.1 市政广场

多修建在市政府和城市行政中心所在地,是市政府与市民定期对话和组织集会活动的场

所。

市府广场是市民参与市政和管理城市的一种象征。应该有良好的可达性和流通性,通达

的道路应有相当的宽度和级别。eg :哥本哈根市政广场 2.2 休闲广场

为市民城市生活的重要行为广场,主要供市民文化、休闲活动。

多布置在城市人口集中的地区,作为市民从事生产、文化、生活活动及科技交流的场所,

包括集会广场、文化广场、花园广场、水边广场以及居住区和公共建筑前设置的公共活动空间。 2.3 商业广场

城市广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城市生活的重心之一,用于集市贸易和购物。 商业广场集购物、休息、娱乐、观赏、饮食、交往于一体,是专供布置贸易建筑、商亭,

供市民购物,进行集市贸易活动用的广场。 2.4 纪念广场

为缅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在城市中修建的用于纪念的广场。

纪念性广场的主体为具有重大历史及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其一般位于广场构图

的中心,是被市民认同的城市标志物,是供市民、游客瞻仰和游览用的广场。 2.5 宗教广场

早期的广场多修建在教堂、寺庙及祠堂前面,是为举行宗教仪式、集会、游行所用。广

场的主体为宗教性建筑物或构筑物,是被市民认同的城市标志物。 2.6 交通广场

交通性广场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交通的连接枢纽,起着交通、集散、联

系、过渡以及停车等作用,并有着合理的交通组织。

交通广场有两类: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水运码头等交通汇合转换处广场以及城市

主要道路交叉点等。其首要功能是合理组织交通,包括人流、车流、货物流等。 3. 广场的平面及空间形式 3.1 广场的平面形式

规整型:正方形广场、长方形广场、梯形广场、圆形、椭圆形广场

不规整型 自由型、复合型 3.2 广场的空间形式

平面型广场

接近水平地面并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联系。交通组织方便快捷,造价低廉,技术含量低。缺乏层次感和特色景观环境。 上升式广场

将车行安排在较低的层面上,而把人行和非机动车安排在地面以上,实现人车分流。

下沉式广场

不仅能够解决交通分流问题,且在现代城市喧嚣嘈杂环境中更容易取得一个安静、安全、

围合有致且具有较强归属感的广场空间。

eg :纽约43街街旁小广场

4. 广场的设计原则

广场设计首先应遵循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一般原则,如满足行为规律、与城市总体规划

相互协调统一,同时应创造自己的特色。 4.1 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现代广场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间。要尽可能地

满足人们的生恬需要,注重对人在广场上活动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从而体现广场作为人流会聚消闲欣赏场所的基本作用; 4.2 空间多样性原则

功能多样性、服务对象多样性、设施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4.3 可意向性原则

符合区位特点、满足功能需求、协调环境文脉、创造自然生态,塑造地方时代特色,同

所在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相协调,与城市规模相适应,又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有机交融。避免千篇一律、盲目求大等错误的发生。 4.4 文化性原则

城市广场的建设应注重对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保护,将城市广场塑造成自然美和艺木

美的空问,使之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 4.5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遵循生态规律,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硬软质景观相结合。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具一定超前性,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 现代广场的空间环境设计

作为城市广场的客体要素——空间环境是人们公共活动的发生器和舞台,其形象与质量

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心理和行为。 5.1 现代广场设计的“症结”与趋势 5.1.1 “症结”

单一广场规模偏大,在城市中分布不均,级配不合理; 忽视与城市原有空间格局和形态的联系;

空间尺度感差,尺度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于单一空间比例推敲上;

缺乏特色,缺少对基地现状和历史脉结的调研分析,对于个性和文化内涵的表达不够。

5.1.2 趋势

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建筑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

知识,设计水平有很大提高,形成一些新的特点:

规模多样,注重整体协调、空间尺度以及人的心理感受; 多功能混合,共同营造良好生活氛围; 注重步行和其他交通体系的连接和综合设计; 广场的形态多样化处理,形成丰富的视觉体验; 注重生态环境,引进更多的绿化; 关注历史文脉,强调场所感与特色的营造。

5.2 广场的规模

按城市人口人均0.07~0.62进行控制; 单个广场用地规模:

