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内容提要: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杠之一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由于传统的 经济 学教材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理论的大范围普及,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理论一定程度上的忽视。有鉴于此,本文对财政政策的这两大效应理论作出了对比分析和论证,探讨了二者不同的形成机理,指出当前我国应当创造有利条件发挥好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功能,同时,应尽可能避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给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内容提要: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杠之一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由于传统的 经济 学教材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理论的大范围普及,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理论一定程度上的忽视。有鉴于此,本文对财政政策的这两大效应理论作出了对比分析和论证,探讨了二者不同的形成机理,指出当前我国应当创造有利条件发挥好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功能,同时,应尽可能避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给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当前,财政政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杠之一。由于现行经济学教材对is-lm 模型理论的大规模普及,人们对财政政策的副作用“挤出效应”似乎有着较为充分的认识,而相比之下,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正面效应———“挤进效应”则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本文对财政政策的两大效应理论的含义及其形成机理重新作出分析和甄别,并结合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将是十分必要的。
一、财政政策挤进效应与挤出效应的含义
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帕金先生提出的挤进效应的概念为 现代 财政理论提供了一个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根据帕金的阐述,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比如,政府对公共事业增加投资会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起私人投资成本的下降,产生 企业 的外在经济效应,因此,有可能诱导私人投资的增加,进而导致产出增加;再如,政府用财政资金为居民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障,可以形成人们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打消谨慎消费的念头,从而引起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增加等一系列扩张性经济行为。
相比之下,挤出效应则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成机理。如果说挤进效应是由于政府支出行为的正的外部性导致的,那么,挤出效应则是政府支出行为形成对私人部门的负的外部性造成的,这种负的外部性是通过利率变量来传导的。一般由于私人部门的投资对利率很敏感,因此,在利率提高的情况下,私人投资的机会成本将增加,导致私人部门的投资积极性降低,投资量会减少。在is-lm 模型中,表现为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is 曲线向右移动,在lm 曲线位置相对不变时,均衡点会向右上方移动,于是整个社会 金融 市场的利率水平提高了,根据投资函数的定义,私人投资就会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不是通过以利率为中介变量来实现的。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只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采用,这时,利率水平往往已经很低,私人投资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企业投资量的主要因素已经不仅仅是利率水平的高低,而更多的是来自总需求方面的因素,或者说,由于总需求不旺,形成企业部门的产品积压,进而产生私人部门的悲观性预期,此时,政府如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增加总需求(包括
内需和外需两部分),虽然有可能伴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产生潜在挤出效应的可能,但是随着需求的增大,企业外部的隐成本下降了,外在经济会使企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利润空间,这样即使在利率提高或者说企业筹资成本提高时,企业也会增加自主性投资的,这是形成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功能,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必须要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为企业的生存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无疑对财政支出的方向定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当财政政策在“瓶颈”产业上有所作为时,能够较好地发挥挤进效应的功能。比如在电力销售价格被限定时,电力供应可能会产生短缺,如果政府支出旨在改善电力能源的供给结构,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增加投资,否则,电力短缺将引起电价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也因此上升,投资就会减少。
二、影响挤进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因素
1. 影响挤进效应的因素
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一般随着市场发达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同样数量的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能力,在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会有很大差异,这与政府实际支出乘数的大小是有关系的。事实上,政府实际支出乘数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来衡量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我们知道,假定一个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 ,理论上政府支出乘数应为1 (1-b )。那么,实际支出乘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显然,与该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b 有关系,一般我国东部地区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大,故支出乘数就大;而西部地区边际消费倾向小,或者说边际储蓄倾向较大,故支出乘数就比较小,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支出乘数的产生过程来看。政府投资引起居民(要素所有者)收入的增加,而居民收入增加又引起消费的增加,形成第一轮挤进效应,消费的增加又引起另一部分生产或销售者的收入的增加,进而又引起消费的第二轮增加,也就是形成了第二轮挤进效应,„„这样一直到第n 轮。理论上,n 应该是趋向于无穷大的,但实际上,如果市场容量不够大,市场不发达,那么这个链条就不可能无限制地派生下去,于是总的挤进效应就远远达不到1 (1-b )这样一个倍数关系所能反映的程度。故实际支出乘数就比较小,因而总的挤进效应是比较小的。
另外,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还随着财政资金的来源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资金来源有两个:一是税收;二是公债。按照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的公债和税收这两种形式对经济的影响是相同的。但实际上,理论界对李嘉图等价定理是存有争议的。比如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来源于公债的支出政策就比较有效,而来源于税收的支出政策可能会加剧经济的萧条。这说明资金来源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对经济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再比如,二者对于经济效率的影响也不一样。我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税收会导致社会总体福利的净损失,而公债在经济萧条时,只要不对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有太大的影响,一般是不会导致经济效率下降的。这是因为,在经济萧条时,私人投资(主要是直接投资)对利率变化反应不敏感,利率变化充其量只能影响到间接投资(证券投资)的规模,而对私人直接投资的影响不大。所以,在经济萧条时,公债资金的挤进效应比较大,税收资金的挤进效应则相对比较小。
