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三味书屋

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孩提时代的情趣

2、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理解对比与过渡的作用,揣摩本文的语言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已的经历和体验,体会课文表现出的童真与童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使用说明:初步弄清文章的结构,体会内容的深刻内涵,尤其是三味书屋部分的内容要深入体会。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请你介绍作者鲁迅的相关情况(原名、字、代表作、后人对鲁迅的评价)

2、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确凿( ) 菜畦( ) 桑葚( ) 斑máo( ) bǐ( )谷 蝉蜕( ) 倜傥( ) cuán( ) shānhú( )

3、本文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本文有两部分内容:1、百草园生活。2、三味书屋生活

4、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原句抄下)

二、合作、探究、展示

1、阅读第一段概括本段内容。(要求能抓住重点词语)

明确: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2、默读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按顺序说出作者描写夏秋的百草园写了哪些景物,各是怎样描绘的 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碧绿的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拦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 轻捷的叫天子 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在这里弹琴

重点描写了斑蝥和何首乌。因为这两种给作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2)作者用了怎样的句式把这么多景物有详、有略、有序的描绘出来?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造句,并表达出喜爱、赞叹的情感。

5.速读3──6段,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自己站在静悄悄的百草园里,想着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对百草园增添了些什么感受?

明确:(神奇)

6.小声朗读7、8两段 画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并运用作者所使用的动词作简要的复述。 明确:扫、支、撒、系、牵、拉

三、达标反馈

1、长妈妈讲述的美女蛇的故事这部分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百草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四、课堂小结:百草园那时之所以是“我”的乐园,因为有美好的景色,还有无限趣味的动植物,长妈妈讲的故事那么神奇,闰土的父亲教“我”捕鸟是那么好玩。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我”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下面我们开始学习三味书屋的内容。

1、齐读第9段(过渡段)

体会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依恋)

2、读第10段到课文结束

(1)、请你猜想一下对于“我”的提问老先生为什么不回答?

明确:封建教育内容 陈腐、艰深、脱离儿童的实际

(2)不懂为什么还要学生读呢?

明确: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就是强迫学生死读书。

(3)当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少年鲁迅在下面画画,这种做法可取不可取,为什么?(鼓励学生各抒已见)

(4)应当怎样恰当的评价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师呢?

明确:和蔼、方正、质朴、博学

教师总结:童年是一个人的清晨,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童年的一段生活往事,把它视“夕拾”的“朝花”。可见感情的基调是缅怀从童年天真、幼稚的行为中,发现纯真的美。用成人的眼光回忆童年的感受,对三味书屋的封建教育,不很满意也是很自然的。

达标反馈

1、音汉互写

菜畦( ) 斑m áo ( ) 攒成( ) 脑su ǐ( ) ..

ji àn ( )赏 竹筛( ) b ǐ( )谷 .

yu ān ( )博 d ǐng ( )沸 t ì t ǎng ( )

蝉蜕( ) 确凿( ) ..

2、请你说说作者眼中的封建教育和寿镜吾老师。

作业布置

学习反思

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孩提时代的情趣

2、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理解对比与过渡的作用,揣摩本文的语言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已的经历和体验,体会课文表现出的童真与童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使用说明:初步弄清文章的结构,体会内容的深刻内涵,尤其是三味书屋部分的内容要深入体会。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请你介绍作者鲁迅的相关情况(原名、字、代表作、后人对鲁迅的评价)

2、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确凿( ) 菜畦( ) 桑葚( ) 斑máo( ) bǐ( )谷 蝉蜕( ) 倜傥( ) cuán( ) shānhú( )

3、本文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4、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原句抄下) 二合作、探究、展示

1、阅读第一段概括本段内容。(要求能抓住重点词语)

2、默读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按顺序说出作者描写夏秋的百草园写了哪些景物,各是怎样描绘的 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 (2)作者用了怎样的句式把这么多景物有详、有略、有序的描绘出来?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速读3──6段,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自己站在静悄悄的百草园里,想着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对百草园增添了些什么感受?

6.小声朗读7、8两段 画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并运用作者所使用的动词作简要的复述。

三、达标反馈

1、长妈妈讲述的美女蛇的故事这部分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百草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四、课堂小结:百草园那时之所以是“我”的乐园,因为有美好的景色,还有无限趣味的动植物,长妈妈讲的故事那么神奇,闰土的父亲教“我”捕鸟是那么好玩。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我”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下面我们开始学习三味书屋的内容。

1、齐读第9段(过渡段) 体会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读第10段到课文结束

(1)、请你猜想一下对于“我”的提问老先生为什么不回答?