市 级 2~15ha 区 级 1.5~10ha 社区级 1-2ha

大城市可偏大,小城市取下限。

5.3 空间的尺度分析 5.3.1 围合感

当 D/H

当 1 2时 广场周围建筑显得过于矮小和分散,领域性不强; 当 D/H > 3时 广场空旷,毫无聚合感。

美国建筑师卡米洛·希特(Camilio Sitte)在《城市与广场》中指出:广场的最小尺

度应等于周边主要建筑高度,最大尺度不应超过主要建筑高度的2倍。 5.3.2 距离感

0—45cm

亲密距离 (能清楚地看到对方面部, 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和体温等信

息。这种空间距离只出现在特殊关系的人之间,如父母与子女、夫妻、恋人。)

45—120cm 个人距离 (与朋友交谈或日常同事间接触。嗅觉和细微的视觉线索减少,

但双方还有接触)

1.20—2.10m 较近的社交距离 (非正式交往,如谈判和商业接待。) 1.20—3.60m 较远的社交距离 (正式公务性接触。)

3.60—7.60m 公众距离(属于人际接触中的正式距离。可以容易地采取躲避或防卫行为, 多出现在陌生人间,或正规场合,通常公众距离为单向沟通时采用。)

5.4 地面处理

• 合理选择铺装材料和图案,加强广场的图底关系,增强尺度感与趣味性。 • 通过铺装图案将地面行人、绿化、小品等相互联系,使广场更加有机。 • 利用铺装材料限定空间,增加空间的可识别性,强化和衬托广场的主题。 5.5 色彩与灯光

∙ 色彩是表现广场气氛和空间性格的重要手段。

∙ 铺地、小品的色彩与主体建筑要和谐统一,加强艺术性和品位。 ∙ 小品、雕塑的色彩宜鲜亮,起到画龙点睛之用。

∙ 广场夜间使用频率较高,灯光设计尤为重要。中心区域照明可以亮一些,休闲区照

度一般。

∙ 广场照明灯具可分为三种:高杆灯用于主要的活动空间;庭院灯用于休闲区域;草

地灯用于园林绿地照明,创造特殊意境,创造繁星点点、绚丽迷人的景观效果。 5.6 绿化与水体

∙ 绿化可有指引方向、遮阳、净化空气等多重功效。选择合适的植物花卉品种并与观

赏周期相配合,可在不同季节欣赏到不同景致,谱写出广场的绚丽多彩。

∙ 水体是广场空间中重点观赏对象,可分为静态和动态。静态水体水面产生倒影,空

间宁致深远;动态水体(如喷泉、瀑布、跌水、导水墙等)可在视觉上保持空间的连续性,同时也可分割空间,丰富广场层次,活跃气氛。 5.7 广场小品

广场小品应与总体空间环境相协调;在选题及造型方面应纳入广场总体规划作为衡量标

准;小品应以趣味性见常,宜精不宜多,讲求得体点题,非新奇与怪异。

第三节 步行街(PEDESTRIAN MALL)

∙ “人由道而行,地由道而成。”

∙ 街道是城市构成基本骨架,形成城市意象的主要因素。

1. 历史沿革

步行是人本身固有的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步行街是一种古老而广泛使用的交通方式,也

是一座城市或街区历史进程的产物、更新演变的积淀。 1.1 古代时候

∙ 当社会进入商品流通阶段以后,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之处由点到线逐渐形成了街道。 ∙ 街道是在无单一目标、总体设想与规划情况下形成,其形成过程取决于社会的发展

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而非目标的选择。

∙ 原始的、自然的步行街;eg : 安徽的屯溪老街,南京夫子庙。 特征:

∙ 空间一般呈自由、随机、不规则形态;

∙ 内部交通和生活鱼龙混杂,充满勃勃生机。eg : “小城故事”、“似水年华”等; 《东

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 1.2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 城市被当作一件艺术品来看待;

∙ 城市设计、建筑的建造均由艺术家承担,步行街在空间效果和建筑形态上受到极大关注;

∙ 带有一些形式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强调对称的几何形态、强调细部刻画雕饰等等。

eg :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罗马市政广场

1.3 工业革命以后

∙ 特别是1933年《雅典宪章》后, “现代城市”理论长时间里影响了城市空间和步行街的设计;

