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总结

一,网络结构模型

(1) OSI 的7层网络结构模型

按照该标准,网络划分为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注:但由于该模型比较复杂,只作为一种标准,多只供教学使用。

(2) TCP/IP模型

该模型划分为四层,分别为主机到网络层、网络互联层、传输层、应用层。

(3) 五层结构模型

结合以上两种模型,实际应用中多按五层来划分,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详细如下:

○1物理层

定义各种媒体及接口标准,提供透明的二进制比特的发送和接收,信号的

调制和解调,如网卡等。

○2数据链路层

利用通信信道实现无差错传输,一般是物理寻址,数据单位是帧。当数据

报经过网络层后已经变成了IP 数据报,然后再封装成帧在数据链路层。

注:而硬件地址是链路层以及下层所用的地址。

○3网络层

该层主要完成将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和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来传

送。该层主要的协议有RIP,OSPF,ARP,ICMP 等。

○4运输层

本层主要有两种常用协议,如下:

TCP 协议: 面向连接的,提供可靠的服务,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 UDP 协议:无连接的,只提供尽最大能力交付,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数据报。 ○5应用层

很多协议都在该层,如FTP,HTTP,P2P,Telent 等。

二,IP 地址的分类

IPV4长32位,一般划分为四组,用”. ”隔开。

IP 地址分为五类,即A,B,C,D,E 类。一般格式为: 类别+网络标识+主机标识 划分规则:前三类类别和网络标识分别占8,16,24位二进制数。其余是主机号。

子网:从主机号中划分出几位给网络号就构成了子网,子网通常配合子网掩码同时使用。

特殊的IP :主机号全为0的IP 地址为网络地址;主机全为1的IP 地址为广播地址;32位全为1的IP 地址为有限广播地址,多用于无盘工作站;32位全为0的IP 地址为主机本身,发往该IP 的分组由本机接收;127.0.0.1是回环地址,常用于本地软件测试。

三,网络模型下数据的传输过程

用户在主机A 上通过应用程序产生数据,然后依次经过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最终传至物理层,数据经过某层时候都会相应地加上一些控制信息等构成首部(也有的加在尾部),此过程称为封装。该经过封装的数据从主机B 的物理层依次向上传至应用层,每上传一次就会解封相应的首部或尾部。

四, IP 寻址

(1) 本网段的IP 寻址

首先用主机A 的源IP 与主机B 的目的IP 分别与各自的子网掩码相与 ,若结

果相等,则表示两主机在同一网段内。查找ARP 表,若找到则根据目的IP 与

MAC 地址对应实现数据传输;若ARP 缓存表里没有,则主机A 经交换机广播

ARP 请求,主机B 收到该ARP 请求时首先向ARP 缓存表里添加主机A 的MAC

与IP 对应信息,然后经交换机向主机A 发送ARP reply,主机A 收到后,也把

主机B 的信息加入ARP 缓存表中,然后主机A 与B 就可以实现通信。

(2) 网间寻址

即主机A 与主机B 不在同一网段,要想获得主机B 的IP 与MAC 对应信息,

一般主机A 通过网关转发的方式,即实现“主机A ——网关„„网关——主机

B ”的方式。

五,字节序

由于数据在内存高低地址中存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大端字节序和小端字节序。 大端序:数据的高位放在内存的高地址中,低位放在低地址中。

小端序:数据的高位放在内存的低地址中,低位放在高地址中。

注:不同的主机可能有不同的主机字节序,为了实现不同的主机间无差错地通信,就出现了网络字节序(小端序标准)即各个主机在与其他主机进行数据交换前都会把其转换为网络字节序,到达目的主机后,目的主机再把其转换为适合自己的端序。 六,Linux 下编辑工具vim 的使用

普通模式与编辑模式间的转换与使用,及熟悉编辑模式下一些简单命令的用法。 七,熟悉并了解TCP 网络编程架构

理解了TCP 网络编程的流程,及各种函数如socket (),bind (),listen( ),accept( ),connect( ),write( ),read( ),close( )等函数的简单使用。

