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卢克群

一、 宏观经济决定股票市场的基本走势

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高级组织形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化大生产越发达,对社会资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场筹集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够充分发挥,股票市场也就越发达。因此,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股市的基本走势。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决定和影响股票市场。一是与宏观经济走势息息相关的货币供应状况影响股市。当宏观经济运行良好时货币供应适度宽松,股市资金相对宽裕,股市需求就会增加,交投随之活跃,股价就呈上升态势。二是股票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直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制约。当宏观经济状况良好时,社会投资、消费、出口需求旺盛,企业销售增加,效益上升,公司价值提高,其股价必然上涨;三是在宏观经济向好情况下,经济景气上升,就业面扩大,员工收入增加,对金融资产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投资者人数增多,股市人气兴旺,就会呈现强势特征。四是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市场需求旺盛,外来投资就会增加,其中一部分外来资金将通过各种形式介入股市,参与投资。这也就是说,宏观经济运行良好,股市绝不可能长期低迷;宏观经济不佳,股市也绝不可能持续上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如此,新加坡、香港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样如此。

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伊始,由于各方面很不成熟,经常出现背离经济形势的暴涨暴跌现象,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尚不能发挥出来。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股市规模的扩大,法规的逐步完善,股市的运行态势与宏观经济走势的相关性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1996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时的牛市,1998年通货紧缩时的低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1999年至2000年经济好转时期的持续走牛,都明显地反映出这种相关关系。可以说中国股票市场经历十年发展后,正由原来的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步走向同步并向超前反应过渡,基本上向着晴雨表的功能演化。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渐规范,经济证券化率的逐渐提高,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日臻完善,以及民营企业的大量上市,宏观经济决定股市基本走势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 股票市场向好,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

具有高度市场化特征的股票市场自其产生伊始就不仅仅是简单被动地反映经济的发展,而是逐渐生成了其自身独特的生命原力,反过来能动地改观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动作态势。股票市场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好,其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机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越大。 首先,股票市场通过其筹融资功能,使得社会资金盈余部门与资金亏拙部门在其交易平台上实现对话,完成资金的有序对接和适时流动,从而构建了社会资金由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通道。而投资的良性稳定增长,是一国宏观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国股票市场良性发展,必然容纳更多的企业上市筹资,从而加速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速度,扩大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范围,刺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股票市场产生才短短十余年,上市公司已快速发展到1100多家,累计,筹资达7000亿元,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股票市场在其发展和深化过程中,促进了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形成。股价的涨跌特别是结构性涨跌实际上向社会传递着资源配置的信号,当股市稳中有涨时,向社会传递经济向好的信号,必然刺激更多资金投资于上市公司;而如果部分行业或公司结构性的股价持续上涨时,表明这类公司发展前景广阔,引导其它相关资源流入这样的公司,从而使最稀缺的资源流向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对国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股市稳定可以强化社会公众对经济的信心。股市是否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上涨,客观上超前反映着社会公众对一国经济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而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在:一是股市稳中趋涨,使得居民看好未来,消费者信心指数攀升,消费支出增加,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反之亦然。二是股市稳中有涨,投资者的资产稳定升值,财富增多,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据有关专家估计,人们在股市中的财富每增加1美元,其消费就会增加4美分。三是股市上涨刺激企业的投资欲望,以更低的成本更大规模地进行融资,实现外延式与内涵式双重扩张,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转化,从而使潜在的GNP 扩大。

第四,股票市场的发展不断培育并强化了居民的金融意识和现代市场经济观念,而观念的改变对经济潜移默化的刺激和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同时,股票市场自其产生伊始,就创新动力十足。这种创新使得经济制度变迁的速度日益加快,而制度变迁本身是一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自变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股票市场对于经济发展是一支巨大的推动力量。

三、 股市持续下跌会严重影响经济增长

上述运行机理同样适用于股市低迷,对宏观经济会产生破坏作用:如果股市持续下跌,长期低迷,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股市自身功能,如筹资功能下降,社会投资总量减少,影响经济发展。而如果股市暴跌,跌势不止,发生股市危机,必然造成股市筹资功能瘫痪,资源配置功能紊乱;投资者无法理清投资的方向;居民信心灭失,减少消费。同时极有可能通过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由股市危机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对宏观经济产生破坏作用,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政治危机,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

