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荷马史诗》
一、《荷马史诗》的形成
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又译《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两部最早的文学作品,也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
公元前十二世纪初期,在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发生过一次历时十年之久的部落战争。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和希腊各地流传着很多关于这次战争的歌谣传说,大多以歌颂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为主要内容。这些歌谣由民间歌人世代相传。到了公元前9-8世纪,一个名叫荷马的民间盲歌人对这些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进行加工整理,编成了两部完整的长诗。这也就是“荷马史诗”这一名称的由来。
史诗成为文学作品在公元前6世纪。当时,雅典的学者们在执政官庇士特拉图的要求下把史诗记录了下来并使其基本定型。以后又经过长期的流传和演变,到了公元前3-前2世纪,才由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学者们最后编定。由此可见,荷马史诗的编写经历了古希腊从氏族社会晚期到奴隶社会衰落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并不是荷马个人的创作,而是以民间歌谣为基础,由集体与个人智慧相结合而形成,最后由文人学者编定的。
二、《荷马史诗》的主要情节
《伊利昂纪》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开端,集中描写了希腊各部落渡海攻打特洛伊第十年里五十一天内发生的事情。战争进行了九年多,众神各助一方,但特洛伊城始终未能被攻破。(全诗共一五六九三行,二十四卷)。
《奥德修纪》以奥德修斯的海上历险为中心的另一部史诗 (全诗共一二一五行,二十四卷)。奥德修斯的回乡之旅极为坎坷。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荷马其人:一个年老的盲歌手,过着流浪的生活,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及其他许多诗歌的作者。行吟诗人。
三、荷马史诗的特征
1.体裁特征:
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
2.内容特点:
史诗中描写的是人间事件,但人间与神界往往相通,诗中英雄既有一般勇士的特征,又具有超人的能力。
3.形成方式及美学品格:
——以口头创作形式在民间流传,后来经过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
——风格一般庄严、崇高。
四、荷马史诗的研究价值
史诗一般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的多是对本民族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口皆碑,世代相传,因而具有很深的民族根源。由于其反映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往往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五、 《伊里亚特》:24卷,15693行,十年战争,只选最后一年中最后的51天,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重点仅是其中的10天。
阿喀琉斯的愤怒
不和女神厄里斯“不和的金苹果”
“给最美的女人”(赫拉、雅典娜、阿佛罗狄忒)
战争本质:
《伊利亚特》是国家形成前希腊社会的一幅全景图,部落联盟、战争目的在贵族掠夺俘虏为奴、瓜分战利品。
阿喀琉斯是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神与人之子、美高大、骁勇善战、能言善辩、慷慨大方、武功盖世、重个人荣誉。
阿喀琉斯的愤怒体现的是集体主义的英雄意识同新兴的贵族强权的矛盾,以及英雄主义将
成为过去的时代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阿喀琉斯是一个“过时的英雄”,但是他的性格的核心仍然是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
赫克托尔,更富于集体主义精神。
作战勇猛,指挥英明
把保卫国家和为部落牺牲视为己任。
尽社会义务的愿望比对家人的感情更强烈,荣誉比生命更可贵。
崇高的悲剧色彩
史诗的风格:富于阳刚之美、格调悲壮、节奏急促。塑造了英雄群像。
史诗是希腊民族思想感情的载体,希腊民族是史诗的真正主人公。展现民族意识是史诗的
特性。
六、《奥德修纪》
24卷,12110行,十年返乡之旅,只选取最后四十天。“一条绳子的结构”,一个情节串起
一系列事件,后来演变为“流浪汉小说结构”: 奥德修斯的历险记、独眼巨人、人变成猪的神女、用歌声引诱和伤害人的人面鸟身女妖、海怪、冥土、两条线索:海上历险,夫妻团聚。
奥德修斯,佩涅洛佩,忒勒马科斯
奥德修斯以机智和刚毅为特色:见多识广、不屈不挠、精力旺盛、武艺高强、忠于自己部
落血肉不离的感情、真正的力量在于睿智老练机敏灵活。
德修斯性格缺陷:
心很重
性狭隘
念不忘个人财富的私有权
求婚者赶尽杀绝。
奥德修斯的忍耐、强烈的求生欲望、镇定自若以及安然脱险的结局,嘲笑了海神的狭隘和
徒劳。它显示了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卓越的智慧之光。这些都是希腊民族所盛赞的人的理想和人格。
史诗的风格:阴柔之美。浪漫色彩、现实主义精神。徐缓肃穆。突出个人形象。
七、荷马史诗的精神共同点
反映了从原始氏族公社制过渡到奴隶制的古希腊社会状况,表现了古希腊民族的生活、思
想、情感和理想,充满了乐观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其共同思想表现为: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荷马史诗产生于古希腊文学史上神话传说与英雄故事繁荣兴盛的时期。整部作品不仅内容丰富多彩,情节引人入胜,而且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首先,规模宏大,构思精巧是史诗结构的一大特色。
其次,史诗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使用了大量口头艺术的表现技巧,如夸张、烘托、比喻、固定修饰语和套语等。
第三,诗歌本身独特的韵律和源于神话传说的丰富的想象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使得全诗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讲 中世纪文学与《神曲》
一、欧洲中古史的分期
1、初期(5——11世纪)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基督教的胜利(313年、380年)和日耳曼诸王国在曾属于罗马帝国的版图上的建立,构成了西方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古代世界的结束和长达一千年之久的中世纪的开始。
2、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12—15世纪)这一阶段,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口
逐渐增长,商业开始复苏,城市始兴起。到12世纪时,城市已成为商业和知识生活的中心。
3、末期(16——17世纪中叶)
封建社会衰亡、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就文学史而言,最后一个阶段已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
的开始,不包括在中古文学史之内。
二、中古文学概述
在漫长的中世纪时代,因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基督教的影响、封建城市的繁荣而形成了三种极具特色的文学艺术,最初来自民间的口口相传,进而形成了固定的文学样式。这四类文学是: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学。作者是僧侣,又称僧侣文学。教会文学的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歌颂上帝创造一切。
教会文学的艺术特点:多梦幻的、蒙胧的、浪漫的气氛,又多劝善惩恶的说教。
教会文学的表现形式:祈祷文、赞美诗、基督故事、圣徒传、梦幻故事、宗教剧等。 特殊的作品:修士们的情书。禁欲主义与自然情欲的矛盾。
英雄史诗产生于8——12世纪,由人民集体创作。主要内容反映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歌颂杰出英雄的事迹。
各国英雄史诗:
英国:《贝奥武甫》(8世纪)
法国:《罗兰之歌》(1080)
西班牙:《熙德之歌》(1140)
俄国:《伊戈尔远征记》(1185)
德国:《尼伯龙根之歌》(1200)
《贝奥武甫》是中世纪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背景和情节都是北欧的。瑞典南部耶阿特族王子贝奥武甫到丹麦做客,帮助丹麦国王除妖。从陆地打到海底,杀巨魔,斗毒龙。贝奥武甫载誉回国,继承王位。50年后,贝奥武甫的国土受到一条火龙的危害。老年的贝奥武甫与火龙交战,杀死火龙,自己也牺牲。
这首史诗有很浓厚的神话传说色彩,掺有基督教成分。史诗歌颂贝奥武甫的正直无私,英勇无畏,对人民负责的英雄品质。史诗写:“在一切国王中,在一切人们中,他是最温良的,最可爱的,是对他的亲族最仁慈的。”
《罗兰之歌》是最早的古法语史诗,是11世纪法国流行的武功歌的代表作,歌颂查理大帝的武功和他的骑士们的忠勇。罗兰是查理大帝的侄儿,也是他忠实的骑士。在一次战斗中,他为了掩护查理大帝,遭到敌军包围和叛徒的陷害,孤军作战,壮烈牺牲。
史诗突出罗兰的忠君爱国精神和对上帝的虔诚。
《熙德之歌》是西班牙文学现存最古老的作品,叙述以熙德闻名的11世纪西班牙著名的军事统帅比瓦尔失宠于国王,最后获得谅解的故事。他被尊为西班牙的民族英雄。此诗现实主义特色突出。熙德的故事不断在史诗、纪事、民谣和戏剧中作为一种题材反复出现。
《伊戈尔远征记》是古代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就。全诗描写罗斯王公伊戈尔于1185年孤军出征南方波洛夫人,兵败被俘的故事。伊戈尔虽然被俘,最终逃脱,回国受到人民的欢迎。这首佚名史诗主要歌颂了伊戈尔的英雄气概,呼吁诸侯团结抵御外敌的侵略。因对后世的影响而著名。 尼贝龙根之歌》取材古日耳曼人传说,描写尼德兰王子西格弗里王子毒杀怪龙,占有尼贝龙根族的财宝,抗击外敌,征服冰岛女王,迎娶恭太王妹妹克琳希德的故事,以后他被恭太王的亲信暗害,克琳希德进行了残暴的复仇,自己也被部下杀害。这部史诗歌颂了英雄西格弗里的高尚品德,揭露了封建主之间权势之争,姻亲杀戮。
骑士文学产生于12——13世纪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它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盛行时代的产物,作者是骑士,反映骑士的生活理想,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和世俗爱情。属于世俗贵族阶级的文学。
骑士传奇主要流行法国北部。内容大都描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情。为爱情而冒险。
著名的骑士传奇是英国《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名篇是《仇思丹和琦瑟的传奇》。 11世纪出现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形成了市民阶级。城市文学是市民创作的文学,
属于市民文学。内容描写市民的日常生活,表现市民的机智聪明,反映萌芽中的新阶级的精神特征。
城市文学的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世态。讽刺叙事诗,如《列那狐的故事》,动物故事集,以兽寓人。
第二节 但丁与《神曲》
一、但丁生平(1265—1321)
受业于拉蒂尼、爱恋贝阿特丽采、两党之争遭流放
二、创作活动和主要著作
(一)但丁在流亡前的早期文学创作 :
《新生》(1292-1293)
(二)写于流放期间的政治学术著作:
《宴会》(《飨宴》)《论俗语》、《帝制论》、《神曲》
三、中世纪文学的扛鼎之作
(一)经典地位
“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二)创作动机和命名
写人的灵魂从地狱上升天堂,结局充满光明、幸福,符合中古人对喜剧的理解,为具有幸福的大团圆的作品。
发扬古希腊罗马喜剧的优良传统,通过象征寓意图象,突出政治讽刺和社会批评,具有讽喻意义。
(三)主要内容与主题——自我完善、探索真理
1、基本构架:《地狱》《炼狱》《天堂》共三部,每部33章,加“序曲”,刚好100章,长约14300行。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叙述自己在35岁时的一个梦境。
维吉尔带他游历了两界,贝德丽采引导他进入天堂。
游历过程构成了、、三部曲。每部33篇,“三”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 “地狱”增加了一篇全书的序幕,全书共100篇,“十”是完全的象征,“一百”是完全中的完全。
全书象征手法突出。
2、小结
采用了中世纪的神学框架,写亡灵的境遇。着眼点却在现实人生:
判根据:人世的道德原则
拯救模式:个体性、此岸性、主动性
(四)作品的二重性
它具有浓厚的神学思想,充满着惩恶扬善的说教。
表现了对当时的宗教、政治和道德伦理等问题与中古传统观念不同的看法,闪现着新时代人文主义的曙光。
表现在思想内容上:
(1)具有基督教世界观的明显烙印,包含了神学和烦琐哲学,站在基督教的立场 。