(2)学生不懂为什么还要学生读呢?

(3)当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少年鲁迅在下面画画,这种做法可取不可取,为什么?(鼓励学生各抒已见)

(4)应当怎样恰当的评价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师呢?

教师总结:童年是一个人的清晨,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童年的一段生活往事,把它视“夕拾”的“朝花”。可见感情的基调是缅怀从童年天真、幼稚的行为中,发现纯真的美。用成人的眼光回忆童年的感受,对三味书屋的封建教育,不很满意也是很自然的。

达标反馈

1、引汉互写

菜畦( ) 斑m áo ( ) 攒成( ) 脑su ǐ( ) ..

ji àn ( )赏 竹筛( ) b ǐ( )谷 .

yu ān ( )博 d ǐng ( )沸 t ì t ǎng ( )

蝉蜕( ) 确凿( ) ..

2、请你说说作者眼中的封建教育和寿镜吾老师。

作业布置

学习反思

百 有趣的景色(欣赏) 欢乐

从 草 迷人的传说(新奇) 有

园 捕鸟的乐趣(精细) 趣

(1—9)

三 陈设及行礼(威严) 味 提问受训(严厉) 书 读书生活(枯燥) 屋 小园中游玩(自由) 枯 燥 无

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孩提时代的情趣

2、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理解对比与过渡的作用,揣摩本文的语言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已的经历和体验,体会课文表现出的童真与童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使用说明:初步弄清文章的结构,体会内容的深刻内涵,尤其是三味书屋部分的内容要深入体会。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请你介绍作者鲁迅的相关情况(原名、字、代表作、后人对鲁迅的评价)

2、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确凿( ) 菜畦( ) 桑葚( ) 斑máo( ) bǐ( )谷 蝉蜕( ) 倜傥( ) cuán( ) shānhú( )

3、本文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本文有两部分内容:1、百草园生活。2、三味书屋生活

4、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原句抄下)

二、合作、探究、展示

1、阅读第一段概括本段内容。(要求能抓住重点词语)

明确: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2、默读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按顺序说出作者描写夏秋的百草园写了哪些景物,各是怎样描绘的 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碧绿的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拦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 轻捷的叫天子 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在这里弹琴

重点描写了斑蝥和何首乌。因为这两种给作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2)作者用了怎样的句式把这么多景物有详、有略、有序的描绘出来?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造句,并表达出喜爱、赞叹的情感。

5.速读3──6段,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自己站在静悄悄的百草园里,想着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对百草园增添了些什么感受?

明确:(神奇)

6.小声朗读7、8两段 画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并运用作者所使用的动词作简要的复述。 明确:扫、支、撒、系、牵、拉

三、达标反馈

1、长妈妈讲述的美女蛇的故事这部分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百草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四、课堂小结:百草园那时之所以是“我”的乐园,因为有美好的景色,还有无限趣味的动植物,长妈妈讲的故事那么神奇,闰土的父亲教“我”捕鸟是那么好玩。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我”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下面我们开始学习三味书屋的内容。

1、齐读第9段(过渡段)

体会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依恋)

2、读第10段到课文结束

(1)、请你猜想一下对于“我”的提问老先生为什么不回答?

明确:封建教育内容 陈腐、艰深、脱离儿童的实际

(2)不懂为什么还要学生读呢?

明确: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就是强迫学生死读书。

(3)当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少年鲁迅在下面画画,这种做法可取不可取,为什么?(鼓励学生各抒已见)

(4)应当怎样恰当的评价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师呢?

明确:和蔼、方正、质朴、博学

教师总结:童年是一个人的清晨,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童年的一段生活往事,把它视“夕拾”的“朝花”。可见感情的基调是缅怀从童年天真、幼稚的行为中,发现纯真的美。用成人的眼光回忆童年的感受,对三味书屋的封建教育,不很满意也是很自然的。

达标反馈

1、音汉互写

菜畦( ) 斑m áo ( ) 攒成( ) 脑su ǐ( ) ..

ji àn ( )赏 竹筛( ) b ǐ( )谷 .

yu ān ( )博 d ǐng ( )沸 t ì t ǎng ( )

蝉蜕( ) 确凿( ) ..