从历史上看,1929年9月至1932年11月,美国股市连续多次暴跌,道·琼期指数从最高点386点跌至41点,跌幅达89%。股灾彻底摧跨了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亏损累累,闻股色变,直至1954年,道·琼期指数才重新回到1929年的高点。在这次大危机中,由股市危机,导致银行危机,最终引发了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由于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龙头地位,其经济危机传导并引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致使5000万人失业,不仅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工业产值更是退回到了比1913年还低10%的水平。

1987年10月股灾同样对美国经济形成了重创,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导致美国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机构(储蓄贷款协会)的大破产,以致当局耗资巨大,花费了7年时间才度过危机。

日本情况同样如此。日本股市在1987年达到顶峰,日经指数当时高达40000点,市盈率100倍以上。1991年开始,日经指数连续长时间下跌,十年跌幅累计达到70%。由于股市连续下跌,十年来日本经济出现三次衰退,每一次衰退都由股市引发并加剧。2001年9月以来,日经指数加速下跌,与之相对应,2001年下半年日本经济正陷入第四次衰退之中。到目前为止,仍未见有任何止跌回升迹象。 从2001年6月14日点开始,我国深沪两市出现连续下跌,而从2002年1月4日开始,更是加速下跌。如果以2001年6月14日的上证综合指数开盘2243点,和今年1月中旬低点1340点计算,跌幅高达40%。两市总市值损失约2万亿元,流通市值损失5500亿元。 这轮下跌已经对经济产生如下不良影响:

(一)企业筹资困难,投资能力锐减,业绩下降

由于市场善不佳,新股停了2个月,发行市盈率降低到20倍以下,上市公司等待资额大幅度下降。2001年上证指数跌幅达22.29%,上市新股、配股家数比上年减少124家,筹资额相应减少336亿元,下降21.88%。股市的持续下跌严重损害了其筹资功能,使得大批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计划搁浅,大量业绩优良和成长性好的企业改制上市进度放慢。上市公司融资和再融资计划难以实施,投资项目和盈利计划大受影响。同时,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风险加大。据统计,仅在2001年中报及有关公告中披露委托理财事项的上市公司就有208家。截至2001年9月底,上市公司披露的委托资金已达250亿元。委托理财带来的风险或者亏损无疑会使上市公司业绩水平会进一步恶化,反过来导致股价下跌,形成恶性循环。另外,还有不少非上市公司自己参与或者委托给金融机构理财,股市下跌使得其资产严重缩水,减弱了这些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二)证券公司损失严重

对于规模较大的证券公司来说,投资银行业务、经纪业务、自营及资产委托管理业务是其几大核心业务。2001年一级市场筹资额较2000年下降21%,直接减少了券商的承销佣金;同时由于不少券商包销的股票不能全部发行出去,最后全部由券商吃进,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数据显示,自去年 7月份至今,增发、配股的上市公司不足50家,但发生券商被迫包销余股的超过30家,比例在60%以上。其中包销比例最高的竟达到96%,包销占用资金绝对值最大的竟达到

8.5亿元。经纪业务2001年的成交量也较2000年下降32.3%,经纪业务佣金因此锐减。而自营和资产委托管理业务更是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尤其是占券商全部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资产管理业务,股市暴跌,不呆避免会造成更大的亏损,不仅无法为客户兑现利润,而且其本金都将受到损失。资料显示,2001年以证券公司名义从事的委托理财业务的规模约为500亿元左右,其中受托资产规模最大的券商超过了110亿元,而中等规模的都在40亿元左右。假设一家券商受托资产100亿,又是在高点满仓,按照跌幅40%计算,仅此一项就亏损40亿元,即使拥有40亿元的注册资本,现在也已经全部亏完,这还没有计算这些资金的成本。事实上,股市的持续大跌已经引发上市公司提前收回委托理财的资金,再加上大量券商包销余股占用资金,一部分券商事实上已经濒临倒闭破产的边缘。如果再出现股民保证金被挤提的现象,极有可能使证券公司因无法按时支付债务或资不抵债而宣布破产,从而引发社会安定问题。况且,目前证券公司资金链条反应,对股市造成巨大冲击。