(2)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肯定了人的感情的解放,要求人类在知识上追求解放,肯定了人类的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
表现在艺术上:
(1)采用中世纪文学流行的象征寓意手法和梦幻故事的形式;
(2)具有明显的新文学特点;
(五)艺术特色
主要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
构思宏伟,想象丰富,结构富有严密性、均衡性与完整性。
用意大利语写作,语言丰富、生动,写情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人物性格鲜明。
表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和浪漫主义精神相结合的特点。
第三讲 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1547年9月29日出生,1616年4月23日在马德里逝世。的作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
一、生平与创作
1.倒霉而伟大的一生 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使他仅受过中学教育; “勒班多的独臂人”经过了四年出生入死的军旅生涯; 生活窘迫 多牢狱之灾。
2.创作简介
1584年 《努曼西亚》歌颂西班牙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1605年 《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
1613年《惩恶扬善故事集》西班牙第一部富有独创性的杰作出版 ;
1614年 《巴那神山瞻礼记》出版,阐述了作家的现实主义理论;
1615年出版《堂吉诃德》第二部;
1615年出版《幕间短剧集》;
1616年病榻上完成最后一部小说《贝雪莱斯与吉西斯蒙达历险记》,作为作家辞世的遗言。
二、《堂吉诃德》赏析
——在笑声中升腾着崇高
1.文学地位:《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不朽巨著,它为现代小说开了先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本畅销书,也是除《圣经》之外译本种类最多的作品。
2.写作意图:塞万提斯在作品自序中说,“这部书只不过是对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的地盘完全摧毁。”
3.基本情节:主仆二人的游侠史。
第一次出游,堂吉诃德单枪匹马,受伤而归;
第二次出游,主仆二人、、战羊群、释犯人,终又受伤而归。 第三次出游,桑丘在公爵的一个镇上当了“总督”,堂吉诃德想在此实现他的改革社会的理想,但却受尽贵族的愚弄,险些丧命。最后,堂吉诃德败于“白月骑士”手下,从此卧床不起,临终方才醒悟。
4.吉诃德》的主题:采用讽刺性的夸张手法,模仿骑士小说里种种荒唐情节讽刺骑士小说 ; 揭示了西班牙王国的破绽百出和它的必然衰落的趋势;小说不仅是一部讽刺小说,还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作品许多地方还表达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三、堂吉诃德形象的分析:
堂吉诃德是欧洲文学中著名的文学形象。他是一个耽于骑士幻想的人文主义者,一个既有悲剧因素又有喜剧因素的复杂形象,性格十分复杂矛盾。
A、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可笑的、道德高尚的疯子)
B、学识渊博,富于理想,甘于献身(可爱的、为理想而奋斗的战士)
C、目的是崇高的,方式是可笑的(可悲)
马克思说:“堂吉诃德认为游侠生活可以和任何社会经济形式并存,结果遭到了惩罚。” 鲁迅先生说:“堂吉诃德立志打抱不平不能说是错误的,错误的是他的方法。”
四、堂吉诃德形象的意义:
A.通过堂吉诃德的游侠冒险,广泛地反映了西班牙的社会现实;
B.反映了作者的思想矛盾,既具有人文主义理想又找不到实现理想的道路的矛盾;
C.批判了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塞万提斯说:“这是对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要把骑士文
学万恶的地场完全捣毁。”
堂吉诃德作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已成为脱离实际、耽于幻想、主观主义的同义语。
总之,堂吉诃德不仅是可笑的,而且是值得同情和敬佩的;他是一个具有基督式博爱精神的人文主义者,一个有着执着追求精神的理想主义者。因此,堂吉诃德给我们带来了笑声,但在喜剧性的堂吉诃德的更深处还隐含了悲剧性的堂吉诃德,这喜剧性的笑声中升腾着耐人寻味的崇高,堂吉诃德形象也因此显得更高大、更有审美价值。
桑丘•潘沙的形象:西班牙农民的典型,他与堂吉诃德既对立又互为补充。 讲求实际,反映出农民的狭隘和目光短浅。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他对现实有正确的判断力;谈吐诙谐,妙语连珠;跟堂吉诃德吃尽苦头,但终未弃他;在当总督的日子里,他断案如神,执法严明,锄强扶弱。堂吉诃德为之奋斗一生没有做到的,他做到了。
五、艺术成就
在艺术上,《堂吉诃德》批判地继承了西班牙骑士小说和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开创了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它代表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小说的最高成就。
首先,小说在结构上具有流浪汉小说的特点;
其次,小说具有讽刺与幽默的风格;
第三,小说用对比法刻画人物性格。
第四讲 莎士比亚
一、莎士比亚的生平
二、莎士比亚的创作
一生创作:37部戏剧 ,154首十四行诗和杂诗,2首长诗。
1.作品出版
从1590年到1612年,莎士比亚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写作生涯。生前,出版过两部长诗,154首十四行诗。去世后,他的朋友共,出版了第一个莎士比亚戏剧集(36部),即所谓的1623年第一对开本。后来,人们又证实《泰尔亲王佩尔克里斯》的大部分也是莎士比亚所写,所以现在说莎士比亚共写了37个剧本。
19世纪中叶以来,有些英国学者认为莎士比亚出身平凡、学历太浅,不可能写出这些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杰作,因而否定他的著作权,并企图证明这些作品的实际作者是当时的某个学者、剧作家或贵族,如培根、马洛、牛津伯爵和德比伯爵等。不过,现在仍没有确切证明,所以无法否定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2.创作分期(两种分法)
第一种是德国学者盖尔维努斯把莎剧分为
第一时期:1590-1600 历史剧、喜剧
第二时期:1601-1607 悲剧
第三时期:1608-1613 传奇剧
第二种是1870年英国学者道邓和弗尼弗尔根据诗歌技巧和作品情调把莎剧分为四个时期,即把第一时期又分为1590-1596 早期抒情诗时期;1596-1600历史剧、喜剧时期。
3.诗歌创作(两种分法)
两首长诗 :《 维纳斯和阿都尼》(Venus and Adonis,1592)
《鲁克丽丝受辱记》(The Rape of Lucrece,1593)
154首十四行诗:按照广泛流行的解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从第1首到第126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美貌的贵族男青年的。从第127首到第152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黑肤女郎的。最后两首及中间个别几首,与故事无关。
主题:歌颂爱情和友谊,赞美真善美的统一,人文主义。风格:最后两行成了一对押韵的警句,画龙点睛。既长于抒情,也善于说理。形象生动,比喻恰当。 韵律优美,富于节奏感。
十四行诗: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译。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组成,每行11个音节,韵式为ABBA,
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另一种类型称为“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或“伊丽莎白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每行10个音节,韵式为ABAB,CDCD,EFEF,GG。
4.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分期
第一时期:历史剧和喜剧时期
历史剧:9部
1590年《亨利六世》(中、下篇)
1591年《亨利六世》(上篇)
1592年《理查三世》
1595年《理查二世》
1596年《约翰王》
1597年《亨利四世》(上篇)
1598年《亨利四世》(下篇)
1599年《亨利五世》
(1547年《亨利八世》后期创作)
历史剧: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是从历史剧开始的。莎士比亚对于从历史材料中寻找戏剧题材似乎特别有兴趣,而且搜集的范围也非常广泛:英国的编年史、古罗马、苏格兰和英国史前史。从狭义的历史剧定义出发,只有以英国编年史为题材的10部才被公认是莎士比亚的历史剧。 10部喜剧:
1593《错误的喜剧》 《驯悍记》
1594《维洛那二绅士》 《爱的徒劳》
1596《仲夏夜之梦》
1597《威尼斯商人》
1598《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1599《无事生非》
1600《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第二时期:悲剧时期
1601《尤利乌斯·凯撒》、《哈姆莱特》、《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
《一报还一报》《奥塞罗》《雅典的泰门》《李尔王》
《麦克白》《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科里奥拉努斯》
第二时期:悲剧时期
思想:17世纪初英国从表面繁荣进入社会动乱的转折时期。王权日益反动,詹姆斯一世在1603年继位后恢复贵族和天主教会的特权,奢侈贪污成风。资产阶级与王室和贵族之间矛盾公开化。圈地运动使农民和城市平民不满,发生过农民起义。莎士比亚看到人文主义理想于英国现实之间难以克服的矛盾,加上人到中年,对社会认识更深,所以批判揭露的力量加强了,视野更开阔了,风格情调也带上了悲愤沉郁的色彩,即使是喜剧也具有悲喜剧的特点。这一阶段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顶峰。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莱特》(四大悲剧)
第三时期:传奇剧时期
1608《泰尔亲王佩里克利斯》
1609《辛白林》
1610《冬天的故事》
1611《暴风雨》
1612《亨利八世》
思想:此时社会更加黑暗,作家也迎来了自己的晚年。他在经历了一段人文主义的低潮之后,还是保持了人文主义的信念,把希望寄托于乌托邦的理想,期望用“人性感化”的方式,通过和解和宽恕来解决社会矛盾。人物情节离奇,浪漫色彩浓郁,一种不同于早期的真正的浪漫。
三、代表作《哈姆莱特》
1.哈姆莱特形象
文艺复兴时代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 :定尘世生活,赞美和追求爱情 ;理想破灭、精神忧郁、思想危机 ;严酷的现实击碎了他昔日的梦幻;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成为精神上的“流浪儿” 。延宕的王子:
2.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源
主观原因: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还过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3.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
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的残酷性; 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起到了唤起民众,奋起反抗封建势力的作用。(快乐\忧郁\延宕\行动王子)
4.《哈姆莱特》艺术成就
情节具有鲜明的丰富性与生动性。
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
反映了莎士比亚戏剧的独特风格
语言上的丰富性、形象性、个性化。
四、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1情节的丰富性与生动性
2人物的性格化
3语言的丰富多彩
第五讲 雨果与《巴黎圣母院》
雨果其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及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他是一个在多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的文学巨匠。他的创作把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一、生平和创作
1、1827年以前:保皇主义倾向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贝藏松,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将军,母亲是天主教徒。雨果很早就显露文学才华,早年的诗歌受到过法兰西学士院褒奖并获得过路易十八的奖金。雨果的第一部诗集《颂歌杂诗》问世于20年代初。
他要求人们应给予自己从头开始的权利:“只因为我牙牙学语时哼过保王歌,难道就一辈子注定在荒唐中度过”?
