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与容积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体积与容积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王清芝

来源:《文理导航·教师论坛》2013年第02期

课型:

单元复习课

复习内容:

五年级《体积与容积》

复习目标:

1.复习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区别与联系。

2.复习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使用及其进率。

3.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和利用转化思想进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

4.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复习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复习难点:

体积公式的应用。

复习思路:

自然引出知识——系统整理知识——集中训练知识(发散式训练)

复习过程:

一、自然导入:

教师随机拿起学生桌面上的一饮料瓶,提问:同学们,这个饮料瓶所占空间的大小叫这个饮料瓶的什么?(体积)那这个饮料瓶中所装饮料的体积叫做饮料瓶的什么?(容积),你们

回答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关于体积和容积的复习课。(板书课题:体积与容积复习课)

二、知识梳理:

1.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我们在第四单元中学过了哪些关于体积与容积的知识? 生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生2: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生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2.同学们,刚才你们说了很多,也很对,但是有些零散,你们看,老师把你们说的知识点分了一下,就三类:(一边说,一边随机贴成脉络图)

第一类:意义:体积和容积的定义。

第二类:单位:体积和容积单位,单位的换算。

第三类:应用:规则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不规则物体(石块、土豆等)的体积计算。

大家看,这样归纳一下怎么样?

(学生:嗯,老师,这样看起来整多了,一点也不乱。)

好,大家既然觉得这样还可以,那么我们下面就按照这三大类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吧。

三、集中训练:

教师根据本课设计了七个版块的题目,课件制成链接点击式,学生随机做哪一个题目,具体题目如下:

(一)意义理解

1.物体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

2.把一块正方体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橡皮泥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

3.冰箱的体积就是冰箱的容积。

( )

4.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的桔汁,如果小明倒了3杯,那么小红也一定能倒3杯。( )

(二)单位的使用

1.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12( )

2.一个冬瓜的体积约是8( )

3.一台冰箱的容积是201( )

4.一小瓶眼药水的容积是30( )

5.一个大型冷库的容积是150( )

(三)单位的换算

5.7升=( )升( )毫升

5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2立方米=( )立方厘米

(四)计算误区解析

1.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吗?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 倍,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它的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4倍吗?

3.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一定相等吗?

(五)初级应用

1.将一个长9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截成一个体积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

2.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可以切成( )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

3.东村要修一个长80米,宽50米,深1.5米的晒水池,如果要在池中放入1.2米深的水,水池内水的体积是( )立方米。

(六)中级应用

1.有一个棱长4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现在要把它熔铸成一个横截面积是8平方分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分米?

2.一个长方体水箱的容积是320升,这个水箱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水箱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七)高级应用

把一块长46厘米,宽26厘米的长方形铁皮的四角各剪掉一个边长3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将剩下的铁皮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盒,这个铁盒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困惑?

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期末复习时上的单元复习课,立足于梳理单元知识脉络,并且针对本单元在日常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展开集中训练,说是复习,更接近于期末复习尾声的查缺补漏。现将实际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导入比较自然,能够结合学生身边常见的饮料瓶的体积与容积引入课题,自然简洁。

二、知识整理到位。第四单元的看起来虽然没几课,但是每一课时里的知识都很多,进率,公式……如果全写在黑板上,很乱,也会花费很多时间,于是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让他们自己感觉没有条理,于是我提出我的想法,就是分成三类:意义,单位,应用,并随机完成脉络图的板书。但是,在前期,学生自己说知识点的时候,可能是我问题的导向不够强,对学生思维启发不到位,所以一开始学生说得不好,后来还可以,有点耽误时间了。

三、习题的训练直奔考点。听课教师们一致反映,我在习题的选择上下了很大功夫,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复习的终极目的是学生会做题,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所以我多选择了学生在平时容易错的题目,但这样也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这些题多属于中等难度的习题,对于后

进生来讲要求就有点高了,这样会影响照顾到全体学生,这个有必要改进一下。还有就是在题量的安排上,有些大,导致最后一道题目没有做完,这说明我对课堂容量的把握还有欠缺。

《体积与容积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王清芝

来源:《文理导航·教师论坛》2013年第02期

课型:

单元复习课

复习内容:

五年级《体积与容积》

复习目标:

1.复习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区别与联系。

2.复习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使用及其进率。

3.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和利用转化思想进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

4.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复习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复习难点:

体积公式的应用。

复习思路:

自然引出知识——系统整理知识——集中训练知识(发散式训练)

复习过程:

一、自然导入:

教师随机拿起学生桌面上的一饮料瓶,提问:同学们,这个饮料瓶所占空间的大小叫这个饮料瓶的什么?(体积)那这个饮料瓶中所装饮料的体积叫做饮料瓶的什么?(容积),你们

回答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关于体积和容积的复习课。(板书课题:体积与容积复习课)

二、知识梳理:

1.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我们在第四单元中学过了哪些关于体积与容积的知识? 生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生2: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生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2.同学们,刚才你们说了很多,也很对,但是有些零散,你们看,老师把你们说的知识点分了一下,就三类:(一边说,一边随机贴成脉络图)

第一类:意义:体积和容积的定义。

第二类:单位:体积和容积单位,单位的换算。

第三类:应用:规则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不规则物体(石块、土豆等)的体积计算。

大家看,这样归纳一下怎么样?

(学生:嗯,老师,这样看起来整多了,一点也不乱。)

好,大家既然觉得这样还可以,那么我们下面就按照这三大类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吧。

三、集中训练:

教师根据本课设计了七个版块的题目,课件制成链接点击式,学生随机做哪一个题目,具体题目如下:

(一)意义理解

1.物体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

2.把一块正方体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橡皮泥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

3.冰箱的体积就是冰箱的容积。

( )

4.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的桔汁,如果小明倒了3杯,那么小红也一定能倒3杯。( )

(二)单位的使用

1.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12( )

2.一个冬瓜的体积约是8( )

3.一台冰箱的容积是201( )

4.一小瓶眼药水的容积是30( )

5.一个大型冷库的容积是150( )

(三)单位的换算

5.7升=( )升( )毫升

5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2立方米=( )立方厘米

(四)计算误区解析

1.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吗?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 倍,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它的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4倍吗?

3.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一定相等吗?

(五)初级应用

1.将一个长9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截成一个体积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

2.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可以切成( )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

3.东村要修一个长80米,宽50米,深1.5米的晒水池,如果要在池中放入1.2米深的水,水池内水的体积是( )立方米。

(六)中级应用

1.有一个棱长4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现在要把它熔铸成一个横截面积是8平方分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分米?

2.一个长方体水箱的容积是320升,这个水箱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水箱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七)高级应用

把一块长46厘米,宽26厘米的长方形铁皮的四角各剪掉一个边长3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将剩下的铁皮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盒,这个铁盒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困惑?

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期末复习时上的单元复习课,立足于梳理单元知识脉络,并且针对本单元在日常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展开集中训练,说是复习,更接近于期末复习尾声的查缺补漏。现将实际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导入比较自然,能够结合学生身边常见的饮料瓶的体积与容积引入课题,自然简洁。

二、知识整理到位。第四单元的看起来虽然没几课,但是每一课时里的知识都很多,进率,公式……如果全写在黑板上,很乱,也会花费很多时间,于是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让他们自己感觉没有条理,于是我提出我的想法,就是分成三类:意义,单位,应用,并随机完成脉络图的板书。但是,在前期,学生自己说知识点的时候,可能是我问题的导向不够强,对学生思维启发不到位,所以一开始学生说得不好,后来还可以,有点耽误时间了。

三、习题的训练直奔考点。听课教师们一致反映,我在习题的选择上下了很大功夫,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复习的终极目的是学生会做题,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所以我多选择了学生在平时容易错的题目,但这样也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这些题多属于中等难度的习题,对于后

进生来讲要求就有点高了,这样会影响照顾到全体学生,这个有必要改进一下。还有就是在题量的安排上,有些大,导致最后一道题目没有做完,这说明我对课堂容量的把握还有欠缺。


相关文章

  •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 第七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在自主探究中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通过开放的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和正方 ...查看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内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 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 ...查看


  • 2015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 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 ...查看


  •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
  •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12册第75-7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体积和容积的意义,能区分二者的异同:复习和掌握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 2.能熟练的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和容积,理解这些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查看


  • [两位数加两位数]听课反思
  • <十几减9>听课反思 you 我听了韦金荣主任关于<十几减9>这节课的教学,现做出听课反思如下:<十几减9>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 ...查看


  •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目录
  •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 课题: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 ...查看


  • 圆柱体积教学设计
  • 圆柱的体积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 二单元第一小节第四课时.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 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其中例 5 教 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例 6 是利用圆柱体积计算 解决问题. ...查看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
  • 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 ...查看


  • 永威中学先学后教模式第六单元百分数
  •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一课时 百分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2.通过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提问:什么叫分数?什么是分数的分数单位?谁见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