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与地方戏曲练习

中国京剧与地方戏曲练习

1、 古希腊的 、印度的 、和中国的 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

化”。

2、 京剧形成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它的起源始于乾隆55年(1790年)“三

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进京。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3、 京剧具有集中、 、与 的特点,所以在表演中常出现“一支马鞭行遍天下,

三五兵士千军万马”的说法。

4、 被称为京剧“四大名旦”的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其中,梅兰芳是将

中国京剧艺术引向国外的第一人。他一生中塑造了许多动人的艺术形象,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表演风格。他的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即: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赞誉他是“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5、 四大徽班是指 、 、 、 ;京剧四大名旦是

指 、 、 、 。

6、 京剧的唱腔以 腔为主,即西皮和二黄。

7、 京剧伴奏乐器三大件是指 、 、 。

8、 京剧博采众长,形成了唱、念、做、打的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

9、 京剧的可分为 、 、 、 四个行当,其中, ,为男性人物,又可细分

为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红生等。 ,为女性人物,其中又可细分为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老旦等。 ,为威重、粗犷、豪爽等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又可细分为花脸(铜锤、黑头)、架子花脸、武花脸等。 ,为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也可分为文丑、武丑等。

10、 京剧的伴奏:称“场面”。分“ ”和“ ”两部分。 为管弦乐器部分,

主要为唱腔伴奏; 为打击乐器部分,主要用于配合身段表演、表现人物思想情绪、烘托舞台气氛、有机地协调统一唱念做打等。

11、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上》是京剧《铡美案》中包拯的唱段。该人物形象属于京剧

行当中的花脸。

12、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京剧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

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如:《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龙江颂》、《平原做战》、《海港》等。

13、现代京剧《红灯记》的剧中主要人物有:李奶奶、李玉和、李铁梅;主要唱段有:《雄

心壮志冲云天》(李玉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玉和)、《浑身是胆雄赳赳》(李玉和)、《光辉照儿永向前》(李铁梅)、《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李铁梅)、《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李奶奶)等。

14、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剧中主要人物有:阿庆嫂、沙奶奶、郭建光、胡司令(胡传魁)、

刁德一等;主要唱段有:《智斗》、《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沙家浜总有一天会解放》等。

15、在传统京剧伴奏音乐的基础上,增加了西洋管弦乐队,从而使音乐具有交响性。最具

代表性的唱段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 》,剧中主要人物有:杨子荣等。

16、《家住安源》是现代京剧《杜鹃山》中柯湘的唱段。

17、中国地方戏曲品种繁多,异彩纷呈。如安徽的 、浙江的 、河南的 、

山东的 、河北的 、广东的 粤剧 、上海的 沪剧 、陕西的 秦腔 等。

18、黄梅戏的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等。“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是《 》中的唱词,选自《 》,《 》选自《女附马》。代表人物有严凤英等。

19、越剧的代表剧目有:《金玉良言》(徐玉兰演唱)、《沙漠王子》、《红楼梦》等。《天上

掉下个林妹妹》就是《 》中的著名唱段。

20、河南豫剧代表剧目有《 》等。《 》就是其中的经典唱段。代表人

物有常香玉。

21、评剧代表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等。代表人物有新凤霞、 等。

22、山东吕剧的代表剧目有:《小借年》、《王定保借当》、《拾玉镯》、《小姑贤》、《李二嫂

改嫁》等。代表人物有郎咸芬、李岱江等。

24、25、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取材于我国浙江的地方戏曲越剧。

外国音乐及代表人物

民族乐派

浪漫主义中期,中欧、东欧和北欧一些国家,由于长期受异族侵略和统治,因而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缓慢。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并逐步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或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于发展本民族音乐的、被人们称作“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代表人物有捷克的斯美塔那,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俄国的格林卡、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科夫斯基等。“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们将他们的爱国主久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正是他们音乐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

1、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斯美塔那(1824——1884)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创立者。他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

国》中的第二首《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经典作品。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创作于1874——1879年间,由六首独立的交响诗构成:

《维谢格拉德》《沃尔塔瓦河》《莎尔卡》《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塔波尔》和《勃兰尼克》。第四首交响诗《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是作曲家对捷克美丽山河的赞颂。

西贝柳斯(1865——1957)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创作于1989年的交响诗

《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在位于北极圈的一个小国,不愿做沙俄统治下的附庸国,正在为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着殊死的斗争。

2、 俄罗斯民族风情

格林卡(1804——1857)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作“俄罗斯民族乐

派之父”。代表作有歌剧《伊万 苏萨宁》《鲁斯兰一柳德米拉》;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等。

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管弦乐《荒山之夜》;钢

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剧《俄狄浦斯在雅典》;歌曲《跳蚤之歌》等。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国、奥地利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它最先出

现在绘画、文学领域,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三位作曲家。勋伯格对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间技法的探索,引起20世纪音乐翻天覆地的变化。