2、1827-1831年:走向自由主义
1827年10月,雨果发表《序言》这是浪漫主义的宣言书。在这篇文章里,雨果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美丑对照原则“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1830年,戏剧《欧那尼》正式上演,浪漫派与伪古典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最后,浪漫派宣告胜利。
1831年,《巴黎圣母院》出版。
3、30-40年代:思想困惑、精神探索时期
1834年中篇小说《穷汉克洛德》探讨了工人贫困和由此造成的犯罪问题。
三十年代,《秋叶集》、《暮歌集》、《心声集》、《光影集》。
1841年入选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进入上议院,被封为“法兰西贵族世卿”。
1848年的法国革命对雨果的思想和创作的转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积极参加共和主义的政治活动。
4、50-60年代:流亡生涯,走向共和主义
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使雨果回到了自我。在流亡期间,雨果不屈不挠地与独裁政权作斗争。发表《小拿破仑》、《一桩罪恶史》、《惩罚集》。《最后的话》生活方面悲哀相继,他仍笔耕不辍,以非凡的毅力写出了《静观集》、《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作品。
5、70-80年代:走向新的人道主义
1870年,拿破仑第三垮台,雨果回到巴黎,受到热烈欢迎。普法战争爆发后,他表现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巴黎公社失败后,他奔走呼吁,保护社员。
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雨果仍然创作不辍。完成《凶年集》、《九三年》、《历代传说》等。 1885年5月22日 ,雨果与世长辞。法国举国志哀,送葬者达百万,他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雨果一生中主要作品:
•1829年完成的以反对封建暴君为主题的《欧那尼》;
•1831年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1853年写政治讽刺诗《惩罚集》,表达了对共和政体的信念和对拿破仑三世的严厉批判; •1862年写《悲惨世界》;
•1866年写《海上劳工》;
•1869年发表《笑面人》;
•1872年发表诗集《凶年集》;
•1874年发表《九三年》。
二、《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的杰作
(一)情节人物
(二)主题思想
作品通过法国路易十一时期,表达了作者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
两方面,反对封建专制,反对邪恶的宗教势力。爱斯梅拉达是被这两条绳索联合绞杀的。 《巴黎圣母院》主题:
1、揭露教会的黑暗腐败;
2、批判王权的专制反动;
3、颂赞下层人民的美德与抗争精神。
(三)人物塑造
爱斯美拉达:真、善、美的象征。是15世纪黑暗欧洲的一抹亮色。真诚、善良、纯美,从内心的善良愿望出发对待任何人。
克洛德·弗罗洛神父:双重性格的人物,应予以否定。尽管他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但不能抹杀他是个罪人。每次出场都带来阴郁的色彩。仇视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态度。性格变态。小说中最有深度的人物。 加西莫多:单纯,内心善良,与克既象父子又如仇人。克收养了他但又从精神上奴役他,令人同情。
弗比斯:英俊风流、寻欢作乐的情场高手,放浪不拘、逢场作戏的假情人,国王的卫队长、统治阶级的卫道士。
(四)《巴黎圣母院》艺术特色
1、 以人物、环境、感情氛围的圆心结构的反复再现,推进情节,表达主题;
人物的圆心结构
感情氛围的圆心结构
2、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以爱斯美拉尔达的外表美衬托其心灵更美,以加西莫多外形丑衬托其内心美。
用对比手法,使爱斯美拉尔达的美与加西莫多的丑进行对比更见其美丑,让女郎之善良对比克洛德之丑恶,让女郎的痴情对照法比之薄情,让女郎的同情心对比甘果瓦之无义。女郎内外统一,更引人喜爱;加西莫多内外矛盾更引人同情;法比内外矛盾更令人厌恶;克洛德内外矛盾更觉其阴险。
对照手法:
①场面对比: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个审判法庭的对照,一个洋溢着平民的善良、友爱,另一个充斥着残暴、昏庸、伪善。
②人物多层次对比:人物自身的对比,加外貌的丑陋和心灵的美好;法外表的潇洒和内心的丑恶;克外表的道貌岸然和内心的邪恶。人物之间的对比,爱与法比,法比与加,加与克。
3、浪漫主义情节构思
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戏剧性
①运用戏剧结构组织情节,以广场为大舞台,因而带来了戏剧般的流动的叙事视角。内视角集中于一点,外视角不断流动,这是戏剧手法。
②采用了戏剧意义上的悬念、发现、突转。悬念:爱的身世。发现和突转:克洛德的由爱转恨。此外,爱的身世揭开,带来两方面突转,爱不是吉普赛人,不是女巫,仍被送上绞架,突出残酷性;母女刚相认就生离死别,悲剧感。——戏剧性就是艺术效果的集中。
小说写非本时代的事;写幻觉。不写现实,情节可任由作者编织,方能收到情节曲折离奇、不可推敲的效果。大的背景真实,但整个故事无法仔细推敲,大量的偶然因素和巧合,在现实中难以发生,这使小说一波三折,线索头绪众多。这样就增加了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4.以浓墨重彩写哀惋动人的悲剧故事
爱斯梅拉达是红色、亮色,周围的一切都是黑色、暗色。
象征:黑暗的社会现实埋葬了无辜的纯真少女。不论何时,爱斯梅拉达是红色(爱斯美拉达在广场跳舞),克洛德是黑色(副主教克罗德),其他人物的出场都与爱斯梅拉达有对比关系。法比虽然衣服华丽,但总在晚上出现。甘果瓦也是。红与黑的强烈反差。
第六讲 司汤达
一、生平
1.自称“米兰人”的作家
司汤达(1783-1842)原名亨利·贝尔。司汤达是贝尔170多个笔名中最重要的一个,他以此名传世。生于法国,但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意大利的米兰,故以米兰人自居。
2.对父亲的仇恨
司汤达的父亲是个富裕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拥护波旁王朝,敌视法国大革命。他生性沉默寡言,对孩子非常冷淡和严厉。司汤达7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把孩子交给一个天主教神父的家庭教师管理,一心要把司汤达培养成一个保皇党人和天主教徒。司汤达恨透了父亲的反动、顽固、自私和贪财,也恨透了那个神父,称他是暴君、伪君子。在雅各宾专政时期,他父亲被列为反革命嫌疑分子被捕下狱,他毫无怨言,认为完全应该。他对父亲的仇恨一生都未消失,在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中都有强烈的反映,构成了小说主人公的一个特征。
3.意大利情怀
司汤达的家乡是法国东南部的格朗诺布,隔阿尔卑斯山和意大利相邻。母亲祖籍意大利,性情开明活泼,喜爱文学,深得儿子敬爱。由于母亲的关系,司汤达一生都热爱意大利,在他为自己题的碑文上自称“米兰人”。
他的小说《巴马修道院》、《法尼娜·法尼尼》都以意大利为背景,主人公都是意大利人。
4.外祖父的影响
司汤达的外祖父是一个医生,是伏尔泰的信徒,自由思想的拥护者。司汤达从小受到外祖父的培养,得到启蒙思想的熏陶,爱好文学。这使他很早就树立了自由民主的思想,视卢梭为“思想最高尚、才能最伟大的人物”,称外祖父是“真正的父亲和最亲密的朋友”。
他的童年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度过的,深受时代气氛的感染,同情法国大革命,拥护共和政体。他所相信的格言是:“不自由,毋宁死。”
5.追随拿破仑从军
司汤达梦想勇敢和冒险,希望追随拿破仑成就一番事业。1800年他在拿破仑的军事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司汤达的命运就与拿破仑联系在一起。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转战整个欧洲,1812年随军进攻莫斯科。1814年拿破仑失败,被放逐厄尔巴岛。
6.定居米兰,使用司汤达笔名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认识到:“像我这样一个到过莫斯科的人,在波旁王朝的法国除了受屈辱外不会再有别的。”于是他离开巴黎,定居意大利米兰,在那里住了7年。 在米兰,他正式开始从事写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音乐家传记《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1815)。1817年他出版了著名的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第一次使用了司汤达的笔名。这是一个普鲁士小镇的名字,是著名的德国艺术评论家温克尔曼的家乡。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有精湛的研究。司汤达采用这个名字,表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向往。
7.巴黎写作
1821年,司汤达因与烧炭党人有来往而被奥地利警察驱逐出境。为此他离开米兰,回到巴黎。从1822年开始,司汤达匿名为英国报刊撰写巴黎的通讯报道,对法国政治社会要闻和思想文化动态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抨击。1822年出版心理分析论著《论爱情》,1824年出版音乐家评传《罗西尼的一生》,1825年发表了著名的文艺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1827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1830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红与黑》,它标志着司汤达文学创作的最高峰,此书成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使司汤达成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1842年3月20日司汤达突然中风,与世长辞。司汤达死后,遗体安葬在蒙马特尔公墓。墓碑按照司汤达生前遗嘱,刻着意大利文:
亨利·贝尔
米兰人
写作过
恋爱过
生活过
二、司汤达的性格
1.特殊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他内心敏感多疑而又善于克制的个性特征,任何极细微的事情都会引起他情感的波澜和内在的自我视。(沉静、稳重、坚毅、独立)
2.司汤达对爱情心理很敏锐,这与他独特而曲折的爱情生活有关。
他身上有两种热情,热爱战争和热爱女人,具体化为崇拜拿破仑(代表战争)和意大利女人。
怀疑人类:他的性格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害怕上当受骗。对人不信任,对人类的怀疑,成了他根深蒂固的性格特征。他除了惧怕受人欺骗,被人利用外,还惧怕欺骗自己。他养成了处处设防,经常自我检查,自我克制的习惯。
他一生都喜欢掩掩藏藏,乔装打扮,神秘莫测,喜欢把自己的经验和思想隐藏起来。他有170多个笔名就是因为喜欢隐瞒真相的癖好造成的。任何感情如果他不想承认属于他自己,任何轶事如果可能泄露他的私人生活,他就用这样那样的笔名。不仅公开发表的作品他用笔名,私人信件他也不签署自己的真名。
理性特质:司汤达的理性特质,使他对人类的灵魂明察秋毫,他像冷静的哲学家,企图把感情生活的每种现象分解成种种元素,并借助数、量、衡来说明问题,这使他的写作具有强烈的科学性,表现出现代思维的零度风格。
这种充满理性的静观默察源于他对18世纪严格讲究理性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继承,源于当时冷静务实的社会风气和他对数学的热爱。这种理性特质也赋予给他小说中的人物,使小说中的人物也能理解自己灵魂里发生的一切,因此,他的小说中经常出现连篇的人物独白,把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活动揭露无遗。
三、司汤达的思想特征
1.在政治上,他是个坚定的拿破仑分子,反对封建复辟,歌颂自有、平等和民主。
2.在哲学上,他是个唯物论者。
3.在宗教上,他是个无神论者。
四、司汤达的创作原则
1.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生活。
司汤达是现实主义先驱,虽然他在他的文论中从未提过现实主义,他提倡浪漫主义以反对古典主义,但他所论述的浪漫主义精神,实际上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19世纪30年代的浪漫主义是不同的。
2.反对“三一律”
司汤达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在反对古典主义中提出的,他对古典主义的批评集中表现为反对“三一律”。
3.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司汤达的美学思想,不仅支持了当时与古典主义作斗争的法国浪漫主义运动,而且为1830年以后兴起的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五、司汤达的创作实践
司汤达一生写了10余部小说,重要小说是《红与黑》与《巴马修道院》,另外他写了三部人物传记,四篇游记和多篇论文。重要论文是《拉辛和莎士比亚》和《论爱情》。
司汤达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米兰时期(1814—1821)
文学成就:人物传记、政论、随笔和艺术史《意大利绘画史》 (1817) 首次提出现 实主义主张。《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1817)第一部旅行随笔。
2.巴黎时期(1821—1830)
文学成就:文艺评论和小说(创作高峰) 《论爱情》(1822)激情 趣味 虚荣 肉欲
《拉辛与莎士比亚》 (1823¡ª1825) 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阿尔芒斯》(1827)第一部小说,是司汤达通过爱情故事反映政治主题小说的初步尝试。 《法尼娜•法尼尼》(1829)意大利题材的短篇小说。
《红与黑》(1830)标志着司汤达的创作高峰。
3.奇维塔维基亚时期(1830—1842)
文学成就:小说、回忆录和旅行随笔等,以意大利题材为主。(创作后期)
《吕西安•娄凡》(《红与白》) (1834)
《意大利遗事》(1837—1839)表现了“意大利的热情性格”和对“力”的崇拜。 《巴马修道院》(1839)用52天完成的,生前唯一获得成功的作品。
六、代表作《红与黑》
1.《红与黑》的文学地位
2.关于《红与黑》的创作
