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拿破仑战争
王怡玲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摘要:发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给19世纪的欧洲乃至世界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改变了欧洲政治制度,政治格局,以及对欧洲的民族觉醒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另一方面,拿破仑在征服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一味好战,对被征服地区的人民进行残酷的奴役,剥削,给欧洲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激起了整个欧洲人民的反对,以至于并没有维持多久,1814年—1815年,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先后两次击败拿破仑,最终推翻了法兰西帝国。
关键词:拿破仑 战争 性质 影响
一
我们知道拿破仑是世界近代史上显赫一时的历史人物。史学界对拿破仑的评价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对拿破仑战争性质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拿破仑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当然,我们很清楚资产阶级的本性和需要是掠夺,争霸,扩张。恩格斯曾说:“一切政府,甚至最专制的政府,归根到底都只不过是本国状况所产生地经济必然性的执行者。”[1]那么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战争必然也就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而他在战争后期将争霸,掠夺定为政治的主旋律,也是其围绕资产阶级的主心轴而旋转的。因而战争给人民带来灾害,说其是非正义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既有革命的一面,也有侵略扩张的一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拿破仑具有保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并把法国革命思想和革命制度推行到欧洲。动摇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但同时拿破仑又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人。随着战争的胜利,外来威胁的解除,特别是1807年7月与俄,普签订尔希特条约,这标志着拿破仑统治进入全盛时期。此时的拿破仑已经控制了几乎整个欧洲。“他成了无可争议的欧洲主人” [2]然而,一时被胜利所陶醉的拿破仑,还是不满足于现有
的成就,试图进一步加强对外扩张,希望通过继续战争独霸欧洲。然而连年的战争费用不断地增加,拿破仑不仅要求资产阶级交纳税收,而且要他们保证供应军事作战所需的武器,弹药,军服,运输工具等。直接触犯了资产阶级现有的切身利益。大量征兵使资产阶级失去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更使人民特别是农民痛苦不堪。
第三种观点认为,拿破仑战争是正义,具有双重性的和非正义的。这就是说,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以正义和非正义来确定其性质的。列宁曾深刻地指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任何战争都是同产生它的政治分不开的,某个国家即该国某个阶级在战时所推行的政治,必然是而且一定是它战前长时期在国内外所推行政治的继续„„”[3]所以说,每一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所出现的战争都有其时代的使命。拿破仑在征服的过程中给欧洲人民带来的灾难,他以各种名义疯狂征收赋税,强迫各国人民参加法军的战争,镇压各地人民的起义,这是他战争的非正义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拿破仑在战争的同时却把资产本主义制度带到了整个欧洲。他将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平等,自由,博爱传遍了他所征服的每一寸土地。给予了那些封建国家人民以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他也在政府的国家和地区中扶植当地的资产阶级先进人士建立共和国,实行法国的革命制度,革命原则和《民法典》这就沉重打击了落后的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加快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
(一) 对欧洲政治制度的影响
从雾月政变到1802就任终身执政时止,拿破仑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措施以创造稳定的国内环境和获得广泛的社会基础。政治上大力强化国家机器,完善国家机制,提高办事效率。拿破仑当权后,“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4]拿破仑战争破坏和动摇了欧洲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在占领区实行若干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正如恩格斯所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5]“农民从此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6]
法国革命前,德意志名义上是在圣神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实质上它是由三百多个诸侯国组成的,政治上四分五裂,封建割据,经济上极端落后,百
