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爱好者论坛_七星沟水电站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 :

七星沟水电站

北川县禹恒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06年5月30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法人代表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

门建设性质占地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评价经费(万元)

[1**********]880

肖大凤

七星沟水电站

北川县禹恒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北川县白什乡白水村传真

/

邮政编码

/

杨全

北川县白什乡白水村

北川羌族自治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

新建

批准文号行业类别及代码绿化面积(平方米)

2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007年5月31日

北发改[2006]17号

水电

1667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预期投产日

800

6.1%

1.1

1、项目由来

北川县禹恒水电有限责任公司经北计经[2005]95号文批准,拟在青片河支流七星沟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计划建设七星沟电站。总装机容量900kW 。开发任务为发电,无其它综合利用要求,该项目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中第四类第1项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北川羌族自治县水务局易北水机[2006]50号文下达了关于北川七星沟电站开发水能资源的批复,同意其开发利用。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等的工作。北川羌族自治县水务农机局分别以北水机[2006]48号、[2006]43号、[2006]04号文对以上工作做了批复(详见附件)。按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根据绵阳市环境保护局2006年4月4日的批复要求,七星沟电站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据此,北川县禹恒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持“国环评证乙字第3232号”)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实地踏勘、资料收集、现场实测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

2、建设性质及位置

七星沟水电站属新建项目,位于北川县白什乡白水村境内,取水口设在七星沟右岸,经2482米引水隧洞,进入压力前池,获得净水头236.5米,在七星沟与白什沟交汇三角洲阶地上建造厂房,发电尾水还于河道。该电站属无调节电站,设计流量0.6m3/s, 装机(400+500)90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565万千瓦时。

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3、工程内容及规模

七星沟水电站综合利用青片河支流七星沟水能资源的低坝无调节引水式水电站,其开发目标为发电,无其它综合利用要求。

七星沟水电站装机2台,设计引用流量0.6m3/s,设计水头236.5m ,总装机容量900kw 。多年平均年发电量565万KW ·h ,年发电利用小时数6278h 。保证出力260千瓦。

4、工程特性

工程名称:七星沟水电站建设地点:北川县白什乡白水村。开发河流:青片河支流七星沟工程等级:五等

工程规模:装机容量400+500KW开发方式:引水式开发目的:发电建设性质:新建

工程主要特征指标见表1。

表1

序号一(一)12

七星沟水电站工程特性表

单位

数量

备注

水文气象特征渠首枢纽水文气象特征

河名:渠首以上河流长度

km

6.53

3渠首以上流域面积km

2

20.98

实测与插补延长年份

4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年

3

45

[***********][1**********](二)123456二(一)123456

多年平均流量最小流量保证流量多年平均径流量设计洪水流量(p=5%)校核洪水流量(p=1%)

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设计保证率(p=10%)流量设计保证率(p=50%)流量设计保证率(p=90%)流量

多年平均输沙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最大风速厂区枢纽水文气象特征厂区以上河流长度厂区以上流域面积设计洪水流量(P=5%)校核洪水流量(P=1%)

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渠首枢纽建筑物

拦河坝

坝型:浆砌条块石栅栏溢流坝

固定坝顶高程固定坝顶长度栅栏长固定坝顶宽度固定坝底宽度

M /SM /SM /S亿M

3

333

0.440.110.160.[1**********]8.9201420.0300.6270.3630.3192.427801236-1116

P=90%

M /SM /SM M M /SM /SM /S万吨MM

03333

C C C

M /S

3

KM KM

32

10.0333.[1**********]5.211156.36

M /SM /SM M

3

M M M M M

1418.094.09.03.27.8

(一)1234(二)1234(三)123678四1234567五123456789六

节制闸孔数闸孔净宽闸底高程闸门顶高程冲砂泄水闸孔数闸孔净宽闸底高程闸门顶高程无压隧洞设计底宽度设计过水深度设计渠底坡度:1/1000

设计流量校核流量校核水深压力前池长度宽度池顶高程正常运行水位最高水位最低运行水位池底高程压力管道型式:露天式钢管

主管数量主管长度内径管壁厚度支管数量支管长度内径管壁厚度厂区枢纽

根M MM MM 根M MM MM

1353.9745008,10210.323508

M M M M M M M

11.03.01416.901415.101415.271413.271412.37

M /SM /SM

33

孔M M M

11.21414.541415.84

M M M M M M M

11.21415.521416.8324821.20.78

0.60.720.9

234567七1

厂房尺寸:21.84×8.94×8.0

水轮机安装高程发电机层地面高程

行车跨度

尾水渠形式:M7.5砌块石拱形暗渠

尾水位高程主要机电设备水轮机

型号:CJ22-W-55/1×7

CJ22-W-65/1×7.5

台数单机额定出力单机引用流量

水头转速

台千瓦M /SM 转/分

3

M

2

M M M

1157.901157.007.5

M 1155.70

15570.[1**********]

0.294240900

2发电机型号SFW400-6/850

SFW400-6/850台数单机容量电压转速

台千瓦伏转/分

[1**********]

5004001000

3调速器型号:CJT-1

台数

台千瓦小时万KWh

[1**********]

P=90%

456九1

保证出力多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多年平均发电量

施工主体工程总量

水泥河砂钢材木材炸药

T M

3

724224023.6314.8511.353111016

T M

3

T 工日月

34

总用劳力建设工期

1

总投资其中:建筑工程费机电设备及安装费金属结构及安装费

其它费

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元元

484.55193.71166.5939.730.8453840.98

23

单位千瓦投资单位电能投资

5、项目组成

七星沟水电站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取水枢纽,输水工程,厂区枢纽)以及辅助工程、办公及生活设施等。工程项目组成详见下表2。

表2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取水枢纽:拦河坝、节制闸、冲砂泄水闸

输水工程:输水隧洞主体工程

(2482m );前池(11m ×3m ×7.5m );压力钢管(354m )

破坏植被,生态,施工噪声、废水、废气,废渣,

厂区枢纽:发电厂房(195m )尾水渠及变电站)

办公及

生活设新建办公室、宿舍(160m 2)施仓储或

施工便道300m

其它

2

七星沟水电站项目组成表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期

营运期/

永久占用部分土地,会形成约2km 的减水河段

水土流失

厂房检修废弃物

永久占用部分土地,生活

污水、生活垃圾

植被恢复

6、工程占地及平面布置

七星沟水电站为高水头低坝无调节引水,无库区淹没占地问题;隧洞在山体中穿行,暗渠、厂房建在荒坡地上,工程项目临时占用荒地1000平方米,永久性占地1667平方米(荒坡、河滩地)。平面布置见附图2。

7、项目投资及劳动定员

本项目投资约412万元。

本电站设计编制定员7人,其中:站长1名,技术人员1名,发电运行4名,后勤服务人员1名。

8、淹没及移民安置

由于本电站为引水式高水头低坝无调节电站,其取水口采用底格拦栅,本电站不存在淹没问题,因而本项目不涉及移民安置问题,不存在淹没赔偿,但可以提供一些临时就业机会。

9、工程与当地规划一致性分析

本工程是利用七星沟水能资源的电站,目前在七星沟没有电站,北川羌族自治县发展计划和经济贸易局、北川羌族自治县水务农机局以北计经[2005]95号文批准,在青片河支流七星沟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计划建设七星沟电站。总装机容量900kW 。根据北川羌族自治县水务农机局[2006]50号文的批复,同意本项目对水能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因而项目的建设能充分利用七星沟资源。该项目厂区在北川县白什乡七星沟与白水沟交汇三角洲阶地上,该项目所在区域不在自然保护区(见后附证明)、根据现场踏勘该项目也不在旅游规划区内,因而本项目与当地规划是相容的。

应重点说明与流域规划的符合性

10、工程选址合理性分析

七星沟水电站属新建项目,位于北川县白什乡白水村境内,取水口设在七星沟右岸,经2482米引水隧洞,进入压力前池,获得净水头236.5米,在七星沟与白什沟交汇三角洲阶地上建造厂房,发电尾水还于河道。该电站属无调节电站,设计流量0.6m3/s, 七星沟水电站引水渠首多年平均流量0.44m3/s,最枯流量0.11M3/S。七星沟水电站为充分利用该河段的水能。该河段水生生物较少,鱼类区系组成较简单,主要保护鱼类很少(见北水机[2006]49号)。取水口处未采取严格的防渗技术措施,电站尾水均能归入原河流,多处山溪水有足够的水量保证生态流量,并通过采取其他渔业环保措施,电站建设对鱼类的影响较小。项目建设对珍惜陆生野生动物及珍贵植物无影响(见北川羌族自治县林业局证明),并且周围没有农田,农户,没有工业、工厂,没有灌溉、饮水需求,因而该项目的选址是

合理的。

缺: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七星沟水电站属新建项目,周围无工业污染源。故本工程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变原有土地的使用性质,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北纬31°14′~32°14′,东经103°44′~104°42′。东接江油市,南邻北川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县政府驻地曲山镇,距绵阳市中区72公里,距省会成都186公里。本项目位于北川县白什乡白水村境内,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2、地形、地貌

北川属四川盆地平丘至高原的过渡带。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的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最高点插旗山海拔4769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对高差4229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密布的溪流分别汇集于湔江、苏宝河、平通河、顺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奔流出境。

3、地质、地震

本区在大地构造上属后龙门山褶皱以南,属高山区,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较大,山脊海拔高程多在2200-3100区内未发现大规模的地质灾害,表明区内地壳稳定性较好。地质构造条件较单一。新构造运动不明显,只有局部小范围的表层滑动,未见大面积滑坡、崩岸等不良地质现象,区域相对稳定,按2001年《中国地震区划图》确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 ,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

4、气候、水文

县境属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较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县城曲山,年均气温15.6,降水量1399.1毫米,极端最高温度36.1最低温度-4.5。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各地气象要素也有明显差异。

