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摘要: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突发,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空前关注。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环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尤为重要。本文就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加强食品安全的措施上提出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意义;建议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200-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着人们生命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可是,种种劣质食品的报道让我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比如说关于劣质奶粉、注水肉、苏丹红、瘦肉精等劣质食品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食品的安全检测尤为重要,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质监部门的一个大课题。

  1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意义重大

  1.1 食品质量安全的含义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包括:一是食品的质量,即直观性品质特性,就是食品的“色、香、味、形”和非直观性品质特性,如食品的安全、营养及功能特性。二是食品的安全性。广义地说,是食品完全无有害物质和无微生物的污染。狭义地说,是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下长期食用,不会对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包括一般毒性和特异性毒性,也包括由于偶然摄入所导致的急性毒性和长期微量摄入所导致的慢性毒性。三是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食品安全”是对最终产品而言,“食品卫生”是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而言。

  1.2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随着我国对食品中农残、兽残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被病原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涉及的总人数为2-4万人。因此,对食品安全的整治,提高食品安全系数工作刻不容缓。

  1.3 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

  食品安全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随着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爆出,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多年监管实践表明,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除初级农产品污染外,还存在小企业、小作坊和假冒伪劣食品的问题。小企业和小作坊既难以取缔,又难以严格监管。假冒伪劣食品发现难、处理也难,多数情况下只能处以罚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分段监管体制尚不完善,导致监管责任泛化的趋势。由于监管职能分治、责任边界不清,使在日常监管中存在监管死角,责任分工不明确,减弱了责任追究制的效果。

  2 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建议

  2.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体系

  应当立足于长效机制建设,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步入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对现有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修改和整合, 整合了世界各国采用的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方面的标准与技术规程。建立政府的高效、完善的技术检测标准。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我国食品安全检验人才的培养,提高安全检验人员的素质水平,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提高食品检验的准确性

  选择合理检验方法。根据检验性质、实验室条件及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来选用检验方法,检验人员应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合理操作。选择使用精确的仪器。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仪器存在的问题。

  2.3 提高检测人员技能和素质

  为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造就一批精干、懂业务、懂法律的质检队伍。加强检验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对检测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和全方位培训,可以采用自学、邀请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从检测技术、质量意识、法律法规和管理知识水平培训等方面进行培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测水平,让检验人员工作能力得到提升。

  2.4 检验环境要适宜

  在容量法分析时,检验环境要求很高,需在20℃的室温条件下进行。比如:在测定葡萄酒中的酒精度、总浸出物和啤酒的酒精度、原麦汁浓度时,在用容量瓶量取馏出物及残留物时,要求在同一温度下定容,以消除温度对体积的影响;测定饮料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时, 只有温度校正的范围是10℃~30℃,才能查出校正值,得出准确的检验结果。所以,在理化检验分析中,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温度环境。

  2.5 行政执法部门应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2.5.1 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首先,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制度、信息征集制度、信用管理体制和信用奖惩制度。其次,通过举办知识培训、法制讲座、理论研讨、技术咨询等形式,加强食品安全信用宣传,全面发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对于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督促、引导、警示和惩戒功能。第三,加强食品安全信用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安全信用度的作用。

  2.5.2 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 建立食品质量信息收集发布机制,加强对市民食品安全常识的普及。采取街头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进社区、进企业宣传的形式。发放《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通过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人民食品安全意识和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参与度,引导消费者正确选购,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酿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总之,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复杂、曲折、长期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敬业奉献、求真务实”的精神,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创业人和铺路石。

  

  作者简介:赵喜丽(1975-),女,双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检验所,研究方向:食品安全。

  摘要: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突发,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空前关注。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环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尤为重要。本文就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加强食品安全的措施上提出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意义;建议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200-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着人们生命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可是,种种劣质食品的报道让我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比如说关于劣质奶粉、注水肉、苏丹红、瘦肉精等劣质食品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食品的安全检测尤为重要,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质监部门的一个大课题。

  1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意义重大

  1.1 食品质量安全的含义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包括:一是食品的质量,即直观性品质特性,就是食品的“色、香、味、形”和非直观性品质特性,如食品的安全、营养及功能特性。二是食品的安全性。广义地说,是食品完全无有害物质和无微生物的污染。狭义地说,是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下长期食用,不会对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包括一般毒性和特异性毒性,也包括由于偶然摄入所导致的急性毒性和长期微量摄入所导致的慢性毒性。三是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食品安全”是对最终产品而言,“食品卫生”是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而言。