业凋敝,民不聊生。拿破仑于1905年击溃了第三次反法同盟,签订了《普莱斯堡合约》。“反法联盟”作战的具有同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性质,但是它要扑灭法国革命,恢复欧洲的封建秩序的目的也是坚定不移的。而拿破仑多次击败“反法联盟”则是保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普莱斯堡和约》签订后,拿破仑占据了莱茵河左岸及许多小邦国。那里他赶跑了封建的王公贵族和主教,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取消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宣布公民享有平等与自由。后来建立了莱茵同盟,有16个邦国加入。他们普遍实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推行拿破仑的《民法典》,取消了历时八百余年的圣神罗马帝国。使莱茵区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战败的普鲁士,“施泰因改革”通过改革所颁布的法令先后废除了贵族的某些特权,废除了农奴制,使各个城市获得了自治权,改善了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普鲁士首相哈登堡援引莱茵同盟的改革措施,发布《调整敕令》,继续进行改革,进一步解除了农民 对地主的负担和劳。取消了贵族豁免的土地权利,取消了行会制度,实行自由就业。后来还规定了犹太人在普鲁士享有公民权。这些改革虽然还是保守,但它仍使普鲁士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普鲁士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推进了普鲁士的历史进程。同时,拿破仑战争还使德意志由三百多个分裂的小邦合并为30多个大邦,客观上为德意志民族统一创造了条件。正如恩格斯说:“拿破仑清扫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为他们做了极大的贡献。”[7]
对意大利,他在被征服的地区消除了一切封建权利的遗迹。剥夺了教堂和寺院募集某些苛捐杂税的权利。在统治意大利的10余年中,不仅修建了良好的道路,桥梁,建筑,学校更重要的是财政的改革和有效率的资本主义的管理制度。尤其是《拿破仑法典》在各地的强迫实行。此外,同样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22个关卡,封闭了寺院,拍卖了他们的土地,取消了贵族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
拿破仑还用战争手段把法国革命的影响带到了波兰,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国。在波兰,拿破仑扶植了“华沙大公国”,在那里制定的宪法也规定实行法国的《民法典》。拿破仑使波兰市民阶级与贵族在法律上的平等,取消农奴制,教会服从国家政权,改革了社会行政机构。这样,法国革命的
思想在波兰也根植于人民之中,为以后资本主义在波兰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在比利时的建设,奠定了现代比利时的雏形。比利时经拿破仑占领而彻底地革除了封建性的弊端。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在荷兰,在拿破仑时代,荷兰几度改变国名,由巴达维亚共和国,荷兰王国到变成法兰西帝国的一部分。都受到法国思想的影响。荷兰进行过成功的财政和教育改革,实行《拿破仑法典》也同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给封建制度以新的打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溃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拿破仑战争改变了欧洲各国的力量,形成了新的国际格局。在拿破仑战争威胁面前,欧洲四大国(英,俄,普,奥)暂时联结在一起。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联盟国的团结就变得十分脆弱了,出现了新的国际格局:俄国在欧洲大陆上最强的国家,他在欧洲局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亚历山大一世以欧洲和平仲裁人的身份,企图扮演拿破仑一世那样的角色;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大大增加了他的海上和殖民地霸权。现在,他在欧洲大陆上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实力均衡,防治法国东山再起,阻止任何大陆国家取代拿破仑帝国的地位。两个德意志世敌国家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矛盾,曾经应为共同对付而有所缓和,现在则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变得越来越激烈。
尽管战胜国之间都为了争夺拿破仑帝国崩溃后的战利品而矛盾重重。但是,他们在破坏性的战争后都无意为争夺战利品而再发动战争。因而,个战胜国都力图建立一种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新的国际格局,以便维持和平,防止再度发生武装冲突。为了这一目的,奠定战后欧洲政治格局的维也纳会议召开了。
战后,作为战胜国的反法联盟诸国在维也纳召开了重建欧洲秩序的和平会议,形成以“正统主义”原则和“均势”原则为标榜的维也纳体系。这个体系经历了“美特捏中心时代”,“俄国中心时代”,“法国中心时代”和“德国中心时代”几个演变阶段,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才告以终结。
1813年,第六次反法联盟通过在德意志莱比锡的“民族大战”,第一次
彻底的击败了拿破仑。盟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下台,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被扶持上台,并与反法联盟签订了第一次《巴黎和约》。而这个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拿破仑扩张战争的失败和法国称霸欧洲计划的破产。1814年9月,根据第一次《巴黎和约》反法联盟各国代表聚首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始讨论战后事宜。会议由英,俄,普,奥四大国操纵,奥地利外交大臣梅涅实际上是会议的主持者。此后,因四大国争夺赃物,矛盾重重,拿破仑准备东山再起时,四大国又匆忙中停止斗争,再次组成反法联盟。击败拿破仑后,盟国最终于1815年6月签订了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