北川县有一江(湔江)五河(白草河、青片河、都坝河、苏宝河、平通河)四大沟(寨子沟、太白沟、后园沟、白坭沟)。北川县的河流属涪江水系,最大河流是湔江

(名通口河),长350KM 。境内有青片河, 白草河, 土门河与白泥河汇集为湔江, 出境至江油青莲汇集为涪江源头. 七星沟位于清片河支流, 流域灌木丛生, 森林茂密, 水资源丰富, 自然落差大,水电资源开发条件优越, 本项目建在七星沟中上游。七星沟一级电站引水渠首以上集雨面积12.6平方公里,河道长3.8公里;河床平均比降70.15‰;厂房以上流域集水面积18.1平方公里,河道长6.1公里;河床平均比降68.18‰。多年年均流量0.286M3/S;最枯流量0.06M3/S。多年平均降雨量780mm ,其中6-9月占全年降雨量67%5、动植物、水生生物

全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植被面积22.04公顷,森林面积13.47公顷。有植物资源1000多种,森林覆盖率46.4%,用材林优势树种有冷杉、类、桦木、桤木等,主要经济林木有漆、茶、桑、油、桐、杜仲、黄柏、厚朴、辛夷、核桃、猕猴桃等,还有被称为孑遗“活化石”的洪桐、水杉、古老“活化石”银杏等7种珍稀树种10余万株,动物资源中,己知的有5纲28目352种,被列为一、二级国家保护动物有52种,其中一类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豹、绿尾虹雉等11种。

根据现场踏勘,厂址周围基本为次生林,河滩荒地,基本没有农田。野生动物主要有麻雀、蛇、燕子等。根据北川羌族自治县林业局开据的证明,本电站的建设对珍惜野生动物及珍贵植物无影响。根据北水机[2006]41号文,本项目所在水域七星沟属于高山峡谷型山间溪沟,鱼类区系组成较为简单。清片河主河道有省级保护鱼类青石爬鮡、黄石爬鮡以及短体间吸鳅。这些鱼类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岷江上游、雅砻江、涪江上游、清片河。属于底栖鱼类,身体呈灰色,背部色深。常生活在山区河床多砾石,有流水的河流中,它是清片河的主要经济鱼类。白水沟电站建于白水沟支流,其主要保护鱼类很少。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社会经济结构

2004年12月前,全县辖3镇13乡(其中有民族乡11个);12月中旬,恢复建立都坝、桃龙、墩上、马槽4个羌藏民族乡,全县辖3镇17乡(其中少数民族乡15个)278个村1381个村民小组,农村总人口14237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8.6%。年末耕地面

积11330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8257公顷。有乡镇企业1906个,从业人员8047人。2002年,各乡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以发展为主题,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推进乡镇各项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

2、教育、文化和文物保护

全县有普通中小学16所,职业高中1所。全县有医院31所,有病床392张。计划生育率99.3%,广播覆盖率为81%,电视覆盖率为100%。2001年11月修建150m

2

红军碑林馆,被绵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立了于马槽羌族乡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医院”的文物保护标志。

项目周围无名胜古迹、重点保护文物。

环境质量状况

工程影响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由于本项目地处农村环境,周围没有工厂、企业等,环境现状均较好,没有受到污染,因而未对本项目周围做本底监测,利用项目周围“大湾电站环境影响报告表”(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监测项目:TSP、SO2、TSP 。

表4

污染物名称TSP SO 2NO 2

空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日平均浓度

监测值(mg/m3)

0.240.0580.009

标准值0.30.150.12

超标率000

评价结果表明,SO2、NO2和TSP 的日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可见当地空气环境质量较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地表水监测值如下:

表5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项目监测值标准值超标率(%)

pH 8.20-8.276.5

8.5

0-

COD cr 2.6040

(单位:除pH 、色度外,其余为mg/l)

BOD 5

氨氮0.26-0.500.50

DO 7.77-8.1460

2.983/

由表可见在监测的评价河段:pH、BOD 5、COD cr 、DO、氨氮均不超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域标准要求,水质良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昼间噪声48.6-54.5dB(A),夜间噪声37.1-45.0dB(A),可见监测点昼夜间噪声级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1类标准,具有一定对环境容量,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从拦河坝至厂房,周围均为山体,引水渠道在山体中穿行,周围没有工厂、农户等,根据七星沟水电站工程特点,结合工程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分析,确定七星沟水电站污染控制对象及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表6。

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声学环境:区域声学环境质量应达到国家规定的1类标准要求;地表水环境:地表水体水质和水体功能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发生变化。生态环境:项目区域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表6

环境要素水环境

保护目标七星沟水体

厂房下游河段

声环境

周围敏感点周围大气环境及

环境空气

周围敏感点陆生生物

道路两侧隧洞施工周围

坝至厂房的减水河段及下泄

水生生物

尾水河段

生态环境

工程施工、取土场取石场、弃

水土保持

渣场

生态系统完整性北川县白什乡白

社会环境

什村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影响范围坝址至厂房减水河段

影响因素运行期电站引水下泄尾水排放施工噪声、交通噪声

工程施工周围敏感点工程施工区周围及建材运输

扬尘、汽车尾气

引水及下泄尾水

开挖、取土石、弃渣等

减水区及隧洞施工区

涉及的村庄

民权益、社会经济等引水、土石方开挖等土地利用、人群健康、移

评价适用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水域标准执行;

(2)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按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执行;

(3)声环境质量标准:按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1类区标准环

境执行。质执行标准见表7。量

表7七星沟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指标的环境质量标准

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准准》(GB3096-93)1类区

(GB3838-2002)Ⅱ类项目pH

COD cr BOD 5DO 氨氮石油类

标准值(mg/L)6~9≤15≤3≥6≤0.5≤0.05

(GB3095-1996)二级

[dB(A)]项

标准值[dB(A)]5545

标准值(日平

均) (mg/Nm3)

0.30.08

TSP NO 2

昼间夜间

污染

废水:施工期生产废水严禁外排;生活污水禁止排入河道。

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噪

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种不同施工

物阶段标准执行;其它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执行排放标准见表8、表9。排放标

表8

七星沟水电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GB16297-1996)二级项目

TSP

标准值(mg/m3)

1.0

NO 20.12

七星沟水电站噪声排放执行标准阶段昼间

75土石方

85打桩施工阶段

(GB12523-90)70结构

65装修

运行阶段(GB12348-90)1

55

表9

单位:[dB(A)]

夜间55禁止施工5555

45

总量控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列出本工程需执行的总量控制指标:

本工程生活污水建旱厕用于蔬菜、绿化区施肥,不新建排污口,不外排,因而不

制本程不存在总量控制问题。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本工程永久占地1667平方米,将破坏原有植被,原有植被主要为次生林和低矮的灌木等,其中渣场780平方米,施工期结束覆土恢复植被,厂房永久占地将摘种树木等绿化,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施工期临时占地1000平方米,将破坏原有植被,临时占地没有耕地,因而不存在青苗赔偿,但是在施工结束后要做好植被恢复工作。水土流失主要由施工期的开挖产生,本项目将产生弃渣4290立方米,弃渣置于常年洪水位高程以上的三个渣场, 并在碴场下部采用大块石护坡处理,并完工后做好植被的恢复,可将水土流失降到最低。(2)水污染物

施工期间,水污染源主要来自砂石骨料加工废水、生活废水、混凝土拌和废水、基坑废水、含油废水,污染物以SS 为主,废水量以砂石骨料加工废水居多。基坑废水、混凝土拌和

废水为间歇式排放,其它为连续式排放。砂石系统用水量45立方米/小时,混凝土拌和系统用水量3立方米/小时,施工废水产生量为38.4立方米/小时(废水排放系数取0.8)。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按施工高峰期100人计,每人每天按生活用水按0.08立方米计算,施工生活用水为8立方米/天,生活污水产量为6.4立方米/天(废水排放系数取0.8),排放点分散,分别在拦河取水枢纽、引水工程区河长驱左右岸,分别设置四处简易厕所,泔水收集外运,旱厕收集后作农肥;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 、BOD5。废水产生情况见表10。

表10施工期废水产生及冶理措施

污染物种类(mg/L)废水量

(立方米/小时) SS pH COD Cr BOD 5

362.40.25

235998.05227011.5

300

150

废水种类生

产废水生

沙石骨料加工废水

混凝土拌和废水活

治理措施采用沉淀池处理SS 消减80%后循环使用

旱厕收集后作农肥

(3)大气污染物

施工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期燃油、露天爆破、弃渣倾倒和运输车辆的扬尘。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TSP 、NO2,施工期主体工程废气排放量见表面见表11。

表11施工期废气排放量表

TSP (千克/年)NO 2(千克/年)材料用量(吨)

11.351675044.5炸药

57702750油料

(4)噪声污染物

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开挖、钻孔、爆破、砂石料粉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交通噪声:水电站施工区的交通车辆和施工车辆基本以大型载重汽车为主,噪声最高可达82dB(A)声音呈线形分布,源强与车辆速度、车流量密切相关。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噪声:砂石骨料加工系统为固定、连续式噪声污染源,施工机械噪声大于90dB(A)。大坝及厂房噪声:主要来自于坝肩开挖、厂房基础开挖、基岩爆破以及其它一些机械设备运行噪声等,各种型号的钻机产生阵发性的噪声源、音频高,源强大于90dB(A);爆破噪声为阵发性声源,声强大,单个爆破噪声值在130dB(A)~140dB(A)之间;施工区设有多处混凝土拌和机,其噪声值均大于80dB(A)。

(5)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的土石方开挖共计8900立方米,其中综合利用4610立方米,因而弃渣量共4290立方米,分别置于三个渣场,面积分别为250m 2,250m 2,280m 2,堆渣量分别为1400m 3,1400m 3,1500m 3妥善存于渣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妥善处置,将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淹没、占地