“红”象征充满英雄业绩的拿破仑时代。
“黑”象征教会恶势力猖獗的复辟时期。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被看作是法国乃至欧洲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小说根据一则新闻报道改编。1827年,司汤达在《法院公报》上看到他的家乡发生的一件谋杀案。一个名叫贝尔德的青年家庭教师,成了这个家庭主妇的情人,事情败露后,由于怨恨和绝望,家庭教师
杀死了那个主妇。司汤达根据这则报道,写成了长篇小说《红与黑》。
3.小说的故事情节
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于连的两次爱情动机都是以爱情占有为出发点最终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4.小说的创作意图
副标题“1830年纪事”表明了作者通过描写当代法国两种对立的力量和斗争,反映社会现实,批判复辟王朝的创作意图。因此,小说首先是一部政治小说,一部通过爱情而写的政治小说。
思想内容(“政治小说”)
《红与黑》副标题为“1830年记事”,具有鲜明倾向的“政治小说”:
反映了1825年--1830年王政复辟后期法国社会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各个阶层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写出了王政复辟时期青年一代的不幸命运,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主题。
5.于连:平民反抗英雄
在《红与黑》中,作者多次称于连为“英雄”、“我们的英雄”。于连是个头脑敏锐,意志坚强,高傲自尊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崇拜拿破仑。因为在拿破仑的时代,坚强的个性可以不凭门第和财产而发挥自己的才能。于连说:“在那个时代,像我这样的人,或者已经被杀死,或者在36岁时就当上了将军。”他满怀英雄气概,充满英雄幻想,却生不逢时,生活在王政复辟时期。尽管他用尽种种手段想打入上流社会,然而都失败了。当他发现他的种种追求都毫无意义时,他放弃了卑鄙的手段,不愿向现实社会妥协。他说:“天才要么成为拿破仑,否则就要像个罪犯被处决掉。”他不顾别人的解救,毅然选择了死。
于连形象的多元多层次结构
单一性元素:确立自我、向往民主、善心不泯、生性敏感、刚强坚毅
两重性元素: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雄心与野心、虚伪与正直
性格系统结构:自尊-自卑;善心不泯;生性敏感;
虚伪-正直;刚强坚毅,向往民主;
雄心-野心,反抗-妥协;
个人奋斗是根本特征。
整体功能:反抗性是又一突出特征。
结论:具有反抗精神的个人奋斗的典型。
另有“野心家说”、“伪君子说”、“革命者-民主战士说”。
于连性格发展的三个典型环境
维利叶尔德·瑞那市长家:反抗青年
于连以高傲对抗贵族的轻蔑,借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具有平民反抗意识。
贝尚松神学院:野心家
于连以高傲的沉默对付周围的敌人,小心谨慎地施展伪善的本领,与教会妥协乃至同流合污。
巴黎木尔侯爵府:复辟实力的走卒。于连以虚伪抗击虚伪,以轻蔑对付轻蔑,借以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监狱中:彻底的反抗者。于连从沉迷中苏醒,决心以死来反抗不公平的社会。
于连形象的意义:
于连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个人奋斗者的形象,在他身上,既体现了大革命后英雄主义尚存的法国社会的时代精神,特别是表现了受压抑的一代年轻人对人生与社会的理想,同时也投射出司汤达自身的人生体验和心理欲望。于连身上表现的反压迫、求自由,坚定地追寻自我生命价值的精神,体现了人的一种普遍的生存需求,因而具有积极意义,而他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则成了这一形象历来难以为读者完全肯定和接受的根本原因。
造成于连悲剧的原因:于连是复辟时期无权和受压迫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他敢
于反抗现存制度,但其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的,因此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动摇和妥协也是必然的。他虽然具有反抗的意识和行动,但并不是大革命时期的英雄,他身上兼具反抗性、动摇性和妥协性。然而他最终还是一个为统治阶级所不容的平民青年。
6.小说艺术特色
A.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于连奋斗过程中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在维立叶尔城(市长家)贝尚松(神学院)巴黎(木尔侯爵府)三个典型环境中被展示出。
B.杰出的心理描写:环境的重压和向上爬的野心,于连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自尊与自卑,虚伪与正直,野心与警觉,激情的冲动与理性的束缚,欢乐与痛苦,反抗与妥协多重矛盾心理。(引领现代小说注重心理的发展方向)
C.善于运用戏剧冲突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D.小说情节结构完整、严谨,富有戏剧性。
第七讲 巴尔扎克及其创作
一、文学地位: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从今以后,他的名声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
二、生平(1799~1850)
1.童年的不幸
2.沉重的债务,失败的婚姻
三、巴尔扎克的创作
巴尔扎克的创作生涯,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1829到1834年,是《人间喜剧》的酝酿阶段,发表小说42篇,大多是中短篇 精品。
《苏城舞会》 《高布赛克》 (1830)
《驴皮记》( 1831 )
《夏倍上校》 (1832)
《欧也妮·葛朗台》(1833)
2.1835到1842年,即有计划地为《人间喜剧》大厦准备构建的阶段,发表16部长篇、10部中篇和8个短篇,篇篇堪称佳作。
《高老头》(1835)序幕并点出整套作品的中心 ——金钱在当今社会中的杠杆作 用。
《禁治产》(1836)《古物陈列室》(1839)《幻灭》(1839)
3.1842到1848年,系统地出版《人间喜剧》的阶段。巴尔扎克一面修改、汇编旧 作,一面不断补充新作。
1844)是本阶段的新成果。
《人间喜剧》以每年三至四卷的速度出版,至1846年9月, 16卷本已全部出齐。《贝姨》(1846)、《邦斯舅舅》(1847)补编为17卷,于1848年出版。至此一座 由90余部小说构成的《人间喜剧》大厦已基本落成。
四、巴尔扎克复杂的世界观
1.哲学观:巴尔扎克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这一点决定了他客观冷静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2.宗教观:巴尔扎克并非宗教信徒, 却肯定宗教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
《 前言》:基督教, 特别是天主教,既然是压制人类邪恶的一套完整的制度, 因此它也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最大因素。
《巴尔扎克论文集》:宗教就是全部社会。它不是神的设施,而是人的需要。天主教是完美的宗教,是唯一能批准生活权与政治权的权力。
3.政治观: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资产阶级立场,使他崇尚拿破仑式的英雄,却又不满七月王朝的腐败,同时痛恨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 他钦羡贵族阶级的高贵门第, 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
代表贵族的德字, 又憎恨波旁王朝森严的等级观念。如此矛盾的思想充分地体现在他的创作中, 《人间喜剧》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狂热拜金的丑恶, 同时对贵族阶级的衰落大唱挽歌。
4.人性观:巴尔扎克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 贪欲使他作恶, 社会法则却使他向善。
《前言》:人性非恶也非善, 人生出来只有本能和能力;与卢梭所说的相反, 社会不仅没有败坏人心, 反而使人趋于完善, 使人变得更好;可是利欲却同时过分地发展他的不良倾向。类似中国哲学家庄子观点:性犹湍水也, 决之东方则东流, 决之西方则西流。
5.人道主义立场:与19世纪所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样,巴尔扎克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 并且认为这是他创作的出发点。
他在《关于劳动的信》中尖锐地指出:穷人多到一个相当数目,富人屈指可数,革命就为时不远了。表现了对弱者的同情。而他对贵族阶级的同情,则被认为体现了他人道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五、巴尔扎克的文学观
1、文学描写的焦点:
A、描写人性中的热情; B、肯定理性对热情的约束。
2、文学反映现实的方法 :
A、主张塑造典型人物; B、讲求细节的真实。
六、巴尔扎克的深层心理积淀
1、对金钱的既爱又恨。
幼年时母亲的格言:财产就是一切。
他的一生渴望金钱、荣誉和地位,那种如饥似渴的程度,不是常人可以相比的,因而,也极少有人像他那样对金钱的魔力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人间喜剧》注定是金钱史诗。
2、对贵夫人的追逐。贵夫人是地位的符号,爱幕虚荣的作家有贵夫人情结。 在小说中,他大量描写野心家征服贵夫人,把她们当做驿马,这是作家的一种心理补偿。
七、关于《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在《 前言》中说 :《人间喜剧》这个基本意思,在我的脑海里,最初像一个美梦,像一种不能实现的计划,我对它反复思量,又让它飘然远引;又像一个幻想,它微笑着,露出一张女性的脸庞,但马上又展翼振翅,飞回奇幻的太空。可是这个幻想,也如许多幻想一样,却化为现实,它发号施令,它有束缚力量,非听从它不可。
但丁的启示:但丁的《神曲》原名《神的喜剧》( La Com é die di vine )。巴尔扎克在 1840 年决定把自己作品总集命名为《人的喜剧》( La Com é die humaine ),中译本译作《人间喜剧》。 专家争执:关于书名的中文译法,中法学者均有异议: La Com é die humaine 中的关键词 Com é die ,在权威法文辞典中有二义:一泛指 “戏”,另一专指“喜剧”。巴尔扎克的小说描写了人在“兽性”和“热情”驱使下上演的一幕幕人间悲剧,应当翻译为《人间戏剧》。 有资料证明,最近新版的中文译本“巴尔扎克小说总集”,已将总标题改正为《人间戏剧》。
别解及辩护:福楼拜说 “喜剧是最深刻的悲哀”。
所以有人认为《人间戏剧》的译名过于直白、平淡,译为《人间喜剧》更能突出其批判精神和反讽意味。
4.《人间喜剧》的主题
首先,《人间喜剧》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其次,《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
第三,《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惨剧,这些惨剧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
此外,《人间喜剧》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也描写到了底层人物。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以毕生经历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5.《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第一,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典型环境),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和资产阶级取代贵族的时代,是这些人物性格形成的土壤。
第二,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 ;
巴尔扎克非常重视小说的细节描写,常常通过肖像细节、言行细节、心理细节、环境细节……具体逼真的描写,突出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
第三,庞大严密的框架结构 ;
《人间喜剧》把 90 多部长、中、短篇小说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又各自独立成篇,有独立完整的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
《人间喜剧》中反复再现的人物有 400 多个,贯穿 70 多部作品,比如《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纽沁根、伏脱冷等。 其二是分类编排法,《人间喜剧》把所有作品看作一个整体,分为三大“研究”,“风俗研究”又分为六大“场景”。 人物再现法:
巴尔扎克结构《人间喜剧》的一种方法,让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重复出现,在多部小说中写他们的思想、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人间喜剧》中的许多人物在《高老头》中纷纷登场,然后在一部或两三部作品中被重点描写,而在其他作品中使这些人物经常穿插出现,从而使《人间喜剧》成为一部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的法国社会风俗史。
八、《高老头》赏析
1.《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的地位
《高老头》是《人间喜剧》的基石;
《高老头》标志着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
《高老头》概括了《人间喜剧》的主题;
《人间喜剧》中的人物从《高老头》开始再现。
2.《高老头》的情节
高里奥老头的惨死、大学生拉斯蒂涅的步步堕落、在逃苦役犯伏脱冷的被捕归案、鲍赛昂夫人告别上流社会。
3.《高老头》的主题
头》浓缩了《人间喜剧》的主题 : 通过高老头、拉斯蒂涅和伏脱冷等人物形象,表现金钱摧残、腐蚀人性的事实。 通过鲍赛昂夫人的情感失意,表现贵族阶级在资产阶级金钱打击下,必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表现人性的多元异化:高老头被金钱和父爱异化;拉斯蒂涅、伏脱冷、阿瞿达被野心和金钱异化;鲍赛昂夫人被虚荣异化。
