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音"-字的成语

1▲八音迭奏 △bāyīndiézòu △典故: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2▲德音莫违 △déyīnmòwéi △典故: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德音莫为,及尔同死。”

3▲空谷足音 △kōnggǔzúyīn △典故: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出处:《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也。” △例子:幸~,得见君子,机缘难再,千载一时,故忍耻相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4▲鹿死不择音 △lùsǐbùzéyīn △典故: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5▲纶音佛语 △lúnyīnfóyǔ △典故: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6▲靡靡之音 △mǐmǐzhīyīn △典故: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例子: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闻一多《时代的歌手》)

7▲清音幽韵 △qīngyīnyōuyùn △典故:比喻文章造诣极深。 △出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

8▲跫然足音 △qióngránzúyīn △典故: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出处:《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例子:忽闻空中有人言曰:“劳君枉驾,可谓~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相公》)

9▲声音笑貌 △shēngyīnxiàomào △典故: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出处:《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例子:局中诸公,性情心术,~,一一如绘。(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四)

10▲笙磬同音 △shēngqìngtóngyīn △典故: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出处:《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11▲亡国之音 △wángguózhīyīn △典故: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出处:《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又:“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史记·乐书》:“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例子:卿勿为~,使人悒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林四娘》)

12▲五音六律 △wǔyīnliùlǜ △典故: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出处:《尚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3▲弦外之音 △xiánwàizhīyīn △典故: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出处: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例子: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那一句是~。(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14▲杳无音信 △yǎowúyīnxìn △典故: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出处:宋·黄孝迈《咏水仙》词:“惊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例子:孔明一去东吴,~。(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15▲一锤定音 △yīchuídìngyīn △典故: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

16▲异口同音 △yìkǒutóngyīn △典故: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 △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17▲音容宛在 △yīnróngwǎnzài △典故: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18▲音容笑貌 △yīnróngxiàomào △典故: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19▲余音缭绕 △yúyīnliáorào △典故: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20▲余音袅袅 △yúyīnniǎoniǎo △典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1▲余音绕梁 △yúyīnràoliáng △典故: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子: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梁实秋《听戏》)

22▲郑卫之音 △zhèngwèizhīyīn △典故: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出处:《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23▲足音跫然 △zúyīnqióngrán △典故: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出处:《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1▲八音迭奏 △bāyīndiézòu △典故: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出处:《晋书·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2▲德音莫违 △déyīnmòwéi △典故: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德音莫为,及尔同死。”

3▲空谷足音 △kōnggǔzúyīn △典故: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出处:《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也。” △例子:幸~,得见君子,机缘难再,千载一时,故忍耻相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4▲鹿死不择音 △lùsǐbùzéyīn △典故: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5▲纶音佛语 △lúnyīnfóyǔ △典故: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6▲靡靡之音 △mǐmǐzhīyīn △典故: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例子: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闻一多《时代的歌手》)

7▲清音幽韵 △qīngyīnyōuyùn △典故:比喻文章造诣极深。 △出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

8▲跫然足音 △qióngránzúyīn △典故: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出处:《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例子:忽闻空中有人言曰:“劳君枉驾,可谓~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相公》)

9▲声音笑貌 △shēngyīnxiàomào △典故: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出处:《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例子:局中诸公,性情心术,~,一一如绘。(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四)

10▲笙磬同音 △shēngqìngtóngyīn △典故: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出处:《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11▲亡国之音 △wángguózhīyīn △典故: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出处:《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又:“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史记·乐书》:“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例子:卿勿为~,使人悒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林四娘》)

12▲五音六律 △wǔyīnliùlǜ △典故: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出处:《尚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3▲弦外之音 △xiánwàizhīyīn △典故: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出处: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例子: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那一句是~。(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14▲杳无音信 △yǎowúyīnxìn △典故: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出处:宋·黄孝迈《咏水仙》词:“惊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例子:孔明一去东吴,~。(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15▲一锤定音 △yīchuídìngyīn △典故: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

16▲异口同音 △yìkǒutóngyīn △典故: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 △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17▲音容宛在 △yīnróngwǎnzài △典故: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18▲音容笑貌 △yīnróngxiàomào △典故: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19▲余音缭绕 △yúyīnliáorào △典故: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20▲余音袅袅 △yúyīnniǎoniǎo △典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1▲余音绕梁 △yúyīnràoliáng △典故: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子: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梁实秋《听戏》)

22▲郑卫之音 △zhèngwèizhīyīn △典故: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出处:《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23▲足音跫然 △zúyīnqióngrán △典故: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出处:《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相关文章

  • 包含马.水的成语
  • 第一个字包含马的成语: 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耳东风 马革裹尸 马工枚速 马后炮 马角乌白 马空冀北 马鹿异形 马牛襟裾 马前卒 马首是瞻 马瘦毛长 马仰人翻 更多.. 第二个字包含马的成语: 鞍马劳顿 鞍马劳困 鞍马之劳 宝马香 ...查看


  • 猪的成语:包含猪的成语
  • 猪卑狗险: 比喻卑鄙阴险的人. 猪突豨勇: 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猪朋狗友: 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 指猪骂狗: 犹指桑骂槐.亦作"指鸡骂狗". 猪狗不如: 1.猪与狗.2.詈词.谓人 ...查看


  • [有故事的成语] 教学设计
  •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6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背诵课文里的8个成语,大致了解其中某些成语所包含的故事. 3.情感目标:通过对成语故事内容的了解,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教学重点: ...查看


  • 包含-"猴"-字的成语
  • 2▲猕猴骑土牛 △míhóuqítǔniú △典故: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出处:<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引<世语>:"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3▲沐猴而冠 △m ...查看


  • 包含五的成语全集
  • 识二五而不知十 三皇五帝 三纲五常 十围五攻 四分五裂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十风五雨 五鬼闹判 五经扫地 五湖四海 五斗折腰 五行八作 五虚六耗 五音六律 五黄六月 五言长城 五大三粗 五风十雨 五子登科 五零四散 五雀六燕 五脊六兽 五世 ...查看


  • 包含-"竿"-字的成语
  • 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ǎichǐgāntóu,gèngjìnyībù △典故: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 ...查看


  • 包含-"欢"-字的成语
  • 包含-"欢"-字的成语.txt 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眼泪在眼里打转却还保持微笑.把一切平 凡的事做好既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既不简单. 1▲杯酒言欢 △b ēiji ǔy ánhu ān △典故:相聚饮酒, 欢快地交 ...查看


  • 包含-"休"-字的成语
  • 1▲按甲休兵 △ànjiǎxiūbīng △典故: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出处:<汉书·韩信传>:"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洒日至,以飨士大夫, 北首燕路,然而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燕 ...查看


  • 德语成语是指稳固定型的词组
  • 德语成语是指稳固定型的词组,一般可作为独立的句子使用.汉语成语则是指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为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从字面上理解,有些要知道来源才懂.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其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人民群众经过千百年劳动和生活时 ...查看


  • 灯谜的谜体
  • (转) 灯谜的猜射法和制作法,基本上是同一种法则,只不过作者是有了谜底,然后根据一种谜体或谜格去求出谜面:而猜者则是参考多种谜法,循规律去思索,寻找谜底. 灯谜的谜体有多种多样,基本上可归纳成以下几种法门: 一.正扣法 正扣法也称正面会意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