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2008级12班 编纂

 股三角:在大腿前上部,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内侧缘和缝匠肌

内侧缘围成。前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耻骨肌、长收肌,内有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和淋巴结。

 腹股沟三角:又称海氏三角,由腹壁下动脉,股直肌外侧缘和腹

股沟韧带内侧半围成的三角形区域,腹股沟直疝由此突出。

 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左前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

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 胆囊三角:胆总管、胆囊管与肝脏面共同围成的三角区域,胆囊

动脉多经该三角达胆囊,是胆囊手术时寻找和结扎此动脉的标志。  尿生殖三角:会阴前半的三角区,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

耻骨下支,坐骨支和坐骨结节。后方为连接两坐骨结节间连线。此三角内男性有尿道通过,女性有阴道和尿道通过。

 肛门三角:会阴后半的三角区。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臀大肌下

缘,前方为两坐骨结节连线。此三角内有肛门通过。

 腕管:位于腕掌侧,由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和腕骨沟围成,

管内有指浅屈肌腱(4条)、指深屈肌腱(4条)、拇长屈肌腱(1条)和正中神经通过。

 踝管:由内踝、跟骨内侧面和屈肌支持带(分裂韧带)共同围成。

管内有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静脉、胫神经和拇长屈

肌腱通过。

 股管:位于股鞘内侧,长1.5cm左右,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和阔筋

膜,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及耻骨肌筋膜,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外侧为股静脉,上口为股环,如腹腔内脏器(如小肠)由此突出,即为股疝。

 收肌管:位于大腿中部,又称股腘管,缝匠肌深面,大收肌和股

内侧肌之间,前壁有一腱板架在股内侧肌和大收肌之间,管上口为股三角尖,下口为收肌腱裂孔,股动静脉可经过此管通往腘窝。  阴部管:位于坐骨肛门窝外侧壁为闭孔筋膜与会阴浅筋膜围成的

管状裂隙,阴部内静脉、动脉和阴部神经通过。

 闭膜管:闭孔膜上部与闭孔沟与闭孔内肌围成的管道,有闭孔动

静脉和闭孔神经通过。

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以肌间裂隙,由外上斜向

内下方,长约4.5cm,有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内口为腹股沟管深环(腹环),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 梨状肌上孔:位于臀大肌深面,梨状肌上缘与坐骨大孔之间,有

臀上动静脉、神经通过。

 梨状肌下孔:位于臀大肌深面,梨状肌下缘与坐骨大孔之间,有

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动静脉、臀下神经及阴部神经和阴部内动静脉等通过。

 三边孔:由肩胛下肌、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所围成的三角形间

隙,有旋肩胛动静脉通过。

 四边孔:由肩胛下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骨颈部骨折所

围成的四边形间隙,有腋神经和旋肱后动静脉通过。

 腱膜下隙:是位于颅顶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

组织。

 会阴浅隙:在会阴尿生殖三角内会阴浅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

间,间隙内有会阴浅层肌、阴部神经、阴部内血管分支。此外,男性尚有尿道球、阴茎脚,女性有尿道、阴道、阴蒂脚、前庭球以及前庭大腺等。

 会阴深隙: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此间隙封闭,其内有会

阴深层肌、阴部神经、阴部动静脉及其分支,此外男性尚有尿道膜部及尿道球腺,女性尚有尿道及阴道下部。

 腋窝:位于臂上部与胸外侧壁之间一椎形间隙,向上与颈根部相

通,容纳腋动静脉、臂丛神经、腋淋巴结及大量脂肪组织。

 肘窝:为肘前区一三角形凹陷,由肱桡肌和旋前圆肌构成,底由

肱骨内外上髁连线构成,窝内有血管神经通过。

 腘窝:在膝关节后方,呈菱形。窝上外界为股二头肌,上内界为

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外和下内界分别是腓肠肌的外侧头和内侧头。内有腘血管、神经、淋巴结和脂肪等。