第一次《巴黎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改变了拿破仑时代欧洲政治版图。建立了一个新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领土体系,史称“维也纳体系”。也就是在这个体系下,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失去王位的欧洲国家的旧君主按照所谓的“正统主义”原则纷纷复辟。而根据“均势”原则。维也纳体系为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使欧洲大国在19世纪中管辖的领土面积大致上相等。
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在19世纪末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也发展缓慢,而统一后的德国却迅速发展。并在某些部门超过英法,这就使欧洲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形成由德奥意组成的“三国同盟”和由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而这两大集团为了争夺欧洲和世界的霸权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引发了一场又一场国际危机,最终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随着一战的爆发,维也纳体系也宣告终结。而在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协约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此,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军事的影响
拿破仑战争经过20年的战争,它也在军事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拿破仑的一生可以说是不断指挥战争的一生。共指挥了大小六十余场战役,其中主要的战役有:1796—1997年粉碎第一次反法同盟的意大利战役,1800年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的马伦哥战役,1805年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奥
斯特里茨战役,1806年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的耶拿战役,1809年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的博罗迪诺战役,1813年被迫第一次退位的与第六次反法同盟进行的莱比锡战役,以及1815年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战役,与第七次反法同盟间的滑铁卢战役。在这些战役中,拿破仑不但大大发展了有史以来的 指挥艺术和战略战术,而且还创建了近代的军事理论和军事体系。他在战争中追求的决定性目的和在战斗行动中使用的大量军队,改变了以往战略的特点。集中步兵和骑兵在炮兵的支援下给敌人以猛烈打击的进攻,成了战斗行动的基本方法。各军队都采用纵身战斗队形,即射手的散开对形与步兵的纵队相结合的队行。预备对成为战斗的组成部分。纵队作纵身配置,增强了步兵在战斗中突击力量,军队能够在战场上更广泛地实施机动。这就使,十九世纪初,许多新的作战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进。而且也为十九世纪前半期军事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
就拿破仑战争对欧洲的影响来看,法国革命,拿破仑战争既受到反抗又受到欢迎。对统治阶级而言,“君主们和各个分支的贵族构成了一个统治者的世界性的社会,他们不考虑各民族的起源特性,把各民族人民当作他们看管的羊群一样地彼此瓜分,当时有国家而没有民族” [8]欧洲大陆反法联盟各国统治阶级对下层民众的生存和利益的漠视,使整个大陆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这就使“法国革命和旧制度之间的斗争具有普遍性,它是阶级对阶级的战
[9]斗„„”所以,法国革命爆发后,欧洲大陆的君主们视法国革命为“叛乱”,为了恢复被破坏的”秩序”, 先后发动了反法同盟,而拿破仑战争则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而相反的是各国下层人民却欢迎法国革命,他们把法国革命的成功看成是他们自己的胜利,“希望和法国人民一致行动的人到处都能找到”。
[10]而拿破仑则在这个时期的欧洲充当着解散者的角色,组织法国农民打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在欧洲展开了扩张。但,拿破仑最终的结局是失败,当然有自己的原因也同样是资产阶级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产阶级争霸掠夺政策的失败。马歇尔. 科华尔正确的指出,拿破仑战争失败,“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 [11]。在这个时代里,“为资本统治建造起殿堂”的拿破仑则成了资产阶级政策的牺牲品,而“他在毁灭一个旧时代的同时,又创造了一个
新时代。”[12]因而,拿破仑战争却成为人们评论的焦点。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495.
[2]乔治•勒费弗尔. 拿破仑时代(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16.
[3]列宁. 列宁选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71.
[4][5][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第2卷,157, 第19卷,367,第20卷,178,第22卷,35.
[8][9][10](法) 乔治• 勒费弗尔. 拿破仑时代(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285.
[11]马歇尔•康华尔. 作为军事指挥官的拿破仑[M ]台北:军事译粹社,1978.296.