  1.2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随着我国对食品中农残、兽残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被病原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涉及的总人数为2-4万人。因此,对食品安全的整治,提高食品安全系数工作刻不容缓。

  1.3 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

  食品安全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随着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爆出,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多年监管实践表明,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除初级农产品污染外,还存在小企业、小作坊和假冒伪劣食品的问题。小企业和小作坊既难以取缔,又难以严格监管。假冒伪劣食品发现难、处理也难,多数情况下只能处以罚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分段监管体制尚不完善,导致监管责任泛化的趋势。由于监管职能分治、责任边界不清,使在日常监管中存在监管死角,责任分工不明确,减弱了责任追究制的效果。

  2 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建议

  2.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体系

  应当立足于长效机制建设,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步入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对现有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修改和整合, 整合了世界各国采用的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方面的标准与技术规程。建立政府的高效、完善的技术检测标准。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我国食品安全检验人才的培养,提高安全检验人员的素质水平,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提高食品检验的准确性

  选择合理检验方法。根据检验性质、实验室条件及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来选用检验方法,检验人员应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合理操作。选择使用精确的仪器。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仪器存在的问题。

  2.3 提高检测人员技能和素质

  为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造就一批精干、懂业务、懂法律的质检队伍。加强检验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对检测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和全方位培训,可以采用自学、邀请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从检测技术、质量意识、法律法规和管理知识水平培训等方面进行培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测水平,让检验人员工作能力得到提升。

  2.4 检验环境要适宜

  在容量法分析时,检验环境要求很高,需在20℃的室温条件下进行。比如:在测定葡萄酒中的酒精度、总浸出物和啤酒的酒精度、原麦汁浓度时,在用容量瓶量取馏出物及残留物时,要求在同一温度下定容,以消除温度对体积的影响;测定饮料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时, 只有温度校正的范围是10℃~30℃,才能查出校正值,得出准确的检验结果。所以,在理化检验分析中,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温度环境。

  2.5 行政执法部门应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2.5.1 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首先,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制度、信息征集制度、信用管理体制和信用奖惩制度。其次,通过举办知识培训、法制讲座、理论研讨、技术咨询等形式,加强食品安全信用宣传,全面发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对于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督促、引导、警示和惩戒功能。第三,加强食品安全信用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安全信用度的作用。

  2.5.2 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 建立食品质量信息收集发布机制,加强对市民食品安全常识的普及。采取街头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进社区、进企业宣传的形式。发放《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通过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人民食品安全意识和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参与度,引导消费者正确选购,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酿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总之,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复杂、曲折、长期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敬业奉献、求真务实”的精神,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创业人和铺路石。

  

  作者简介:赵喜丽(1975-),女,双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检验所,研究方向:食品安全。


相关文章

  • 如何以安全生产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 如何以安全生产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好坏,从国家层面讲,直接关系着民族的兴亡,国力的强弱,人民生活水平的优劣.就我市而言,庆阳作为全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发展战略 "东翼&quo ...查看


  • 浅谈客运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浅谈客运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013年4月24日泸州现代运业培训工作会上的讲话 泸县安监局 胡国基 进入二十一世纪,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在体制上强化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明确了企业安全 ...查看


  • 如何强化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对我国食品添加剂规范管理,以期更好地发挥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 管理 食品添加剂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不断促进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它对于防止食物变质.改善食品感官性状 ...查看


  • 食品安全工作年终总结
  • ***市质监局2010年落实党政领导综治责任制情况汇报 (食品生产安全) 今年来,***市质监局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全国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及省.市局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 ...查看


  • 如何看待药品食品安全
  • 如何看待药品食品安全 摘要:能够入口的都是要命的,一是食品,二是药品,病了不吃可能就要见"阎王了".这话听起来很直白,但它反映了消费者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最直接的心声.劣质奶粉问题,毒粉丝问题,苏丹红,地沟油等焦点话题,这 ...查看


  • [如何破解当前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问题]
  • <如何破解当前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系统成为首轮体制改革的部门,自上而下,将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关于食品药品领域安全监管职能重新统筹整合,新成立各级食品 ...查看


  •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问答
  • [发布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 2016-09-09 [生效日期] [效 力] [备 注] 相关链接:总局关于印发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食药监食监一[2016]115号) [2016 ...查看


  • 食药监管人员如何做好工作
  • 食品药品的经营使用在我们国家占有重要的位置,食品药品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这就需要食品药品监督人员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做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搞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保障人民饮食用药安全,我 ...查看


  • 2011年X镇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 2011年榔梨镇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2011-11-1 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一年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镇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