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的山路

这几天,没事的时候,想起了家乡的一条路。这条路,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她穿田埂,过山沟,爬上坡,穿松林,下陡坡,一直到达家乡的集贸小镇。至今还记得沿途那些小地名:水井湾、桥沟河、稍怠坡、大碑梁、大田湾、大岩洞、陡石梯。山路全长约15里,并不算太远。既然是山路,那就既不能骑车,也不能坐车,全程步行,去时大约一个半小时,回来时大约两小时,回来时爬坡上坎很累人的。若是老太太,老太爷,在路上花费的时间那就更多了。 这条路是我们那里的人赶场时走的一条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可是一条很是热闹的路。为什么热闹,那就先简单的说说小镇吧。说她小,她确实处在一个狭长的区域,抬望周围高山环绕,像是五马奔槽而来,还有一条长长的河流占据位置横贯其旁,缠着小镇奔流不息。说她不小,是因它能容纳东西南北太多的人流。小镇位于县东南边缘,地处三县交汇处,古有一脚踏三县之说;而且小镇建有全县最大的农村集贸市场,吸引了周边四县(市)十八乡(镇)的人前来赶集。小镇是隔日逢场。每逢集日,可谓是人山人海,狭长的街道上,有的把帽子挤掉,有的把耳朵擦破,有的把挂包挤脱,有的把背篼挤扁,至下午四五点钟攒动的人流还熙熙攘攘散不了场。 这条山路,连接了我的家和家乡的那个小镇。赶场日,从早上天亮开始,山路上男男女女,老老小小,背包的,背背篼的,打空手的,络绎不绝。有的人,赶场的时候经过我家的房前房后,老远就称呼着我的父亲和母亲问道,吃早饭没有?今天去不去赶场?我们同路!。到了路上,大家说说笑笑,边走边摆龙门阵,拉家常,海阔天空的吹壳子。不逢场的日子,路上也有人,你随便问一下,就知道那是去赶冷场的。 在这条山路上,烈日当空的时候有人;雷电交加、倾盆大雨的时候有人;下着小雨,小路泥泞不堪的时候有人;寒风呼啸,白雪皑皑的时候有人。在这条山路上,天不亮的时候就有人在上面行走,那是去赶早场的人。也有的人在路上摸黑行走,那是赶场回来晚了的人。至今还记得,我们生产队有一位老人,赶场的时候回来晚了,天黑看不太清楚,一步踩虚,跌在路上冉家咀的悬崖下,摔死了。 在这条山路上去赶集的人,有的人是去卖东西,有的人是去买东西。去的时候,有的背大米,有的背小麦,有的背玉米,有的背红苕,有的背土豆萝卜,有的提鸡蛋,有的提着家里的老母鸡、老土鸭,这些也都是我们那里种养的主要农产品,偶尔还有捕获的野鸡、野兔。有手艺的人背上自己编的背篼、撮箕、斗篷、竹席、竹扇,我们那里的竹编工艺特别发达,现在还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时不通公路,如果遇到卖猪,那得请人帮忙。卖一头猪,需至少四个壮实劳动力把猪五花大绑换来换去抬到街上。回来的时候,买的是油盐酱醋、锅碗瓢盆、毛巾、香皂、新鞋子、新衣裳等物。过年的时候,置办的东西要比平时多些,除了好吃的东西外,还有烟花、爆竹,敬拜祖先用的香蜡钱纸等。 这条路,在我婆婆年轻时背柴上街去卖的那个年代,听她说应该是少有人走的。那时赶场,要有人结伴才敢走路,听说路上有豹子出没。后来大炼钢铁,山路两旁的大树几乎砍没了。再后来,因建国后一段时期内无计划生育政策,一个家庭有了好几个娃。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条路,后来走的人多了,实际上便成了一条大路。大路被踏的白白的,在阳光多日的炙烤下,路上积满了重重的灰尘,像一条白色的飘带挥舞在大山之上。 大岩洞,是我的家和小镇的中点。岩顶上,有一个乘凉的好地方。地方不大,仅站立二三十个人;地面都是石头的,靠里有几个天然的石凳。石凳的上方长着一棵古老的柏树,树并不高,不过30尺,但树冠特别的大,像一把撑天巨伞。大热天,从岩底一口气爬到岩顶,敞开胸前衬衣上的那些扣子,男人或者干脆扒掉上衣,再吹来点儿凉风,那个凉爽呀,甭说有多惬意了。一口气爬上来,那都是冲着这棵大树来的。开始乘凉的只有几个人,没过多久,老爷爷来了,老婆婆上来了,农家的小弟弟小妹妹上来了,年轻的,年长的,陆陆续续聚了好多人,大家有说有笑,抽着烟,喝着水,小孩啃着小镇上买的馒头,嘴里嚼着油金油金的麻花,很久很久都不想离开。后来大家捐了份子钱,石匠沿着岩边加了工整的石栏,保留至今。 大岩洞旁边有一处人家,土墙的这头是