4.《高老头》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两类资产阶级父亲 :
(1)“父性基督”高里奥:他既是一个精通敛财之道的商人,又是金钱社会的牺牲品 ,同时他又因爱的偏执导致最终的悲剧。
(2)“父性撒旦”泰伊番:通过这个人物,体现了作者对金钱和人性的双重批判。 第二,两类资产阶级女儿 :
(1)娜齐和但斐纳: 她们的区别只在容貌上 ,性格缺陷却惊人的相似:爱慕虚荣、幼稚低能 、自私冷酷 。
(2)维多莉:维多莉就象生活在真空中,父亲认钱不认女儿的冷酷性格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纯洁的天性。虽然父亲把她赶出家门,但她仍然定期去看父亲,她是小说中唯一无辜的羔羊。 第三,两类冒险家 :
(1)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初出茅庐的青年、于连式的野心家。拉斯蒂涅: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人生三课”:鲍赛昂子爵夫人的利己主义哲学;伏脱冷的强盗哲学;高老头的金钱关系。
(2)冷血动物伏脱冷:这是世俗社会中的梅非斯特。是邪恶人性与否定精神的化身。他嘲笑人性的善、道德、法律,对社会深怀仇恨,同时又深刻地洞察到当时社会的罪恶本质。 第四,两类没落贵族 :
(1)生不逢时的鲍赛昂夫人
生不逢辰的过时人物 、不纯粹的异化贵族典型 。
(2)重利轻情的阿瞿达侯爵
如果说鲍赛昂夫人的隐退是迫于无奈。那么,阿瞿达侯爵向洛希斐特小姐 20 万法郎利息的陪嫁投降,则是贵族阶级拜倒在资产阶级脚下的明确表态,体现了贵族阶级的彻底失败。 以上所有人物的共性特征是狂热拜金;扭曲他们性格的外在力量是金钱。
5.《高老头》艺术特征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错综复杂的情节结构
(3)对比原则的运用
(4)特色化比喻 :以动物喻人 、以事物喻人
第一讲 《荷马史诗》
一、《荷马史诗》的形成
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又译《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两部最早的文学作品,也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
公元前十二世纪初期,在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发生过一次历时十年之久的部落战争。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和希腊各地流传着很多关于这次战争的歌谣传说,大多以歌颂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为主要内容。这些歌谣由民间歌人世代相传。到了公元前9-8世纪,一个名叫荷马的民间盲歌人对这些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进行加工整理,编成了两部完整的长诗。这也就是“荷马史诗”这一名称的由来。
史诗成为文学作品在公元前6世纪。当时,雅典的学者们在执政官庇士特拉图的要求下把史诗记录了下来并使其基本定型。以后又经过长期的流传和演变,到了公元前3-前2世纪,才由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学者们最后编定。由此可见,荷马史诗的编写经历了古希腊从氏族社会晚期到奴隶社会衰落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并不是荷马个人的创作,而是以民间歌谣为基础,由集体与个人智慧相结合而形成,最后由文人学者编定的。
二、《荷马史诗》的主要情节
《伊利昂纪》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开端,集中描写了希腊各部落渡海攻打特洛伊第十年里五十一天内发生的事情。战争进行了九年多,众神各助一方,但特洛伊城始终未能被攻破。(全诗共一五六九三行,二十四卷)。
《奥德修纪》以奥德修斯的海上历险为中心的另一部史诗 (全诗共一二一五行,二十四卷)。奥德修斯的回乡之旅极为坎坷。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荷马其人:一个年老的盲歌手,过着流浪的生活,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及其他许多诗歌的作者。行吟诗人。
三、荷马史诗的特征
1.体裁特征:
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
2.内容特点:
史诗中描写的是人间事件,但人间与神界往往相通,诗中英雄既有一般勇士的特征,又具有超人的能力。
3.形成方式及美学品格:
——以口头创作形式在民间流传,后来经过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
——风格一般庄严、崇高。
四、荷马史诗的研究价值
史诗一般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的多是对本民族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口皆碑,世代相传,因而具有很深的民族根源。由于其反映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往往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五、 《伊里亚特》:24卷,15693行,十年战争,只选最后一年中最后的51天,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重点仅是其中的10天。
阿喀琉斯的愤怒
不和女神厄里斯“不和的金苹果”
“给最美的女人”(赫拉、雅典娜、阿佛罗狄忒)
战争本质:
《伊利亚特》是国家形成前希腊社会的一幅全景图,部落联盟、战争目的在贵族掠夺俘虏为奴、瓜分战利品。
阿喀琉斯是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神与人之子、美高大、骁勇善战、能言善辩、慷慨大方、武功盖世、重个人荣誉。
阿喀琉斯的愤怒体现的是集体主义的英雄意识同新兴的贵族强权的矛盾,以及英雄主义将
成为过去的时代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阿喀琉斯是一个“过时的英雄”,但是他的性格的核心仍然是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
赫克托尔,更富于集体主义精神。
作战勇猛,指挥英明
把保卫国家和为部落牺牲视为己任。
尽社会义务的愿望比对家人的感情更强烈,荣誉比生命更可贵。
崇高的悲剧色彩
史诗的风格:富于阳刚之美、格调悲壮、节奏急促。塑造了英雄群像。
史诗是希腊民族思想感情的载体,希腊民族是史诗的真正主人公。展现民族意识是史诗的
特性。
六、《奥德修纪》
24卷,12110行,十年返乡之旅,只选取最后四十天。“一条绳子的结构”,一个情节串起
一系列事件,后来演变为“流浪汉小说结构”: 奥德修斯的历险记、独眼巨人、人变成猪的神女、用歌声引诱和伤害人的人面鸟身女妖、海怪、冥土、两条线索:海上历险,夫妻团聚。
奥德修斯,佩涅洛佩,忒勒马科斯
奥德修斯以机智和刚毅为特色:见多识广、不屈不挠、精力旺盛、武艺高强、忠于自己部
落血肉不离的感情、真正的力量在于睿智老练机敏灵活。
德修斯性格缺陷:
心很重
性狭隘
念不忘个人财富的私有权
求婚者赶尽杀绝。
奥德修斯的忍耐、强烈的求生欲望、镇定自若以及安然脱险的结局,嘲笑了海神的狭隘和
徒劳。它显示了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卓越的智慧之光。这些都是希腊民族所盛赞的人的理想和人格。
史诗的风格:阴柔之美。浪漫色彩、现实主义精神。徐缓肃穆。突出个人形象。
七、荷马史诗的精神共同点
反映了从原始氏族公社制过渡到奴隶制的古希腊社会状况,表现了古希腊民族的生活、思
想、情感和理想,充满了乐观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其共同思想表现为: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荷马史诗产生于古希腊文学史上神话传说与英雄故事繁荣兴盛的时期。整部作品不仅内容丰富多彩,情节引人入胜,而且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首先,规模宏大,构思精巧是史诗结构的一大特色。
其次,史诗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使用了大量口头艺术的表现技巧,如夸张、烘托、比喻、固定修饰语和套语等。
第三,诗歌本身独特的韵律和源于神话传说的丰富的想象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使得全诗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讲 中世纪文学与《神曲》
一、欧洲中古史的分期
1、初期(5——11世纪)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基督教的胜利(313年、380年)和日耳曼诸王国在曾属于罗马帝国的版图上的建立,构成了西方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古代世界的结束和长达一千年之久的中世纪的开始。
2、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12—15世纪)这一阶段,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口
逐渐增长,商业开始复苏,城市始兴起。到12世纪时,城市已成为商业和知识生活的中心。
3、末期(16——17世纪中叶)
封建社会衰亡、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就文学史而言,最后一个阶段已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
的开始,不包括在中古文学史之内。
二、中古文学概述
在漫长的中世纪时代,因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基督教的影响、封建城市的繁荣而形成了三种极具特色的文学艺术,最初来自民间的口口相传,进而形成了固定的文学样式。这四类文学是: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学。作者是僧侣,又称僧侣文学。教会文学的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歌颂上帝创造一切。
教会文学的艺术特点:多梦幻的、蒙胧的、浪漫的气氛,又多劝善惩恶的说教。
教会文学的表现形式:祈祷文、赞美诗、基督故事、圣徒传、梦幻故事、宗教剧等。 特殊的作品:修士们的情书。禁欲主义与自然情欲的矛盾。
英雄史诗产生于8——12世纪,由人民集体创作。主要内容反映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歌颂杰出英雄的事迹。
各国英雄史诗:
英国:《贝奥武甫》(8世纪)
法国:《罗兰之歌》(1080)
西班牙:《熙德之歌》(1140)
俄国:《伊戈尔远征记》(1185)
德国:《尼伯龙根之歌》(1200)
《贝奥武甫》是中世纪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背景和情节都是北欧的。瑞典南部耶阿特族王子贝奥武甫到丹麦做客,帮助丹麦国王除妖。从陆地打到海底,杀巨魔,斗毒龙。贝奥武甫载誉回国,继承王位。50年后,贝奥武甫的国土受到一条火龙的危害。老年的贝奥武甫与火龙交战,杀死火龙,自己也牺牲。
这首史诗有很浓厚的神话传说色彩,掺有基督教成分。史诗歌颂贝奥武甫的正直无私,英勇无畏,对人民负责的英雄品质。史诗写:“在一切国王中,在一切人们中,他是最温良的,最可爱的,是对他的亲族最仁慈的。”
《罗兰之歌》是最早的古法语史诗,是11世纪法国流行的武功歌的代表作,歌颂查理大帝的武功和他的骑士们的忠勇。罗兰是查理大帝的侄儿,也是他忠实的骑士。在一次战斗中,他为了掩护查理大帝,遭到敌军包围和叛徒的陷害,孤军作战,壮烈牺牲。
史诗突出罗兰的忠君爱国精神和对上帝的虔诚。
《熙德之歌》是西班牙文学现存最古老的作品,叙述以熙德闻名的11世纪西班牙著名的军事统帅比瓦尔失宠于国王,最后获得谅解的故事。他被尊为西班牙的民族英雄。此诗现实主义特色突出。熙德的故事不断在史诗、纪事、民谣和戏剧中作为一种题材反复出现。
《伊戈尔远征记》是古代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就。全诗描写罗斯王公伊戈尔于1185年孤军出征南方波洛夫人,兵败被俘的故事。伊戈尔虽然被俘,最终逃脱,回国受到人民的欢迎。这首佚名史诗主要歌颂了伊戈尔的英雄气概,呼吁诸侯团结抵御外敌的侵略。因对后世的影响而著名。 尼贝龙根之歌》取材古日耳曼人传说,描写尼德兰王子西格弗里王子毒杀怪龙,占有尼贝龙根族的财宝,抗击外敌,征服冰岛女王,迎娶恭太王妹妹克琳希德的故事,以后他被恭太王的亲信暗害,克琳希德进行了残暴的复仇,自己也被部下杀害。这部史诗歌颂了英雄西格弗里的高尚品德,揭露了封建主之间权势之争,姻亲杀戮。
骑士文学产生于12——13世纪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它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盛行时代的产物,作者是骑士,反映骑士的生活理想,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和世俗爱情。属于世俗贵族阶级的文学。
骑士传奇主要流行法国北部。内容大都描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情。为爱情而冒险。
著名的骑士传奇是英国《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名篇是《仇思丹和琦瑟的传奇》。 11世纪出现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形成了市民阶级。城市文学是市民创作的文学,
属于市民文学。内容描写市民的日常生活,表现市民的机智聪明,反映萌芽中的新阶级的精神特征。
城市文学的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世态。讽刺叙事诗,如《列那狐的故事》,动物故事集,以兽寓人。
第二节 但丁与《神曲》
一、但丁生平(1265—1321)
受业于拉蒂尼、爱恋贝阿特丽采、两党之争遭流放
二、创作活动和主要著作
(一)但丁在流亡前的早期文学创作 :
《新生》(1292-1293)
(二)写于流放期间的政治学术著作:
《宴会》(《飨宴》)《论俗语》、《帝制论》、《神曲》
三、中世纪文学的扛鼎之作
(一)经典地位
“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二)创作动机和命名
写人的灵魂从地狱上升天堂,结局充满光明、幸福,符合中古人对喜剧的理解,为具有幸福的大团圆的作品。
发扬古希腊罗马喜剧的优良传统,通过象征寓意图象,突出政治讽刺和社会批评,具有讽喻意义。
(三)主要内容与主题——自我完善、探索真理