(三)商业银行风险陡增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两市之间的资金流动是一种客观规律,人为堵截难以奏效。虽然我国实行分业管理的政策,但是,银行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已是既成事实。据国务院落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我国商业银行资金通过如下渠道高度介入了证券市场:一是通过同业拆借市场流入股市。2000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累计成效2314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14%。二是通过企业借贷间接注入股市。据估算,到2000年底,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量高达4500亿至6000亿,占流通市值的28%到37%、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4.5%到6%。三是通过私募基金流入股市。尽管有多份关于私募基金总额的研究报告,但大家普遍估计在3000亿—6000亿元之上,而这些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银行资金。四是部分机构通过股票抵押贷款从银行借入资金,其主要流向是股市。如此之多的银行资金进入了股市,而股市又大幅下跌,无疑将使信贷资金大量亏本,呆帐陡增,不良资产的数量将急剧上升,风险大大累积。如果股市持续大幅度下跌,银行风险必然继续加大,财政形势恶化,金融危机将难以防范。

(四)投资者损失惨重

最近,深圳华鼎市场调查公司对全国60个大中城市4200名投资者进行了追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截至1月25日,有八成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51.04%的投资者持仓成本在1800点以上。投资者亏损面由去年底的73.09%上升到81.49%。再从单个账户缩水程度看,截止2001年底,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达6640万户,如果将2001年6月14日的相对高点,与2002年1月中旬的相对低点相比较,两市流通市值缩水5500亿元,平均每个账户亏损8238元,由于股民一般都同时开设两个账户,因此如果以股民人数3320万人算,1月中旬每个股民平均损失为1.66万元。投资亏损使得机构和散户投资者对股市望而却步,据央行2001年11月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由于股市下跌,投资者逐渐从股市撤资,2001年10月末存在证券公司的股民保证金约为3578亿元,同比下降1131亿元,降幅达24%,这些资金有70%来自企业。如果股市继续下挫,这些投资者的信心无疑将面临崩溃的境地。

(五)宏观经济受到影响

企业、金融、财政和社会公众的经济损失叠加,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恶化。去年我国零售物价指数由1月份的负0.5%回升到5月份的0.1%,表明通货紧缩已有所缓解;但从6月份起,股市开始下滑,物价指数也再次下滑,由负0.1%下降到负0.8%至负1.2%;同时货币供给增长缓慢回落,狭义货币量的增幅从年初的16.8%逐渐回落到11月份的11.4%,货币的流动性指标由1月份的39.13%下降到12月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的37.01%;金融机构贷款逐渐放慢,这充分表明通货紧缩重新开始抬头,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下滑的迹象。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扭转,2002年GDP 增长7%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关键。当前股市的持续下跌已经对股市的稳定造成极大威胁,并影响到了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如果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将有可能通过银行和证券公司的传导,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股票市场已经对宏观经济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的时候,“一切政策以中国国情为基点,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中国金融、经济安全为核心,谋求股票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就显得异常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卢克群

一、 宏观经济决定股票市场的基本走势

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高级组织形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化大生产越发达,对社会资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场筹集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够充分发挥,股票市场也就越发达。因此,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股市的基本走势。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决定和影响股票市场。一是与宏观经济走势息息相关的货币供应状况影响股市。当宏观经济运行良好时货币供应适度宽松,股市资金相对宽裕,股市需求就会增加,交投随之活跃,股价就呈上升态势。二是股票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直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制约。当宏观经济状况良好时,社会投资、消费、出口需求旺盛,企业销售增加,效益上升,公司价值提高,其股价必然上涨;三是在宏观经济向好情况下,经济景气上升,就业面扩大,员工收入增加,对金融资产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投资者人数增多,股市人气兴旺,就会呈现强势特征。四是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市场需求旺盛,外来投资就会增加,其中一部分外来资金将通过各种形式介入股市,参与投资。这也就是说,宏观经济运行良好,股市绝不可能长期低迷;宏观经济不佳,股市也绝不可能持续上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如此,新加坡、香港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样如此。