一个菜园子,山路从菜园子的尽头经过。很多赶集的人,在很多时候都会碰到这家一个瘦瘦的稍微有点儿驼背的老婆婆,老远就向你招手,颤颤悠悠的向你走来,口里拖着长长的凄凉的声音不停地叫着:哥哥,哥哥。后来打听才知道,老婆婆的哥哥在一九三三年被抓了壮丁或者是跟随红军走了,一走之后便杳无音信。老婆婆因思念过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这使我想起了我的二姑婆,一九三三年也从这个大山走出去,从婆婆的只言片语中得知,二姑婆像是参加了什么童子团鲜花队,参加了红军。解放后定居重庆,六四年回过一次老家与婆婆团聚。1982年我的父亲到二姑婆那里耍了一个月之久,回来带了一张二姑婆的黑白照片,二姑婆高高的,站在一辆小轿车旁边,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九几年去世的时候,重庆一家报纸头版头条报道了她一生的光辉事迹。确实,红四方面军曾在木门先后停留一年有余。一九三三年六月,徐向前元帅骑马赶到木门镇主持召开了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木门会议。现在,木门寺的山门上,悬挂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鎏金漆匾:木门会议会址 小学五年,我顺利地升入了镇上的重点中学。升入中学的时候还不到12岁。那时是住校。每周我都会背着个小背篼,带上一袋子大米和两罐头咸菜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一个小矮人在这条路上来来去去不知走了多少回。大碑梁,有一片很大的坟场,是这条路必经的地方。每次经过的时候,我都哆哆嗦嗦,蹑手蹑脚。特别是在阴天,回来的路上远远望见那些新逝者坟头上的花圈,更让我挪不动脚步,直到看见对面有人来了,才一路小跑着冲过去。现在想起来,那算不上什么个事儿。还有,我们那里有一个到处游荡的中年疯子,疯了很多年,一身脏兮兮的衣裳破烂不堪,蓬头垢面,上学放学路上远远地看到他,都得绕着走。几十年过去了,很多相识的人都忘了,但还是没有忘记那个可怜的疯人的名字。 山路的热闹,还体现在路上那敲打的锣鼓、吹奏的唢呐。那喜气洋洋的迎亲送亲队伍,那抬着的红色的柜子、大红的箱子,漂亮的新娘新郎,把山路总装扮得像过年一样。可是那长长的送葬队伍,哀哀的唢呐,沉沉的大鼓,那种肃穆的壮观,又把人的心带到那低沉、悲痛、空气凝结的底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老家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渐渐地,山路上很少有人走了,路上慢慢地长满了杂草,小镇也几乎变得空荡,路旁光秃秃的山林却变得越来越茂盛,有的地方几乎变成了原始一般的森林。有的地方被阻断,有的地方被改道,有的地方甚至消失,山路被无情的斩得七零八落。自从我上了县城的高中以后,山路上也少有了我的影子。现在,经过多年之后,大致沿着山路从我的家到小镇铺成了一条油路。原先的山路,只有几个很短的路段还述说着当年的影子。我想,再过百年之后,就连考古学家也复原不了那条山路了,也无从知道山路曾经发生和拥有着的一切。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基本上也不用烧柴做饭了,每到春天的时候,油路两旁鸟语花香,山路变道变得清秀绝美,道路两旁的土胚房、木架房也多变成了楼房。原先山路经过的那片小松林,有人办起了一个养鸡场,叽叽叽、咯咯咯的山鸡日日夜夜享受着那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山路连着的单青梁、团包梁、大碑梁成了远近闻名的茶叶种植基地。要说风景,绝对可以和黄山峨嵋山媲美。如果到乡村旅游,这是一个绝好的胜地。 山路的过去,永远地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山路的现在,一直述说着和期盼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几天,没事的时候,想起了家乡的一条路。