内容摘要:
内容提要: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杠之一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由于传统的 经济 学教材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理论的大范围普及,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理论一定程度上的忽视。有鉴于此,本文对财政政策的这两大效应理论作出了对比分析和论证,探讨了二者不同的形成机理,指出当前我国应当创造有利条件发挥好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功能,同时,应尽可能避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给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内容提要: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杠之一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由于传统的 经济 学教材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理论的大范围普及,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理论一定程度上的忽视。有鉴于此,本文对财政政策的这两大效应理论作出了对比分析和论证,探讨了二者不同的形成机理,指出当前我国应当创造有利条件发挥好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功能,同时,应尽可能避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给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当前,财政政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杠之一。由于现行经济学教材对is-lm 模型理论的大规模普及,人们对财政政策的副作用“挤出效应”似乎有着较为充分的认识,而相比之下,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正面效应———“挤进效应”则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本文对财政政策的两大效应理论的含义及其形成机理重新作出分析和甄别,并结合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将是十分必要的。
一、财政政策挤进效应与挤出效应的含义
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帕金先生提出的挤进效应的概念为 现代 财政理论提供了一个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根据帕金的阐述,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比如,政府对公共事业增加投资会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起私人投资成本的下降,产生 企业 的外在经济效应,因此,有可能诱导私人投资的增加,进而导致产出增加;再如,政府用财政资金为居民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障,可以形成人们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打消谨慎消费的念头,从而引起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增加等一系列扩张性经济行为。
相比之下,挤出效应则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成机理。如果说挤进效应是由于政府支出行为的正的外部性导致的,那么,挤出效应则是政府支出行为形成对私人部门的负的外部性造成的,这种负的外部性是通过利率变量来传导的。一般由于私人部门的投资对利率很敏感,因此,在利率提高的情况下,私人投资的机会成本将增加,导致私人部门的投资积极性降低,投资量会减少。在is-lm 模型中,表现为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is 曲线向右移动,在lm 曲线位置相对不变时,均衡点会向右上方移动,于是整个社会 金融 市场的利率水平提高了,根据投资函数的定义,私人投资就会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不是通过以利率为中介变量来实现的。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只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采用,这时,利率水平往往已经很低,私人投资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企业投资量的主要因素已经不仅仅是利率水平的高低,而更多的是来自总需求方面的因素,或者说,由于总需求不旺,形成企业部门的产品积压,进而产生私人部门的悲观性预期,此时,政府如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增加总需求(包括
内需和外需两部分),虽然有可能伴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产生潜在挤出效应的可能,但是随着需求的增大,企业外部的隐成本下降了,外在经济会使企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利润空间,这样即使在利率提高或者说企业筹资成本提高时,企业也会增加自主性投资的,这是形成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功能,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必须要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为企业的生存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无疑对财政支出的方向定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当财政政策在“瓶颈”产业上有所作为时,能够较好地发挥挤进效应的功能。比如在电力销售价格被限定时,电力供应可能会产生短缺,如果政府支出旨在改善电力能源的供给结构,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增加投资,否则,电力短缺将引起电价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也因此上升,投资就会减少。
二、影响挤进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因素
1. 影响挤进效应的因素
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一般随着市场发达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同样数量的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能力,在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会有很大差异,这与政府实际支出乘数的大小是有关系的。事实上,政府实际支出乘数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来衡量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我们知道,假定一个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 ,理论上政府支出乘数应为1 (1-b )。那么,实际支出乘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显然,与该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b 有关系,一般我国东部地区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大,故支出乘数就大;而西部地区边际消费倾向小,或者说边际储蓄倾向较大,故支出乘数就比较小,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支出乘数的产生过程来看。政府投资引起居民(要素所有者)收入的增加,而居民收入增加又引起消费的增加,形成第一轮挤进效应,消费的增加又引起另一部分生产或销售者的收入的增加,进而又引起消费的第二轮增加,也就是形成了第二轮挤进效应,„„这样一直到第n 轮。理论上,n 应该是趋向于无穷大的,但实际上,如果市场容量不够大,市场不发达,那么这个链条就不可能无限制地派生下去,于是总的挤进效应就远远达不到1 (1-b )这样一个倍数关系所能反映的程度。故实际支出乘数就比较小,因而总的挤进效应是比较小的。
另外,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还随着财政资金的来源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资金来源有两个:一是税收;二是公债。按照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的公债和税收这两种形式对经济的影响是相同的。但实际上,理论界对李嘉图等价定理是存有争议的。比如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来源于公债的支出政策就比较有效,而来源于税收的支出政策可能会加剧经济的萧条。这说明资金来源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对经济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再比如,二者对于经济效率的影响也不一样。我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税收会导致社会总体福利的净损失,而公债在经济萧条时,只要不对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有太大的影响,一般是不会导致经济效率下降的。这是因为,在经济萧条时,私人投资(主要是直接投资)对利率变化反应不敏感,利率变化充其量只能影响到间接投资(证券投资)的规模,而对私人直接投资的影响不大。所以,在经济萧条时,公债资金的挤进效应比较大,税收资金的挤进效应则相对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