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难点: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华夏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桑,又有多少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来侵略赞歌。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到1941年秋天的易县狼牙山,再次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板书课题。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讲了文章的第一部分。还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看来同学们上节课学得很认真。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接下去的四个场景。

二、新授:

在五壮士与敌人斗争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的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请你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最能打动你的场景或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勾画出来,用心读。

(一)痛击敌人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1、谁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分别指谁?(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2、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什么?(仇恨敌人、英勇杀敌)

3、你从哪里体会到了?

班长: “沉着”—— 神态;

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动作“满腔怒火”——心理;

宋学义:“扔手榴弹抡一个圈”——动作;

胡德林、胡福才:“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神态;“瞄准射击”—动作 虽然他们的的动作不一样,表情不一样,但是他们对敌人的恨一样!

4、我们对日寇为什么那么仇恨哪?学生交流。

(出示:①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被打死打伤中国人达2100余万人。仅南京,6个星期内,就杀死了30万人。②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东北建立了一个“731”细菌部队,用中国人做实验,向人体内注射鼠疫,手段极其惨忍。③1941年起,日寇在共产党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被杀害中国人不计其数。)

5、而现在,他们又要对我们的群众赶尽杀绝,我们可能不愤怒吗?可能吗? 指名读,评价。想一起发泄心中的痛恨吗?齐读

(二)诱敌上山

过渡:五战士就这样打一段,走一段,走一段,打一段。谁来把文中接下去诱敌上山的场景中你觉得打动你的地方来读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

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师:(出示狼牙山顶峰图)这就是狼牙山顶峰,谁来说说它为什么是一条绝路呀? 生:因为狼牙山顶峰三面都是悬崖,只有一条路,五壮士沿着这条路来到山顶,后面有敌人追击,他们就无路可走了。

师:实际上是死路一条了。班长为什么要选择这条绝路呢?

生: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

师:做这个选择时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斩钉截铁”这个词看出来的。

师:“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师: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班长选择了这条绝路,他犹豫了吗?(没有)他害怕了吗?(没有)他徘徊了吗?(没有) 没有徘徊,没有犹豫,没有害怕,这就是―(生齐)斩钉截铁。 师:我们再来读读班长地斩钉截铁,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

师: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这个字。

师引读,“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 (生齐)“走!” 师:班长走得斩钉截铁,我们的战士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师:战士们的这一紧跟,又让你知道了什么?

师:当时,如果此时你也紧跟在班长的身后,你知道这一走意味着什么吗? 指名回答(出示课件)

我知道这一走意味着( ),但我还是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战士们也都知道这一走意味着( ),但他们还是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师:什么是“热血沸腾”啊?

生:“热血沸腾”就是血液像烧开的水一样。

生:“热血沸腾”就是说五壮士情绪高涨。

师:战士们选择了一条绝路,也就是说面临的将是死亡,为什么情绪还高涨呢?(学生回答,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死亡也值得;为了保存战斗力量,取得战役的胜利,就是牺牲也光荣。)

师:因此,我们读班长的话要读得坚定、果断;读“热血沸腾”要高昂,从而表现五壮士那高涨的情绪。我们读读这两句话,老师引读,你们跟着读。“走哪一条路呢?”(学生接读)

小结:壮士们这一走啊,把生的希望留给了—— ,把死的危险留给了——。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五壮士呢?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生齐读课题)舍生忘死的狼牙山五壮士。

(三)顶峰歼敌

过渡:在选择绝路的壮举中,壮士的英雄气概还在继续。在接下去的场景中有哪些句子你觉得写得好的,读出来。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出示课件――班长砸的画面)

1、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抢、夺、插、举)

2、为什么马宝玉要夺他的手榴弹?(想让最后的一颗手榴弹发挥最大的作用)

3、在这里,班长没有用手榴弹,他是怎样做的?

请大家把眼光聚集在“砸”字,能不能换成“投、掷、扔”?