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伊始,由于各方面很不成熟,经常出现背离经济形势的暴涨暴跌现象,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尚不能发挥出来。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股市规模的扩大,法规的逐步完善,股市的运行态势与宏观经济走势的相关性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1996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时的牛市,1998年通货紧缩时的低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1999年至2000年经济好转时期的持续走牛,都明显地反映出这种相关关系。可以说中国股票市场经历十年发展后,正由原来的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步走向同步并向超前反应过渡,基本上向着晴雨表的功能演化。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渐规范,经济证券化率的逐渐提高,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日臻完善,以及民营企业的大量上市,宏观经济决定股市基本走势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 股票市场向好,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

具有高度市场化特征的股票市场自其产生伊始就不仅仅是简单被动地反映经济的发展,而是逐渐生成了其自身独特的生命原力,反过来能动地改观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动作态势。股票市场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好,其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机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越大。 首先,股票市场通过其筹融资功能,使得社会资金盈余部门与资金亏拙部门在其交易平台上实现对话,完成资金的有序对接和适时流动,从而构建了社会资金由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通道。而投资的良性稳定增长,是一国宏观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国股票市场良性发展,必然容纳更多的企业上市筹资,从而加速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速度,扩大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范围,刺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股票市场产生才短短十余年,上市公司已快速发展到1100多家,累计,筹资达7000亿元,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股票市场在其发展和深化过程中,促进了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形成。股价的涨跌特别是结构性涨跌实际上向社会传递着资源配置的信号,当股市稳中有涨时,向社会传递经济向好的信号,必然刺激更多资金投资于上市公司;而如果部分行业或公司结构性的股价持续上涨时,表明这类公司发展前景广阔,引导其它相关资源流入这样的公司,从而使最稀缺的资源流向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对国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股市稳定可以强化社会公众对经济的信心。股市是否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上涨,客观上超前反映着社会公众对一国经济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而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在:一是股市稳中趋涨,使得居民看好未来,消费者信心指数攀升,消费支出增加,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反之亦然。二是股市稳中有涨,投资者的资产稳定升值,财富增多,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据有关专家估计,人们在股市中的财富每增加1美元,其消费就会增加4美分。三是股市上涨刺激企业的投资欲望,以更低的成本更大规模地进行融资,实现外延式与内涵式双重扩张,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转化,从而使潜在的GNP 扩大。

第四,股票市场的发展不断培育并强化了居民的金融意识和现代市场经济观念,而观念的改变对经济潜移默化的刺激和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同时,股票市场自其产生伊始,就创新动力十足。这种创新使得经济制度变迁的速度日益加快,而制度变迁本身是一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自变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股票市场对于经济发展是一支巨大的推动力量。

三、 股市持续下跌会严重影响经济增长

上述运行机理同样适用于股市低迷,对宏观经济会产生破坏作用:如果股市持续下跌,长期低迷,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股市自身功能,如筹资功能下降,社会投资总量减少,影响经济发展。而如果股市暴跌,跌势不止,发生股市危机,必然造成股市筹资功能瘫痪,资源配置功能紊乱;投资者无法理清投资的方向;居民信心灭失,减少消费。同时极有可能通过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由股市危机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对宏观经济产生破坏作用,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政治危机,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

从历史上看,1929年9月至1932年11月,美国股市连续多次暴跌,道·琼期指数从最高点386点跌至41点,跌幅达89%。股灾彻底摧跨了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亏损累累,闻股色变,直至1954年,道·琼期指数才重新回到1929年的高点。在这次大危机中,由股市危机,导致银行危机,最终引发了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由于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龙头地位,其经济危机传导并引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致使5000万人失业,不仅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工业产值更是退回到了比1913年还低10%的水平。

1987年10月股灾同样对美国经济形成了重创,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导致美国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机构(储蓄贷款协会)的大破产,以致当局耗资巨大,花费了7年时间才度过危机。