1、基本构架:《地狱》《炼狱》《天堂》共三部,每部33章,加“序曲”,刚好100章,长约14300行。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叙述自己在35岁时的一个梦境。
维吉尔带他游历了两界,贝德丽采引导他进入天堂。
游历过程构成了、、三部曲。每部33篇,“三”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 “地狱”增加了一篇全书的序幕,全书共100篇,“十”是完全的象征,“一百”是完全中的完全。
全书象征手法突出。
2、小结
采用了中世纪的神学框架,写亡灵的境遇。着眼点却在现实人生:
判根据:人世的道德原则
拯救模式:个体性、此岸性、主动性
(四)作品的二重性
它具有浓厚的神学思想,充满着惩恶扬善的说教。
表现了对当时的宗教、政治和道德伦理等问题与中古传统观念不同的看法,闪现着新时代人文主义的曙光。
表现在思想内容上:
(1)具有基督教世界观的明显烙印,包含了神学和烦琐哲学,站在基督教的立场 。
(2)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肯定了人的感情的解放,要求人类在知识上追求解放,肯定了人类的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
表现在艺术上:
(1)采用中世纪文学流行的象征寓意手法和梦幻故事的形式;
(2)具有明显的新文学特点;
(五)艺术特色
主要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
构思宏伟,想象丰富,结构富有严密性、均衡性与完整性。
用意大利语写作,语言丰富、生动,写情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人物性格鲜明。
表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和浪漫主义精神相结合的特点。
第三讲 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1547年9月29日出生,1616年4月23日在马德里逝世。的作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
一、生平与创作
1.倒霉而伟大的一生 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使他仅受过中学教育; “勒班多的独臂人”经过了四年出生入死的军旅生涯; 生活窘迫 多牢狱之灾。
2.创作简介
1584年 《努曼西亚》歌颂西班牙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1605年 《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
1613年《惩恶扬善故事集》西班牙第一部富有独创性的杰作出版 ;
1614年 《巴那神山瞻礼记》出版,阐述了作家的现实主义理论;
1615年出版《堂吉诃德》第二部;
1615年出版《幕间短剧集》;
1616年病榻上完成最后一部小说《贝雪莱斯与吉西斯蒙达历险记》,作为作家辞世的遗言。
二、《堂吉诃德》赏析
——在笑声中升腾着崇高
1.文学地位:《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不朽巨著,它为现代小说开了先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本畅销书,也是除《圣经》之外译本种类最多的作品。
2.写作意图:塞万提斯在作品自序中说,“这部书只不过是对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的地盘完全摧毁。”
3.基本情节:主仆二人的游侠史。
第一次出游,堂吉诃德单枪匹马,受伤而归;
第二次出游,主仆二人、、战羊群、释犯人,终又受伤而归。 第三次出游,桑丘在公爵的一个镇上当了“总督”,堂吉诃德想在此实现他的改革社会的理想,但却受尽贵族的愚弄,险些丧命。最后,堂吉诃德败于“白月骑士”手下,从此卧床不起,临终方才醒悟。
4.吉诃德》的主题:采用讽刺性的夸张手法,模仿骑士小说里种种荒唐情节讽刺骑士小说 ; 揭示了西班牙王国的破绽百出和它的必然衰落的趋势;小说不仅是一部讽刺小说,还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作品许多地方还表达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三、堂吉诃德形象的分析:
堂吉诃德是欧洲文学中著名的文学形象。他是一个耽于骑士幻想的人文主义者,一个既有悲剧因素又有喜剧因素的复杂形象,性格十分复杂矛盾。
A、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可笑的、道德高尚的疯子)
B、学识渊博,富于理想,甘于献身(可爱的、为理想而奋斗的战士)
C、目的是崇高的,方式是可笑的(可悲)
马克思说:“堂吉诃德认为游侠生活可以和任何社会经济形式并存,结果遭到了惩罚。” 鲁迅先生说:“堂吉诃德立志打抱不平不能说是错误的,错误的是他的方法。”
四、堂吉诃德形象的意义:
A.通过堂吉诃德的游侠冒险,广泛地反映了西班牙的社会现实;
B.反映了作者的思想矛盾,既具有人文主义理想又找不到实现理想的道路的矛盾;
C.批判了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塞万提斯说:“这是对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要把骑士文
学万恶的地场完全捣毁。”
堂吉诃德作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已成为脱离实际、耽于幻想、主观主义的同义语。
总之,堂吉诃德不仅是可笑的,而且是值得同情和敬佩的;他是一个具有基督式博爱精神的人文主义者,一个有着执着追求精神的理想主义者。因此,堂吉诃德给我们带来了笑声,但在喜剧性的堂吉诃德的更深处还隐含了悲剧性的堂吉诃德,这喜剧性的笑声中升腾着耐人寻味的崇高,堂吉诃德形象也因此显得更高大、更有审美价值。
桑丘•潘沙的形象:西班牙农民的典型,他与堂吉诃德既对立又互为补充。 讲求实际,反映出农民的狭隘和目光短浅。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他对现实有正确的判断力;谈吐诙谐,妙语连珠;跟堂吉诃德吃尽苦头,但终未弃他;在当总督的日子里,他断案如神,执法严明,锄强扶弱。堂吉诃德为之奋斗一生没有做到的,他做到了。
五、艺术成就
在艺术上,《堂吉诃德》批判地继承了西班牙骑士小说和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开创了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它代表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小说的最高成就。
首先,小说在结构上具有流浪汉小说的特点;
其次,小说具有讽刺与幽默的风格;
第三,小说用对比法刻画人物性格。
第四讲 莎士比亚
一、莎士比亚的生平
二、莎士比亚的创作
一生创作:37部戏剧 ,154首十四行诗和杂诗,2首长诗。
1.作品出版
从1590年到1612年,莎士比亚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写作生涯。生前,出版过两部长诗,154首十四行诗。去世后,他的朋友共,出版了第一个莎士比亚戏剧集(36部),即所谓的1623年第一对开本。后来,人们又证实《泰尔亲王佩尔克里斯》的大部分也是莎士比亚所写,所以现在说莎士比亚共写了37个剧本。
19世纪中叶以来,有些英国学者认为莎士比亚出身平凡、学历太浅,不可能写出这些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杰作,因而否定他的著作权,并企图证明这些作品的实际作者是当时的某个学者、剧作家或贵族,如培根、马洛、牛津伯爵和德比伯爵等。不过,现在仍没有确切证明,所以无法否定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2.创作分期(两种分法)
第一种是德国学者盖尔维努斯把莎剧分为
第一时期:1590-1600 历史剧、喜剧
第二时期:1601-1607 悲剧
第三时期:1608-1613 传奇剧
第二种是1870年英国学者道邓和弗尼弗尔根据诗歌技巧和作品情调把莎剧分为四个时期,即把第一时期又分为1590-1596 早期抒情诗时期;1596-1600历史剧、喜剧时期。
3.诗歌创作(两种分法)
两首长诗 :《 维纳斯和阿都尼》(Venus and Adonis,1592)
《鲁克丽丝受辱记》(The Rape of Lucrece,1593)
154首十四行诗:按照广泛流行的解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从第1首到第126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美貌的贵族男青年的。从第127首到第152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黑肤女郎的。最后两首及中间个别几首,与故事无关。
主题:歌颂爱情和友谊,赞美真善美的统一,人文主义。风格:最后两行成了一对押韵的警句,画龙点睛。既长于抒情,也善于说理。形象生动,比喻恰当。 韵律优美,富于节奏感。
十四行诗: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译。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组成,每行11个音节,韵式为ABBA,
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另一种类型称为“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或“伊丽莎白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每行10个音节,韵式为ABAB,CDCD,EFEF,GG。
4.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分期
第一时期:历史剧和喜剧时期
历史剧:9部
1590年《亨利六世》(中、下篇)
1591年《亨利六世》(上篇)
1592年《理查三世》
1595年《理查二世》
1596年《约翰王》
1597年《亨利四世》(上篇)
1598年《亨利四世》(下篇)
1599年《亨利五世》
(1547年《亨利八世》后期创作)
历史剧: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是从历史剧开始的。莎士比亚对于从历史材料中寻找戏剧题材似乎特别有兴趣,而且搜集的范围也非常广泛:英国的编年史、古罗马、苏格兰和英国史前史。从狭义的历史剧定义出发,只有以英国编年史为题材的10部才被公认是莎士比亚的历史剧。 10部喜剧:
1593《错误的喜剧》 《驯悍记》
1594《维洛那二绅士》 《爱的徒劳》
1596《仲夏夜之梦》
1597《威尼斯商人》
1598《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1599《无事生非》
1600《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第二时期:悲剧时期
1601《尤利乌斯·凯撒》、《哈姆莱特》、《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
《一报还一报》《奥塞罗》《雅典的泰门》《李尔王》
《麦克白》《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科里奥拉努斯》
第二时期:悲剧时期
思想:17世纪初英国从表面繁荣进入社会动乱的转折时期。王权日益反动,詹姆斯一世在1603年继位后恢复贵族和天主教会的特权,奢侈贪污成风。资产阶级与王室和贵族之间矛盾公开化。圈地运动使农民和城市平民不满,发生过农民起义。莎士比亚看到人文主义理想于英国现实之间难以克服的矛盾,加上人到中年,对社会认识更深,所以批判揭露的力量加强了,视野更开阔了,风格情调也带上了悲愤沉郁的色彩,即使是喜剧也具有悲喜剧的特点。这一阶段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顶峰。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莱特》(四大悲剧)
第三时期:传奇剧时期
1608《泰尔亲王佩里克利斯》
1609《辛白林》
1610《冬天的故事》
1611《暴风雨》
1612《亨利八世》
思想:此时社会更加黑暗,作家也迎来了自己的晚年。他在经历了一段人文主义的低潮之后,还是保持了人文主义的信念,把希望寄托于乌托邦的理想,期望用“人性感化”的方式,通过和解和宽恕来解决社会矛盾。人物情节离奇,浪漫色彩浓郁,一种不同于早期的真正的浪漫。
三、代表作《哈姆莱特》
1.哈姆莱特形象
文艺复兴时代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 :定尘世生活,赞美和追求爱情 ;理想破灭、精神忧郁、思想危机 ;严酷的现实击碎了他昔日的梦幻;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成为精神上的“流浪儿” 。延宕的王子:
2.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源
主观原因: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还过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3.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
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的残酷性; 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起到了唤起民众,奋起反抗封建势力的作用。(快乐\忧郁\延宕\行动王子)
4.《哈姆莱特》艺术成就
情节具有鲜明的丰富性与生动性。
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
反映了莎士比亚戏剧的独特风格
语言上的丰富性、形象性、个性化。
四、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1情节的丰富性与生动性
2人物的性格化
3语言的丰富多彩
第五讲 雨果与《巴黎圣母院》
雨果其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及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他是一个在多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的文学巨匠。他的创作把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一、生平和创作
1、1827年以前:保皇主义倾向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贝藏松,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将军,母亲是天主教徒。雨果很早就显露文学才华,早年的诗歌受到过法兰西学士院褒奖并获得过路易十八的奖金。雨果的第一部诗集《颂歌杂诗》问世于20年代初。
他要求人们应给予自己从头开始的权利:“只因为我牙牙学语时哼过保王歌,难道就一辈子注定在荒唐中度过”?