勋伯格(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代表作有:由朗诵、男声合唱、管弦

乐演出的名作《一个华沙的幸存者》及《五首管弦乐曲》等。创作于1909年的《五首管弦乐曲》是勋伯格从调性音乐转向无调性音乐的重要作品之一,音乐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风格。五首乐曲的标题分别是:“预兆”、“往事”、“湖边晨夏:色彩”、“突变”和“带伴奏的宣叙调”。

其他著名作曲家及代表作品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是施特劳斯家族里前后五位圆舞曲作曲家中的佼佼者。因其父名亦为约翰.施特劳斯,人们称他为小约翰.施特劳斯。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主要代表作有:《蓝色的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糖果》等。

著名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是其父“圆舞曲之父”老约翰的代表作。

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主要代表作有:《悲怆交响曲》等六部交响曲,《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黑桃皇后》等十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钢琴套曲《四季》等。

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品《婚礼进行曲》等。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匈牙利舞曲》等。

著名歌剧及作曲家

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作曲家。歌剧大师,代表作有《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阿依达》等。创作于1853年的歌剧《茶花女》是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创作,著名选曲《饮酒歌》。歌剧《弄臣》中的选曲《女人爱变卦》。 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代表作有《蝴蝶夫人》著名选曲《晴朗的一天》、《波西米亚人》、《托斯卡》、《图兰朵》等,歌剧《图兰朵》是取材于神话剧,背景是古代中国。音乐中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曲调。

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钢琴家。代表作《卡门》选曲有:《阿莱城姑娘》、《卡门序曲》、《斗牛士之歌》等。

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代表作有《威廉退尔》序曲、《塞尔维亚理发师》等。

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歌剧《自由射手》,选曲《猎人合唱》,取材于欧洲民间故事“黑猎人”。钢琴曲《邀舞》等。

中国近现代音乐练习

1、20世纪初,中国的音乐教育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式学堂教育代替了私塾教育。

以李叔同、沈心工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在学堂中开设“乐歌”课。“乐歌”课中教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

2、学堂乐歌多数是填词歌曲,少数为创作歌曲。代表作有沈心工的《黄河》、《竹马》、《体操——兵操》等;李叔同的《祖国歌》、《送别》、《春景》等。

3、“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是中国早期的艺术歌曲《问》中的歌词。由易韦斋作词,萧友梅作曲。这首歌表现出对于当时军阀混战、山河破残、国家沉沦的忧虑与感慨。也是作者爱国主义情怀的抒发,也代表了当时爱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

4、清唱剧《长恨歌》的歌词是韦瀚章根据元曲《长生殿》和唐代诗人白居

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写出的,由著名音乐教育家黄自作曲。虽然取材于历史题材,但也反映了正当民族危亡之际,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日趋觉醒的民族意识。

5、《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这首歌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6、“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这是电影《桃李劫》的主题歌《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

7、《金蛇狂舞》是聂耳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乐曲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8、《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全曲共分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9、被称作“人民音乐家”的是聂耳和冼星海。

10、聂耳的代表歌曲有:《卖报歌》、《大路歌》、《梅娘曲》、《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

11、冼星海的代表作品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

上》、《到敌人后方去》等。

12、曾有多人为毛主席的词《忆秦娥 娄山关》谱曲,作曲家陆祖龙是其中一位。他的代

表作还有歌曲《长城永在我心上》等。

13、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影片《红日》插曲。歌曲采用的是山东沂蒙山区的民歌素

材,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表达了解放区人民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以及对解放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念。曲作者之一的吕其明,还为电影《铁道游击队》创作了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4、作曲家秦咏诚的代表作有《我和我的祖国》(张藜作词)、《我为祖国献石油》(薛柱国

作词)。

15、施光南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剧《伤逝》,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打起手鼓唱起歌》、《周总理,你在哪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祝酒歌》、《月光下的凤尾竹》等。

16、民族管弦乐曲《乱云飞》是作曲家彭修文根据现代京剧《杜鹃山》中柯湘的同名唱段

改编的。他改编的乐曲还有《彩云追月》、《瑶族舞曲》、《春江花月夜》、《步步高》等。

17、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作曲家郭文景就香港特区庆委会之约而作,于1997年7月1

日回归之夜在香港首演。乐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昌盛和世界和平的祝愿。

18、新中国成立以来,探寻外来乐器“民族化”的创作实践,一直为一批作曲家所热中。

由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交响音乐民族化的经典之作。乐曲采用浙江地方戏越剧的曲调创作而成。由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首次演奏。

19、歌剧是以歌唱为主,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的一种戏剧

形式。我国的歌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代表剧目有:《白毛女》、《刘胡半》、《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阿依古丽》、《党的女儿》等。