在“砸”的背后,你能感受到五壮士的什么精神?(英勇顽强、坚强不屈)

4、就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读进句子里去吧。请同学们边做动作边读出来

个别读,学生评读。一起做动作齐读。

3、在这段时,文中有一处比喻,请你找出来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雹子”是什么?你见过下雹子时的情景吗?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4、 同学们,请你想象,无恶不作的敌人正爬上来,现在你们就是五壮士,面对这样的情景,请你读出这句话。

(四)英勇跳崖

过渡:此时,他们已经弹尽粮绝,来到了悬崖顶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 课件出示(“屹立”图片):你能看出课文哪几句描写的这幅画面的内容吗?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

引导理解“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

齐读这句话。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

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2、可此时五壮士却做了一个令敌人们难以相信的举动,那就是——(跳下悬崖) 他们为什么要跳下悬崖?

(没有去路,后有敌人;宁愿跳崖而死也不愿意投降)

3、就让我们一起再去感受壮士们英勇的一幕吧。课件出示(跳下悬崖画面) 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 从中你感受到怎样的五壮士?(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生板书

4、小结:是啊,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这就是壮士,狼牙山五壮士。

5、播放《国歌》,引读。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歌的伴奏下读吧

师: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生:

师: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生:

6、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对敌人无比的仇恨和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种爱与恨,正是壮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源泉。)

7、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图片。

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

(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中国。)

让我们最后一起读出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吧。

三、小练笔: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难点: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华夏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桑,又有多少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来侵略赞歌。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到1941年秋天的易县狼牙山,再次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板书课题。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讲了文章的第一部分。还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看来同学们上节课学得很认真。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接下去的四个场景。

二、新授:

在五壮士与敌人斗争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的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请你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最能打动你的场景或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勾画出来,用心读。

(一)痛击敌人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1、谁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分别指谁?(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2、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什么?(仇恨敌人、英勇杀敌)

3、你从哪里体会到了?

班长: “沉着”—— 神态;

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动作“满腔怒火”——心理;

宋学义:“扔手榴弹抡一个圈”——动作;

胡德林、胡福才:“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神态;“瞄准射击”—动作 虽然他们的的动作不一样,表情不一样,但是他们对敌人的恨一样!

4、我们对日寇为什么那么仇恨哪?学生交流。

(出示:①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被打死打伤中国人达2100余万人。仅南京,6个星期内,就杀死了30万人。②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东北建立了一个“731”细菌部队,用中国人做实验,向人体内注射鼠疫,手段极其惨忍。③1941年起,日寇在共产党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被杀害中国人不计其数。)

5、而现在,他们又要对我们的群众赶尽杀绝,我们可能不愤怒吗?可能吗? 指名读,评价。想一起发泄心中的痛恨吗?齐读

(二)诱敌上山

过渡:五战士就这样打一段,走一段,走一段,打一段。谁来把文中接下去诱敌上山的场景中你觉得打动你的地方来读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

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师:(出示狼牙山顶峰图)这就是狼牙山顶峰,谁来说说它为什么是一条绝路呀? 生:因为狼牙山顶峰三面都是悬崖,只有一条路,五壮士沿着这条路来到山顶,后面有敌人追击,他们就无路可走了。

师:实际上是死路一条了。班长为什么要选择这条绝路呢?

生: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

师:做这个选择时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斩钉截铁”这个词看出来的。

师:“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师: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班长选择了这条绝路,他犹豫了吗?(没有)他害怕了吗?(没有)他徘徊了吗?(没有) 没有徘徊,没有犹豫,没有害怕,这就是―(生齐)斩钉截铁。 师:我们再来读读班长地斩钉截铁,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

师: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这个字。

师引读,“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 (生齐)“走!” 师:班长走得斩钉截铁,我们的战士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师:战士们的这一紧跟,又让你知道了什么?

师:当时,如果此时你也紧跟在班长的身后,你知道这一走意味着什么吗? 指名回答(出示课件)

我知道这一走意味着( ),但我还是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战士们也都知道这一走意味着( ),但他们还是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师:什么是“热血沸腾”啊?