由于本电站为引水式高水头低坝电站,其取水口采用底格拦栅,本电站无淹没。本工程永久占地1667平方米,为河滩荒地,其中厂房等设施占地887平方米,渣场占地780平方米。临时占地1000平方米,为河滩荒地,主要是施工临时占地以及施工便道占地。主要工程建设完工后临时占用的地全部植树植草覆盖。本工程弃渣较少,全部采用荒地堆渣,工程完工后植草植树覆盖。

3、移民安置

本项目不涉及移民安置问题,无需安置,但可以提供一些临时就业机会。

4、工程运行

工程运行主要包括电站引水和机组检修。在运营期将会在坝址到厂区会形成2km 的减水河段,本水段有鱼类区系较简单,因而电站的建设将会对鱼类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通过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并且由于周围有很多溪沟基本可以保证生态用水量,因而对鱼类的影响

较小。周围没有工厂企业、农户很少,因而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在机组检修过程中严格管理,不易发生漏事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另外会产生一定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运营期将产生一定的噪声。

(1)电站引水

在坝址到厂区会形成2km 的减水河段,但有山泉汇入,减水河段区间比较大的溪沟有4条,流量共计约为0.08m 3/s,在紧邻取水口下游就有一条支沟(详见附图2)。因此该河段成为减水河段,不会出现脱水,基本可维持生态流量。由于本水段主要保护鱼类很少,周围没有工厂企业、基本没有农户,并且周围农田很少,无灌溉需求,因而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有无洄游鱼类

(2)机组检修

本电站所用发电机组在机组检修过程中严格管理,不易发生漏事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3)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电站编制人员为7人,生活区生活污水通过建旱厕,用于种植一些蔬菜、绿化树种等的施肥,不新建排污口。生活垃圾集中后运至当地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

(4)噪声

电站发电机的运行有一定的噪声,通过建设厂房,采用低噪设备,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Ⅱ类标准,不会对附近居民产生影响。

(5)废渣

电站运行时,由于是栅栏堤坝廊道引水,水中的大的渣石基本都被拦截,进入引水渠道的细渣也会被水流带走,经过发电后重新进入水体,因而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废渣产生。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排放源污染物

名称浓度处理前产生量浓度排放排放量

物施工期燃油、露天爆破、弃渣倾倒和运输车辆

的扬尘

混凝土拌NO2TSP 产生是短时间内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就消失

质和废水沙石骨料加工废水通过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高峰期产量为6.4立方米/天,泔水收集外运,旱

厕收集后作农肥,运营期生活污水1.2立方米/天旱厕处理用作肥料。

物生活垃圾集中后送到垃圾处理场处理弃渣量共4290立方米,分别置于三个渣场,面积分别为250m 2,弃渣250m 2,280m 2,堆渣量分别为1400m 3,1400m 3,1500m 3妥善存于渣

场,工程完工后植草植树覆盖。

噪声运营期区域噪声昼间≤60dB(A),夜间≤50dB(A)主要生态影响、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拟建项目营运期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妥善处理;减水河段由于有山泉汇入,基本可以维持生态流量,因而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简要分析:

1、施工对动植物的影响

(1)施工对植被的影响

工程施工对附近区域植被的影响主要是开挖、工程永久和临时设施占地几个方面。这些施工活动将破坏和影响该区域原有的地面植被,并对当地的土地条件产生一定的影响。工程坝址、厂址工区位于山路旁,沿河两岸均为次生林,还有针阔叶混交林,有冷杉、铁杉等树种,灌丛有箭竹、杜鹃等。工程施工活动主要影响河谷灌丛植被。为减轻工程施工对植被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临时占地采取施工结束后进行相应植被恢复措施,对永久占地中的可绿化地面采取绿化措施。

(2)施工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本项目影响区内的陆生动物主要是一些两栖类、爬行类和小型兽类,有熊、松鼠、啄木鸟等,施工开挖爆破、运输、筑坝、弃渣等活动,可能会影响其部分栖息地,使其迁往别处。但施工期对上述陆生动物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工程的建成,种群将很快恢复,不会影响其物种的多样性。经现场调查和资料以及北川县林业局的证明分析,本工程所在区域,基本无珍稀动植物分布,并且项目的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大。

2、施工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根据七星沟水电站工程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和厂区枢纽建筑物等项目和施工布置特点,并结合工程区自然环境状况进行分析:本工程引水隧道的弃渣一部分用于利用水电站建设,一部分用于铺路,剩余的弃渣置于常年洪水位高程以上, 并在碴场下部采用大块石

250m 2,280m 2护坡处理,弃渣量共4290立方米,分别置于三个渣场,面积分别为250m 2,

堆渣量分别为1400m 3,1400m 3,1500m 3妥善存于渣场,工程完工后植草植树覆盖。基本不会产生水土流失。渣场位置见附图2。

3、施工对水、气、声等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间,施工用水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用旱厕收集后作农肥,因而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

施工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期燃油、露天爆破、弃渣倾倒和运输车辆的扬尘。由于施工

是暂时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就消失,因而不会对大气造成大的影响。

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开挖、钻孔、爆破、砂石料粉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以及交通噪声。选用噪声较低的施工机械;对高噪声施工机械,应尽量设置在洞内工作,以降低噪声的强度,尽量避免放大炮和夜间爆破,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的弃渣大多进行了综合利用,其余弃渣妥善存于渣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妥善处置,将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运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简要分析:

1、水文情势的影响

七星沟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不形成水库,因此对水文的影响不大。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0.44立方米/秒,电站设计引用流量0.6立方米/秒。并且在减水河段有山泉水汇人,山泉水的位置及流量见附图2,因而基本可以维持生态流量,不会出现脱水断流。

2、对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的影响

工程规模小,采用低坝,无淹没。工程运行期对植被无直接不利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根据环境地质评价结论,岸坡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降水,受隧洞和河道减水的影响微弱,因而地下水位改变不会对陆生植被产生影响。根据调查了解及资料收集,项目所在区基本没有珍惜动物,因而对陆生生物影响很小。

七星沟水电站所在区域水体中所含鱼类较少,电站建成后,将在坝址至厂房间形成长约2千米的减水河段。由于在坝址下有泉水汇入,因而枯水期基本不会出现脱水河段,基本可以维持生态流量,工程的兴建对水生生物影响甚微。

3、工程运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本工程建成后无淹没,不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在运行期间,部分碎石土构成的土质岸坡,坡脚厚度一般较大,土体与基岩的接触面未临空,土层中也没有易滑动的软弱带,不具备产生土体滑坡的边界条件,土质边坡现状总体是稳定的。未淹耕地、林地、公路及农户,岩坡稳定性受到的影响很小,土坡会有局部浸润滑塌现象,但规模很小,所以产生的水土流失很轻微。

4、电站运行对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影响

电站建成投入运营后,生产过程不产生废水和废气;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Ⅱ类标准,不会对附近声环境产生影响。

电站有职工7人,集中在厂区,会产生一定的生活污水,通过建旱厕用于蔬菜、绿化植物施肥,对环境基本无影响。

电站运行过程产生的固体及其它废弃物主要是机修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垃圾集中后统一运至垃圾回收站,机修废弃物交指定单位回收处理。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高峰时100个施工人员进驻工区,商品需求增加,可刺激当地商品经济发展,增加群众的收入,还可增加当地农村群众的商品经济意识。此外,施工期间,各种辅助设施施工、短程的物资运输等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大量地增加当地群众的就业机会。

电站运行后,将有效增加当地的税收收入,从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角度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根据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病历记载和访问调查,工程施工区未发现有严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地方病发生。

电站建设对当地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进入施工期,大量施工外来人员可能带来的外源性疾病容易与当地居民发生疾病的交叉感染,对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虽然本工程工期仅16个月,但在施工期间,应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和食品卫生以及饮用水管理,防止外源性传染病和当地传染病的流行。

电站建成发电后,施工人员随即撤离工区,其影响亦随之消失。

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规模较小,为低坝高水头引水式电站,无水库、无淹没,可能诱发地质影响的主要是引水隧洞和弃渣的堆放。

工程区在构造上处于后龙门山褶皱以南,属高山区,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较大,山脊海拔高程多在2000—3000米之间。区内未发现明显断裂构造。区内未发现大规模的地质灾害,表明区内地壳稳定性较好。地质构造条件较单一。新构造运动不明显,只有局部小范围的表层滑动,未见大面积滑坡、崩岸等不良地质现

象,区域相对稳定,按2001年《中国地震区划图》确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 ,抗震设防烈度为VIII 度。引水隧洞共计2482m ,施工规模小,并且根据类比调查,本项目的建设基本不会引发地质灾害。

本项目弃渣量共4290立方米,分别置于三个渣场,面积分别为250m 2,250m 2,280m 2堆渣量分别为1400m 3,1400m 3,1500m 3妥善存于渣场。综合考虑将开挖的土石方类型、场地条件及当地的气候条件,渣场不大可能发生泥石流,对渣场采取修建护砍、浆砌块石等措施,弃渣本身流失的可能性也较小。

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项目

废气治理内容施工期洒水等

旱厕处理生活污水

废水治理施工期简易沉淀池废

水沉淀循环使用

修建厂房、低噪设备、

合理布局

生活垃圾、检修废物收

修建渣场、护砍、完工

后渣场植被恢复

摘种树木、灌木等植物

环境管理日常费用及

定期监测水质等费用

临时占地的植被恢复

计投资(万元)0.20.33.0备注噪声治理4.01.0固体废弃物处置10.01.02.53.025万元厂区绿化环境管理及监测其他合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

类型

大气污染

物排放源污染物名称扬尘

CODcr

BOD5

SS

动植物油

SS 防治措施治理投资(万元)0.2预期治理效果施工期洒水较好水污染物质员工生活旱厕用于施肥0.3不外排施工期简易沉淀池

修建渣场,用大理石护

坡置于常年洪水位之

上,完工后植被恢复

集中后统一送到垃圾

处理场处理

交指定单位回收处理

采用低噪设备、合理布

局,修建厂房3.0循环使用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弃渣10.0对环境影响小员工垃圾检修生活垃圾机修废弃物设备噪声1.0对环境影响很小噪声运营期4.0不影响区域声学