20、通俗音乐泛指一些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而又传播较广的音乐。由于它那轻

松活泼、短小而富有节奏性的独特风格而有别于严肃的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

21、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是作曲家赵季平借鉴河南 民歌素材创作

而成,由刘欢演唱。赵季平还为电影《红高粱》、《黄土地》、《霸王别姬》、《大话西游》以及电视连绪剧《大宅门》、《笑傲江湖》等配乐。

22、大型混声合唱《祖国颂》原系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的插曲,由乔羽作词,

刘炽作曲。

23、词作家乔羽,山东济宁人。主要歌词作品有《我的祖国》、《祖国颂》、《让我们荡起双

桨》、《爱我中华》、《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等。

24、《思念》的曲作者是我国著名女作曲家谷建芬。她的主要作品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妈妈的吻》、《歌声与微笑》、《烛光里的妈妈》、《绿叶对根的情义》、《清晨,我们踏上小道》、《二十年后再相会》等。

25、刘炽创作的歌曲《我的祖国》是影片《上甘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

《祖国的花朵》的插曲;《英雄赞歌》是电话《英雄儿女》的插曲。

26、《走进新时代》的词作者是蒋开儒,曲作者是印青,张也演唱;《你是这样的人》的曲

作者是三宝,由戴玉强演唱。

近现代歌曲常识

1.《国际歌》由鲍狄埃作词,狄盖特作曲。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者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3.《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由李有源填词。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是曹火星。

5.《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6.《八月桂花遍地开》是江西民歌。

7.《盼红军》是四川民歌。

8.《刘志丹》是陕北民歌。

9.《十送红军》是江西民歌,曾被电视连续剧《长征》定为主题歌。

抗日、解放战争时期

10.《长城谣》由潘孑农作词,刘雪庵作曲。

11.《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12.《码头工人歌》由蒲风作词,聂耳作曲。

13.《铁蹄下的歌女》是影片《风云儿女》的插曲,许幸之作词,聂耳作曲。

14.《卖报歌》由安娥做词,聂耳作曲。

15.《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张寒晖。

16.《游击队歌》的词曲作者是贺绿汀。

17.《延安颂》由莫耶作词,郑律成作曲。

18.《到敌人后方去》由启海作词,冼星海作曲。

19.《在太行山上》由桂涛声作词,冼星海作曲。

20.《二月里来》由塞克作词,冼星海作曲。

21.《南泥湾》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

22.《一根竹竿容易弯》是湖南民歌。

23.《咱们工人有力量》的词曲作者是马可。

建国后的歌曲

24.大合唱《祖国颂》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25.《我们走在大路上》的词曲作者是劫夫。

26.《社会主义好》由希扬作词,李焕之作曲。

27.《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是王莘。

28.《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29.《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词曲作者是美丽其格。

30.《新疆好》又名《我们新疆好地方》新疆民歌,马寒冰填词,刘炽改编。

31.《七律 长征》是吕远等为毛主席的词《七律 长征》创作的一首合唱曲。

32.《七律 人民解放占领南京》是由沈亚威为毛主席的词谱写的一首歌曲。

33.《唱支山歌给党听》是一首藏族风格的歌曲,由蕉萍作词,朱践耳作曲,才旦卓玛演

唱。

34.《学习雷峰好榜样》由生洪源作词,生茂作曲。

35.《浏阳河》是一首湖南革命民歌。

36.《翻身农奴把歌唱》是记录片《今日西藏》的主题歌,由才旦卓玛演唱。

37.《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

38.《谁不说俺家乡好》是电影《红日》插曲。

39.《赞歌》是大型歌舞《东方红》选曲,胡松华创作并演唱。

40.《珊瑚颂》是歌剧《红珊瑚》选曲;《红梅赞》、《绣红旗》是歌剧《江姐》选曲;《洪

湖水,浪打浪》是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41.《地道战》、《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是电影《地道战》中的歌曲。由傅庚辰作词作曲。

42.《我为祖国献石油》由薛柱国作词,秦咏诚作曲,刘秉义演唱。

43.《红星歌》、《红星照我去战斗》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歌曲。由傅庚辰作曲。

44.《北京颂歌》由洪源作词,田光、傅晶作曲,李双江演唱。

45.《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由郑南作词,刘长安作曲,李双江演唱。

46.《祝酒歌》由韩伟作词,施光南作曲。

47.《党啊,亲爱的妈妈》由殷秀梅演唱。

48.《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邬大为、魏宝贵作词,铁源作曲。将大为演唱。

49.《十五的月亮》石祥作词,铁源作曲,董文华演唱。

50.《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晓光作词,施光南作曲,彭丽媛演唱。

51.《我爱你,中国》是故事片《海外赤子》插曲,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

52.《多情的土地》由任志萍作词,施光南作曲。

53.《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任红举、贺东久作词,朱男溪作曲。

54.《长江之歌》是电视片《话说长江》主题歌,胡宏伟作词,王世光作曲。

55.《春天的故事》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作曲,董文华演唱。

56.《母亲》由张俊以、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阎维文演唱。

57.《七子之歌》是庆祝澳门回归的歌曲,闻一多词,李海鹰曲。

58.《常回家看看》由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陈红演唱。春晚上由江涛、蔡国庆、陈红