生:“热血沸腾”就是血液像烧开的水一样。

生:“热血沸腾”就是说五壮士情绪高涨。

师:战士们选择了一条绝路,也就是说面临的将是死亡,为什么情绪还高涨呢?(学生回答,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死亡也值得;为了保存战斗力量,取得战役的胜利,就是牺牲也光荣。)

师:因此,我们读班长的话要读得坚定、果断;读“热血沸腾”要高昂,从而表现五壮士那高涨的情绪。我们读读这两句话,老师引读,你们跟着读。“走哪一条路呢?”(学生接读)

小结:壮士们这一走啊,把生的希望留给了—— ,把死的危险留给了——。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五壮士呢?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生齐读课题)舍生忘死的狼牙山五壮士。

(三)顶峰歼敌

过渡:在选择绝路的壮举中,壮士的英雄气概还在继续。在接下去的场景中有哪些句子你觉得写得好的,读出来。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出示课件――班长砸的画面)

1、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抢、夺、插、举)

2、为什么马宝玉要夺他的手榴弹?(想让最后的一颗手榴弹发挥最大的作用)

3、在这里,班长没有用手榴弹,他是怎样做的?

请大家把眼光聚集在“砸”字,能不能换成“投、掷、扔”?

在“砸”的背后,你能感受到五壮士的什么精神?(英勇顽强、坚强不屈)

4、就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读进句子里去吧。请同学们边做动作边读出来

个别读,学生评读。一起做动作齐读。

3、在这段时,文中有一处比喻,请你找出来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雹子”是什么?你见过下雹子时的情景吗?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4、 同学们,请你想象,无恶不作的敌人正爬上来,现在你们就是五壮士,面对这样的情景,请你读出这句话。

(四)英勇跳崖

过渡:此时,他们已经弹尽粮绝,来到了悬崖顶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 课件出示(“屹立”图片):你能看出课文哪几句描写的这幅画面的内容吗?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

引导理解“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

齐读这句话。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

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2、可此时五壮士却做了一个令敌人们难以相信的举动,那就是——(跳下悬崖) 他们为什么要跳下悬崖?

(没有去路,后有敌人;宁愿跳崖而死也不愿意投降)

3、就让我们一起再去感受壮士们英勇的一幕吧。课件出示(跳下悬崖画面) 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 从中你感受到怎样的五壮士?(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生板书

4、小结:是啊,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这就是壮士,狼牙山五壮士。

5、播放《国歌》,引读。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歌的伴奏下读吧

师: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生:

师: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生:

6、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对敌人无比的仇恨和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种爱与恨,正是壮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源泉。)

7、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图片。

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

(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中国。)

让我们最后一起读出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吧。

三、小练笔:


相关文章

  • 狼牙山五壮士优秀教案设计
  • 4狼牙山五壮士 主备人:邢树和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第四课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 ...查看


  • 狼牙山五壮士导学案.doc变式的案例
  • <狼牙山五壮士>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爱国情感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 ...查看


  • 狼牙山五壮士优质课
  • 狼牙山五壮士优质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快速阅读 ...查看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 12.<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语S版)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具体写和概括写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五壮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 教学 ...查看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doc
  •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 教学过程 及时间 教学主要内容(包含板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处理等) 一.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引"壮" 1.板书:狼牙山五战士(故意写错,重在引"壮") 2.什么样的战 ...查看


  • 赵小鲁:葛振林.宋学义后代诉洪振快名誉侵权案代理词-乌有之乡网刊
  • 尊敬的审判长.各位法官: 我受狼牙山五壮士葛振林后代葛长生.宋学义后代宋福保和狼牙山五壮士红色文化发展研究会及会长刘宏泉委托,就本案被告洪振快先生发表文章和网络言论,侵犯葛振林.宋学义及狼牙山五壮士名誉侵权一案,根据法庭调查的事实, 依据宪 ...查看


  • 学会看病读后感
  •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八路军一分区一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痛击敌人,顽强歼灭. ...查看


  • 22狼牙山五壮士说课
  • 以读悟情 以悟促读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 歇马小学 李克勤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 ...查看


  • 小学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 <狼牙山五壮士> 东城区花园小学 黎桂兴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