环境

厂区绿化:在厂区空地栽种各种灌木、乔木和花草

环境管理及监测

临时占地恢复原有植被

合计环保投资1.02.53.025.0美化生产环境保证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通过分析可知,只要对废水、噪声、固废等污染进行严格、完善的管理,所

其它采取的环保措施是可行的。该项目产生的污染物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污染物排放

标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本项目总投资412万元,环保投资25万元,占总投资的比例为6.1%。

环境保护措施分析水环境保护:

电站有职工7人,集中在厂区,会产生一定的生活污水,由于厕所为旱厕,每日污水量约0.8吨,拟采用旱厕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或农灌,不下河。

减水河段区间比较大的溪沟有4条,流量共计约为0.08m 3/s,在紧邻取水口下游就有一条支沟(详见附图2)。因此该河段成为减水河段,不会出现脱水,基本可维持生态流量。因而基本不需要下泄生态流量。

大气污染防治:

为减少电站施工中的废气和粉尘排放量,防止其在大气中的扩散,拟采取下列措施:(1)选用标准施工器械,使其排放的废气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

(2)采用湿草袋等覆盖爆破面,以减少爆破产生的粉尘并防止其扩散。

(3)对施工沿线居民点采用洒水减少扬尘的方式减轻影响,要求至少每天早、中、晚分别洒一次,对于少数粉尘较多的施工地点可适量增加洒水次数。

(4)对于施工人员应加强劳动保护。在粉尘和废气排放较多的工区,工人上岗时需配带口罩。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电站运行过程产生的固体及其它废弃物主要是机修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及旱厕粪便。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统一运至指定地点处理,机修废弃物交指定单位回收处理,旱厕产生的粪便定期委托清运,堆肥处理,用于厂区绿化或支援当地农业。

噪声防治:

在噪声和震动较强的工区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小工程施工对施工人员及周围人群的影响。

(1)结合工程要求,选用噪声较低的施工机械;

(2)对高噪声施工机械(如空压机等),应尽量设置在室内或洞内工作,以降低噪声的强度。

(3)砂石骨料加工场的噪声将通过采取合理布置,同时,结合工程安全要求,加高砂石料加工场的外围墙,以减少施工噪声的传播。

(4)尽量避免放大炮和夜间爆破,限制工区内车辆时速并控制车辆鸣笛。

(5)为减轻施工开挖爆破引起的震动可能对施工区附近农舍和野生生物的影响,采

用小药量爆破。

(6)对于高噪声工作环境的施工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如带耳塞、耳罩。

生态保护:

加强防火措施,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结合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工程施工规划,作好施工人员吸烟和其他生活和生产用火的火源管理,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建立施工区森林防火及火警警报系统和管理制度,一旦出现火情,立即向林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有关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同时组织人员协同当地群众积极灭火,以确保施工期内施工区附近区域的森林资源火情安全。

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及要求

根据现阶段初步调查,工程施工区和水库淹没区内无珍稀保护植物分布。为避免施工影响范围扩大,拟在工程施工区设置警示牌,标明施工活动区,严令禁止到非施工区域活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使其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如遇野生动物光顾工区,应友好对待,顺其自然,并予以保护,严禁恐吓、伤害。严禁施工及生产人员狩猎。水生生态及鱼类保护措施及要求

(1)工程运行后本电站坝址至下游的河道溪沟流水基本可以维持生态流量,河段基本不脱水,因而不需要下泄生态流量。

(2)加强水质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制定规章制度,严禁施工人员捕捞河内的鱼类,尽量减少工程施工对河流水生生态的影响。

由于施工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并且该河段为二类水域。因此施工期内各施工场地(包括拦河坝、厂区和砂石料加工)的生产废水应采用物理方法处理后循环使用。在施工人员集中的生活区,需修建旱厕和生活垃圾收集站,生活污水和厕所粪便需经无害化处理后用作农肥。拟在各工区的生产和生活区各设1处简易厕所,待施工完毕将其拆除,再撒上生石灰后作卫生填埋,种上植被。各生活区不少于一处垃圾收集设施,距离生活区位置应在100m 以内,每半年填埋一次,严禁将生活垃圾倾入河中。

水质管理措施及要求

为保护河流水质,需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严禁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乱扔(倒)垃圾。运行期电厂的生活污水不准排入河流,采用旱厕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或农灌。

水土保持:

防治分区

根据七星沟水电站施工布置、占地类型及用途、占用方式、建设时序、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等工程建设特性,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状况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类型区可分为工程永久占地区、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区、渣场、等3个部分,各区的面积见表21

表21

编号

1

2

3

4七星沟水电站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情况表防治分区工程永久占地区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区渣场合计面积(m 2)[**************]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根据新增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结合主体工程已有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项目,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由3个不同防治区系构成,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

(1)工程永久占地区:该区开挖量大,对地表扰动强,水土流失防治以工程措施为主,辅以植物措施。美化等植物措施。

(2)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区:本区无高陡边坡,在施工期的水保措施主要以设置截水设施为主,工程完建期水保措施以植物措施为主,进行林草植被恢复。环保设计对其它临时占地区各临时建筑物的建设、使用、拆除过程提出以下水保要求:

施工单位动土工程尽量安排避开雨季,场地平整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弃渣弃土量;

作好临时占地区内排水工作;

临时占地区使用完毕,施工单位须将地表建筑物及感化地面全部拆除,废弃物及时运至集中堆放地点。要做到对拆除的废弃物及时堆放到指定渣场,不得沿途堆弃,避免新增水土流失的增加。

(3)渣场:为保证渣场的稳定性,渣场挡墙固脚辅以排水孔,内侧及两边采用排水沟、顶面绿化,对渣场进行全方位防护。景观与文物保护:

工程区地表范围内未发现文物古迹。

其它:

30

结论及建议结论:

通过对工程开发区域内的环境现状调查以及工程兴建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得出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如下:

1、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七星沟水电站位于北川白什乡境内七星沟上游。区内崇山峻岭,山高林密,由于林地多,适生树种多,水流涵养好,水土流失较轻。项目所在地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不在当地旅游规划区域内。

(2)该水电站位于河谷地带,工程地区为轻度土壤侵蚀区,尚未发现应列入保护的文物古迹。水体鱼类较简单,保护鱼类较少,经调查了解未发现列入保护的鱼类。

(3)该工程区内无工业污染源存在,评价河段的水质现状良好,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要求。工程区地处乡村,大气和声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状态。

(4)综上所述,工程区的自然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背景状况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工程建设不涉及环境敏感区,无制约本工程兴建的环境问题。

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

(1)七星沟水电站采用低坝无调节引水式开发,总装机容量900KW,年发电量565万kW·h。电站的建设将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逐步建立“以电养林,以林保水,以水发电”的良性循环模式,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该电站开发条件较好,不存在水库淹没及人口搬迁等问题,工期短、见效快,具有近期开发的条件。工程兴建后,将对当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明显的正面效应。

(2)电站建成投入运行后,下游将分别出现2000米的脱水河段,水文、泥沙情势发生改变,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并且在坝区下游有泉水汇入,在减水河段周围无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因而对环境影响较小。

(3)电站建成发电后下泄尾水,水质基本维持原状,无水质影响问题。电站运行过程发电机组及部分机电设备会产生噪声,厂房设计采取了隔声降噪措施;无废气产生。对

31

于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后运至当地垃圾处理厂处理。不新建排污口,3、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

针对本工程建设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不利环境影响可起到有效的减免和控制作用。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有生活污水旱厕处理,不新建排污口,噪声修建厂房隔噪,生活垃圾集中后运至垃圾回收站,检修废弃物交指定单位回收处理,施工弃渣妥善处理等。

工程的环境保护总投资为25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6.1%,基本能够满足环保需求。

4、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分析结论

本项目项目建设中,将投入25万元环保治理资金。从上述分析可看出,项目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污染治理控制措施后,可做到达标排放。本项目属于无污染,清洁能源的,满足了清洁生产的要求。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本项目没有新建排污口,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通过建旱厕用于施肥,因而本工程不存在总量控制问题。

5、综合评价结论

(1)环境现状评价认为,本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程建设不涉及环境敏感区,无制约本工程兴建的环境问题。

(2)工程建设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突出,对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作用。在坝区至厂区分别形成2000m 的减水河段,在枯水期基本不会产生脱水,并且通过下泄生态流量对当地生态环境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3)在坚决贯彻环保“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工程在拟选址处兴建是可行的。

建议:

(1)在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落实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经费及有关内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提出的环境保护要求及所需经费。经审查核定的环保费用,应专款专用,不能挪作它用。

(232

预审意见:

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33

地、市、(州)审批意见

经办人

年月日章

审批意见:

经办人:年月章日

34

3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 :

七星沟水电站

北川县禹恒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06年5月30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法人代表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

门建设性质占地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评价经费(万元)

[1**********]880

肖大凤

七星沟水电站

北川县禹恒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北川县白什乡白水村传真

/

邮政编码

/

杨全

北川县白什乡白水村

北川羌族自治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

新建

批准文号行业类别及代码绿化面积(平方米)

2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007年5月31日

北发改[2006]17号

水电

1667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预期投产日

800

6.1%

1.1

1、项目由来

北川县禹恒水电有限责任公司经北计经[2005]95号文批准,拟在青片河支流七星沟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计划建设七星沟电站。总装机容量900kW 。开发任务为发电,无其它综合利用要求,该项目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中第四类第1项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北川羌族自治县水务局易北水机[2006]50号文下达了关于北川七星沟电站开发水能资源的批复,同意其开发利用。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等的工作。北川羌族自治县水务农机局分别以北水机[2006]48号、[2006]43号、[2006]04号文对以上工作做了批复(详见附件)。按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根据绵阳市环境保护局2006年4月4日的批复要求,七星沟电站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据此,北川县禹恒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持“国环评证乙字第3232号”)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实地踏勘、资料收集、现场实测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