等演唱。

59.《走进新时代》由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张也演唱。

60.《为祖国干杯》由刘麟作词,关峡作曲。

61.《烛光里的妈妈》由李春莉作词,谷建芬作曲。毛阿敏演唱。

62.《我和我的祖国》由张藜作词,秦咏诚作曲。

63.《我的祖国妈妈》由梁上泉作词,施光南作曲。

64.《大海啊故乡》由王立平词曲。

65.《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韩静霆作词,谷建芬作曲。董文华演唱。

66.《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电视系列片《共国和之恋》主题歌。刘毅然作词,刘为光作

曲。

67.《歌声与微笑》由王建作词,谷建芬作曲。

68.《让我们荡起双桨》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69.《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由张枚同作词,谷建芬作曲。

70.《二十年后再相会》由甲丁、张枚同作词,由谷建芬作曲。

中国近现代器乐曲

1、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何占豪,陈刚作曲,创作于1959年.取材于民间故事传说.它采

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故事,是交响音乐“民族化”的经典之作。.

2、二胡曲 《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

3、二胡曲《光明行》《良宵》是刘天华的代表作之一.

4、管弦乐《春节序曲》由李焕之作曲,采用民间秧歌音调及陕北民歌为素材.

5、钢琴曲《牧童短笛》由贺绿汀作曲,创作于1934年,曾获齐尔品先生在我国征集的具

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的头奖.

6、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由贺绿汀于1949年根据内蒙古民歌《森吉德玛》创作.

7、唢呐曲《百鸟朝凤》是一首山东民间乐曲.

中国部分词曲作家简介

聂耳(1912-1935)人民音乐,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国歌曲作者.1935年到日本,准备经欧洲去苏联求学,不幸于游泳时溺死于藤泽市鹄沼海中.

贺绿汀,我国著名音乐家,音乐教育家.,1903年出生于湖南.一声创作大量优秀音乐作品,如钢琴曲”牧童短笛”,革命歌曲”游击队歌”等解放后,贺绿汀先生将主要精力放在音乐教学上。他一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 (新闻) 院长的职务,并创办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附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音乐人才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天华,(1895—1932)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江阴人.代表作二胡曲《光明行》《病中吟》《良宵》《烛影摇红》《空山鸟语》等。

华彦钧,(1893--1950)小名阿炳,民间音乐家,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

马可(1918--1976)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江苏徐州人.代表作有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及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

李焕之(1919--2000 )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著名的作品有歌曲《社会主义好》,管弦乐曲《春节序曲》.

萧友梅(1884--1940)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广东中山人.1927年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院校.代表作有歌曲《问》等

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广东人.作品有《黄河》《生产》等四部大合唱;歌曲《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刘雪庵(1905--1985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有歌曲《长城谣》《红豆词》等.

音乐常识

声乐演唱形式:独唱、重唱、轮唱、合唱、对唱等。合唱分同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无伴奏合唱等。其中混声合唱分男高、男低、女高、女低四个声部。

根据性别及音色、音域的特点,可将人声分为:男高音(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花腔女高音)、女中音等。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高(音的高低)、音长(音的长短)、音强(音的强弱)、音色(音质)。

关于拍号2/4等的读法及意义:通常读作四二拍(亦可读作二四拍);意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第小节有两拍。

“1 = F 4/4”:通常解释为,F调(即“1”音的音高位置),四四拍子。

力度记号:由弱及强依次为 pp(很弱)、p(弱)、mp(中弱)、 mf(中强)、 f(强)、 ff(很强)等。

中国京剧与地方戏曲练习

1、 古希腊的 、印度的 、和中国的 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

化”。

2、 京剧形成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它的起源始于乾隆55年(1790年)“三

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进京。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3、 京剧具有集中、 、与 的特点,所以在表演中常出现“一支马鞭行遍天下,

三五兵士千军万马”的说法。

4、 被称为京剧“四大名旦”的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其中,梅兰芳是将

中国京剧艺术引向国外的第一人。他一生中塑造了许多动人的艺术形象,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表演风格。他的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即: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赞誉他是“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5、 四大徽班是指 、 、 、 ;京剧四大名旦是

指 、 、 、 。

6、 京剧的唱腔以 腔为主,即西皮和二黄。

7、 京剧伴奏乐器三大件是指 、 、 。

8、 京剧博采众长,形成了唱、念、做、打的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

9、 京剧的可分为 、 、 、 四个行当,其中, ,为男性人物,又可细分

为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红生等。 ,为女性人物,其中又可细分为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老旦等。 ,为威重、粗犷、豪爽等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又可细分为花脸(铜锤、黑头)、架子花脸、武花脸等。 ,为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也可分为文丑、武丑等。