2、1827-1831年:走向自由主义
1827年10月,雨果发表《序言》这是浪漫主义的宣言书。在这篇文章里,雨果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美丑对照原则“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1830年,戏剧《欧那尼》正式上演,浪漫派与伪古典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最后,浪漫派宣告胜利。
1831年,《巴黎圣母院》出版。
3、30-40年代:思想困惑、精神探索时期
1834年中篇小说《穷汉克洛德》探讨了工人贫困和由此造成的犯罪问题。
三十年代,《秋叶集》、《暮歌集》、《心声集》、《光影集》。
1841年入选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进入上议院,被封为“法兰西贵族世卿”。
1848年的法国革命对雨果的思想和创作的转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积极参加共和主义的政治活动。
4、50-60年代:流亡生涯,走向共和主义
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使雨果回到了自我。在流亡期间,雨果不屈不挠地与独裁政权作斗争。发表《小拿破仑》、《一桩罪恶史》、《惩罚集》。《最后的话》生活方面悲哀相继,他仍笔耕不辍,以非凡的毅力写出了《静观集》、《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作品。
5、70-80年代:走向新的人道主义
1870年,拿破仑第三垮台,雨果回到巴黎,受到热烈欢迎。普法战争爆发后,他表现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巴黎公社失败后,他奔走呼吁,保护社员。
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雨果仍然创作不辍。完成《凶年集》、《九三年》、《历代传说》等。 1885年5月22日 ,雨果与世长辞。法国举国志哀,送葬者达百万,他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雨果一生中主要作品:
•1829年完成的以反对封建暴君为主题的《欧那尼》;
•1831年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1853年写政治讽刺诗《惩罚集》,表达了对共和政体的信念和对拿破仑三世的严厉批判; •1862年写《悲惨世界》;
•1866年写《海上劳工》;
•1869年发表《笑面人》;
•1872年发表诗集《凶年集》;
•1874年发表《九三年》。
二、《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的杰作
(一)情节人物
(二)主题思想
作品通过法国路易十一时期,表达了作者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
两方面,反对封建专制,反对邪恶的宗教势力。爱斯梅拉达是被这两条绳索联合绞杀的。 《巴黎圣母院》主题:
1、揭露教会的黑暗腐败;
2、批判王权的专制反动;
3、颂赞下层人民的美德与抗争精神。
(三)人物塑造
爱斯美拉达:真、善、美的象征。是15世纪黑暗欧洲的一抹亮色。真诚、善良、纯美,从内心的善良愿望出发对待任何人。
克洛德·弗罗洛神父:双重性格的人物,应予以否定。尽管他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但不能抹杀他是个罪人。每次出场都带来阴郁的色彩。仇视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态度。性格变态。小说中最有深度的人物。 加西莫多:单纯,内心善良,与克既象父子又如仇人。克收养了他但又从精神上奴役他,令人同情。
弗比斯:英俊风流、寻欢作乐的情场高手,放浪不拘、逢场作戏的假情人,国王的卫队长、统治阶级的卫道士。
(四)《巴黎圣母院》艺术特色
1、 以人物、环境、感情氛围的圆心结构的反复再现,推进情节,表达主题;
人物的圆心结构
感情氛围的圆心结构
2、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以爱斯美拉尔达的外表美衬托其心灵更美,以加西莫多外形丑衬托其内心美。
用对比手法,使爱斯美拉尔达的美与加西莫多的丑进行对比更见其美丑,让女郎之善良对比克洛德之丑恶,让女郎的痴情对照法比之薄情,让女郎的同情心对比甘果瓦之无义。女郎内外统一,更引人喜爱;加西莫多内外矛盾更引人同情;法比内外矛盾更令人厌恶;克洛德内外矛盾更觉其阴险。
对照手法:
①场面对比: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个审判法庭的对照,一个洋溢着平民的善良、友爱,另一个充斥着残暴、昏庸、伪善。
②人物多层次对比:人物自身的对比,加外貌的丑陋和心灵的美好;法外表的潇洒和内心的丑恶;克外表的道貌岸然和内心的邪恶。人物之间的对比,爱与法比,法比与加,加与克。
3、浪漫主义情节构思
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戏剧性
①运用戏剧结构组织情节,以广场为大舞台,因而带来了戏剧般的流动的叙事视角。内视角集中于一点,外视角不断流动,这是戏剧手法。
②采用了戏剧意义上的悬念、发现、突转。悬念:爱的身世。发现和突转:克洛德的由爱转恨。此外,爱的身世揭开,带来两方面突转,爱不是吉普赛人,不是女巫,仍被送上绞架,突出残酷性;母女刚相认就生离死别,悲剧感。——戏剧性就是艺术效果的集中。
小说写非本时代的事;写幻觉。不写现实,情节可任由作者编织,方能收到情节曲折离奇、不可推敲的效果。大的背景真实,但整个故事无法仔细推敲,大量的偶然因素和巧合,在现实中难以发生,这使小说一波三折,线索头绪众多。这样就增加了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4.以浓墨重彩写哀惋动人的悲剧故事
爱斯梅拉达是红色、亮色,周围的一切都是黑色、暗色。
象征:黑暗的社会现实埋葬了无辜的纯真少女。不论何时,爱斯梅拉达是红色(爱斯美拉达在广场跳舞),克洛德是黑色(副主教克罗德),其他人物的出场都与爱斯梅拉达有对比关系。法比虽然衣服华丽,但总在晚上出现。甘果瓦也是。红与黑的强烈反差。
第六讲 司汤达
一、生平
1.自称“米兰人”的作家
司汤达(1783-1842)原名亨利·贝尔。司汤达是贝尔170多个笔名中最重要的一个,他以此名传世。生于法国,但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意大利的米兰,故以米兰人自居。
2.对父亲的仇恨
司汤达的父亲是个富裕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拥护波旁王朝,敌视法国大革命。他生性沉默寡言,对孩子非常冷淡和严厉。司汤达7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把孩子交给一个天主教神父的家庭教师管理,一心要把司汤达培养成一个保皇党人和天主教徒。司汤达恨透了父亲的反动、顽固、自私和贪财,也恨透了那个神父,称他是暴君、伪君子。在雅各宾专政时期,他父亲被列为反革命嫌疑分子被捕下狱,他毫无怨言,认为完全应该。他对父亲的仇恨一生都未消失,在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中都有强烈的反映,构成了小说主人公的一个特征。
3.意大利情怀
司汤达的家乡是法国东南部的格朗诺布,隔阿尔卑斯山和意大利相邻。母亲祖籍意大利,性情开明活泼,喜爱文学,深得儿子敬爱。由于母亲的关系,司汤达一生都热爱意大利,在他为自己题的碑文上自称“米兰人”。
他的小说《巴马修道院》、《法尼娜·法尼尼》都以意大利为背景,主人公都是意大利人。
4.外祖父的影响
司汤达的外祖父是一个医生,是伏尔泰的信徒,自由思想的拥护者。司汤达从小受到外祖父的培养,得到启蒙思想的熏陶,爱好文学。这使他很早就树立了自由民主的思想,视卢梭为“思想最高尚、才能最伟大的人物”,称外祖父是“真正的父亲和最亲密的朋友”。
他的童年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度过的,深受时代气氛的感染,同情法国大革命,拥护共和政体。他所相信的格言是:“不自由,毋宁死。”
5.追随拿破仑从军
司汤达梦想勇敢和冒险,希望追随拿破仑成就一番事业。1800年他在拿破仑的军事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司汤达的命运就与拿破仑联系在一起。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转战整个欧洲,1812年随军进攻莫斯科。1814年拿破仑失败,被放逐厄尔巴岛。
6.定居米兰,使用司汤达笔名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认识到:“像我这样一个到过莫斯科的人,在波旁王朝的法国除了受屈辱外不会再有别的。”于是他离开巴黎,定居意大利米兰,在那里住了7年。 在米兰,他正式开始从事写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音乐家传记《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1815)。1817年他出版了著名的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第一次使用了司汤达的笔名。这是一个普鲁士小镇的名字,是著名的德国艺术评论家温克尔曼的家乡。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有精湛的研究。司汤达采用这个名字,表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向往。
7.巴黎写作
1821年,司汤达因与烧炭党人有来往而被奥地利警察驱逐出境。为此他离开米兰,回到巴黎。从1822年开始,司汤达匿名为英国报刊撰写巴黎的通讯报道,对法国政治社会要闻和思想文化动态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抨击。1822年出版心理分析论著《论爱情》,1824年出版音乐家评传《罗西尼的一生》,1825年发表了著名的文艺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1827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1830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红与黑》,它标志着司汤达文学创作的最高峰,此书成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使司汤达成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1842年3月20日司汤达突然中风,与世长辞。司汤达死后,遗体安葬在蒙马特尔公墓。墓碑按照司汤达生前遗嘱,刻着意大利文:
亨利·贝尔
米兰人
写作过
恋爱过
生活过
二、司汤达的性格
1.特殊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他内心敏感多疑而又善于克制的个性特征,任何极细微的事情都会引起他情感的波澜和内在的自我视。(沉静、稳重、坚毅、独立)
2.司汤达对爱情心理很敏锐,这与他独特而曲折的爱情生活有关。
他身上有两种热情,热爱战争和热爱女人,具体化为崇拜拿破仑(代表战争)和意大利女人。
怀疑人类:他的性格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害怕上当受骗。对人不信任,对人类的怀疑,成了他根深蒂固的性格特征。他除了惧怕受人欺骗,被人利用外,还惧怕欺骗自己。他养成了处处设防,经常自我检查,自我克制的习惯。
他一生都喜欢掩掩藏藏,乔装打扮,神秘莫测,喜欢把自己的经验和思想隐藏起来。他有170多个笔名就是因为喜欢隐瞒真相的癖好造成的。任何感情如果他不想承认属于他自己,任何轶事如果可能泄露他的私人生活,他就用这样那样的笔名。不仅公开发表的作品他用笔名,私人信件他也不签署自己的真名。
理性特质:司汤达的理性特质,使他对人类的灵魂明察秋毫,他像冷静的哲学家,企图把感情生活的每种现象分解成种种元素,并借助数、量、衡来说明问题,这使他的写作具有强烈的科学性,表现出现代思维的零度风格。
这种充满理性的静观默察源于他对18世纪严格讲究理性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继承,源于当时冷静务实的社会风气和他对数学的热爱。这种理性特质也赋予给他小说中的人物,使小说中的人物也能理解自己灵魂里发生的一切,因此,他的小说中经常出现连篇的人物独白,把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活动揭露无遗。
三、司汤达的思想特征
1.在政治上,他是个坚定的拿破仑分子,反对封建复辟,歌颂自有、平等和民主。
2.在哲学上,他是个唯物论者。
3.在宗教上,他是个无神论者。
四、司汤达的创作原则
1.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生活。
司汤达是现实主义先驱,虽然他在他的文论中从未提过现实主义,他提倡浪漫主义以反对古典主义,但他所论述的浪漫主义精神,实际上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19世纪30年代的浪漫主义是不同的。
2.反对“三一律”
司汤达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在反对古典主义中提出的,他对古典主义的批评集中表现为反对“三一律”。
3.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司汤达的美学思想,不仅支持了当时与古典主义作斗争的法国浪漫主义运动,而且为1830年以后兴起的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五、司汤达的创作实践
司汤达一生写了10余部小说,重要小说是《红与黑》与《巴马修道院》,另外他写了三部人物传记,四篇游记和多篇论文。重要论文是《拉辛和莎士比亚》和《论爱情》。
司汤达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米兰时期(1814—1821)
文学成就:人物传记、政论、随笔和艺术史《意大利绘画史》 (1817) 首次提出现 实主义主张。《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1817)第一部旅行随笔。
2.巴黎时期(1821—1830)
文学成就:文艺评论和小说(创作高峰) 《论爱情》(1822)激情 趣味 虚荣 肉欲
《拉辛与莎士比亚》 (1823¡ª1825) 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阿尔芒斯》(1827)第一部小说,是司汤达通过爱情故事反映政治主题小说的初步尝试。 《法尼娜•法尼尼》(1829)意大利题材的短篇小说。
《红与黑》(1830)标志着司汤达的创作高峰。
3.奇维塔维基亚时期(1830—1842)
文学成就:小说、回忆录和旅行随笔等,以意大利题材为主。(创作后期)
《吕西安•娄凡》(《红与白》) (1834)
《意大利遗事》(1837—1839)表现了“意大利的热情性格”和对“力”的崇拜。 《巴马修道院》(1839)用52天完成的,生前唯一获得成功的作品。
六、代表作《红与黑》
1.《红与黑》的文学地位
2.关于《红与黑》的创作
“红”象征充满英雄业绩的拿破仑时代。
“黑”象征教会恶势力猖獗的复辟时期。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被看作是法国乃至欧洲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小说根据一则新闻报道改编。1827年,司汤达在《法院公报》上看到他的家乡发生的一件谋杀案。一个名叫贝尔德的青年家庭教师,成了这个家庭主妇的情人,事情败露后,由于怨恨和绝望,家庭教师
杀死了那个主妇。司汤达根据这则报道,写成了长篇小说《红与黑》。
3.小说的故事情节
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于连的两次爱情动机都是以爱情占有为出发点最终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4.小说的创作意图
副标题“1830年纪事”表明了作者通过描写当代法国两种对立的力量和斗争,反映社会现实,批判复辟王朝的创作意图。因此,小说首先是一部政治小说,一部通过爱情而写的政治小说。