这条路,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她穿田埂,过山沟,爬上坡,穿松林,下陡坡,一直到达家乡的集贸小镇。至今还记得沿途那些小地名:水井湾、桥沟河、稍怠坡、大碑梁、大田湾、大岩洞、陡石梯。山路全长约15里,并不算太远。既然是山路,那就既不能骑车,也不能坐车,全程步行,去时大约一个半小时,回来时大约两小时,回来时爬坡上坎很累人的。若是老太太,老太爷,在路上花费的时间那就更多了。 这条路是我们那里的人赶场时走的一条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可是一条很是热闹的路。为什么热闹,那就先简单的说说小镇吧。说她小,她确实处在一个狭长的区域,抬望周围高山环绕,像是五马奔槽而来,还有一条长长的河流占据位置横贯其旁,缠着小镇奔流不息。说她不小,是因它能容纳东西南北太多的人流。小镇位于县东南边缘,地处三县交汇处,古有一脚踏三县之说;而且小镇建有全县最大的农村集贸市场,吸引了周边四县(市)十八乡(镇)的人前来赶集。小镇是隔日逢场。每逢集日,可谓是人山人海,狭长的街道上,有的把帽子挤掉,有的把耳朵擦破,有的把挂包挤脱,有的把背篼挤扁,至下午四五点钟攒动的人流还熙熙攘攘散不了场。 这条山路,连接了我的家和家乡的那个小镇。赶场日,从早上天亮开始,山路上男男女女,老老小小,背包的,背背篼的,打空手的,络绎不绝。有的人,赶场的时候经过我家的房前房后,老远就称呼着我的父亲和母亲问道,吃早饭没有?今天去不去赶场?我们同路!。到了路上,大家说说笑笑,边走边摆龙门阵,拉家常,海阔天空的吹壳子。不逢场的日子,路上也有人,你随便问一下,就知道那是去赶冷场的。 在这条山路上,烈日当空的时候有人;雷电交加、倾盆大雨的时候有人;下着小雨,小路泥泞不堪的时候有人;寒风呼啸,白雪皑皑的时候有人。在这条山路上,天不亮的时候就有人在上面行走,那是去赶早场的人。也有的人在路上摸黑行走,那是赶场回来晚了的人。至今还记得,我们生产队有一位老人,赶场的时候回来晚了,天黑看不太清楚,一步踩虚,跌在路上冉家咀的悬崖下,摔死了。 在这条山路上去赶集的人,有的人是去卖东西,有的人是去买东西。去的时候,有的背大米,有的背小麦,有的背玉米,有的背红苕,有的背土豆萝卜,有的提鸡蛋,有的提着家里的老母鸡、老土鸭,这些也都是我们那里种养的主要农产品,偶尔还有捕获的野鸡、野兔。有手艺的人背上自己编的背篼、撮箕、斗篷、竹席、竹扇,我们那里的竹编工艺特别发达,现在还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时不通公路,如果遇到卖猪,那得请人帮忙。卖一头猪,需至少四个壮实劳动力把猪五花大绑换来换去抬到街上。回来的时候,买的是油盐酱醋、锅碗瓢盆、毛巾、香皂、新鞋子、新衣裳等物。过年的时候,置办的东西要比平时多些,除了好吃的东西外,还有烟花、爆竹,敬拜祖先用的香蜡钱纸等。 这条路,在我婆婆年轻时背柴上街去卖的那个年代,听她说应该是少有人走的。那时赶场,要有人结伴才敢走路,听说路上有豹子出没。后来大炼钢铁,山路两旁的大树几乎砍没了。再后来,因建国后一段时期内无计划生育政策,一个家庭有了好几个娃。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条路,后来走的人多了,实际上便成了一条大路。大路被踏的白白的,在阳光多日的炙烤下,路上积满了重重的灰尘,像一条白色的飘带挥舞在大山之上。 大岩洞,是我的家和小镇的中点。岩顶上,有一个乘凉的好地方。地方不大,仅站立二三十个人;地面都是石头的,靠里有几个天然的石凳。石凳的上方长着一棵古老的柏树,树并不高,不过30尺,但树冠特别的大,像一把撑天巨伞。大热天,从岩底一口气爬到岩顶,敞开胸前衬衣上的那些扣子,男人或者干脆扒掉上衣,再吹来点儿凉风,那个凉爽呀,甭说有多惬意了。一口气爬上来,那都是冲着这棵大树来的。开始乘凉的只有几个人,没过多久,老爷爷来了,老婆婆上来了,农家的小弟弟小妹妹上来了,年轻的,年长的,陆陆续续聚了好多人,大家有说有笑,抽着烟,喝着水,小孩啃着小镇上买的馒头,嘴里嚼着油金油金的麻花,很久很久都不想离开。后来大家捐了份子钱,石匠沿着岩边加了工整的石栏,保留至今。 大岩洞旁边有一处人家,土墙的这头是