10、 京剧的伴奏:称“场面”。分“ ”和“ ”两部分。 为管弦乐器部分,

主要为唱腔伴奏; 为打击乐器部分,主要用于配合身段表演、表现人物思想情绪、烘托舞台气氛、有机地协调统一唱念做打等。

11、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上》是京剧《铡美案》中包拯的唱段。该人物形象属于京剧

行当中的花脸。

12、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京剧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

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如:《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龙江颂》、《平原做战》、《海港》等。

13、现代京剧《红灯记》的剧中主要人物有:李奶奶、李玉和、李铁梅;主要唱段有:《雄

心壮志冲云天》(李玉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玉和)、《浑身是胆雄赳赳》(李玉和)、《光辉照儿永向前》(李铁梅)、《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李铁梅)、《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李奶奶)等。

14、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剧中主要人物有:阿庆嫂、沙奶奶、郭建光、胡司令(胡传魁)、

刁德一等;主要唱段有:《智斗》、《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沙家浜总有一天会解放》等。

15、在传统京剧伴奏音乐的基础上,增加了西洋管弦乐队,从而使音乐具有交响性。最具

代表性的唱段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 》,剧中主要人物有:杨子荣等。

16、《家住安源》是现代京剧《杜鹃山》中柯湘的唱段。

17、中国地方戏曲品种繁多,异彩纷呈。如安徽的 、浙江的 、河南的 、

山东的 、河北的 、广东的 粤剧 、上海的 沪剧 、陕西的 秦腔 等。

18、黄梅戏的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等。“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是《 》中的唱词,选自《 》,《 》选自《女附马》。代表人物有严凤英等。

19、越剧的代表剧目有:《金玉良言》(徐玉兰演唱)、《沙漠王子》、《红楼梦》等。《天上

掉下个林妹妹》就是《 》中的著名唱段。

20、河南豫剧代表剧目有《 》等。《 》就是其中的经典唱段。代表人

物有常香玉。

21、评剧代表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等。代表人物有新凤霞、 等。

22、山东吕剧的代表剧目有:《小借年》、《王定保借当》、《拾玉镯》、《小姑贤》、《李二嫂

改嫁》等。代表人物有郎咸芬、李岱江等。

24、25、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取材于我国浙江的地方戏曲越剧。

外国音乐及代表人物

民族乐派

浪漫主义中期,中欧、东欧和北欧一些国家,由于长期受异族侵略和统治,因而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缓慢。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并逐步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或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于发展本民族音乐的、被人们称作“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代表人物有捷克的斯美塔那,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俄国的格林卡、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科夫斯基等。“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们将他们的爱国主久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正是他们音乐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

1、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斯美塔那(1824——1884)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创立者。他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

国》中的第二首《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经典作品。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创作于1874——1879年间,由六首独立的交响诗构成:

《维谢格拉德》《沃尔塔瓦河》《莎尔卡》《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塔波尔》和《勃兰尼克》。第四首交响诗《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是作曲家对捷克美丽山河的赞颂。

西贝柳斯(1865——1957)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创作于1989年的交响诗

《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在位于北极圈的一个小国,不愿做沙俄统治下的附庸国,正在为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着殊死的斗争。

2、 俄罗斯民族风情

格林卡(1804——1857)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作“俄罗斯民族乐

派之父”。代表作有歌剧《伊万 苏萨宁》《鲁斯兰一柳德米拉》;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等。

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管弦乐《荒山之夜》;钢

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剧《俄狄浦斯在雅典》;歌曲《跳蚤之歌》等。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国、奥地利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它最先出

现在绘画、文学领域,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三位作曲家。勋伯格对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间技法的探索,引起20世纪音乐翻天覆地的变化。

勋伯格(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代表作有:由朗诵、男声合唱、管弦

乐演出的名作《一个华沙的幸存者》及《五首管弦乐曲》等。创作于1909年的《五首管弦乐曲》是勋伯格从调性音乐转向无调性音乐的重要作品之一,音乐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风格。五首乐曲的标题分别是:“预兆”、“往事”、“湖边晨夏:色彩”、“突变”和“带伴奏的宣叙调”。

其他著名作曲家及代表作品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是施特劳斯家族里前后五位圆舞曲作曲家中的佼佼者。因其父名亦为约翰.施特劳斯,人们称他为小约翰.施特劳斯。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主要代表作有:《蓝色的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糖果》等。

著名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是其父“圆舞曲之父”老约翰的代表作。

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主要代表作有:《悲怆交响曲》等六部交响曲,《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黑桃皇后》等十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钢琴套曲《四季》等。

