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XXXXXXXXXX 班 级:08信息与计算科学2班
姓 名:XXX 学 号:[1**********]9
课程论文题目:戏剧界的瑰宝—威廉·莎士比亚
课程名称:戏剧鉴赏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戏剧界的瑰宝—威廉·莎士比亚
学 生:夏奇
(东方科技学院08级信科2班级,学号[1**********]9)
摘 要:威廉·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在学习完戏剧鉴赏这门课之后,感觉对莎士比亚比较感兴趣,所以在老师的要求下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下整理出了这篇关于莎士比亚的一片论文。论文主要介绍莎士比亚的作品以及辉煌的个人成就,就让大家随着我的脚步一起来正真认识一下戏剧界的瑰宝---威廉·莎士比亚吧。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
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一、人物简介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
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本·琼生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
二、个人作品 莎士比亚在约1590~1612的20余年内共写了三十七部戏剧(如加上与弗莱彻合写的《两位贵亲》则是三十八部),还写有二首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由于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故
使莎士比亚得以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著称。
一般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以下3个时期:
(一)第一时期(1590~1600年) 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
9部历史剧中除《约翰王》是写 13 世纪初英国历史外 ,其他8部是内容相衔接的两个4部曲 :《亨利六世》上 、中、下篇与《理查三世》;《查理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与《亨利五世》。这些历史剧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谴责暴君暴政,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
10部喜剧《错误的戏剧》, 《驯悍记》, 《维罗纳二绅士》, 《爱的徒劳》,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无事生非》, 《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如禁欲主义的虚矫, 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喜剧《罗密欧和朱丽叶》中,也洋溢着喜剧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二)第二时期(1601~1607年)
以悲剧为主, 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
题剧”。
罗马剧《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和《科里奥拉
努斯》是取材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 》的历史剧。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 》、《 李尔王 》、《麦克白》和悲剧《雅
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 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 在近代黎明照耀下, 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 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 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 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 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结果是空怀大志, 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 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 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 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 自豪, 自信中迷失本性, 丧失理智, 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 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 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 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 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 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 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 使《特洛伊罗斯与
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 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 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
(三)第三时期(1608~1613年)
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
天的故事 》、《暴风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 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 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 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和解告终。
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位贵
亲》, 后者近年来被有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收入。
三、结束语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
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悲剧),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喜剧
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悲喜剧(正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历史剧
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诗
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
斑鸠等。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
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参考文献
[1] 《莎士比亚》,翁乐天译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安东尼·伯吉斯:《莎士比亚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3] 张泗洋:《莎士比亚戏剧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年。
[4] М·莫洛佐夫:《震撼世界的大师:莎士比亚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XXXXXXXXXX 班 级:08信息与计算科学2班
姓 名:XXX 学 号:[1**********]9
课程论文题目:戏剧界的瑰宝—威廉·莎士比亚
课程名称:戏剧鉴赏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戏剧界的瑰宝—威廉·莎士比亚
学 生:夏奇
(东方科技学院08级信科2班级,学号[1**********]9)
摘 要:威廉·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在学习完戏剧鉴赏这门课之后,感觉对莎士比亚比较感兴趣,所以在老师的要求下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下整理出了这篇关于莎士比亚的一片论文。论文主要介绍莎士比亚的作品以及辉煌的个人成就,就让大家随着我的脚步一起来正真认识一下戏剧界的瑰宝---威廉·莎士比亚吧。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
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一、人物简介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
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本·琼生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
二、个人作品 莎士比亚在约1590~1612的20余年内共写了三十七部戏剧(如加上与弗莱彻合写的《两位贵亲》则是三十八部),还写有二首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由于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故
使莎士比亚得以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著称。
一般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以下3个时期:
(一)第一时期(1590~1600年) 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
9部历史剧中除《约翰王》是写 13 世纪初英国历史外 ,其他8部是内容相衔接的两个4部曲 :《亨利六世》上 、中、下篇与《理查三世》;《查理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与《亨利五世》。这些历史剧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谴责暴君暴政,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
10部喜剧《错误的戏剧》, 《驯悍记》, 《维罗纳二绅士》, 《爱的徒劳》,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无事生非》, 《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如禁欲主义的虚矫, 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喜剧《罗密欧和朱丽叶》中,也洋溢着喜剧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二)第二时期(1601~1607年)
以悲剧为主, 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
题剧”。
罗马剧《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和《科里奥拉
努斯》是取材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 》的历史剧。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 》、《 李尔王 》、《麦克白》和悲剧《雅
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 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 在近代黎明照耀下, 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 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 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 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 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结果是空怀大志, 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 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 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 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 自豪, 自信中迷失本性, 丧失理智, 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 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 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 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 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 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 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 使《特洛伊罗斯与
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 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 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
(三)第三时期(1608~1613年)
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
天的故事 》、《暴风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 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 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 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和解告终。
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位贵
亲》, 后者近年来被有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收入。
三、结束语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
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悲剧),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喜剧
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悲喜剧(正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历史剧
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诗
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
斑鸠等。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
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参考文献
[1] 《莎士比亚》,翁乐天译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安东尼·伯吉斯:《莎士比亚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3] 张泗洋:《莎士比亚戏剧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年。
[4] М·莫洛佐夫:《震撼世界的大师:莎士比亚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