 髂窝:髂骨翼内面的浅窝。有髂肌肉附着。

 坐骨直肠窝(坐骨肛门窝):位于肛管两侧,略呈尖向上、底向下

的椎体腔隙。除血管神经、淋巴结外还有大量脂肪组织。

 腹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由两侧

的腹直肌鞘纤维彼此编织而成,上起剑突,下至耻骨联合。

 弓状线:脐下4-5cm以下,腹直肌鞘后层完全转至腹直肌前面构

成鞘的前层。所以自此以下,鞘前层由三个阔肌腱膜愈合而成,而鞘后层没有腱膜,只有腹横筋膜,这样一个变薄的下缘称为弓状线。

 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和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

面,弓的凸缘约平掌中部。

 掌深弓: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肌肌腱

深面,弓凸缘约平腕掌关节高度。

HOM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2008级12班 编纂

 股三角:在大腿前上部,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内侧缘和缝匠肌

内侧缘围成。前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耻骨肌、长收肌,内有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和淋巴结。

 腹股沟三角:又称海氏三角,由腹壁下动脉,股直肌外侧缘和腹

股沟韧带内侧半围成的三角形区域,腹股沟直疝由此突出。

 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左前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

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 胆囊三角:胆总管、胆囊管与肝脏面共同围成的三角区域,胆囊

动脉多经该三角达胆囊,是胆囊手术时寻找和结扎此动脉的标志。  尿生殖三角:会阴前半的三角区,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

耻骨下支,坐骨支和坐骨结节。后方为连接两坐骨结节间连线。此三角内男性有尿道通过,女性有阴道和尿道通过。

 肛门三角:会阴后半的三角区。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臀大肌下

缘,前方为两坐骨结节连线。此三角内有肛门通过。

 腕管:位于腕掌侧,由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和腕骨沟围成,

管内有指浅屈肌腱(4条)、指深屈肌腱(4条)、拇长屈肌腱(1条)和正中神经通过。

 踝管:由内踝、跟骨内侧面和屈肌支持带(分裂韧带)共同围成。

管内有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静脉、胫神经和拇长屈

肌腱通过。

 股管:位于股鞘内侧,长1.5cm左右,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和阔筋

膜,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及耻骨肌筋膜,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外侧为股静脉,上口为股环,如腹腔内脏器(如小肠)由此突出,即为股疝。

 收肌管:位于大腿中部,又称股腘管,缝匠肌深面,大收肌和股

内侧肌之间,前壁有一腱板架在股内侧肌和大收肌之间,管上口为股三角尖,下口为收肌腱裂孔,股动静脉可经过此管通往腘窝。  阴部管:位于坐骨肛门窝外侧壁为闭孔筋膜与会阴浅筋膜围成的

管状裂隙,阴部内静脉、动脉和阴部神经通过。

 闭膜管:闭孔膜上部与闭孔沟与闭孔内肌围成的管道,有闭孔动

静脉和闭孔神经通过。

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以肌间裂隙,由外上斜向

内下方,长约4.5cm,有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内口为腹股沟管深环(腹环),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 梨状肌上孔:位于臀大肌深面,梨状肌上缘与坐骨大孔之间,有