2、建设性质及位置

七星沟水电站属新建项目,位于北川县白什乡白水村境内,取水口设在七星沟右岸,经2482米引水隧洞,进入压力前池,获得净水头236.5米,在七星沟与白什沟交汇三角洲阶地上建造厂房,发电尾水还于河道。该电站属无调节电站,设计流量0.6m3/s, 装机(400+500)90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565万千瓦时。

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3、工程内容及规模

七星沟水电站综合利用青片河支流七星沟水能资源的低坝无调节引水式水电站,其开发目标为发电,无其它综合利用要求。

七星沟水电站装机2台,设计引用流量0.6m3/s,设计水头236.5m ,总装机容量900kw 。多年平均年发电量565万KW ·h ,年发电利用小时数6278h 。保证出力260千瓦。

4、工程特性

工程名称:七星沟水电站建设地点:北川县白什乡白水村。开发河流:青片河支流七星沟工程等级:五等

工程规模:装机容量400+500KW开发方式:引水式开发目的:发电建设性质:新建

工程主要特征指标见表1。

表1

序号一(一)12

七星沟水电站工程特性表

单位

数量

备注

水文气象特征渠首枢纽水文气象特征

河名:渠首以上河流长度

km

6.53

3渠首以上流域面积km

2

20.98

实测与插补延长年份

4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年

3

45

[***********][1**********](二)123456二(一)123456

多年平均流量最小流量保证流量多年平均径流量设计洪水流量(p=5%)校核洪水流量(p=1%)

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设计保证率(p=10%)流量设计保证率(p=50%)流量设计保证率(p=90%)流量

多年平均输沙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最大风速厂区枢纽水文气象特征厂区以上河流长度厂区以上流域面积设计洪水流量(P=5%)校核洪水流量(P=1%)

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渠首枢纽建筑物

拦河坝

坝型:浆砌条块石栅栏溢流坝

固定坝顶高程固定坝顶长度栅栏长固定坝顶宽度固定坝底宽度

M /SM /SM /S亿M

3

333

0.440.110.160.[1**********]8.9201420.0300.6270.3630.3192.427801236-1116

P=90%

M /SM /SM M M /SM /SM /S万吨MM

03333

C C C

M /S

3

KM KM

32

10.0333.[1**********]5.211156.36

M /SM /SM M

3

M M M M M

1418.094.09.03.27.8

(一)1234(二)1234(三)123678四1234567五123456789六

节制闸孔数闸孔净宽闸底高程闸门顶高程冲砂泄水闸孔数闸孔净宽闸底高程闸门顶高程无压隧洞设计底宽度设计过水深度设计渠底坡度:1/1000

设计流量校核流量校核水深压力前池长度宽度池顶高程正常运行水位最高水位最低运行水位池底高程压力管道型式:露天式钢管

主管数量主管长度内径管壁厚度支管数量支管长度内径管壁厚度厂区枢纽

根M MM MM 根M MM MM

1353.9745008,10210.323508

M M M M M M M

11.03.01416.901415.101415.271413.271412.37

M /SM /SM

33

孔M M M

11.21414.541415.84

M M M M M M M

11.21415.521416.8324821.20.78

0.60.720.9

234567七1

厂房尺寸:21.84×8.94×8.0

水轮机安装高程发电机层地面高程

行车跨度

尾水渠形式:M7.5砌块石拱形暗渠

尾水位高程主要机电设备水轮机

型号:CJ22-W-55/1×7

CJ22-W-65/1×7.5

台数单机额定出力单机引用流量

水头转速

台千瓦M /SM 转/分

3

M

2

M M M

1157.901157.007.5

M 1155.70

15570.[1**********]

0.294240900

2发电机型号SFW400-6/850

SFW400-6/850台数单机容量电压转速

台千瓦伏转/分

[1**********]

5004001000

3调速器型号:CJT-1

台数

台千瓦小时万KWh

[1**********]

P=90%

456九1

保证出力多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多年平均发电量

施工主体工程总量

水泥河砂钢材木材炸药

T M

3

724224023.6314.8511.353111016

T M

3

T 工日月

34

总用劳力建设工期

1

总投资其中:建筑工程费机电设备及安装费金属结构及安装费

其它费

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元元

484.55193.71166.5939.730.8453840.98

23

单位千瓦投资单位电能投资

5、项目组成

七星沟水电站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取水枢纽,输水工程,厂区枢纽)以及辅助工程、办公及生活设施等。工程项目组成详见下表2。

表2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取水枢纽:拦河坝、节制闸、冲砂泄水闸

输水工程:输水隧洞主体工程

(2482m );前池(11m ×3m ×7.5m );压力钢管(354m )

破坏植被,生态,施工噪声、废水、废气,废渣,

厂区枢纽:发电厂房(195m )尾水渠及变电站)

办公及

生活设新建办公室、宿舍(160m 2)施仓储或

施工便道300m

其它

2

七星沟水电站项目组成表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期

营运期/

永久占用部分土地,会形成约2km 的减水河段

水土流失

厂房检修废弃物

永久占用部分土地,生活

污水、生活垃圾

植被恢复

6、工程占地及平面布置

七星沟水电站为高水头低坝无调节引水,无库区淹没占地问题;隧洞在山体中穿行,暗渠、厂房建在荒坡地上,工程项目临时占用荒地1000平方米,永久性占地1667平方米(荒坡、河滩地)。平面布置见附图2。

7、项目投资及劳动定员

本项目投资约412万元。

本电站设计编制定员7人,其中:站长1名,技术人员1名,发电运行4名,后勤服务人员1名。

8、淹没及移民安置

由于本电站为引水式高水头低坝无调节电站,其取水口采用底格拦栅,本电站不存在淹没问题,因而本项目不涉及移民安置问题,不存在淹没赔偿,但可以提供一些临时就业机会。

9、工程与当地规划一致性分析

本工程是利用七星沟水能资源的电站,目前在七星沟没有电站,北川羌族自治县发展计划和经济贸易局、北川羌族自治县水务农机局以北计经[2005]95号文批准,在青片河支流七星沟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计划建设七星沟电站。总装机容量900kW 。根据北川羌族自治县水务农机局[2006]50号文的批复,同意本项目对水能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因而项目的建设能充分利用七星沟资源。该项目厂区在北川县白什乡七星沟与白水沟交汇三角洲阶地上,该项目所在区域不在自然保护区(见后附证明)、根据现场踏勘该项目也不在旅游规划区内,因而本项目与当地规划是相容的。

应重点说明与流域规划的符合性

10、工程选址合理性分析

七星沟水电站属新建项目,位于北川县白什乡白水村境内,取水口设在七星沟右岸,经2482米引水隧洞,进入压力前池,获得净水头236.5米,在七星沟与白什沟交汇三角洲阶地上建造厂房,发电尾水还于河道。该电站属无调节电站,设计流量0.6m3/s, 七星沟水电站引水渠首多年平均流量0.44m3/s,最枯流量0.11M3/S。七星沟水电站为充分利用该河段的水能。该河段水生生物较少,鱼类区系组成较简单,主要保护鱼类很少(见北水机[2006]49号)。取水口处未采取严格的防渗技术措施,电站尾水均能归入原河流,多处山溪水有足够的水量保证生态流量,并通过采取其他渔业环保措施,电站建设对鱼类的影响较小。项目建设对珍惜陆生野生动物及珍贵植物无影响(见北川羌族自治县林业局证明),并且周围没有农田,农户,没有工业、工厂,没有灌溉、饮水需求,因而该项目的选址是

合理的。

缺: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七星沟水电站属新建项目,周围无工业污染源。故本工程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变原有土地的使用性质,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北纬31°14′~32°14′,东经103°44′~104°42′。东接江油市,南邻北川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县政府驻地曲山镇,距绵阳市中区72公里,距省会成都186公里。本项目位于北川县白什乡白水村境内,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2、地形、地貌

北川属四川盆地平丘至高原的过渡带。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的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最高点插旗山海拔4769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对高差4229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密布的溪流分别汇集于湔江、苏宝河、平通河、顺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奔流出境。

3、地质、地震

本区在大地构造上属后龙门山褶皱以南,属高山区,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较大,山脊海拔高程多在2200-3100区内未发现大规模的地质灾害,表明区内地壳稳定性较好。地质构造条件较单一。新构造运动不明显,只有局部小范围的表层滑动,未见大面积滑坡、崩岸等不良地质现象,区域相对稳定,按2001年《中国地震区划图》确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 ,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

4、气候、水文

县境属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较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县城曲山,年均气温15.6,降水量1399.1毫米,极端最高温度36.1最低温度-4.5。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各地气象要素也有明显差异。

北川县有一江(湔江)五河(白草河、青片河、都坝河、苏宝河、平通河)四大沟(寨子沟、太白沟、后园沟、白坭沟)。北川县的河流属涪江水系,最大河流是湔江

(名通口河),长350KM 。境内有青片河, 白草河, 土门河与白泥河汇集为湔江, 出境至江油青莲汇集为涪江源头. 七星沟位于清片河支流, 流域灌木丛生, 森林茂密, 水资源丰富, 自然落差大,水电资源开发条件优越, 本项目建在七星沟中上游。七星沟一级电站引水渠首以上集雨面积12.6平方公里,河道长3.8公里;河床平均比降70.15‰;厂房以上流域集水面积18.1平方公里,河道长6.1公里;河床平均比降68.18‰。多年年均流量0.286M3/S;最枯流量0.06M3/S。多年平均降雨量780mm ,其中6-9月占全年降雨量67%5、动植物、水生生物

全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植被面积22.04公顷,森林面积13.47公顷。有植物资源1000多种,森林覆盖率46.4%,用材林优势树种有冷杉、类、桦木、桤木等,主要经济林木有漆、茶、桑、油、桐、杜仲、黄柏、厚朴、辛夷、核桃、猕猴桃等,还有被称为孑遗“活化石”的洪桐、水杉、古老“活化石”银杏等7种珍稀树种10余万株,动物资源中,己知的有5纲28目352种,被列为一、二级国家保护动物有52种,其中一类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豹、绿尾虹雉等11种。