[12]罗斯. 拿破仑传[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301
试析拿破仑战争
王怡玲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摘要:发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给19世纪的欧洲乃至世界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改变了欧洲政治制度,政治格局,以及对欧洲的民族觉醒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另一方面,拿破仑在征服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一味好战,对被征服地区的人民进行残酷的奴役,剥削,给欧洲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激起了整个欧洲人民的反对,以至于并没有维持多久,1814年—1815年,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先后两次击败拿破仑,最终推翻了法兰西帝国。
关键词:拿破仑 战争 性质 影响
一
我们知道拿破仑是世界近代史上显赫一时的历史人物。史学界对拿破仑的评价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对拿破仑战争性质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拿破仑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当然,我们很清楚资产阶级的本性和需要是掠夺,争霸,扩张。恩格斯曾说:“一切政府,甚至最专制的政府,归根到底都只不过是本国状况所产生地经济必然性的执行者。”[1]那么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战争必然也就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而他在战争后期将争霸,掠夺定为政治的主旋律,也是其围绕资产阶级的主心轴而旋转的。因而战争给人民带来灾害,说其是非正义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既有革命的一面,也有侵略扩张的一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拿破仑具有保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并把法国革命思想和革命制度推行到欧洲。动摇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但同时拿破仑又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人。随着战争的胜利,外来威胁的解除,特别是1807年7月与俄,普签订尔希特条约,这标志着拿破仑统治进入全盛时期。此时的拿破仑已经控制了几乎整个欧洲。“他成了无可争议的欧洲主人” [2]然而,一时被胜利所陶醉的拿破仑,还是不满足于现有
的成就,试图进一步加强对外扩张,希望通过继续战争独霸欧洲。然而连年的战争费用不断地增加,拿破仑不仅要求资产阶级交纳税收,而且要他们保证供应军事作战所需的武器,弹药,军服,运输工具等。直接触犯了资产阶级现有的切身利益。大量征兵使资产阶级失去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更使人民特别是农民痛苦不堪。
第三种观点认为,拿破仑战争是正义,具有双重性的和非正义的。这就是说,我们对战争的态度是以正义和非正义来确定其性质的。列宁曾深刻地指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任何战争都是同产生它的政治分不开的,某个国家即该国某个阶级在战时所推行的政治,必然是而且一定是它战前长时期在国内外所推行政治的继续„„”[3]所以说,每一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所出现的战争都有其时代的使命。拿破仑在征服的过程中给欧洲人民带来的灾难,他以各种名义疯狂征收赋税,强迫各国人民参加法军的战争,镇压各地人民的起义,这是他战争的非正义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拿破仑在战争的同时却把资产本主义制度带到了整个欧洲。他将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平等,自由,博爱传遍了他所征服的每一寸土地。给予了那些封建国家人民以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他也在政府的国家和地区中扶植当地的资产阶级先进人士建立共和国,实行法国的革命制度,革命原则和《民法典》这就沉重打击了落后的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加快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
(一) 对欧洲政治制度的影响
从雾月政变到1802就任终身执政时止,拿破仑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措施以创造稳定的国内环境和获得广泛的社会基础。政治上大力强化国家机器,完善国家机制,提高办事效率。拿破仑当权后,“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4]拿破仑战争破坏和动摇了欧洲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在占领区实行若干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正如恩格斯所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5]“农民从此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6]
法国革命前,德意志名义上是在圣神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实质上它是由三百多个诸侯国组成的,政治上四分五裂,封建割据,经济上极端落后,百