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品《婚礼进行曲》等。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匈牙利舞曲》等。

著名歌剧及作曲家

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作曲家。歌剧大师,代表作有《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阿依达》等。创作于1853年的歌剧《茶花女》是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创作,著名选曲《饮酒歌》。歌剧《弄臣》中的选曲《女人爱变卦》。 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代表作有《蝴蝶夫人》著名选曲《晴朗的一天》、《波西米亚人》、《托斯卡》、《图兰朵》等,歌剧《图兰朵》是取材于神话剧,背景是古代中国。音乐中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曲调。

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钢琴家。代表作《卡门》选曲有:《阿莱城姑娘》、《卡门序曲》、《斗牛士之歌》等。

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代表作有《威廉退尔》序曲、《塞尔维亚理发师》等。

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歌剧《自由射手》,选曲《猎人合唱》,取材于欧洲民间故事“黑猎人”。钢琴曲《邀舞》等。

中国近现代音乐练习

1、20世纪初,中国的音乐教育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式学堂教育代替了私塾教育。

以李叔同、沈心工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在学堂中开设“乐歌”课。“乐歌”课中教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

2、学堂乐歌多数是填词歌曲,少数为创作歌曲。代表作有沈心工的《黄河》、《竹马》、《体操——兵操》等;李叔同的《祖国歌》、《送别》、《春景》等。

3、“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是中国早期的艺术歌曲《问》中的歌词。由易韦斋作词,萧友梅作曲。这首歌表现出对于当时军阀混战、山河破残、国家沉沦的忧虑与感慨。也是作者爱国主义情怀的抒发,也代表了当时爱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

4、清唱剧《长恨歌》的歌词是韦瀚章根据元曲《长生殿》和唐代诗人白居

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写出的,由著名音乐教育家黄自作曲。虽然取材于历史题材,但也反映了正当民族危亡之际,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日趋觉醒的民族意识。

5、《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这首歌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6、“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这是电影《桃李劫》的主题歌《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

7、《金蛇狂舞》是聂耳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乐曲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8、《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全曲共分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9、被称作“人民音乐家”的是聂耳和冼星海。

10、聂耳的代表歌曲有:《卖报歌》、《大路歌》、《梅娘曲》、《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

11、冼星海的代表作品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

上》、《到敌人后方去》等。

12、曾有多人为毛主席的词《忆秦娥 娄山关》谱曲,作曲家陆祖龙是其中一位。他的代

表作还有歌曲《长城永在我心上》等。

13、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影片《红日》插曲。歌曲采用的是山东沂蒙山区的民歌素

材,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表达了解放区人民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以及对解放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念。曲作者之一的吕其明,还为电影《铁道游击队》创作了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4、作曲家秦咏诚的代表作有《我和我的祖国》(张藜作词)、《我为祖国献石油》(薛柱国

作词)。

15、施光南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剧《伤逝》,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打起手鼓唱起歌》、《周总理,你在哪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祝酒歌》、《月光下的凤尾竹》等。

16、民族管弦乐曲《乱云飞》是作曲家彭修文根据现代京剧《杜鹃山》中柯湘的同名唱段

改编的。他改编的乐曲还有《彩云追月》、《瑶族舞曲》、《春江花月夜》、《步步高》等。

17、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作曲家郭文景就香港特区庆委会之约而作,于1997年7月1

日回归之夜在香港首演。乐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昌盛和世界和平的祝愿。

18、新中国成立以来,探寻外来乐器“民族化”的创作实践,一直为一批作曲家所热中。

由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交响音乐民族化的经典之作。乐曲采用浙江地方戏越剧的曲调创作而成。由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首次演奏。

19、歌剧是以歌唱为主,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的一种戏剧

形式。我国的歌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代表剧目有:《白毛女》、《刘胡半》、《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阿依古丽》、《党的女儿》等。

20、通俗音乐泛指一些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而又传播较广的音乐。由于它那轻

松活泼、短小而富有节奏性的独特风格而有别于严肃的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

21、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是作曲家赵季平借鉴河南 民歌素材创作

而成,由刘欢演唱。赵季平还为电影《红高粱》、《黄土地》、《霸王别姬》、《大话西游》以及电视连绪剧《大宅门》、《笑傲江湖》等配乐。

22、大型混声合唱《祖国颂》原系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的插曲,由乔羽作词,

刘炽作曲。

23、词作家乔羽,山东济宁人。主要歌词作品有《我的祖国》、《祖国颂》、《让我们荡起双

桨》、《爱我中华》、《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等。

24、《思念》的曲作者是我国著名女作曲家谷建芬。她的主要作品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妈妈的吻》、《歌声与微笑》、《烛光里的妈妈》、《绿叶对根的情义》、《清晨,我们踏上小道》、《二十年后再相会》等。