根据现场踏勘,厂址周围基本为次生林,河滩荒地,基本没有农田。野生动物主要有麻雀、蛇、燕子等。根据北川羌族自治县林业局开据的证明,本电站的建设对珍惜野生动物及珍贵植物无影响。根据北水机[2006]41号文,本项目所在水域七星沟属于高山峡谷型山间溪沟,鱼类区系组成较为简单。清片河主河道有省级保护鱼类青石爬鮡、黄石爬鮡以及短体间吸鳅。这些鱼类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岷江上游、雅砻江、涪江上游、清片河。属于底栖鱼类,身体呈灰色,背部色深。常生活在山区河床多砾石,有流水的河流中,它是清片河的主要经济鱼类。白水沟电站建于白水沟支流,其主要保护鱼类很少。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社会经济结构

2004年12月前,全县辖3镇13乡(其中有民族乡11个);12月中旬,恢复建立都坝、桃龙、墩上、马槽4个羌藏民族乡,全县辖3镇17乡(其中少数民族乡15个)278个村1381个村民小组,农村总人口14237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8.6%。年末耕地面

积11330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8257公顷。有乡镇企业1906个,从业人员8047人。2002年,各乡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以发展为主题,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推进乡镇各项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

2、教育、文化和文物保护

全县有普通中小学16所,职业高中1所。全县有医院31所,有病床392张。计划生育率99.3%,广播覆盖率为81%,电视覆盖率为100%。2001年11月修建150m

2

红军碑林馆,被绵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立了于马槽羌族乡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医院”的文物保护标志。

项目周围无名胜古迹、重点保护文物。

环境质量状况

工程影响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由于本项目地处农村环境,周围没有工厂、企业等,环境现状均较好,没有受到污染,因而未对本项目周围做本底监测,利用项目周围“大湾电站环境影响报告表”(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监测项目:TSP、SO2、TSP 。

表4

污染物名称TSP SO 2NO 2

空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日平均浓度

监测值(mg/m3)

0.240.0580.009

标准值0.30.150.12

超标率000

评价结果表明,SO2、NO2和TSP 的日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可见当地空气环境质量较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地表水监测值如下:

表5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项目监测值标准值超标率(%)

pH 8.20-8.276.5

8.5

0-

COD cr 2.6040

(单位:除pH 、色度外,其余为mg/l)

BOD 5

氨氮0.26-0.500.50

DO 7.77-8.1460

2.983/

由表可见在监测的评价河段:pH、BOD 5、COD cr 、DO、氨氮均不超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域标准要求,水质良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昼间噪声48.6-54.5dB(A),夜间噪声37.1-45.0dB(A),可见监测点昼夜间噪声级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1类标准,具有一定对环境容量,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从拦河坝至厂房,周围均为山体,引水渠道在山体中穿行,周围没有工厂、农户等,根据七星沟水电站工程特点,结合工程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分析,确定七星沟水电站污染控制对象及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表6。

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声学环境:区域声学环境质量应达到国家规定的1类标准要求;地表水环境:地表水体水质和水体功能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发生变化。生态环境:项目区域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表6

环境要素水环境

保护目标七星沟水体

厂房下游河段

声环境

周围敏感点周围大气环境及

环境空气

周围敏感点陆生生物

道路两侧隧洞施工周围

坝至厂房的减水河段及下泄

水生生物

尾水河段

生态环境

工程施工、取土场取石场、弃

水土保持

渣场

生态系统完整性北川县白什乡白

社会环境

什村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影响范围坝址至厂房减水河段

影响因素运行期电站引水下泄尾水排放施工噪声、交通噪声

工程施工周围敏感点工程施工区周围及建材运输

扬尘、汽车尾气

引水及下泄尾水

开挖、取土石、弃渣等

减水区及隧洞施工区

涉及的村庄

民权益、社会经济等引水、土石方开挖等土地利用、人群健康、移

评价适用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水域标准执行;

(2)空气环境质量标准:按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执行;

(3)声环境质量标准:按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1类区标准环

境执行。质执行标准见表7。量

表7七星沟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指标的环境质量标准

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准准》(GB3096-93)1类区

(GB3838-2002)Ⅱ类项目pH

COD cr BOD 5DO 氨氮石油类

标准值(mg/L)6~9≤15≤3≥6≤0.5≤0.05

(GB3095-1996)二级

[dB(A)]项

标准值[dB(A)]5545

标准值(日平

均) (mg/Nm3)

0.30.08

TSP NO 2

昼间夜间

污染

废水:施工期生产废水严禁外排;生活污水禁止排入河道。

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噪

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种不同施工

物阶段标准执行;其它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执行排放标准见表8、表9。排放标

表8

七星沟水电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GB16297-1996)二级项目

TSP

标准值(mg/m3)

1.0

NO 20.12

七星沟水电站噪声排放执行标准阶段昼间

75土石方

85打桩施工阶段

(GB12523-90)70结构

65装修

运行阶段(GB12348-90)1

55

表9

单位:[dB(A)]

夜间55禁止施工5555

45

总量控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列出本工程需执行的总量控制指标:

本工程生活污水建旱厕用于蔬菜、绿化区施肥,不新建排污口,不外排,因而不

制本程不存在总量控制问题。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本工程永久占地1667平方米,将破坏原有植被,原有植被主要为次生林和低矮的灌木等,其中渣场780平方米,施工期结束覆土恢复植被,厂房永久占地将摘种树木等绿化,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施工期临时占地1000平方米,将破坏原有植被,临时占地没有耕地,因而不存在青苗赔偿,但是在施工结束后要做好植被恢复工作。水土流失主要由施工期的开挖产生,本项目将产生弃渣4290立方米,弃渣置于常年洪水位高程以上的三个渣场, 并在碴场下部采用大块石护坡处理,并完工后做好植被的恢复,可将水土流失降到最低。(2)水污染物

施工期间,水污染源主要来自砂石骨料加工废水、生活废水、混凝土拌和废水、基坑废水、含油废水,污染物以SS 为主,废水量以砂石骨料加工废水居多。基坑废水、混凝土拌和

废水为间歇式排放,其它为连续式排放。砂石系统用水量45立方米/小时,混凝土拌和系统用水量3立方米/小时,施工废水产生量为38.4立方米/小时(废水排放系数取0.8)。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按施工高峰期100人计,每人每天按生活用水按0.08立方米计算,施工生活用水为8立方米/天,生活污水产量为6.4立方米/天(废水排放系数取0.8),排放点分散,分别在拦河取水枢纽、引水工程区河长驱左右岸,分别设置四处简易厕所,泔水收集外运,旱厕收集后作农肥;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 、BOD5。废水产生情况见表10。

表10施工期废水产生及冶理措施

污染物种类(mg/L)废水量

(立方米/小时) SS pH COD Cr BOD 5

362.40.25

235998.05227011.5

300

150

废水种类生

产废水生

沙石骨料加工废水

混凝土拌和废水活

治理措施采用沉淀池处理SS 消减80%后循环使用

旱厕收集后作农肥

(3)大气污染物

施工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期燃油、露天爆破、弃渣倾倒和运输车辆的扬尘。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TSP 、NO2,施工期主体工程废气排放量见表面见表11。

表11施工期废气排放量表

TSP (千克/年)NO 2(千克/年)材料用量(吨)

11.351675044.5炸药

57702750油料

(4)噪声污染物

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开挖、钻孔、爆破、砂石料粉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交通噪声:水电站施工区的交通车辆和施工车辆基本以大型载重汽车为主,噪声最高可达82dB(A)声音呈线形分布,源强与车辆速度、车流量密切相关。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噪声:砂石骨料加工系统为固定、连续式噪声污染源,施工机械噪声大于90dB(A)。大坝及厂房噪声:主要来自于坝肩开挖、厂房基础开挖、基岩爆破以及其它一些机械设备运行噪声等,各种型号的钻机产生阵发性的噪声源、音频高,源强大于90dB(A);爆破噪声为阵发性声源,声强大,单个爆破噪声值在130dB(A)~140dB(A)之间;施工区设有多处混凝土拌和机,其噪声值均大于80dB(A)。

(5)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的土石方开挖共计8900立方米,其中综合利用4610立方米,因而弃渣量共4290立方米,分别置于三个渣场,面积分别为250m 2,250m 2,280m 2,堆渣量分别为1400m 3,1400m 3,1500m 3妥善存于渣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妥善处置,将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淹没、占地

由于本电站为引水式高水头低坝电站,其取水口采用底格拦栅,本电站无淹没。本工程永久占地1667平方米,为河滩荒地,其中厂房等设施占地887平方米,渣场占地780平方米。临时占地1000平方米,为河滩荒地,主要是施工临时占地以及施工便道占地。主要工程建设完工后临时占用的地全部植树植草覆盖。本工程弃渣较少,全部采用荒地堆渣,工程完工后植草植树覆盖。

3、移民安置

本项目不涉及移民安置问题,无需安置,但可以提供一些临时就业机会。

4、工程运行

工程运行主要包括电站引水和机组检修。在运营期将会在坝址到厂区会形成2km 的减水河段,本水段有鱼类区系较简单,因而电站的建设将会对鱼类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通过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并且由于周围有很多溪沟基本可以保证生态用水量,因而对鱼类的影响

较小。周围没有工厂企业、农户很少,因而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在机组检修过程中严格管理,不易发生漏事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另外会产生一定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运营期将产生一定的噪声。

(1)电站引水

在坝址到厂区会形成2km 的减水河段,但有山泉汇入,减水河段区间比较大的溪沟有4条,流量共计约为0.08m 3/s,在紧邻取水口下游就有一条支沟(详见附图2)。因此该河段成为减水河段,不会出现脱水,基本可维持生态流量。由于本水段主要保护鱼类很少,周围没有工厂企业、基本没有农户,并且周围农田很少,无灌溉需求,因而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有无洄游鱼类