业凋敝,民不聊生。拿破仑于1905年击溃了第三次反法同盟,签订了《普莱斯堡合约》。“反法联盟”作战的具有同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性质,但是它要扑灭法国革命,恢复欧洲的封建秩序的目的也是坚定不移的。而拿破仑多次击败“反法联盟”则是保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普莱斯堡和约》签订后,拿破仑占据了莱茵河左岸及许多小邦国。那里他赶跑了封建的王公贵族和主教,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取消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宣布公民享有平等与自由。后来建立了莱茵同盟,有16个邦国加入。他们普遍实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推行拿破仑的《民法典》,取消了历时八百余年的圣神罗马帝国。使莱茵区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战败的普鲁士,“施泰因改革”通过改革所颁布的法令先后废除了贵族的某些特权,废除了农奴制,使各个城市获得了自治权,改善了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普鲁士首相哈登堡援引莱茵同盟的改革措施,发布《调整敕令》,继续进行改革,进一步解除了农民 对地主的负担和劳。取消了贵族豁免的土地权利,取消了行会制度,实行自由就业。后来还规定了犹太人在普鲁士享有公民权。这些改革虽然还是保守,但它仍使普鲁士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普鲁士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推进了普鲁士的历史进程。同时,拿破仑战争还使德意志由三百多个分裂的小邦合并为30多个大邦,客观上为德意志民族统一创造了条件。正如恩格斯说:“拿破仑清扫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为他们做了极大的贡献。”[7]
对意大利,他在被征服的地区消除了一切封建权利的遗迹。剥夺了教堂和寺院募集某些苛捐杂税的权利。在统治意大利的10余年中,不仅修建了良好的道路,桥梁,建筑,学校更重要的是财政的改革和有效率的资本主义的管理制度。尤其是《拿破仑法典》在各地的强迫实行。此外,同样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22个关卡,封闭了寺院,拍卖了他们的土地,取消了贵族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
拿破仑还用战争手段把法国革命的影响带到了波兰,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国。在波兰,拿破仑扶植了“华沙大公国”,在那里制定的宪法也规定实行法国的《民法典》。拿破仑使波兰市民阶级与贵族在法律上的平等,取消农奴制,教会服从国家政权,改革了社会行政机构。这样,法国革命的
思想在波兰也根植于人民之中,为以后资本主义在波兰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在比利时的建设,奠定了现代比利时的雏形。比利时经拿破仑占领而彻底地革除了封建性的弊端。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在荷兰,在拿破仑时代,荷兰几度改变国名,由巴达维亚共和国,荷兰王国到变成法兰西帝国的一部分。都受到法国思想的影响。荷兰进行过成功的财政和教育改革,实行《拿破仑法典》也同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给封建制度以新的打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溃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拿破仑战争改变了欧洲各国的力量,形成了新的国际格局。在拿破仑战争威胁面前,欧洲四大国(英,俄,普,奥)暂时联结在一起。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联盟国的团结就变得十分脆弱了,出现了新的国际格局:俄国在欧洲大陆上最强的国家,他在欧洲局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亚历山大一世以欧洲和平仲裁人的身份,企图扮演拿破仑一世那样的角色;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大大增加了他的海上和殖民地霸权。现在,他在欧洲大陆上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实力均衡,防治法国东山再起,阻止任何大陆国家取代拿破仑帝国的地位。两个德意志世敌国家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矛盾,曾经应为共同对付而有所缓和,现在则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变得越来越激烈。
尽管战胜国之间都为了争夺拿破仑帝国崩溃后的战利品而矛盾重重。但是,他们在破坏性的战争后都无意为争夺战利品而再发动战争。因而,个战胜国都力图建立一种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新的国际格局,以便维持和平,防止再度发生武装冲突。为了这一目的,奠定战后欧洲政治格局的维也纳会议召开了。
战后,作为战胜国的反法联盟诸国在维也纳召开了重建欧洲秩序的和平会议,形成以“正统主义”原则和“均势”原则为标榜的维也纳体系。这个体系经历了“美特捏中心时代”,“俄国中心时代”,“法国中心时代”和“德国中心时代”几个演变阶段,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才告以终结。
1813年,第六次反法联盟通过在德意志莱比锡的“民族大战”,第一次
彻底的击败了拿破仑。盟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下台,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被扶持上台,并与反法联盟签订了第一次《巴黎和约》。而这个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拿破仑扩张战争的失败和法国称霸欧洲计划的破产。1814年9月,根据第一次《巴黎和约》反法联盟各国代表聚首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始讨论战后事宜。会议由英,俄,普,奥四大国操纵,奥地利外交大臣梅涅实际上是会议的主持者。此后,因四大国争夺赃物,矛盾重重,拿破仑准备东山再起时,四大国又匆忙中停止斗争,再次组成反法联盟。击败拿破仑后,盟国最终于1815年6月签订了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