及了解如套接字地址类型、协议族、协议类型、套接字文件描述符等入口参数 八,单播、广播、多播

单播指数据发送过程中只有一个发送方和一个接受方,单播地址就是接收方的地址;

广播指是专门用于同时向网络中所有主机进行发送的一个地址;

组播指的是数据发送过程中只有一个发送方和一组指定接受方,组播地址就是指一组接口的地址,发送到多播地址的数据包被送到由该地址标识的每个接口。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总结

一,网络结构模型

(1) OSI 的7层网络结构模型

按照该标准,网络划分为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注:但由于该模型比较复杂,只作为一种标准,多只供教学使用。

(2) TCP/IP模型

该模型划分为四层,分别为主机到网络层、网络互联层、传输层、应用层。

(3) 五层结构模型

结合以上两种模型,实际应用中多按五层来划分,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详细如下:

○1物理层

定义各种媒体及接口标准,提供透明的二进制比特的发送和接收,信号的

调制和解调,如网卡等。

○2数据链路层

利用通信信道实现无差错传输,一般是物理寻址,数据单位是帧。当数据

报经过网络层后已经变成了IP 数据报,然后再封装成帧在数据链路层。

注:而硬件地址是链路层以及下层所用的地址。

○3网络层

该层主要完成将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和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来传

送。该层主要的协议有RIP,OSPF,ARP,ICMP 等。

○4运输层

本层主要有两种常用协议,如下:

TCP 协议: 面向连接的,提供可靠的服务,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 UDP 协议:无连接的,只提供尽最大能力交付,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数据报。 ○5应用层

很多协议都在该层,如FTP,HTTP,P2P,Telent 等。

二,IP 地址的分类

IPV4长32位,一般划分为四组,用”. ”隔开。

IP 地址分为五类,即A,B,C,D,E 类。一般格式为: 类别+网络标识+主机标识 划分规则:前三类类别和网络标识分别占8,16,24位二进制数。其余是主机号。

子网:从主机号中划分出几位给网络号就构成了子网,子网通常配合子网掩码同时使用。

特殊的IP :主机号全为0的IP 地址为网络地址;主机全为1的IP 地址为广播地址;32位全为1的IP 地址为有限广播地址,多用于无盘工作站;32位全为0的IP 地址为主机本身,发往该IP 的分组由本机接收;127.0.0.1是回环地址,常用于本地软件测试。

三,网络模型下数据的传输过程

用户在主机A 上通过应用程序产生数据,然后依次经过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最终传至物理层,数据经过某层时候都会相应地加上一些控制信息等构成首部(也有的加在尾部),此过程称为封装。该经过封装的数据从主机B 的物理层依次向上传至应用层,每上传一次就会解封相应的首部或尾部。

四, IP 寻址

(1) 本网段的IP 寻址

首先用主机A 的源IP 与主机B 的目的IP 分别与各自的子网掩码相与 ,若结

果相等,则表示两主机在同一网段内。查找ARP 表,若找到则根据目的IP 与

MAC 地址对应实现数据传输;若ARP 缓存表里没有,则主机A 经交换机广播

ARP 请求,主机B 收到该ARP 请求时首先向ARP 缓存表里添加主机A 的MAC

与IP 对应信息,然后经交换机向主机A 发送ARP reply,主机A 收到后,也把

主机B 的信息加入ARP 缓存表中,然后主机A 与B 就可以实现通信。

(2) 网间寻址

即主机A 与主机B 不在同一网段,要想获得主机B 的IP 与MAC 对应信息,

一般主机A 通过网关转发的方式,即实现“主机A ——网关„„网关——主机

B ”的方式。

五,字节序

由于数据在内存高低地址中存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大端字节序和小端字节序。 大端序:数据的高位放在内存的高地址中,低位放在低地址中。