思想内容(“政治小说”)
《红与黑》副标题为“1830年记事”,具有鲜明倾向的“政治小说”:
反映了1825年--1830年王政复辟后期法国社会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各个阶层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写出了王政复辟时期青年一代的不幸命运,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主题。
5.于连:平民反抗英雄
在《红与黑》中,作者多次称于连为“英雄”、“我们的英雄”。于连是个头脑敏锐,意志坚强,高傲自尊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崇拜拿破仑。因为在拿破仑的时代,坚强的个性可以不凭门第和财产而发挥自己的才能。于连说:“在那个时代,像我这样的人,或者已经被杀死,或者在36岁时就当上了将军。”他满怀英雄气概,充满英雄幻想,却生不逢时,生活在王政复辟时期。尽管他用尽种种手段想打入上流社会,然而都失败了。当他发现他的种种追求都毫无意义时,他放弃了卑鄙的手段,不愿向现实社会妥协。他说:“天才要么成为拿破仑,否则就要像个罪犯被处决掉。”他不顾别人的解救,毅然选择了死。
于连形象的多元多层次结构
单一性元素:确立自我、向往民主、善心不泯、生性敏感、刚强坚毅
两重性元素: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雄心与野心、虚伪与正直
性格系统结构:自尊-自卑;善心不泯;生性敏感;
虚伪-正直;刚强坚毅,向往民主;
雄心-野心,反抗-妥协;
个人奋斗是根本特征。
整体功能:反抗性是又一突出特征。
结论:具有反抗精神的个人奋斗的典型。
另有“野心家说”、“伪君子说”、“革命者-民主战士说”。
于连性格发展的三个典型环境
维利叶尔德·瑞那市长家:反抗青年
于连以高傲对抗贵族的轻蔑,借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具有平民反抗意识。
贝尚松神学院:野心家
于连以高傲的沉默对付周围的敌人,小心谨慎地施展伪善的本领,与教会妥协乃至同流合污。
巴黎木尔侯爵府:复辟实力的走卒。于连以虚伪抗击虚伪,以轻蔑对付轻蔑,借以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监狱中:彻底的反抗者。于连从沉迷中苏醒,决心以死来反抗不公平的社会。
于连形象的意义:
于连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个人奋斗者的形象,在他身上,既体现了大革命后英雄主义尚存的法国社会的时代精神,特别是表现了受压抑的一代年轻人对人生与社会的理想,同时也投射出司汤达自身的人生体验和心理欲望。于连身上表现的反压迫、求自由,坚定地追寻自我生命价值的精神,体现了人的一种普遍的生存需求,因而具有积极意义,而他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则成了这一形象历来难以为读者完全肯定和接受的根本原因。
造成于连悲剧的原因:于连是复辟时期无权和受压迫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他敢
于反抗现存制度,但其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的,因此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动摇和妥协也是必然的。他虽然具有反抗的意识和行动,但并不是大革命时期的英雄,他身上兼具反抗性、动摇性和妥协性。然而他最终还是一个为统治阶级所不容的平民青年。
6.小说艺术特色
A.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于连奋斗过程中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在维立叶尔城(市长家)贝尚松(神学院)巴黎(木尔侯爵府)三个典型环境中被展示出。
B.杰出的心理描写:环境的重压和向上爬的野心,于连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自尊与自卑,虚伪与正直,野心与警觉,激情的冲动与理性的束缚,欢乐与痛苦,反抗与妥协多重矛盾心理。(引领现代小说注重心理的发展方向)
C.善于运用戏剧冲突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D.小说情节结构完整、严谨,富有戏剧性。
第七讲 巴尔扎克及其创作
一、文学地位: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从今以后,他的名声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
二、生平(1799~1850)
1.童年的不幸
2.沉重的债务,失败的婚姻
三、巴尔扎克的创作
巴尔扎克的创作生涯,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1829到1834年,是《人间喜剧》的酝酿阶段,发表小说42篇,大多是中短篇 精品。
《苏城舞会》 《高布赛克》 (1830)
《驴皮记》( 1831 )
《夏倍上校》 (1832)
《欧也妮·葛朗台》(1833)
2.1835到1842年,即有计划地为《人间喜剧》大厦准备构建的阶段,发表16部长篇、10部中篇和8个短篇,篇篇堪称佳作。
《高老头》(1835)序幕并点出整套作品的中心 ——金钱在当今社会中的杠杆作 用。
《禁治产》(1836)《古物陈列室》(1839)《幻灭》(1839)
3.1842到1848年,系统地出版《人间喜剧》的阶段。巴尔扎克一面修改、汇编旧 作,一面不断补充新作。
1844)是本阶段的新成果。
《人间喜剧》以每年三至四卷的速度出版,至1846年9月, 16卷本已全部出齐。《贝姨》(1846)、《邦斯舅舅》(1847)补编为17卷,于1848年出版。至此一座 由90余部小说构成的《人间喜剧》大厦已基本落成。
四、巴尔扎克复杂的世界观
1.哲学观:巴尔扎克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这一点决定了他客观冷静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2.宗教观:巴尔扎克并非宗教信徒, 却肯定宗教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
《 前言》:基督教, 特别是天主教,既然是压制人类邪恶的一套完整的制度, 因此它也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最大因素。
《巴尔扎克论文集》:宗教就是全部社会。它不是神的设施,而是人的需要。天主教是完美的宗教,是唯一能批准生活权与政治权的权力。
3.政治观: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资产阶级立场,使他崇尚拿破仑式的英雄,却又不满七月王朝的腐败,同时痛恨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 他钦羡贵族阶级的高贵门第, 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
代表贵族的德字, 又憎恨波旁王朝森严的等级观念。如此矛盾的思想充分地体现在他的创作中, 《人间喜剧》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狂热拜金的丑恶, 同时对贵族阶级的衰落大唱挽歌。
4.人性观:巴尔扎克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 贪欲使他作恶, 社会法则却使他向善。
《前言》:人性非恶也非善, 人生出来只有本能和能力;与卢梭所说的相反, 社会不仅没有败坏人心, 反而使人趋于完善, 使人变得更好;可是利欲却同时过分地发展他的不良倾向。类似中国哲学家庄子观点:性犹湍水也, 决之东方则东流, 决之西方则西流。
5.人道主义立场:与19世纪所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样,巴尔扎克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 并且认为这是他创作的出发点。
他在《关于劳动的信》中尖锐地指出:穷人多到一个相当数目,富人屈指可数,革命就为时不远了。表现了对弱者的同情。而他对贵族阶级的同情,则被认为体现了他人道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五、巴尔扎克的文学观
1、文学描写的焦点:
A、描写人性中的热情; B、肯定理性对热情的约束。
2、文学反映现实的方法 :
A、主张塑造典型人物; B、讲求细节的真实。
六、巴尔扎克的深层心理积淀
1、对金钱的既爱又恨。
幼年时母亲的格言:财产就是一切。
他的一生渴望金钱、荣誉和地位,那种如饥似渴的程度,不是常人可以相比的,因而,也极少有人像他那样对金钱的魔力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人间喜剧》注定是金钱史诗。
2、对贵夫人的追逐。贵夫人是地位的符号,爱幕虚荣的作家有贵夫人情结。 在小说中,他大量描写野心家征服贵夫人,把她们当做驿马,这是作家的一种心理补偿。
七、关于《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在《 前言》中说 :《人间喜剧》这个基本意思,在我的脑海里,最初像一个美梦,像一种不能实现的计划,我对它反复思量,又让它飘然远引;又像一个幻想,它微笑着,露出一张女性的脸庞,但马上又展翼振翅,飞回奇幻的太空。可是这个幻想,也如许多幻想一样,却化为现实,它发号施令,它有束缚力量,非听从它不可。
但丁的启示:但丁的《神曲》原名《神的喜剧》( La Com é die di vine )。巴尔扎克在 1840 年决定把自己作品总集命名为《人的喜剧》( La Com é die humaine ),中译本译作《人间喜剧》。 专家争执:关于书名的中文译法,中法学者均有异议: La Com é die humaine 中的关键词 Com é die ,在权威法文辞典中有二义:一泛指 “戏”,另一专指“喜剧”。巴尔扎克的小说描写了人在“兽性”和“热情”驱使下上演的一幕幕人间悲剧,应当翻译为《人间戏剧》。 有资料证明,最近新版的中文译本“巴尔扎克小说总集”,已将总标题改正为《人间戏剧》。
别解及辩护:福楼拜说 “喜剧是最深刻的悲哀”。
所以有人认为《人间戏剧》的译名过于直白、平淡,译为《人间喜剧》更能突出其批判精神和反讽意味。
4.《人间喜剧》的主题
首先,《人间喜剧》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其次,《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
第三,《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惨剧,这些惨剧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
此外,《人间喜剧》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也描写到了底层人物。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以毕生经历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5.《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第一,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典型环境),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和资产阶级取代贵族的时代,是这些人物性格形成的土壤。
第二,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 ;
巴尔扎克非常重视小说的细节描写,常常通过肖像细节、言行细节、心理细节、环境细节……具体逼真的描写,突出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
第三,庞大严密的框架结构 ;
《人间喜剧》把 90 多部长、中、短篇小说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又各自独立成篇,有独立完整的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
《人间喜剧》中反复再现的人物有 400 多个,贯穿 70 多部作品,比如《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纽沁根、伏脱冷等。 其二是分类编排法,《人间喜剧》把所有作品看作一个整体,分为三大“研究”,“风俗研究”又分为六大“场景”。 人物再现法:
巴尔扎克结构《人间喜剧》的一种方法,让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重复出现,在多部小说中写他们的思想、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人间喜剧》中的许多人物在《高老头》中纷纷登场,然后在一部或两三部作品中被重点描写,而在其他作品中使这些人物经常穿插出现,从而使《人间喜剧》成为一部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的法国社会风俗史。
八、《高老头》赏析
1.《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的地位
《高老头》是《人间喜剧》的基石;
《高老头》标志着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
《高老头》概括了《人间喜剧》的主题;
《人间喜剧》中的人物从《高老头》开始再现。
2.《高老头》的情节
高里奥老头的惨死、大学生拉斯蒂涅的步步堕落、在逃苦役犯伏脱冷的被捕归案、鲍赛昂夫人告别上流社会。
3.《高老头》的主题
头》浓缩了《人间喜剧》的主题 : 通过高老头、拉斯蒂涅和伏脱冷等人物形象,表现金钱摧残、腐蚀人性的事实。 通过鲍赛昂夫人的情感失意,表现贵族阶级在资产阶级金钱打击下,必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表现人性的多元异化:高老头被金钱和父爱异化;拉斯蒂涅、伏脱冷、阿瞿达被野心和金钱异化;鲍赛昂夫人被虚荣异化。
4.《高老头》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两类资产阶级父亲 :
(1)“父性基督”高里奥:他既是一个精通敛财之道的商人,又是金钱社会的牺牲品 ,同时他又因爱的偏执导致最终的悲剧。
(2)“父性撒旦”泰伊番:通过这个人物,体现了作者对金钱和人性的双重批判。 第二,两类资产阶级女儿 :
(1)娜齐和但斐纳: 她们的区别只在容貌上 ,性格缺陷却惊人的相似:爱慕虚荣、幼稚低能 、自私冷酷 。
(2)维多莉:维多莉就象生活在真空中,父亲认钱不认女儿的冷酷性格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纯洁的天性。虽然父亲把她赶出家门,但她仍然定期去看父亲,她是小说中唯一无辜的羔羊。 第三,两类冒险家 :
(1)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初出茅庐的青年、于连式的野心家。拉斯蒂涅: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人生三课”:鲍赛昂子爵夫人的利己主义哲学;伏脱冷的强盗哲学;高老头的金钱关系。
(2)冷血动物伏脱冷:这是世俗社会中的梅非斯特。是邪恶人性与否定精神的化身。他嘲笑人性的善、道德、法律,对社会深怀仇恨,同时又深刻地洞察到当时社会的罪恶本质。 第四,两类没落贵族 :
(1)生不逢时的鲍赛昂夫人
生不逢辰的过时人物 、不纯粹的异化贵族典型 。
(2)重利轻情的阿瞿达侯爵
如果说鲍赛昂夫人的隐退是迫于无奈。那么,阿瞿达侯爵向洛希斐特小姐 20 万法郎利息的陪嫁投降,则是贵族阶级拜倒在资产阶级脚下的明确表态,体现了贵族阶级的彻底失败。 以上所有人物的共性特征是狂热拜金;扭曲他们性格的外在力量是金钱。
5.《高老头》艺术特征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错综复杂的情节结构
(3)对比原则的运用
(4)特色化比喻 :以动物喻人 、以事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