(2)机组检修

本电站所用发电机组在机组检修过程中严格管理,不易发生漏事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3)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电站编制人员为7人,生活区生活污水通过建旱厕,用于种植一些蔬菜、绿化树种等的施肥,不新建排污口。生活垃圾集中后运至当地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

(4)噪声

电站发电机的运行有一定的噪声,通过建设厂房,采用低噪设备,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Ⅱ类标准,不会对附近居民产生影响。

(5)废渣

电站运行时,由于是栅栏堤坝廊道引水,水中的大的渣石基本都被拦截,进入引水渠道的细渣也会被水流带走,经过发电后重新进入水体,因而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废渣产生。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排放源污染物

名称浓度处理前产生量浓度排放排放量

物施工期燃油、露天爆破、弃渣倾倒和运输车辆

的扬尘

混凝土拌NO2TSP 产生是短时间内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就消失

质和废水沙石骨料加工废水通过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高峰期产量为6.4立方米/天,泔水收集外运,旱

厕收集后作农肥,运营期生活污水1.2立方米/天旱厕处理用作肥料。

物生活垃圾集中后送到垃圾处理场处理弃渣量共4290立方米,分别置于三个渣场,面积分别为250m 2,弃渣250m 2,280m 2,堆渣量分别为1400m 3,1400m 3,1500m 3妥善存于渣

场,工程完工后植草植树覆盖。

噪声运营期区域噪声昼间≤60dB(A),夜间≤50dB(A)主要生态影响、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拟建项目营运期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妥善处理;减水河段由于有山泉汇入,基本可以维持生态流量,因而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简要分析:

1、施工对动植物的影响

(1)施工对植被的影响

工程施工对附近区域植被的影响主要是开挖、工程永久和临时设施占地几个方面。这些施工活动将破坏和影响该区域原有的地面植被,并对当地的土地条件产生一定的影响。工程坝址、厂址工区位于山路旁,沿河两岸均为次生林,还有针阔叶混交林,有冷杉、铁杉等树种,灌丛有箭竹、杜鹃等。工程施工活动主要影响河谷灌丛植被。为减轻工程施工对植被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临时占地采取施工结束后进行相应植被恢复措施,对永久占地中的可绿化地面采取绿化措施。

(2)施工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本项目影响区内的陆生动物主要是一些两栖类、爬行类和小型兽类,有熊、松鼠、啄木鸟等,施工开挖爆破、运输、筑坝、弃渣等活动,可能会影响其部分栖息地,使其迁往别处。但施工期对上述陆生动物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工程的建成,种群将很快恢复,不会影响其物种的多样性。经现场调查和资料以及北川县林业局的证明分析,本工程所在区域,基本无珍稀动植物分布,并且项目的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大。

2、施工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根据七星沟水电站工程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和厂区枢纽建筑物等项目和施工布置特点,并结合工程区自然环境状况进行分析:本工程引水隧道的弃渣一部分用于利用水电站建设,一部分用于铺路,剩余的弃渣置于常年洪水位高程以上, 并在碴场下部采用大块石

250m 2,280m 2护坡处理,弃渣量共4290立方米,分别置于三个渣场,面积分别为250m 2,

堆渣量分别为1400m 3,1400m 3,1500m 3妥善存于渣场,工程完工后植草植树覆盖。基本不会产生水土流失。渣场位置见附图2。

3、施工对水、气、声等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间,施工用水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用旱厕收集后作农肥,因而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

施工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期燃油、露天爆破、弃渣倾倒和运输车辆的扬尘。由于施工

是暂时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就消失,因而不会对大气造成大的影响。

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开挖、钻孔、爆破、砂石料粉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以及交通噪声。选用噪声较低的施工机械;对高噪声施工机械,应尽量设置在洞内工作,以降低噪声的强度,尽量避免放大炮和夜间爆破,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的弃渣大多进行了综合利用,其余弃渣妥善存于渣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妥善处置,将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运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简要分析:

1、水文情势的影响

七星沟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不形成水库,因此对水文的影响不大。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0.44立方米/秒,电站设计引用流量0.6立方米/秒。并且在减水河段有山泉水汇人,山泉水的位置及流量见附图2,因而基本可以维持生态流量,不会出现脱水断流。

2、对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的影响

工程规模小,采用低坝,无淹没。工程运行期对植被无直接不利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根据环境地质评价结论,岸坡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降水,受隧洞和河道减水的影响微弱,因而地下水位改变不会对陆生植被产生影响。根据调查了解及资料收集,项目所在区基本没有珍惜动物,因而对陆生生物影响很小。

七星沟水电站所在区域水体中所含鱼类较少,电站建成后,将在坝址至厂房间形成长约2千米的减水河段。由于在坝址下有泉水汇入,因而枯水期基本不会出现脱水河段,基本可以维持生态流量,工程的兴建对水生生物影响甚微。

3、工程运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本工程建成后无淹没,不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在运行期间,部分碎石土构成的土质岸坡,坡脚厚度一般较大,土体与基岩的接触面未临空,土层中也没有易滑动的软弱带,不具备产生土体滑坡的边界条件,土质边坡现状总体是稳定的。未淹耕地、林地、公路及农户,岩坡稳定性受到的影响很小,土坡会有局部浸润滑塌现象,但规模很小,所以产生的水土流失很轻微。

4、电站运行对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影响

电站建成投入运营后,生产过程不产生废水和废气;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Ⅱ类标准,不会对附近声环境产生影响。

电站有职工7人,集中在厂区,会产生一定的生活污水,通过建旱厕用于蔬菜、绿化植物施肥,对环境基本无影响。

电站运行过程产生的固体及其它废弃物主要是机修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垃圾集中后统一运至垃圾回收站,机修废弃物交指定单位回收处理。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高峰时100个施工人员进驻工区,商品需求增加,可刺激当地商品经济发展,增加群众的收入,还可增加当地农村群众的商品经济意识。此外,施工期间,各种辅助设施施工、短程的物资运输等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大量地增加当地群众的就业机会。

电站运行后,将有效增加当地的税收收入,从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角度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根据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病历记载和访问调查,工程施工区未发现有严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地方病发生。

电站建设对当地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进入施工期,大量施工外来人员可能带来的外源性疾病容易与当地居民发生疾病的交叉感染,对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虽然本工程工期仅16个月,但在施工期间,应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和食品卫生以及饮用水管理,防止外源性传染病和当地传染病的流行。

电站建成发电后,施工人员随即撤离工区,其影响亦随之消失。

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规模较小,为低坝高水头引水式电站,无水库、无淹没,可能诱发地质影响的主要是引水隧洞和弃渣的堆放。

工程区在构造上处于后龙门山褶皱以南,属高山区,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较大,山脊海拔高程多在2000—3000米之间。区内未发现明显断裂构造。区内未发现大规模的地质灾害,表明区内地壳稳定性较好。地质构造条件较单一。新构造运动不明显,只有局部小范围的表层滑动,未见大面积滑坡、崩岸等不良地质现

象,区域相对稳定,按2001年《中国地震区划图》确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 ,抗震设防烈度为VIII 度。引水隧洞共计2482m ,施工规模小,并且根据类比调查,本项目的建设基本不会引发地质灾害。

本项目弃渣量共4290立方米,分别置于三个渣场,面积分别为250m 2,250m 2,280m 2堆渣量分别为1400m 3,1400m 3,1500m 3妥善存于渣场。综合考虑将开挖的土石方类型、场地条件及当地的气候条件,渣场不大可能发生泥石流,对渣场采取修建护砍、浆砌块石等措施,弃渣本身流失的可能性也较小。

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项目

废气治理内容施工期洒水等

旱厕处理生活污水

废水治理施工期简易沉淀池废

水沉淀循环使用

修建厂房、低噪设备、

合理布局

生活垃圾、检修废物收

修建渣场、护砍、完工

后渣场植被恢复

摘种树木、灌木等植物

环境管理日常费用及

定期监测水质等费用

临时占地的植被恢复

计投资(万元)0.20.33.0备注噪声治理4.01.0固体废弃物处置10.01.02.53.025万元厂区绿化环境管理及监测其他合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

类型

大气污染

物排放源污染物名称扬尘

CODcr

BOD5

SS

动植物油

SS 防治措施治理投资(万元)0.2预期治理效果施工期洒水较好水污染物质员工生活旱厕用于施肥0.3不外排施工期简易沉淀池

修建渣场,用大理石护

坡置于常年洪水位之

上,完工后植被恢复

集中后统一送到垃圾

处理场处理

交指定单位回收处理

采用低噪设备、合理布

局,修建厂房3.0循环使用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弃渣10.0对环境影响小员工垃圾检修生活垃圾机修废弃物设备噪声1.0对环境影响很小噪声运营期4.0不影响区域声学

环境

厂区绿化:在厂区空地栽种各种灌木、乔木和花草

环境管理及监测

临时占地恢复原有植被

合计环保投资1.02.53.025.0美化生产环境保证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通过分析可知,只要对废水、噪声、固废等污染进行严格、完善的管理,所

其它采取的环保措施是可行的。该项目产生的污染物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污染物排放

标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本项目总投资412万元,环保投资25万元,占总投资的比例为6.1%。

环境保护措施分析水环境保护:

电站有职工7人,集中在厂区,会产生一定的生活污水,由于厕所为旱厕,每日污水量约0.8吨,拟采用旱厕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或农灌,不下河。

减水河段区间比较大的溪沟有4条,流量共计约为0.08m 3/s,在紧邻取水口下游就有一条支沟(详见附图2)。因此该河段成为减水河段,不会出现脱水,基本可维持生态流量。因而基本不需要下泄生态流量。

大气污染防治:

为减少电站施工中的废气和粉尘排放量,防止其在大气中的扩散,拟采取下列措施:(1)选用标准施工器械,使其排放的废气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

