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

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不是高校扩招,而主要是因为经济结构与劳动力结构性的矛盾导致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高校扩招仍有很大余地。大学生失业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是很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但在我国由于高校扩招步伐过快,家庭对子女工作的期望值高,导致高校扩招前后就业反差过大,社会反应过于强烈。

关键词:大学生 扩招 就业 结构性矛盾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攀升,从2000年的107万增加到2006年的413万,增加了近3倍。然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连年持续下滑:从2001年的83%降到了2005年的72.6%,下降了10个百分点。在我国,长期被视为天子骄子、从来不曾被就业困扰的大学生,出现了失业问题,而且失业的范围和规模在逐步攀升。

高校扩招是历史性的决择

1999年扩招以前,我国适龄青年的大学入学率不足10%,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许多与我国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高等教育规模,不仅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因此,高校扩招,不仅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在普及初中教育后,我国针对高中(或同等学历)教育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偏小的矛盾做出的历史性决策。

无论是早期工业化国家还是后发展的工业化国家,都把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作为推进工业化重要手段,英国、德国等早期工业化国家都先后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多后发展的国家成功实现工业化的实践都说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是这些国家获得后发优势后来居上的必要条件。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践和跨越式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据统计,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大学水平的劳动力从1964年、1982年的0.416%和0.615%提高到2005年的5.42%,分别比1964年和1982年提高了14倍和9倍;适龄青年大学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3%提高到2005年的21%,提高了7倍。所以,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不断提升和高级人才培养规模扩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和新的竞争优势的获得提供了人力保障。

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

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不是高校扩招,而主要是因为经济结构与劳动力结构性的矛盾导致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高校扩招仍有很大余地。大学生失业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是很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但在我国由于高校扩招步伐过快,家庭对子女工作的期望值高,导致高校扩招前后就业反差过大,社会反应过于强烈。

关键词:大学生 扩招 就业 结构性矛盾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攀升,从2000年的107万增加到2006年的413万,增加了近3倍。然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连年持续下滑:从2001年的83%降到了2005年的72.6%,下降了10个百分点。在我国,长期被视为天子骄子、从来不曾被就业困扰的大学生,出现了失业问题,而且失业的范围和规模在逐步攀升。

高校扩招是历史性的决择

1999年扩招以前,我国适龄青年的大学入学率不足10%,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许多与我国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高等教育规模,不仅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因此,高校扩招,不仅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在普及初中教育后,我国针对高中(或同等学历)教育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偏小的矛盾做出的历史性决策。

无论是早期工业化国家还是后发展的工业化国家,都把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作为推进工业化重要手段,英国、德国等早期工业化国家都先后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多后发展的国家成功实现工业化的实践都说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是这些国家获得后发优势后来居上的必要条件。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践和跨越式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据统计,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大学水平的劳动力从1964年、1982年的0.416%和0.615%提高到2005年的5.42%,分别比1964年和1982年提高了14倍和9倍;适龄青年大学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3%提高到2005年的21%,提高了7倍。所以,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不断提升和高级人才培养规模扩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和新的竞争优势的获得提供了人力保障。


相关文章

  • 就业形势分析 1
  •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关心的问题,然而,2016年大学生就业情况怎么呀呢?咱们一起看看. 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出现,与经济增速减缓有关,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有关;与农民工在农业之外求 ...查看


  • 城市就业问题何去何从
  • 城市就业问题何去何从 --以大学生就业为例 [摘要]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有许多的问题会随之产生,个人认为城市就业问题是诸多问题中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伴随着不稳定的生活状态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分析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今后城市发展中 ...查看


  • 当前就业形式分析
  • 毛概期中小论文 题目:当前就业形势之剖析 当前就业形势之剖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个现象的产生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生产力和社 ...查看


  • 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 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 ...查看


  • 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报告
  • 我的大学,我的未来!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实践报告学校:曲阜师范大学 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学 姓名:王伟祥 学号:2014410937 团队成员:杜艳琪.王伟祥.张贺 完成时间:二零一六年六月 大学生就业前景以及就业现状 ...查看


  • 大学生就业
  •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目前大学生正面临: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就业模式的转变和市场不完善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则要:深化教育体 ...查看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中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问题中排序在前儿位的重要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所以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 ...查看


  • 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问题
  • 两会热点话题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形势分析 温家宝: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高1.2% 今天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 ...查看


  • 大学毕业生择业态度与择业倾向及就业状况的相关研究
  • [摘要]为考察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态度与择业倾向及就业状况之间的关系,作者编制了"大学毕业生择业态度问卷"和"大学生择业倾向及就业状况的调查问卷",用这两份问卷调查了四所大学的375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根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