∙ 为加强管理,保护和促进中心商业区经济的发展,于城市中采用封闭某些街道、不准机动车驶入或在步行街外部两侧另僻平行的货运道路的方式来建设步行街。

∙ 佩里的“邻里单位”的理念在居住区中推行,重视步行空间体系,并通过一系列手

段确保步行空间系统的完整性。 1.4 70年代以来

∙ 许多学者从多方面进一步研究,提出营造充满人情味的户外空间的有效途径,对于

工业化时期被人们忽视的人与环境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eg :英国的戈登·卡伦1961年《城市景观》、美国凯文·林奇1961年《城市意向》、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丹麦杨·盖尔1971年《交往与空间》等

∙ 步行街的研究和建设已由单一的解决功能转向对更高层次的人性复归和环境价值的重视;

∙ 日益做为复兴和发展城市街区、激发城市整体活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eg: 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步行街、襄阳路步行街、南京夫子庙、南京湖南路步行街、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哈尔滨中央大道、合肥淮河路步行街、芜湖中山路步行街等

2. 步行环境的概念与特征

2.1 概念

步行者在不受汽车等交通干扰和危害的情况下,可以经常性地或暂时性地自由而愉快地活动在充满自然、景观和其他设施的空间中,此空间即为步行环境。

2.2 特征

安全性、安定性、可识别性、观赏性、异质性、象征性、亲密性、通用性、方便性、运营性、平等性

3、空间形态

3.1 时间轴、空间轴、与汽车交通关系轴

∙ 专供行人使用的步行街 ∙ 人车共存的半步行街 ∙ 高架步行街、地下步行街 Eg:人民广场香港名店街 ∙ 时间系步行街 Eg:湖南路步行街、早期的南京东路步行街

3.2 组成结构

吸引点(节点),步行道路(路径) 节点可理解为区的概念,路径可理解为连接节点的线性空间。

4、建设步行街的意义

“步行者的革命”„„ 倡导人在城市空间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对环境的更新重新审定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在现代城市中的价值。

步行街沿袭了几个世纪却被现代城市汽车交通所打破,而今又成为复兴城市中心区的良

策,避免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中心区“空心化”的现象,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平衡。

4.1 社会效益

∙ 高密度的旧城中为市民提供赋有人情味的高品质空间环境; ∙ 增强人与人交往的乐趣,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培养市民自我约束力,从而增进社会凝聚力;

∙ 保持传统街道的艺术魅力,融合安全、舒适、多功能等特点; ∙ 是一种城市设计、城市生活的方式,以及古城保护的工具。

4.2 经济效益

∙ 使商业老街从传统的零售拓展为综合购物、休闲、娱乐一体化、全方位的经营服务; ∙ 排除交通干扰形成高效的商业运作机制,把商业活动区域从汽车交通的威胁下解放出来。

∙ 随环境的改善、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地区地价、房租升值,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触媒” catalysis —— 描述一项独立的建筑或规划设计对于相继而来的设计的正面影响。eg :上海“新天地”

4.3 环境效益

∙ 整体环境的再塑造

∙ 立体的、全方位的景观设计

∙ 交通的限制

∙ 空气的清新

∙ 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步行街的建设创造出一切为市民服务的和谐、优美的都市环境,为提高环境艺术质量的重要方式。

5、规划设计原则

5.1 人本原则——“向城市应有的价值和人性空间复归”

∙ 即“以人为本” ,表现为对城市文脉的探求,对贴近人的细微尺度空间元素的推敲以及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关怀,追求场所人文“精神”所在。

∙ 重新认识人在城市空间塑造中的地位、价值及作用,设计应按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要求构思。

eg :从生理学的角度,步行街长度宜取400——1000m (日本540m 、美国670m 、欧洲820m ); 人们每行走200——350m 时便想休息,否则造成购物疲劳,要求设计时按照需求设置休憩设施。

5.2 地域原则(标志性)

发掘历史传统,发扬地区传统文化特色,eg : 上海“新天地”、杭州“新天地”

5.3 功能合理原则

商业、娱乐、餐饮、休闲互补多功能综合化

5.4 整体性原则

规划设计时 “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深入研究基地范围内外商业行为、城市交通、地产开发、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等,对区域进行梳理整合,进而组织街区内部开放空间、建筑形态、步行系统、车行交通、站点换乘、生态绿化及历史文脉保护间相互关系。

6、构成要素

6.1 界面

∙ 两侧建筑沿街面以及地面,既铺地、建筑界面等。 ∙ 街道景观应具连续而明确的界面,具可识别性、可意向性。体现在建筑的高度、体量、立面风格、比例、色彩、质感、广告、招牌的位置样式等等,