(2)采用湿草袋等覆盖爆破面,以减少爆破产生的粉尘并防止其扩散。

(3)对施工沿线居民点采用洒水减少扬尘的方式减轻影响,要求至少每天早、中、晚分别洒一次,对于少数粉尘较多的施工地点可适量增加洒水次数。

(4)对于施工人员应加强劳动保护。在粉尘和废气排放较多的工区,工人上岗时需配带口罩。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电站运行过程产生的固体及其它废弃物主要是机修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及旱厕粪便。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统一运至指定地点处理,机修废弃物交指定单位回收处理,旱厕产生的粪便定期委托清运,堆肥处理,用于厂区绿化或支援当地农业。

噪声防治:

在噪声和震动较强的工区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小工程施工对施工人员及周围人群的影响。

(1)结合工程要求,选用噪声较低的施工机械;

(2)对高噪声施工机械(如空压机等),应尽量设置在室内或洞内工作,以降低噪声的强度。

(3)砂石骨料加工场的噪声将通过采取合理布置,同时,结合工程安全要求,加高砂石料加工场的外围墙,以减少施工噪声的传播。

(4)尽量避免放大炮和夜间爆破,限制工区内车辆时速并控制车辆鸣笛。

(5)为减轻施工开挖爆破引起的震动可能对施工区附近农舍和野生生物的影响,采

用小药量爆破。

(6)对于高噪声工作环境的施工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如带耳塞、耳罩。

生态保护:

加强防火措施,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结合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工程施工规划,作好施工人员吸烟和其他生活和生产用火的火源管理,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建立施工区森林防火及火警警报系统和管理制度,一旦出现火情,立即向林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有关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同时组织人员协同当地群众积极灭火,以确保施工期内施工区附近区域的森林资源火情安全。

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及要求

根据现阶段初步调查,工程施工区和水库淹没区内无珍稀保护植物分布。为避免施工影响范围扩大,拟在工程施工区设置警示牌,标明施工活动区,严令禁止到非施工区域活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使其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如遇野生动物光顾工区,应友好对待,顺其自然,并予以保护,严禁恐吓、伤害。严禁施工及生产人员狩猎。水生生态及鱼类保护措施及要求

(1)工程运行后本电站坝址至下游的河道溪沟流水基本可以维持生态流量,河段基本不脱水,因而不需要下泄生态流量。

(2)加强水质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制定规章制度,严禁施工人员捕捞河内的鱼类,尽量减少工程施工对河流水生生态的影响。

由于施工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并且该河段为二类水域。因此施工期内各施工场地(包括拦河坝、厂区和砂石料加工)的生产废水应采用物理方法处理后循环使用。在施工人员集中的生活区,需修建旱厕和生活垃圾收集站,生活污水和厕所粪便需经无害化处理后用作农肥。拟在各工区的生产和生活区各设1处简易厕所,待施工完毕将其拆除,再撒上生石灰后作卫生填埋,种上植被。各生活区不少于一处垃圾收集设施,距离生活区位置应在100m 以内,每半年填埋一次,严禁将生活垃圾倾入河中。

水质管理措施及要求

为保护河流水质,需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严禁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乱扔(倒)垃圾。运行期电厂的生活污水不准排入河流,采用旱厕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或农灌。

水土保持:

防治分区

根据七星沟水电站施工布置、占地类型及用途、占用方式、建设时序、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等工程建设特性,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状况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类型区可分为工程永久占地区、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区、渣场、等3个部分,各区的面积见表21

表21

编号

1

2

3

4七星沟水电站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情况表防治分区工程永久占地区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区渣场合计面积(m 2)[**************]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根据新增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结合主体工程已有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项目,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由3个不同防治区系构成,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

(1)工程永久占地区:该区开挖量大,对地表扰动强,水土流失防治以工程措施为主,辅以植物措施。美化等植物措施。

(2)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区:本区无高陡边坡,在施工期的水保措施主要以设置截水设施为主,工程完建期水保措施以植物措施为主,进行林草植被恢复。环保设计对其它临时占地区各临时建筑物的建设、使用、拆除过程提出以下水保要求:

施工单位动土工程尽量安排避开雨季,场地平整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弃渣弃土量;

作好临时占地区内排水工作;

临时占地区使用完毕,施工单位须将地表建筑物及感化地面全部拆除,废弃物及时运至集中堆放地点。要做到对拆除的废弃物及时堆放到指定渣场,不得沿途堆弃,避免新增水土流失的增加。

(3)渣场:为保证渣场的稳定性,渣场挡墙固脚辅以排水孔,内侧及两边采用排水沟、顶面绿化,对渣场进行全方位防护。景观与文物保护:

工程区地表范围内未发现文物古迹。

其它:

30

结论及建议结论:

通过对工程开发区域内的环境现状调查以及工程兴建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得出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如下:

1、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七星沟水电站位于北川白什乡境内七星沟上游。区内崇山峻岭,山高林密,由于林地多,适生树种多,水流涵养好,水土流失较轻。项目所在地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不在当地旅游规划区域内。

(2)该水电站位于河谷地带,工程地区为轻度土壤侵蚀区,尚未发现应列入保护的文物古迹。水体鱼类较简单,保护鱼类较少,经调查了解未发现列入保护的鱼类。

(3)该工程区内无工业污染源存在,评价河段的水质现状良好,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要求。工程区地处乡村,大气和声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状态。

(4)综上所述,工程区的自然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背景状况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工程建设不涉及环境敏感区,无制约本工程兴建的环境问题。

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

(1)七星沟水电站采用低坝无调节引水式开发,总装机容量900KW,年发电量565万kW·h。电站的建设将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逐步建立“以电养林,以林保水,以水发电”的良性循环模式,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该电站开发条件较好,不存在水库淹没及人口搬迁等问题,工期短、见效快,具有近期开发的条件。工程兴建后,将对当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明显的正面效应。

(2)电站建成投入运行后,下游将分别出现2000米的脱水河段,水文、泥沙情势发生改变,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并且在坝区下游有泉水汇入,在减水河段周围无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因而对环境影响较小。

(3)电站建成发电后下泄尾水,水质基本维持原状,无水质影响问题。电站运行过程发电机组及部分机电设备会产生噪声,厂房设计采取了隔声降噪措施;无废气产生。对

31

于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后运至当地垃圾处理厂处理。不新建排污口,3、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

针对本工程建设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不利环境影响可起到有效的减免和控制作用。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有生活污水旱厕处理,不新建排污口,噪声修建厂房隔噪,生活垃圾集中后运至垃圾回收站,检修废弃物交指定单位回收处理,施工弃渣妥善处理等。

工程的环境保护总投资为25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6.1%,基本能够满足环保需求。

4、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分析结论

本项目项目建设中,将投入25万元环保治理资金。从上述分析可看出,项目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污染治理控制措施后,可做到达标排放。本项目属于无污染,清洁能源的,满足了清洁生产的要求。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本项目没有新建排污口,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通过建旱厕用于施肥,因而本工程不存在总量控制问题。

5、综合评价结论

(1)环境现状评价认为,本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程建设不涉及环境敏感区,无制约本工程兴建的环境问题。

(2)工程建设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突出,对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作用。在坝区至厂区分别形成2000m 的减水河段,在枯水期基本不会产生脱水,并且通过下泄生态流量对当地生态环境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3)在坚决贯彻环保“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工程在拟选址处兴建是可行的。

建议:

(1)在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落实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经费及有关内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提出的环境保护要求及所需经费。经审查核定的环保费用,应专款专用,不能挪作它用。

(232

预审意见:

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33

地、市、(州)审批意见

经办人

年月日章

审批意见:

经办人:年月章日

34

35


相关文章

  • 环评爱好者论坛_PE管---环评报告表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 2010 年 3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 的单位编制. 1. ...查看


  • 环评爱好者论坛_养猪场报告表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 ...查看


  • 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总结
  • 案例通过小感 题记: 案例是能否通过关系到整场考试的胜负,我们总希望从高分同学那里得到真经,比如去年的我,拜读了91分高人的感言,以此激励自己. 希望此贴也能激励继续奋斗的同学们,加油. 首先感谢爸爸妈妈为我烧了不少香,积攒考运:感谢bf的 ...查看


  • 彭泽核电疑云
  • 环评报告被指严重掺水,前期投入30多亿元的江西彭泽核电站项目去留存疑. 这或许是中国核电史上最吊诡的项目--长达20多年的酝酿筹备促成前期巨额投资,扑朔迷离的环评报告又让其陡添神秘.处于等待审批状态的江西彭泽核电站项目,已引发跨江西.安徽跨 ...查看


  • 环评爱好者论坛_无组织废气排放量的计算
  • 无组织排放废气量的计算 无组织排放是指无集中式排放口的一种排放形式.这种形式的排放量计算与集中式排放计算是不同的,现加以介绍. 1. 有害物质敞露存放的散发量计算 有害物质敞露存放时,由于蒸发作用,不断地向周围空间散发出有害气体和蒸气,其散 ...查看


  • 诡异的环评
  • 中国的环评体制存在着"先上车,后买票"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再加上环评信息的不公开和环评法的缺陷,使得环境治理屡陷僵局. 望京小区,世安家园.银领国际.季景沁园三个小区的中间,将建一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上万居民担心该变电 ...查看


  • 欲淹世界最大柽柳林的水电站未批先建 被罚20万
  • 原标题:欲淹世界最大柽柳林的水电站未批先建,环评机构证实其曾被罚 青海省政府11月8日发文叫停世界最大古柽(chēng)柳林为建羊曲水电站移植后,羊曲水电站被举报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便开工建设.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11 ...查看


  • 水电规划要做规划环评
  • 河流水电规划报告及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暂行办法实施 水电规划要做规划环评 发表时间:2011-11-15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作者:杨立群 [打印] [关闭] 中国环境报记者 杨立群 北京报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日前联合发出通 ...查看


  •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有望近期出台等十则
  •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有望近期出台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透露,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牵头组织编制的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完成,该规划有望在月底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 据介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