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设计
许多教师认为江苏版高一化学中的“专题1第一单元物质的量”很难教, 学生普遍反映很难学, 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及学生的作业、检测等情况也得出同样的结果, 我们不仅思考,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是高一新生的基础越来越差? 还是教师的认识以及对教材的处理问题? 笔者深思后认为是后者所致。虽然随着高中教育的逐步普及, 大量的学生进入了高中学习, 学生的基础水平有所下降是不争事实, 但没有达到天壤之别的程度; 而且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知识, 属于非常简单、基础的化学内容, 学生的基础差别没有达到影响学习困难的主因素程度。[1] 在分析了本处教材的特点后, 我认为高中教师没有将初中知识贮备有效再现是最大的原因:近年来初中教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知识内容作了大量的删减, 教学要求大幅降低, 作为没有经历此变革的高中教师, 认识还停留在自己的原有经验上, 缺乏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以为用老一套方法教学仍然有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 就无从谈及有效地再现学生初中知识贮备, 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空中楼阁, 这才是导致学生学习出现困难的真正原因。
一、“物质的量”教学难点分析
1. 教材特点
(1)概念多。本处教材概念有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 而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与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属于组合关系, 易混淆, 所以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2)理论性强。如气体摩尔体积学习中的“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理论及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得出等。
(3)内容抽象。本处教材主要解决微观粒子数目与可称量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所以涉及大量微粒知识, 如: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物质的体积大小与构成这种物质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距离的关系; 气体体积和温度压强的关系; 等等, 所以内容抽象。
(4)符号杂。本处教材出现了大量的符号, 有n 、mol 、NA 、N 、M 、g/mol、m 、V 、ρ、Vm 、L/mol、ω、c 、mol/L,除m 、V 、ρ外, 共有十多种符号是第一次出现, 机械学习的成分多, 易造成死记硬背结果, 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5)计算难。本处教材光计算公式就有8个之多, 计算常游离于微观粒子与宏观物理量之间, 且许多计算还要考虑适用条件等外部因素, 所以极易犯错误。
“物质的量”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设计
许多教师认为江苏版高一化学中的“专题1第一单元物质的量”很难教, 学生普遍反映很难学, 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及学生的作业、检测等情况也得出同样的结果, 我们不仅思考,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是高一新生的基础越来越差? 还是教师的认识以及对教材的处理问题? 笔者深思后认为是后者所致。虽然随着高中教育的逐步普及, 大量的学生进入了高中学习, 学生的基础水平有所下降是不争事实, 但没有达到天壤之别的程度; 而且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知识, 属于非常简单、基础的化学内容, 学生的基础差别没有达到影响学习困难的主因素程度。[1] 在分析了本处教材的特点后, 我认为高中教师没有将初中知识贮备有效再现是最大的原因:近年来初中教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知识内容作了大量的删减, 教学要求大幅降低, 作为没有经历此变革的高中教师, 认识还停留在自己的原有经验上, 缺乏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以为用老一套方法教学仍然有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 就无从谈及有效地再现学生初中知识贮备, 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空中楼阁, 这才是导致学生学习出现困难的真正原因。
一、“物质的量”教学难点分析
1. 教材特点
(1)概念多。本处教材概念有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 而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与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属于组合关系, 易混淆, 所以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2)理论性强。如气体摩尔体积学习中的“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理论及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得出等。
(3)内容抽象。本处教材主要解决微观粒子数目与可称量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所以涉及大量微粒知识, 如: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物质的体积大小与构成这种物质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距离的关系; 气体体积和温度压强的关系; 等等, 所以内容抽象。
(4)符号杂。本处教材出现了大量的符号, 有n 、mol 、NA 、N 、M 、g/mol、m 、V 、ρ、Vm 、L/mol、ω、c 、mol/L,除m 、V 、ρ外, 共有十多种符号是第一次出现, 机械学习的成分多, 易造成死记硬背结果, 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5)计算难。本处教材光计算公式就有8个之多, 计算常游离于微观粒子与宏观物理量之间, 且许多计算还要考虑适用条件等外部因素, 所以极易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