臀上动静脉、神经通过。

 梨状肌下孔:位于臀大肌深面,梨状肌下缘与坐骨大孔之间,有

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动静脉、臀下神经及阴部神经和阴部内动静脉等通过。

 三边孔:由肩胛下肌、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所围成的三角形间

隙,有旋肩胛动静脉通过。

 四边孔:由肩胛下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骨颈部骨折所

围成的四边形间隙,有腋神经和旋肱后动静脉通过。

 腱膜下隙:是位于颅顶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

组织。

 会阴浅隙:在会阴尿生殖三角内会阴浅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

间,间隙内有会阴浅层肌、阴部神经、阴部内血管分支。此外,男性尚有尿道球、阴茎脚,女性有尿道、阴道、阴蒂脚、前庭球以及前庭大腺等。

 会阴深隙: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此间隙封闭,其内有会

阴深层肌、阴部神经、阴部动静脉及其分支,此外男性尚有尿道膜部及尿道球腺,女性尚有尿道及阴道下部。

 腋窝:位于臂上部与胸外侧壁之间一椎形间隙,向上与颈根部相

通,容纳腋动静脉、臂丛神经、腋淋巴结及大量脂肪组织。

 肘窝:为肘前区一三角形凹陷,由肱桡肌和旋前圆肌构成,底由

肱骨内外上髁连线构成,窝内有血管神经通过。

 腘窝:在膝关节后方,呈菱形。窝上外界为股二头肌,上内界为

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外和下内界分别是腓肠肌的外侧头和内侧头。内有腘血管、神经、淋巴结和脂肪等。

 髂窝:髂骨翼内面的浅窝。有髂肌肉附着。

 坐骨直肠窝(坐骨肛门窝):位于肛管两侧,略呈尖向上、底向下

的椎体腔隙。除血管神经、淋巴结外还有大量脂肪组织。

 腹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由两侧

的腹直肌鞘纤维彼此编织而成,上起剑突,下至耻骨联合。

 弓状线:脐下4-5cm以下,腹直肌鞘后层完全转至腹直肌前面构

成鞘的前层。所以自此以下,鞘前层由三个阔肌腱膜愈合而成,而鞘后层没有腱膜,只有腹横筋膜,这样一个变薄的下缘称为弓状线。

 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和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

面,弓的凸缘约平掌中部。

 掌深弓: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肌肌腱

深面,弓凸缘约平腕掌关节高度。

HOM


相关文章

  •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
  • 1. 隐静脉裂孔(卵圆窝):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处的下方约一横指处阔筋膜的卵圆 形的薄弱区,是由大隐静脉穿经阔筋膜并钩绕牵拉而成. 2. 股环:股管上口为股环,呈卵圆形,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 腔隙韧带,外侧界 ...查看


  • 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参考答案
  • 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参考答案 四.名词解释 1.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的心浅丛.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7.动脉韧带:连于主动脉弓下缘和左肺 ...查看


  • 局部解剖学 教学大纲
  •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第七版) (供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 前 言 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是在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组成结构.形态特点及其层次和毗邻关系的解剖 ...查看


  •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1
  •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重点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Pterion (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 ...查看


  • 眼科学解剖基础教学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眼科学解剖基础教学 作者:吴葛玮 关莹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3期 摘要:眼科解剖学教学是眼科的重要基础,但是眼科局部解剖精细复杂,检查设备特殊,具有讲解困难 ...查看


  • 人解名词解释
  • 名词解释 绪论 1.标准解剖学姿势:通常以人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双眼平视前方为标准解剖学姿势. 2.冠状切:通过冠状轴作的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此面可以将人体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3.矢状切:通过矢状轴作的与水平 ...查看


  • 口腔科学(临床本科)教学大纲
  •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 Stomatology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前 言 口腔科学是医学中的主干学科之一,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本课程的教学是在掌握一般医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 ...查看


  • 局部解剖学练习题 上肢
  • 上肢 一.名词解释 1.锁胸筋膜 2.肱骨肌管 3.三边孔 5.四边孔 6.腋鞘 7.臂前骨筋膜鞘 8. 肌腱袖 9.喙肩弓 10.肩胛动脉网 11.肘后三角 12.提携角 13.掌腱膜 14.掌中隔 15.掌浅弓 16.掌深弓 17. 胸 ...查看


  • 皮内注射术和皮下注射术的护理解剖学原理
  • 316 解剖学研究年第卷第期代表对病例进行分析.剖析发言,找出各病例与解剖知识结构相关的问题,最后所有实习结束时统计出抽考的准确率:②理论考试:笔试,增加临床灵活运用方面的试题,考毕根据所有学生成绩的实习统计和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3.2激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