∙ 设计师的出发点——不统一中寻求统一,在不连续中创造连续,注重统一性与个性的相结合,疏密有致、主从分明。

6.2 节点

∙ 街道景观高潮所在,形成街道景观的关键要素。 ∙ 加强地点性、可识别性,强调序列性,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置身于喧嚣城市之外;

6.3 细部设施(街道家具、小品、广告招牌、亮化、绿化等)

是提高街道景观质量的媒体,使空间充满活力。提供人们最直接的视觉感受,并直接影响城市景观质量。

∙ 实用型(座椅、电话、垃圾、灯柱) ∙ 审美型(花坛、雕塑) ∙ 视觉传达型(标识牌、广告) ∙ 复合型

7、发展方向

7.1 功能休闲化

步行街结构升级的总趋势。社会经济转向内涵增长以后,城市建设对于高质量的建成环境的追求。商业街将不再是单单一条街,将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街区。

Eg: 南京路五大功能——购物、旅游、商务、展示、文化。(吃、住、行、游、购、娱) ∙ 功能综合化、休闲化的原因 a. 商业竞争和分工 多种商业形式的互补共生是商业街保持活力的关键环节,将构成更新演化的主线。 Eg: 由传统百货业向特色经营与专业经营的方向发展)。

b. 消费结构转型

物质消费比重下降,精神消费上升。

Eg: 恩格尔系数的日渐下降

7.2 景观文脉化——体现时代的贯穿性与教化意义

∙ 对于城市空间历史文脉的探求、特色的宣扬及保护、重点地区的重整为城市发展研究的重点。

∙ 通过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高地区文化内涵,有利于步行街特色形成。 (大多步行街在传统、历史悠久的商业街上改建,如何延续传统文化特色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许多历史文化城市面临的课题。)

∙ 保护的同时需积极考虑利用与更新。

7.3 交通畅达化

∙ 良好的汽车道路环绕,良好的可达性、公交、出租的衔接。

∙ 足够的停车场;

∙ 步行流线的安排上要符合人的心理以及生理的需求。

∙ 人车分离、购物与供货分离。

8、街道设计——设计人的行为、设计人的心理

8.1 “道”与“场”

8.2 “大隐隐于市”

8.3 满足炫耀的心理

8.4 必要行为与随机行为

8.5 刺激与挑战

“为建设更为美好的人类家园而努力!” “为建设更为美好的人类家园而努力!”


相关文章

  • 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
  • 第十章 城市公共空间 (Urban Open Space) ★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 广场 ★ 步行街 ★ 中心区 ★ 滨水区 ★ 公园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Open Space):开敞空间.开放空间.公共开放空间 ...查看


  • 价值与方法--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探索
  • ISSUE 1 FEB. 2015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 032 DOI: 10.13791/j.cnki.hsfwest.20150106 罗震东, 耿磊, 何鹤鸣. ...查看


  •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
  •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 目 录 第一篇 规划背景 第一章 重大意义 第二章 发展现状 第三章 发展态势 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四章 指导思想 第五章 发展目标 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六章 ...查看


  • 厦门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 返回 文件编号:34643268 厦门经济特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建设条例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十八号 (2014年10月31日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颁布日期:20141106 实施日期 ...查看


  • 今后五年民政部门重点做什么?都在这里了!
  • 3月17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赶紧来看看,<纲要>为今后五年的民政工作规划了哪些蓝图!"十三五",民政部门重点做好这些事!第六章 强化科 ...查看


  • 广州交通发展白皮书
  • 广州交通发展白皮书(征求意见稿) 广州交通发展白皮书 White Paper of Guangzhou Transport Development (征求意见稿) 广州市交通运输研究所 二〇一二年九月 前言 在成功举办"两个亚运& ...查看


  • 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 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2005-2020) 纲 要 大理市人民政府 大理州规划建设局 大理市规划局 2004.9 纲 要 提 纲 (讨论稿) 第一部分 总则 1.规划背景 2.规划依据 3.规划目标 4.规划重点 5.规划期限 6. ...查看


  • 2011版城市规划规范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城乡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乡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定. 第二条 本技术规定以国家和安徽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并结合亳 ...查看


  • 城市总体规划复习提纲
  •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主要知识点总结 1.城市的功能.结构.形态三者各自的内涵及之间的关系对比(第六章) 2.什么是千人指标? 千人指标是以每千居民为计算单位,根据建筑的不同性质而采用的不同的定额单位来计算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