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教育学名词解释

1、 教学氛围: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2、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1、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

2、读书指导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3、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4、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5、讨论学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与他人相互研讨、切磋琢磨、相互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6、调研学习法:就是调查研究学习法的简称,它是指学生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7、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技能和技巧

2、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能力和技巧。

3、板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形象的图表传递信息的能力和技巧。

、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2、纸笔测验:是根据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引出学生的学习表现,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衡量的一种评价方法。

3、成长记录袋:是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4、合作评价:是指多个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判断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活动方式。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使用的媒介工具。

2、网络教学:是基

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1、 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4、 遗传素质:也称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5、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2、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3、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1、 教师:是履行教育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 教书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3、 教师聘任制: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4、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简称师德。

a) 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b)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c)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d) 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2、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

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3、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

2、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1、 教学氛围: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2、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1、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

2、读书指导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3、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4、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5、讨论学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与他人相互研讨、切磋琢磨、相互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6、调研学习法:就是调查研究学习法的简称,它是指学生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7、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技能和技巧

2、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能力和技巧。

3、板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形象的图表传递信息的能力和技巧。

、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2、纸笔测验:是根据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引出学生的学习表现,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衡量的一种评价方法。

3、成长记录袋:是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4、合作评价:是指多个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判断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活动方式。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使用的媒介工具。

2、网络教学:是基

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1、 学校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4、 遗传素质:也称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5、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为主观能动性。

、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2、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3、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

1、 教师:是履行教育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 教书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3、 教师聘任制: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4、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简称师德。

a) 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

b)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c)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d) 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2、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

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3、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

2、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相关文章

  • 2010-2015历年333真题
  • 2015 年北师大教育硕士333 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课程标准(也可能是课程方案) 3.教学评价 4.教育管理 5.社会性发展 6.学习策略 二.简答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2.孟子的教育思想. 3.赫尔巴特的 ...查看


  • 无锡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能力测试
  • 无锡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能力测试 第一讲教师入职要求 1.中小学青年教师业务三达标:教学规范达标.德育规范达标.教育能力达标.(出填空) 2.教学规范包括:"备课与设计"."课堂教学"."反 ...查看


  • 东北师大真题
  • 教育综合 2010年333教育综合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论语 2. 蔡元培 3. <理想国> 4. 终身教育 5. 美育 6. 因材施教 二.简答(每题10分) 1.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 2.简要回答全面 ...查看


  • 中外教育简史之名词解释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41."星期日学校" 42.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43.三舍法 44."三纲五常"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学记> 2.朱子读书法 3 ...查看


  • 教育学习题库
  •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一.填空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_______,揭示教育规律. 2.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___>.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______,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4.教育 ...查看


  • 山西高教岗前培训教育学名词解释
  • 名词解释: 1.通识教育:指高校全体学生所应接受的非专业性的教育,旨在养成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富有社会责任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 2.人文教育:以熏陶与启悟的方式,使学生的本性.尊严得到最大 ...查看


  •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 一.名词解释: 1.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有机的组合为一体, ...查看


  • 王道俊版的名词解释
  • 体育专业-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解释 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解释 1.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查看


  •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 第一小组 负责题目:名词解释 组长:付娆 第一章,第二章 负责人:付娆 1,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需要(P5) 2,城邦 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主权国家(P31) 第三章,第四章 负责人:李锦 1,苏格拉底教学法 此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