日本情况同样如此。日本股市在1987年达到顶峰,日经指数当时高达40000点,市盈率100倍以上。1991年开始,日经指数连续长时间下跌,十年跌幅累计达到70%。由于股市连续下跌,十年来日本经济出现三次衰退,每一次衰退都由股市引发并加剧。2001年9月以来,日经指数加速下跌,与之相对应,2001年下半年日本经济正陷入第四次衰退之中。到目前为止,仍未见有任何止跌回升迹象。 从2001年6月14日点开始,我国深沪两市出现连续下跌,而从2002年1月4日开始,更是加速下跌。如果以2001年6月14日的上证综合指数开盘2243点,和今年1月中旬低点1340点计算,跌幅高达40%。两市总市值损失约2万亿元,流通市值损失5500亿元。 这轮下跌已经对经济产生如下不良影响:

(一)企业筹资困难,投资能力锐减,业绩下降

由于市场善不佳,新股停了2个月,发行市盈率降低到20倍以下,上市公司等待资额大幅度下降。2001年上证指数跌幅达22.29%,上市新股、配股家数比上年减少124家,筹资额相应减少336亿元,下降21.88%。股市的持续下跌严重损害了其筹资功能,使得大批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计划搁浅,大量业绩优良和成长性好的企业改制上市进度放慢。上市公司融资和再融资计划难以实施,投资项目和盈利计划大受影响。同时,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风险加大。据统计,仅在2001年中报及有关公告中披露委托理财事项的上市公司就有208家。截至2001年9月底,上市公司披露的委托资金已达250亿元。委托理财带来的风险或者亏损无疑会使上市公司业绩水平会进一步恶化,反过来导致股价下跌,形成恶性循环。另外,还有不少非上市公司自己参与或者委托给金融机构理财,股市下跌使得其资产严重缩水,减弱了这些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二)证券公司损失严重

对于规模较大的证券公司来说,投资银行业务、经纪业务、自营及资产委托管理业务是其几大核心业务。2001年一级市场筹资额较2000年下降21%,直接减少了券商的承销佣金;同时由于不少券商包销的股票不能全部发行出去,最后全部由券商吃进,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数据显示,自去年 7月份至今,增发、配股的上市公司不足50家,但发生券商被迫包销余股的超过30家,比例在60%以上。其中包销比例最高的竟达到96%,包销占用资金绝对值最大的竟达到

8.5亿元。经纪业务2001年的成交量也较2000年下降32.3%,经纪业务佣金因此锐减。而自营和资产委托管理业务更是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尤其是占券商全部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资产管理业务,股市暴跌,不呆避免会造成更大的亏损,不仅无法为客户兑现利润,而且其本金都将受到损失。资料显示,2001年以证券公司名义从事的委托理财业务的规模约为500亿元左右,其中受托资产规模最大的券商超过了110亿元,而中等规模的都在40亿元左右。假设一家券商受托资产100亿,又是在高点满仓,按照跌幅40%计算,仅此一项就亏损40亿元,即使拥有40亿元的注册资本,现在也已经全部亏完,这还没有计算这些资金的成本。事实上,股市的持续大跌已经引发上市公司提前收回委托理财的资金,再加上大量券商包销余股占用资金,一部分券商事实上已经濒临倒闭破产的边缘。如果再出现股民保证金被挤提的现象,极有可能使证券公司因无法按时支付债务或资不抵债而宣布破产,从而引发社会安定问题。况且,目前证券公司资金链条反应,对股市造成巨大冲击。

(三)商业银行风险陡增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两市之间的资金流动是一种客观规律,人为堵截难以奏效。虽然我国实行分业管理的政策,但是,银行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已是既成事实。据国务院落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我国商业银行资金通过如下渠道高度介入了证券市场:一是通过同业拆借市场流入股市。2000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累计成效2314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14%。二是通过企业借贷间接注入股市。据估算,到2000年底,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量高达4500亿至6000亿,占流通市值的28%到37%、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4.5%到6%。三是通过私募基金流入股市。尽管有多份关于私募基金总额的研究报告,但大家普遍估计在3000亿—6000亿元之上,而这些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银行资金。四是部分机构通过股票抵押贷款从银行借入资金,其主要流向是股市。如此之多的银行资金进入了股市,而股市又大幅下跌,无疑将使信贷资金大量亏本,呆帐陡增,不良资产的数量将急剧上升,风险大大累积。如果股市持续大幅度下跌,银行风险必然继续加大,财政形势恶化,金融危机将难以防范。