一个菜园子,山路从菜园子的尽头经过。很多赶集的人,在很多时候都会碰到这家一个瘦瘦的稍微有点儿驼背的老婆婆,老远就向你招手,颤颤悠悠的向你走来,口里拖着长长的凄凉的声音不停地叫着:哥哥,哥哥。后来打听才知道,老婆婆的哥哥在一九三三年被抓了壮丁或者是跟随红军走了,一走之后便杳无音信。老婆婆因思念过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这使我想起了我的二姑婆,一九三三年也从这个大山走出去,从婆婆的只言片语中得知,二姑婆像是参加了什么童子团鲜花队,参加了红军。解放后定居重庆,六四年回过一次老家与婆婆团聚。1982年我的父亲到二姑婆那里耍了一个月之久,回来带了一张二姑婆的黑白照片,二姑婆高高的,站在一辆小轿车旁边,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九几年去世的时候,重庆一家报纸头版头条报道了她一生的光辉事迹。确实,红四方面军曾在木门先后停留一年有余。一九三三年六月,徐向前元帅骑马赶到木门镇主持召开了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木门会议。现在,木门寺的山门上,悬挂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鎏金漆匾:木门会议会址 小学五年,我顺利地升入了镇上的重点中学。升入中学的时候还不到12岁。那时是住校。每周我都会背着个小背篼,带上一袋子大米和两罐头咸菜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一个小矮人在这条路上来来去去不知走了多少回。大碑梁,有一片很大的坟场,是这条路必经的地方。每次经过的时候,我都哆哆嗦嗦,蹑手蹑脚。特别是在阴天,回来的路上远远望见那些新逝者坟头上的花圈,更让我挪不动脚步,直到看见对面有人来了,才一路小跑着冲过去。现在想起来,那算不上什么个事儿。还有,我们那里有一个到处游荡的中年疯子,疯了很多年,一身脏兮兮的衣裳破烂不堪,蓬头垢面,上学放学路上远远地看到他,都得绕着走。几十年过去了,很多相识的人都忘了,但还是没有忘记那个可怜的疯人的名字。 山路的热闹,还体现在路上那敲打的锣鼓、吹奏的唢呐。那喜气洋洋的迎亲送亲队伍,那抬着的红色的柜子、大红的箱子,漂亮的新娘新郎,把山路总装扮得像过年一样。可是那长长的送葬队伍,哀哀的唢呐,沉沉的大鼓,那种肃穆的壮观,又把人的心带到那低沉、悲痛、空气凝结的底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老家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渐渐地,山路上很少有人走了,路上慢慢地长满了杂草,小镇也几乎变得空荡,路旁光秃秃的山林却变得越来越茂盛,有的地方几乎变成了原始一般的森林。有的地方被阻断,有的地方被改道,有的地方甚至消失,山路被无情的斩得七零八落。自从我上了县城的高中以后,山路上也少有了我的影子。现在,经过多年之后,大致沿着山路从我的家到小镇铺成了一条油路。原先的山路,只有几个很短的路段还述说着当年的影子。我想,再过百年之后,就连考古学家也复原不了那条山路了,也无从知道山路曾经发生和拥有着的一切。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基本上也不用烧柴做饭了,每到春天的时候,油路两旁鸟语花香,山路变道变得清秀绝美,道路两旁的土胚房、木架房也多变成了楼房。原先山路经过的那片小松林,有人办起了一个养鸡场,叽叽叽、咯咯咯的山鸡日日夜夜享受着那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山路连着的单青梁、团包梁、大碑梁成了远近闻名的茶叶种植基地。要说风景,绝对可以和黄山峨嵋山媲美。如果到乡村旅游,这是一个绝好的胜地。 山路的过去,永远地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山路的现在,一直述说着和期盼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