小端序:数据的高位放在内存的低地址中,低位放在高地址中。

注:不同的主机可能有不同的主机字节序,为了实现不同的主机间无差错地通信,就出现了网络字节序(小端序标准)即各个主机在与其他主机进行数据交换前都会把其转换为网络字节序,到达目的主机后,目的主机再把其转换为适合自己的端序。 六,Linux 下编辑工具vim 的使用

普通模式与编辑模式间的转换与使用,及熟悉编辑模式下一些简单命令的用法。 七,熟悉并了解TCP 网络编程架构

理解了TCP 网络编程的流程,及各种函数如socket (),bind (),listen( ),accept( ),connect( ),write( ),read( ),close( )等函数的简单使用。

及了解如套接字地址类型、协议族、协议类型、套接字文件描述符等入口参数 八,单播、广播、多播

单播指数据发送过程中只有一个发送方和一个接受方,单播地址就是接收方的地址;

广播指是专门用于同时向网络中所有主机进行发送的一个地址;

组播指的是数据发送过程中只有一个发送方和一组指定接受方,组播地址就是指一组接口的地址,发送到多播地址的数据包被送到由该地址标识的每个接口。


相关文章

  • 个人网络营销自我学习总结
  • 个人网络营销自我学习总结 学习已经三个多月,1月课程就要结束,一直以来都在忙碌的学习中,没有时间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就连自己的qq签名也改成:好累,我想睡觉.在老师的提醒下真的要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下总结了. 能够感觉到写自己的总结轻松多了,至 ...查看


  • 网络安全宣传周总结
  • 杜尔基中心校"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周"活动总结 科右中旗杜尔基中心校 根据兴安盟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的要求,我校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于11月24至30日组织开展以 ...查看


  • 网管年度工作总结
  • 篇一:2014年网络管理员工作总结 2014年网络管理员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眨眼间一年过去了,作为公司的一名网络管理员,在公司及各部门同事的帮助下,完成了工作中的各项工作,为今后更好的工作,完善不足,特此将我一年的工作情况做一总结并向领导汇 ...查看


  • 网络安全教育周活动总结
  • 育才学校网络安全教育周活动总结 按照科教局安排,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网络安全教育周活动安排,在此方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网络安全教育初见成效 我校及时召开了全体师生大会,少先队大队部号召全体学 ...查看


  • 网络工作总结与计划范文
  • 最新网络工作岗位 工作总结与计划 ==适合网络工作述职.职称评审.工作总结报告== 个人原创网络工作岗位总结与计划 有效防止雷同!简单修改即可使用! 目 录 前言······································· ...查看


  • 网络咨询试用期工作总结
  • 篇一:网络管理员试用期工作总结 试用期工作总结 2011年10月,我有幸来到公司工作.在这样一个优越而又能 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环境中,不觉已经工作了将近六个月的时间.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的是同事的关怀.公司管理人员认真务实的工作作 ...查看


  • 培训总结:教师网络培训总结
  • 人要走进知识宝库,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网络教育,给了我们一把学习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知识才干和提高思想素质的钥匙.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 ...查看


  • 新村小学2017年春学习[网络安全法]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 学习<网络安全法>宣传教育 活 动 总 结 新村小学 2017年5月15日 新村小学学习<网络安全法> 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教育局文件精神,充分认识颁布<网络安全法>的重要意义,积极运用< ...查看


  • 实习总结:大学生网络管理实习总结
  •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不能离开我们的生活,在公司机构中,网络管理也单独的成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岗位.在学校的安排之下,我来到了汇丰科技有限公司里面进行网络管理实习. 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这是第一次正式踏入社会工作,每天要与不同的社会人打交道 ...查看


  •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总结反思
  •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学习总结 四川省武胜县城南初中 杨建波 本次培训的精彩讲座,让我们从各个层面更新理念,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震撼了心灵.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更离不开网络和信息技术,此次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