25、刘炽创作的歌曲《我的祖国》是影片《上甘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

《祖国的花朵》的插曲;《英雄赞歌》是电话《英雄儿女》的插曲。

26、《走进新时代》的词作者是蒋开儒,曲作者是印青,张也演唱;《你是这样的人》的曲

作者是三宝,由戴玉强演唱。

近现代歌曲常识

1.《国际歌》由鲍狄埃作词,狄盖特作曲。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者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3.《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由李有源填词。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是曹火星。

5.《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6.《八月桂花遍地开》是江西民歌。

7.《盼红军》是四川民歌。

8.《刘志丹》是陕北民歌。

9.《十送红军》是江西民歌,曾被电视连续剧《长征》定为主题歌。

抗日、解放战争时期

10.《长城谣》由潘孑农作词,刘雪庵作曲。

11.《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12.《码头工人歌》由蒲风作词,聂耳作曲。

13.《铁蹄下的歌女》是影片《风云儿女》的插曲,许幸之作词,聂耳作曲。

14.《卖报歌》由安娥做词,聂耳作曲。

15.《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张寒晖。

16.《游击队歌》的词曲作者是贺绿汀。

17.《延安颂》由莫耶作词,郑律成作曲。

18.《到敌人后方去》由启海作词,冼星海作曲。

19.《在太行山上》由桂涛声作词,冼星海作曲。

20.《二月里来》由塞克作词,冼星海作曲。

21.《南泥湾》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

22.《一根竹竿容易弯》是湖南民歌。

23.《咱们工人有力量》的词曲作者是马可。

建国后的歌曲

24.大合唱《祖国颂》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25.《我们走在大路上》的词曲作者是劫夫。

26.《社会主义好》由希扬作词,李焕之作曲。

27.《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是王莘。

28.《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29.《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词曲作者是美丽其格。

30.《新疆好》又名《我们新疆好地方》新疆民歌,马寒冰填词,刘炽改编。

31.《七律 长征》是吕远等为毛主席的词《七律 长征》创作的一首合唱曲。

32.《七律 人民解放占领南京》是由沈亚威为毛主席的词谱写的一首歌曲。

33.《唱支山歌给党听》是一首藏族风格的歌曲,由蕉萍作词,朱践耳作曲,才旦卓玛演

唱。

34.《学习雷峰好榜样》由生洪源作词,生茂作曲。

35.《浏阳河》是一首湖南革命民歌。

36.《翻身农奴把歌唱》是记录片《今日西藏》的主题歌,由才旦卓玛演唱。

37.《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

38.《谁不说俺家乡好》是电影《红日》插曲。

39.《赞歌》是大型歌舞《东方红》选曲,胡松华创作并演唱。

40.《珊瑚颂》是歌剧《红珊瑚》选曲;《红梅赞》、《绣红旗》是歌剧《江姐》选曲;《洪

湖水,浪打浪》是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41.《地道战》、《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是电影《地道战》中的歌曲。由傅庚辰作词作曲。

42.《我为祖国献石油》由薛柱国作词,秦咏诚作曲,刘秉义演唱。

43.《红星歌》、《红星照我去战斗》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歌曲。由傅庚辰作曲。

44.《北京颂歌》由洪源作词,田光、傅晶作曲,李双江演唱。

45.《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由郑南作词,刘长安作曲,李双江演唱。

46.《祝酒歌》由韩伟作词,施光南作曲。

47.《党啊,亲爱的妈妈》由殷秀梅演唱。

48.《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邬大为、魏宝贵作词,铁源作曲。将大为演唱。

49.《十五的月亮》石祥作词,铁源作曲,董文华演唱。

50.《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晓光作词,施光南作曲,彭丽媛演唱。

51.《我爱你,中国》是故事片《海外赤子》插曲,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

52.《多情的土地》由任志萍作词,施光南作曲。

53.《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任红举、贺东久作词,朱男溪作曲。

54.《长江之歌》是电视片《话说长江》主题歌,胡宏伟作词,王世光作曲。

55.《春天的故事》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作曲,董文华演唱。

56.《母亲》由张俊以、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阎维文演唱。

57.《七子之歌》是庆祝澳门回归的歌曲,闻一多词,李海鹰曲。

58.《常回家看看》由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陈红演唱。春晚上由江涛、蔡国庆、陈红

等演唱。

59.《走进新时代》由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张也演唱。

60.《为祖国干杯》由刘麟作词,关峡作曲。

61.《烛光里的妈妈》由李春莉作词,谷建芬作曲。毛阿敏演唱。

62.《我和我的祖国》由张藜作词,秦咏诚作曲。

63.《我的祖国妈妈》由梁上泉作词,施光南作曲。

64.《大海啊故乡》由王立平词曲。

65.《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韩静霆作词,谷建芬作曲。董文华演唱。

66.《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电视系列片《共国和之恋》主题歌。刘毅然作词,刘为光作

曲。

67.《歌声与微笑》由王建作词,谷建芬作曲。

68.《让我们荡起双桨》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69.《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由张枚同作词,谷建芬作曲。

70.《二十年后再相会》由甲丁、张枚同作词,由谷建芬作曲。

中国近现代器乐曲

1、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何占豪,陈刚作曲,创作于1959年.取材于民间故事传说.它采

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故事,是交响音乐“民族化”的经典之作。.