  • 谷声[山路弯弯]阅读答案
  • 山路弯弯 谷声 ①读高中的三年,我一直是步行在家与学校之间40公里的山路上的.40公里的山路,现在连自己听起来都有些胆怯了,但上高中的第一学期,我就回了6次家.第一次出远门,太想家了.大概就是因为这种想家的心情,那几次我一点也没体会出走山路 ...查看


  • [关于路的作文]山路弯弯
  • 一缕缕清风; 一丝丝涟漪; 盘旋的山路; 盛开着艳丽的花; 蝴蝶翩飞; 好一幅美妙的山水画! 记得我刚学会走路,最爱在山路上奔跑,可是我总会摔的头破血流;最爱在花丛中穿行,回味丝丝香味;最爱与蝴蝶舞蹈,聆听她的私语. 奶奶总是跟在我的后面, ...查看


  • [国庆节作文]山路
  • 国庆黄金周是每一位小学生至中学生期待已久的七天,当然我也不列外.星期日晚上做完作业;星期一就拉着爸妈一起去悠久古老的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石室岩. 去了那儿,看到那弯弯曲曲的路,使我想起祖先走过的山坡路;到现再平毯的路祖先的变化真不容易. 再走 ...查看


  • 记叙文阅读理解
  • 记叙文阅读理解 [考查要点] 在整体上,明确记叙的中心,理解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分析记叙的详略,理清记叙的线索,概括全文内容或概括事件内容或概括人物思想品质,评析人物性格,划分文章层次或指出文章结构模式,领会全文主旨,感受人物理解,理解 ...查看


  • 登清远飞霞山作文
  • 广州市番禺区华南碧桂园学校三(1)班 王乐宇今天是重阳节,我和家人一起去飞霞山登高.我们的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前行,终于到了飞霞山.然后沿水道乘船过北江,终于到了著名的飞霞山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澈的江水,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微风一吹,令人 ...查看


  • 交通doc
  • 陈万菊 案例背景: 在道路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却常常听到或看到生活中一些人因为车祸受伤致残,甚至命丧车轮的惨剧.这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同时也告诉我们安全教育必须常抓不懈,必须从儿童抓起.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查看


  • 弯弯曲曲的故事
  • [拼音]wān wān qū qū [成语故事]妙玉来大观园探望惜春,贾宝玉自作多情要去送妙玉,两人来到弯弯曲曲的园内小路上,听到潇湘馆内传来叮咚的琴声,两人坐在石头上听这凄惨悠扬的琴声,突然琴弦断了.妙玉要回寺庙,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 ...查看


  • 教师节儿童画:盛满爱的脚印
  • 盛满爱的脚印 王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和我同村,朴实得像个农民,只是胸前比农民多了两支自来水笔. 王老师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是学校的元老,没有什么大的功绩,但是村里每一个走进学堂的人,都有他的一份功劳.我们的学校建在一个位于各村中间的山头上, ...查看


  • 幼儿园环境布置图片:弯弯绕绕中的环境创设
  • 一.弯弯绕绕天地--引发幼儿探究弯弯绕绕事物的兴趣 一天,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小菜园,看到丝瓜秧长大了,还开出了黄黄的小花."大家来看!快来看!"一个孩子惊叫起来.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丝瓜茎上长着一根须须,卷卷的,像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