第一次《巴黎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改变了拿破仑时代欧洲政治版图。建立了一个新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领土体系,史称“维也纳体系”。也就是在这个体系下,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失去王位的欧洲国家的旧君主按照所谓的“正统主义”原则纷纷复辟。而根据“均势”原则。维也纳体系为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使欧洲大国在19世纪中管辖的领土面积大致上相等。
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在19世纪末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也发展缓慢,而统一后的德国却迅速发展。并在某些部门超过英法,这就使欧洲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形成由德奥意组成的“三国同盟”和由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而这两大集团为了争夺欧洲和世界的霸权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引发了一场又一场国际危机,最终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随着一战的爆发,维也纳体系也宣告终结。而在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协约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此,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军事的影响
拿破仑战争经过20年的战争,它也在军事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拿破仑的一生可以说是不断指挥战争的一生。共指挥了大小六十余场战役,其中主要的战役有:1796—1997年粉碎第一次反法同盟的意大利战役,1800年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的马伦哥战役,1805年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奥
斯特里茨战役,1806年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的耶拿战役,1809年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的博罗迪诺战役,1813年被迫第一次退位的与第六次反法同盟进行的莱比锡战役,以及1815年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战役,与第七次反法同盟间的滑铁卢战役。在这些战役中,拿破仑不但大大发展了有史以来的 指挥艺术和战略战术,而且还创建了近代的军事理论和军事体系。他在战争中追求的决定性目的和在战斗行动中使用的大量军队,改变了以往战略的特点。集中步兵和骑兵在炮兵的支援下给敌人以猛烈打击的进攻,成了战斗行动的基本方法。各军队都采用纵身战斗队形,即射手的散开对形与步兵的纵队相结合的队行。预备对成为战斗的组成部分。纵队作纵身配置,增强了步兵在战斗中突击力量,军队能够在战场上更广泛地实施机动。这就使,十九世纪初,许多新的作战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进。而且也为十九世纪前半期军事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
就拿破仑战争对欧洲的影响来看,法国革命,拿破仑战争既受到反抗又受到欢迎。对统治阶级而言,“君主们和各个分支的贵族构成了一个统治者的世界性的社会,他们不考虑各民族的起源特性,把各民族人民当作他们看管的羊群一样地彼此瓜分,当时有国家而没有民族” [8]欧洲大陆反法联盟各国统治阶级对下层民众的生存和利益的漠视,使整个大陆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这就使“法国革命和旧制度之间的斗争具有普遍性,它是阶级对阶级的战
[9]斗„„”所以,法国革命爆发后,欧洲大陆的君主们视法国革命为“叛乱”,为了恢复被破坏的”秩序”, 先后发动了反法同盟,而拿破仑战争则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而相反的是各国下层人民却欢迎法国革命,他们把法国革命的成功看成是他们自己的胜利,“希望和法国人民一致行动的人到处都能找到”。
[10]而拿破仑则在这个时期的欧洲充当着解散者的角色,组织法国农民打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在欧洲展开了扩张。但,拿破仑最终的结局是失败,当然有自己的原因也同样是资产阶级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产阶级争霸掠夺政策的失败。马歇尔. 科华尔正确的指出,拿破仑战争失败,“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 [11]。在这个时代里,“为资本统治建造起殿堂”的拿破仑则成了资产阶级政策的牺牲品,而“他在毁灭一个旧时代的同时,又创造了一个
新时代。”[12]因而,拿破仑战争却成为人们评论的焦点。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495.
[2]乔治•勒费弗尔. 拿破仑时代(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16.
[3]列宁. 列宁选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71.
[4][5][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第2卷,157, 第19卷,367,第20卷,178,第22卷,35.
[8][9][10](法) 乔治• 勒费弗尔. 拿破仑时代(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285.
[11]马歇尔•康华尔. 作为军事指挥官的拿破仑[M ]台北:军事译粹社,1978.296.
[12]罗斯. 拿破仑传[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