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言典故?古代诗文等文言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及短语。追根溯源,典都来自旧有的典籍。用典,就是用典故说事,以较少的词语或短语引举特指某一古事,或者用古语以表达更多的今意。
一.明用与暗用
所谓明用,是指不但照录原文,而且还指明出处,用典故效果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所说的意思。例如:
(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论语・为政》)
(2)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吾薨,百官总已以听于冢宰三年。”(《论语・宪问》)
上面两句用典故出自《尚书》,例:(1)以“孝”“施于有政”回答了有人的提问;(2)句以当时的状况回答了子张的“高宗谅阴,三年不言”的疑问,用典十分明显。有的用典引用原文略加变化,有的典故的出处却不具体指出。例如:
(3)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4)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裴松之《江表传》)
例(3)管子指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政治家。齐国的国相,辅佐桓公成霸业。“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话出自《管子・牧民》。例(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志》。有些文章用典的明显程度要差一些,只是间接表示有出处;有些用典的明显程度更差,我们只能凭口气推测是有出处;有的有“正如古人所说”的意味,所以还是把它们归入明用典故之列。例如: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如优孟摇头而歌。(黄宗羲《柳敬亭传》)
(7)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8)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以上四句,例(5)语出《孔子家语》,又见《荀子・王制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例(6)的“如”表示以前出现过,这以前是指《史记・滑稽列传》。例(7)典出《庄子・逍遥游》,也从《庄子》“鹏徙南冥”演化而来。例(8)用典出自于《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引文的“公”指武后(即武则天)的宰相狄仁杰。狄仁杰任人唯贤,以致朝廷里的文武大臣大多是他推荐的,故“通鉴”始见此典。
汉魏以后,明用文言典籍的情况并不多。虽然明用的好处明显,一般容易理解,也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找出处。但是,从数量方面看,暗用文言典故的情况更多一些。这是因为,暗用典故可随意组织,像是随手拈来就可以融入自己的文章,显得十分自然。就写作者个人方面看,表现自己熟悉古典知识,驾驭语言文字的技巧高,有炫耀自己才学的动机,严格说这是旧时文人的坏习气,影响很坏。因为文言明用典故太多,作品难读,这是暗用多于明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暗用典故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有些虽然不表示用典,可是照录原文;二是有的有所减,有的有所增,有的改动一部分,变化更大;三是拆散原文,随意组织。例如:
(9)以文为诗,自昌黎(韩愈)始;至东坡(苏轼)益大放厥辞,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清代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
(10)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贫交行》)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12)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谓之五常,言可以常行之也。(柳宗元《时令论下》)
(1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王勃《滕王阁序》)
(14)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白居易《长恨歌》)
例(9)语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笔下开生面”,稍有改动。例(10)出自《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例(11)出自《论语・季氏》作“生生而知之者”这里有所增。例(12)“三纲”始见于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班固云:“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五常”初指五种伦常道德。《书・泰誓下》“今高王受,狎辱五常。”这里引用改动比较大。例(13)出自《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例(14)出自《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药在焉。”这里就是依据原文的意思,随意组织,化入自己的文字而为之。
二.好处与弊端
文言文中常用典故,是因为这样表达有好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引古论今,可以加重表达的分量。因为引用古事古语大多都是圣贤之事,圣贤之语;名人之事,名人之语,他们的事和话其正确性,勿庸置疑,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强。例如:引用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勉励人们动脑筋思考,认真读书,恐怕比一般的用自己的话说说效果要好得多。2.引用古事古语,比用自己的话省力。例如:引用《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喻示人不经过培养和锻炼不能成材。引用《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言谓忧患可激人奋发图强,安逸快乐使人死亡,等等。如果不引用,那表达效果就会差很多。3.用典可以用简洁的词句表达较多的意思。例如:引用孔子《论语・卫灵公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为人处事要将心比心,体谅爱护他人。或者说自己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的头上去。有人甚至认为,《圣经》中有一条黄金法则“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就应该如何对待别人”。而我国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圣经》的“黄金法则”更远、更美,意义更深远。在用典的诸多好处中,这以简驭繁的好处分量最重,力量最大,历来被更多的文人所采用。4.用典以唤起联想和想象。例如:引用《庄子・天运》中“东施效颦”的典故,可以联想到古事“东施”与“西施”的故事,“观古今之异,犹�狙之异乎周公也”,想象许多盲目模仿的事例,其讽刺意味尤为深刻。5.用典可以使语言表达委婉,平常不好说的话,可以用典来表示。例如:《资治通鉴》所记淝水之战,苻坚亲率大军向江南进发,而谢安成天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离开府邸到处游逛,直至深夜才回家。驻守荆州的大将军桓冲生怕京城有失,说:“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我们大概会被散着头发、衣襟朝左边开像落后的民族那样了”。“左衽”的典故出于《论语・宪问》,这话的言外之意是说我要当亡国奴了,“亡国”的话不好明说,用典就委婉多了。