2、二胡曲 《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

3、二胡曲《光明行》《良宵》是刘天华的代表作之一.

4、管弦乐《春节序曲》由李焕之作曲,采用民间秧歌音调及陕北民歌为素材.

5、钢琴曲《牧童短笛》由贺绿汀作曲,创作于1934年,曾获齐尔品先生在我国征集的具

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的头奖.

6、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由贺绿汀于1949年根据内蒙古民歌《森吉德玛》创作.

7、唢呐曲《百鸟朝凤》是一首山东民间乐曲.

中国部分词曲作家简介

聂耳(1912-1935)人民音乐,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国歌曲作者.1935年到日本,准备经欧洲去苏联求学,不幸于游泳时溺死于藤泽市鹄沼海中.

贺绿汀,我国著名音乐家,音乐教育家.,1903年出生于湖南.一声创作大量优秀音乐作品,如钢琴曲”牧童短笛”,革命歌曲”游击队歌”等解放后,贺绿汀先生将主要精力放在音乐教学上。他一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 (新闻) 院长的职务,并创办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附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音乐人才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天华,(1895—1932)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江阴人.代表作二胡曲《光明行》《病中吟》《良宵》《烛影摇红》《空山鸟语》等。

华彦钧,(1893--1950)小名阿炳,民间音乐家,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

马可(1918--1976)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江苏徐州人.代表作有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及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

李焕之(1919--2000 )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著名的作品有歌曲《社会主义好》,管弦乐曲《春节序曲》.

萧友梅(1884--1940)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广东中山人.1927年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院校.代表作有歌曲《问》等

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广东人.作品有《黄河》《生产》等四部大合唱;歌曲《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刘雪庵(1905--1985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有歌曲《长城谣》《红豆词》等.

音乐常识

声乐演唱形式:独唱、重唱、轮唱、合唱、对唱等。合唱分同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无伴奏合唱等。其中混声合唱分男高、男低、女高、女低四个声部。

根据性别及音色、音域的特点,可将人声分为:男高音(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花腔女高音)、女中音等。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高(音的高低)、音长(音的长短)、音强(音的强弱)、音色(音质)。

关于拍号2/4等的读法及意义:通常读作四二拍(亦可读作二四拍);意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第小节有两拍。

“1 = F 4/4”:通常解释为,F调(即“1”音的音高位置),四四拍子。

力度记号:由弱及强依次为 pp(很弱)、p(弱)、mp(中弱)、 mf(中强)、 f(强)、 ff(很强)等。


相关文章

  • 京剧行当,音乐教案
  • 篇一:从音乐欣赏课<京剧的行当>看音乐欣赏教学 从音乐欣赏课<京剧的行当>看音乐欣赏教学 作者:刘清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19期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音乐新课改的发展与需求,音乐 ...查看


  • [唱脸谱]教学设计与反思
  • <唱脸谱>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者: 王玉茹 发布时间: 2016.4.10 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感受京剧脸谱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民族素质和艺术修养,明了戏曲艺术中人物性格与情感表现的特殊方式. 2.学唱< ...查看


  • [唱脸谱]说课稿 1
  • <唱脸谱>说课稿 前言: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说课,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5册<梨园金曲>中的第三课时<唱脸谱>的课堂设计及其分析. 我把本次说课分为六个 ...查看


  • 京剧大师梅兰芳教案
  •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 2.通过了解梅兰芳,初步认识京剧艺术,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及相关知识. 3.通过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 ...查看


  • 中国戏曲史常识串联
  •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 ...查看


  • 湘版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周雄华 教学目标: 1.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 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 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 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5.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能够 ...查看


  • "振兴戏曲"误区探析――兼谈戏曲进校园
  • 由于异域文化的渗透,文艺市场化带来的冲击等原因,中国传统艺术――戏曲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兴盛与衰落之间,还存在着宽阔的弹性地带,目前戏曲的境况有喜有忧.本文旨在针对当代社会"振兴戏曲"所存在的误区发表一点浅见,并结 ...查看


  • 第10课梨园春秋
  • 第10课梨园春秋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清朝前期和中期,多种地方戏曲进京演出,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剧种,这就是后来的 A. 徽剧 B.汉剧 C.昆曲 D. 京剧 2.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是目前第59届柏林电影节惟一一部 ...查看


  • 2015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XXX学校教学设计 (2015年春季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 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 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 科 : : 任课班级 :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