2、请你说说作者眼中的封建教育和寿镜吾老师。

作业布置

学习反思

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孩提时代的情趣

2、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理解对比与过渡的作用,揣摩本文的语言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已的经历和体验,体会课文表现出的童真与童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使用说明:初步弄清文章的结构,体会内容的深刻内涵,尤其是三味书屋部分的内容要深入体会。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请你介绍作者鲁迅的相关情况(原名、字、代表作、后人对鲁迅的评价)

2、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确凿( ) 菜畦( ) 桑葚( ) 斑máo( ) bǐ( )谷 蝉蜕( ) 倜傥( ) cuán( ) shānhú( )

3、本文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4、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原句抄下) 二合作、探究、展示

1、阅读第一段概括本段内容。(要求能抓住重点词语)

2、默读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按顺序说出作者描写夏秋的百草园写了哪些景物,各是怎样描绘的 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 (2)作者用了怎样的句式把这么多景物有详、有略、有序的描绘出来?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速读3──6段,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自己站在静悄悄的百草园里,想着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对百草园增添了些什么感受?

6.小声朗读7、8两段 画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并运用作者所使用的动词作简要的复述。

三、达标反馈

1、长妈妈讲述的美女蛇的故事这部分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百草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四、课堂小结:百草园那时之所以是“我”的乐园,因为有美好的景色,还有无限趣味的动植物,长妈妈讲的故事那么神奇,闰土的父亲教“我”捕鸟是那么好玩。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我”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下面我们开始学习三味书屋的内容。

1、齐读第9段(过渡段) 体会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读第10段到课文结束

(1)、请你猜想一下对于“我”的提问老先生为什么不回答?

(2)学生不懂为什么还要学生读呢?

(3)当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少年鲁迅在下面画画,这种做法可取不可取,为什么?(鼓励学生各抒已见)

(4)应当怎样恰当的评价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师呢?

教师总结:童年是一个人的清晨,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童年的一段生活往事,把它视“夕拾”的“朝花”。可见感情的基调是缅怀从童年天真、幼稚的行为中,发现纯真的美。用成人的眼光回忆童年的感受,对三味书屋的封建教育,不很满意也是很自然的。

达标反馈

1、引汉互写

菜畦( ) 斑m áo ( ) 攒成( ) 脑su ǐ( ) ..

ji àn ( )赏 竹筛( ) b ǐ( )谷 .

yu ān ( )博 d ǐng ( )沸 t ì t ǎng ( )

蝉蜕( ) 确凿( ) ..

2、请你说说作者眼中的封建教育和寿镜吾老师。

作业布置

学习反思

百 有趣的景色(欣赏) 欢乐

从 草 迷人的传说(新奇) 有

园 捕鸟的乐趣(精细) 趣

(1—9)

三 陈设及行礼(威严) 味 提问受训(严厉) 书 读书生活(枯燥) 屋 小园中游玩(自由) 枯 燥 无


相关文章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方案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方案 贾寨柯中学 叶佩艳 教学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七年级 学科:语文 课时:3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自主解决字词. 教师:将问题制成PPT 课件,百 ...查看


  •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3.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童心.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 ...查看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问题整理1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问题整理 一.知识重点: 1.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一面是与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相比,而我美好快乐的童年在百草园中度过,百草园自然是我的乐园,给鲁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 2. 揣摩下面语句,体会作 ...查看


  • 人教版-七上-语文-教学案-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过程与方法 1.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的写法,学会具体.真切.生动地 ...查看


  • 鲁迅作品赏析
  • 解读鲁迅 ---------浅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张赛 12136233 计算机122 在绍兴文理求学,一定是不会避开鲁迅先生的,当初来到这所学校也有敬仰鲁迅先生的因素在里面,这学期选修了这门课,虽听的不是太认真但也学到了 ...查看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600字(一) 近些日子里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字里行间像是冗长的巷,里面是斑驳的回忆投射出的倒影.巷子中似乎也有无数的丝线将我缠绕,拉扯着我拽到记忆的洪流里.而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 ...查看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了解鲁迅及<朝花夕拾>.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学习本 ...查看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评课 9月底教研活动到兄弟学校听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听课时,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结束了本课教学,虽然师生互动非常成功,给人感觉如浮云掠过,仅仅是从内容的角度分析,没有引导学生深究文本,体 ...查看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随答案
  • 一.课内语段阅读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1.这段文字作为文章的开头,介绍了百草园的 (方位 )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