(四)投资者损失惨重

最近,深圳华鼎市场调查公司对全国60个大中城市4200名投资者进行了追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截至1月25日,有八成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51.04%的投资者持仓成本在1800点以上。投资者亏损面由去年底的73.09%上升到81.49%。再从单个账户缩水程度看,截止2001年底,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达6640万户,如果将2001年6月14日的相对高点,与2002年1月中旬的相对低点相比较,两市流通市值缩水5500亿元,平均每个账户亏损8238元,由于股民一般都同时开设两个账户,因此如果以股民人数3320万人算,1月中旬每个股民平均损失为1.66万元。投资亏损使得机构和散户投资者对股市望而却步,据央行2001年11月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由于股市下跌,投资者逐渐从股市撤资,2001年10月末存在证券公司的股民保证金约为3578亿元,同比下降1131亿元,降幅达24%,这些资金有70%来自企业。如果股市继续下挫,这些投资者的信心无疑将面临崩溃的境地。

(五)宏观经济受到影响

企业、金融、财政和社会公众的经济损失叠加,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恶化。去年我国零售物价指数由1月份的负0.5%回升到5月份的0.1%,表明通货紧缩已有所缓解;但从6月份起,股市开始下滑,物价指数也再次下滑,由负0.1%下降到负0.8%至负1.2%;同时货币供给增长缓慢回落,狭义货币量的增幅从年初的16.8%逐渐回落到11月份的11.4%,货币的流动性指标由1月份的39.13%下降到12月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的37.01%;金融机构贷款逐渐放慢,这充分表明通货紧缩重新开始抬头,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下滑的迹象。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扭转,2002年GDP 增长7%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关键。当前股市的持续下跌已经对股市的稳定造成极大威胁,并影响到了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如果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将有可能通过银行和证券公司的传导,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股票市场已经对宏观经济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的时候,“一切政策以中国国情为基点,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中国金融、经济安全为核心,谋求股票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就显得异常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主办单位:北京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时报社新财富杂志


相关文章

  • 我国股票指数可以充当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 <经济师>2010年第10期 ●证券市场 我国股票.:}旨数可以充当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摘要: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中美两国1992年1季度至2()1()年1季度的季度指标GDP和股价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 ...查看


  • 浅谈市场供求关系的相互影响与制约
  • 摘 要:市场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在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中,对于市场供求关系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已经进行了阐述,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对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进行了辩证的表达与描述.本文对西方经典经济学的供求关系之间的影响与制约进行分析,并 ...查看


  • 论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关系
  • 作者:方汉明 复旦学报:社科版 1995年01期 内容提要 本文以政府.市场与企业三者关系为主线,认为目前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市场和企业尚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指出了在处理三者关系中各自应承担的职能.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 ...查看


  • 市场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重塑--以经济法主体理论为分析工具
  • 社会组织功能新探 [文章编号]1674-1323(2011)-10-0028-04 市场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重塑:以经济法主体理论为分析工具 闫 海,张天金 (辽宁大学 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摘 要] 市场中介组织的蓬勃兴起并 ...查看


  • 第一章 市场经济体制
  • 第一章 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结构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中的三方格局 第三节 市场体制的就业"三性"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结构 一."市场"的含义: 1. 市场是指某种物品交换的地点.场所. 2. ...查看


  • 股票市场的周期性变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
  • 股票市场的周期性变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 一.引言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我国股市结构.制度不断进行调整. 从根本上讲,股票市场的运作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是相当一致的.经济周期决定股票市场的价格区间,而股票市场价格总体方向性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 ...查看


  • 五论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 2003年第3期No.3,2003 学 术 探 索 AcademicExploration2003年3月 Mar.,2003 论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吴 慧 (云南大学法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近几年来,理论界对民法与经济法孰 ...查看


  • 新农村建设与经济法创新思路初探
  • 作者:周林彬董淳锷 法学杂志 2007年05期 一.新农村建设与经济法制度创新:从经济政策到经济法律 (一)经济法制度变迁的传统模式 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政府主导性相对应的,我国经济法建立和发展的历程也体现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其表现首先在于 ...查看


  • 论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
  •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党中央还制定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可是在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过程中,上述 ...查看


  • 如何理解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理解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作者:熊利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6期 [摘 要]政府和市场作为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