用典也有弊病,一是古今之事,古今之语并不完全切合,引用后表达的意思反而似是而非。例如: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实际上他当时才二十几岁,也没有李广将军抗击匈奴的战功赫赫。二是有些暗用的典故,近乎由谜面猜谜底,会造成迷惑,让人难于理解,有的望文生义,甚至作茧自缚。例如:陶渊明《归去来辞》“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如果不知道它出自《诗经・周颂・清庙》,就难于了解其确切含义,甚至会误解。暗用典故,还有更甚者,有的人挖空心思用僻典;有的人可用今语却偏偏用古语。例如:苏轼的咏雪诗曾用“玉楼”“银海”,王安石知道是出自道书,大为赞叹,但一般人却不知道,读不懂。
三.凝缩与影响
旧时的文人大都看到用典可喜的一面,不只是愿意用典,而且把其中的有些典故凝缩为词语(包括成语),放在手边反复地用,并相互转发,就像我们现在发短信一样,不过不是用手机,而是口头转述和书信往来,其中以成语居多,用多了,也就约定俗成,其根基之深,势力之大,影响至今。例如:冰心《樱花和友谊》中有:“消息传来,隔着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都感到非常的高兴。”成语“一衣带水”源于《南史・陈纪下》“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但即使做教员,也不过是五日京兆,坐在革命的摇篮之上,随时可以滚出去的。”成语“五日京兆”比喻任职时间有限,或遇事不作长久打算,源于《汉书・张敬传》。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解释》:“现在许多人讲民生主义,但是离题太远,堕入五里雾中,这也是国人不求甚解的过程。”成语“五里雾中”,字面意思是五里范围的浓雾,借以形容迷离恍惚的境界,典出《后汉书・张霸传》。郭沫若《洪波曲》:“他便一口咬定:‘公仆煽动工棚’。这自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成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表示想加害他人,即使对方没有过错,也可以罗织罪名作为理由,源于《左传・僖公十年》。
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典故,凝缩成固定的短语。这种成语典故简洁精辟,用途广泛。吕叔湘先生说“成语之妙,在于运用”。因此,用典不仅在文言写作中广泛运用,而且延伸到现代文的写作中,许多现代作家都喜欢在写作中运用成语典故。
张文海,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湖北宜昌。责任编校:晓 苏
什么是文言典故?古代诗文等文言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及短语。追根溯源,典都来自旧有的典籍。用典,就是用典故说事,以较少的词语或短语引举特指某一古事,或者用古语以表达更多的今意。
一.明用与暗用
所谓明用,是指不但照录原文,而且还指明出处,用典故效果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所说的意思。例如:
(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论语・为政》)
(2)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吾薨,百官总已以听于冢宰三年。”(《论语・宪问》)
上面两句用典故出自《尚书》,例:(1)以“孝”“施于有政”回答了有人的提问;(2)句以当时的状况回答了子张的“高宗谅阴,三年不言”的疑问,用典十分明显。有的用典引用原文略加变化,有的典故的出处却不具体指出。例如:
(3)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4)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裴松之《江表传》)
例(3)管子指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政治家。齐国的国相,辅佐桓公成霸业。“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话出自《管子・牧民》。例(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志》。有些文章用典的明显程度要差一些,只是间接表示有出处;有些用典的明显程度更差,我们只能凭口气推测是有出处;有的有“正如古人所说”的意味,所以还是把它们归入明用典故之列。例如: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如优孟摇头而歌。(黄宗羲《柳敬亭传》)
(7)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8)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以上四句,例(5)语出《孔子家语》,又见《荀子・王制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例(6)的“如”表示以前出现过,这以前是指《史记・滑稽列传》。例(7)典出《庄子・逍遥游》,也从《庄子》“鹏徙南冥”演化而来。例(8)用典出自于《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引文的“公”指武后(即武则天)的宰相狄仁杰。狄仁杰任人唯贤,以致朝廷里的文武大臣大多是他推荐的,故“通鉴”始见此典。
汉魏以后,明用文言典籍的情况并不多。虽然明用的好处明显,一般容易理解,也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找出处。但是,从数量方面看,暗用文言典故的情况更多一些。这是因为,暗用典故可随意组织,像是随手拈来就可以融入自己的文章,显得十分自然。就写作者个人方面看,表现自己熟悉古典知识,驾驭语言文字的技巧高,有炫耀自己才学的动机,严格说这是旧时文人的坏习气,影响很坏。因为文言明用典故太多,作品难读,这是暗用多于明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暗用典故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有些虽然不表示用典,可是照录原文;二是有的有所减,有的有所增,有的改动一部分,变化更大;三是拆散原文,随意组织。例如:
(9)以文为诗,自昌黎(韩愈)始;至东坡(苏轼)益大放厥辞,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清代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
(10)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贫交行》)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12)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谓之五常,言可以常行之也。(柳宗元《时令论下》)
(1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王勃《滕王阁序》)
(14)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白居易《长恨歌》)
例(9)语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笔下开生面”,稍有改动。例(10)出自《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例(11)出自《论语・季氏》作“生生而知之者”这里有所增。例(12)“三纲”始见于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班固云:“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五常”初指五种伦常道德。《书・泰誓下》“今高王受,狎辱五常。”这里引用改动比较大。例(13)出自《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例(14)出自《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药在焉。”这里就是依据原文的意思,随意组织,化入自己的文字而为之。
二.好处与弊端
文言文中常用典故,是因为这样表达有好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引古论今,可以加重表达的分量。因为引用古事古语大多都是圣贤之事,圣贤之语;名人之事,名人之语,他们的事和话其正确性,勿庸置疑,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强。例如:引用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勉励人们动脑筋思考,认真读书,恐怕比一般的用自己的话说说效果要好得多。2.引用古事古语,比用自己的话省力。例如:引用《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喻示人不经过培养和锻炼不能成材。引用《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言谓忧患可激人奋发图强,安逸快乐使人死亡,等等。如果不引用,那表达效果就会差很多。3.用典可以用简洁的词句表达较多的意思。例如:引用孔子《论语・卫灵公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为人处事要将心比心,体谅爱护他人。或者说自己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的头上去。有人甚至认为,《圣经》中有一条黄金法则“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就应该如何对待别人”。而我国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圣经》的“黄金法则”更远、更美,意义更深远。在用典的诸多好处中,这以简驭繁的好处分量最重,力量最大,历来被更多的文人所采用。4.用典以唤起联想和想象。例如:引用《庄子・天运》中“东施效颦”的典故,可以联想到古事“东施”与“西施”的故事,“观古今之异,犹�狙之异乎周公也”,想象许多盲目模仿的事例,其讽刺意味尤为深刻。5.用典可以使语言表达委婉,平常不好说的话,可以用典来表示。例如:《资治通鉴》所记淝水之战,苻坚亲率大军向江南进发,而谢安成天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离开府邸到处游逛,直至深夜才回家。驻守荆州的大将军桓冲生怕京城有失,说:“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我们大概会被散着头发、衣襟朝左边开像落后的民族那样了”。“左衽”的典故出于《论语・宪问》,这话的言外之意是说我要当亡国奴了,“亡国”的话不好明说,用典就委婉多了。
用典也有弊病,一是古今之事,古今之语并不完全切合,引用后表达的意思反而似是而非。例如: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实际上他当时才二十几岁,也没有李广将军抗击匈奴的战功赫赫。二是有些暗用的典故,近乎由谜面猜谜底,会造成迷惑,让人难于理解,有的望文生义,甚至作茧自缚。例如:陶渊明《归去来辞》“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如果不知道它出自《诗经・周颂・清庙》,就难于了解其确切含义,甚至会误解。暗用典故,还有更甚者,有的人挖空心思用僻典;有的人可用今语却偏偏用古语。例如:苏轼的咏雪诗曾用“玉楼”“银海”,王安石知道是出自道书,大为赞叹,但一般人却不知道,读不懂。
三.凝缩与影响
旧时的文人大都看到用典可喜的一面,不只是愿意用典,而且把其中的有些典故凝缩为词语(包括成语),放在手边反复地用,并相互转发,就像我们现在发短信一样,不过不是用手机,而是口头转述和书信往来,其中以成语居多,用多了,也就约定俗成,其根基之深,势力之大,影响至今。例如:冰心《樱花和友谊》中有:“消息传来,隔着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都感到非常的高兴。”成语“一衣带水”源于《南史・陈纪下》“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但即使做教员,也不过是五日京兆,坐在革命的摇篮之上,随时可以滚出去的。”成语“五日京兆”比喻任职时间有限,或遇事不作长久打算,源于《汉书・张敬传》。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解释》:“现在许多人讲民生主义,但是离题太远,堕入五里雾中,这也是国人不求甚解的过程。”成语“五里雾中”,字面意思是五里范围的浓雾,借以形容迷离恍惚的境界,典出《后汉书・张霸传》。郭沫若《洪波曲》:“他便一口咬定:‘公仆煽动工棚’。这自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成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表示想加害他人,即使对方没有过错,也可以罗织罪名作为理由,源于《左传・僖公十年》。
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典故,凝缩成固定的短语。这种成语典故简洁精辟,用途广泛。吕叔湘先生说“成语之妙,在于运用”。因此,用典不仅在文言写作中广泛运用,而且延伸到现代文的写作中,许多现代作家都喜欢在写作中运用成语典故。
张文海,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湖北宜昌。责任编校:晓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