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水分的快速测定

煤中水分的快速测定

谭洪波(昆明焦化制气厂,昆明650211)

我厂每年需炼焦洗精煤80万吨,由于煤种多,供货单位多,煤质量波动较大,灰分不稳定,给煤的质量检验及控制带来困难。为严格控制入厂洗精煤的灰分,对灰分波动大的煤种实行“先检后卸”的质量控制管理,这就要求检验工作不但要准确,而且要快速及时。由于煤中灰分是以干燥基灰分报出结果,因此要求水分测定也必须快速准确。若按国标法对水分进行检验,最快也要95min 。我们通过试验,采用一种快速法测定煤中水分(以下简称快速法),经对比性试验表明,该法和国标法无显著性差异。

1 试验部分

1.1 快速水分测定法

准确称取粒度<0.2mm 的空气干燥煤样(0.5±0.1)g(精确至0.0002g) ,置于已干燥至质量恒定的Φ40mm 称量瓶中,均匀摊平,打开称量瓶盖,放入105~110℃的干燥箱中,在鼓风的条件下干燥20min 。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 ) 后称重。当煤样中水分<1%时,煤样无需进行检查性干燥。按下式计算煤水分: Mad = (m1×100)/m

式中的M ad 为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m 1为煤样干燥后失去的水分质量,g; m为煤样的质量,g 。

1.2 快速法与国标中C 法的对比性试验

选取20个煤样,水分含量为0.21%~0.92%, 分别用快速法和国标法进行对比性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快速法和国标法的对比试验结果(%)

1.3 快速法的方法检验

(1)t 检验。当自由度为20,置信度为95%时,t 0.05=2.09 , 根据表1中快速法和国标法的对比试验数据,经计算,t 计=1.51 <2.09,即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2) F检验。当自由度为20,置信度为95%时,F 0.05 = 2.17。根据表1中快速法和国标法的对比试验数据,经计算,F 计=1.03<F 0.05(19)=2.17,即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采用快速法分析煤中的水分,分析时间仅需40min ,而国标C 法需95min ,快速法提高工效2.4倍。

2 影响煤中水分测定的因素

2.1 干燥温度

煤中水分按其结合状态可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结晶水)两大类。煤中的游离水在常压、105~110℃的温度下,经过短时间干燥即可全部蒸发,而结晶水通常要在200℃(有的甚至要在500℃以上)才能析出。快速法的干燥温度与国标法统一,定为105~110℃。 2.2 干燥时间

煤样的干燥温度确定后,干燥时间直接影响水分测定的结果。干燥时间太长,无谓的延长分析时间,耗费人力、物力,而且使已达到干燥状态的煤样氧化,造成测定水分结果偏低。国家标准规定烟煤的干燥时间为1h ,由于西南地区炼焦用煤脱除表面水后的水分均低于2%,绝大多数煤的水分在0.20%~0.90%之间,因此设定煤样的干燥时间为20min 。为此,选取1组不同水分含量的煤样,对其做不同干燥时间的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干燥时间的试验结果(%)

10 0.53 0.55

0.54 0.02 0.01

从表2可看出,干燥30min 和20min 的测定结果与干燥1h 的测定结果相比较,最大误差为0.04%(以20min 测定值计算),完全可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允差(

国标法称取1g 煤样,煤样摊平后的厚度为3.2mm , 快速法用Φ40mm 的称量瓶称取0.5g 煤样,煤样摊平厚度为1.6mm ,快速法与国标法的煤样厚度比为1:2。煤样厚度变薄有利于水分蒸发。

快速法与国标法是两种不同的测定方法,有不同的试验条件,两者存在一定的方法误差。但由于我厂精煤的空气干燥水分实际含量一般在0.20%~1.0%范围内,以最大误差±0.10%对煤中灰分进行干燥基的计算,空气干燥基灰分(A ad )为11.00%时,则干燥基灰分(A d )为11.09%~11.10%。因此,完全能满足煤质控制检验的要求,这一误差可以忽略。

3 结论

(1)与国标法相比,采用快速法测定煤中水分,在95%概率下无显著性差异(t 检验和F 检验)。可快速报出结果,提高工效2.4倍,达到了快速准确的目的。 (2)快速水分测定法与快速灰分测定法同时使用,可快速准确地检验进厂洗精煤,有效控制进厂煤质量,减少因检验造成火车车皮延时的矛盾。但快速法只作为控制分析,不作为煤质量结算的依据。

(201102122)

上一页 [1] [2]

【打印】【关闭窗口】

煤中水分的快速测定

谭洪波(昆明焦化制气厂,昆明650211)

我厂每年需炼焦洗精煤80万吨,由于煤种多,供货单位多,煤质量波动较大,灰分不稳定,给煤的质量检验及控制带来困难。为严格控制入厂洗精煤的灰分,对灰分波动大的煤种实行“先检后卸”的质量控制管理,这就要求检验工作不但要准确,而且要快速及时。由于煤中灰分是以干燥基灰分报出结果,因此要求水分测定也必须快速准确。若按国标法对水分进行检验,最快也要95min 。我们通过试验,采用一种快速法测定煤中水分(以下简称快速法),经对比性试验表明,该法和国标法无显著性差异。

1 试验部分

1.1 快速水分测定法

准确称取粒度<0.2mm 的空气干燥煤样(0.5±0.1)g(精确至0.0002g) ,置于已干燥至质量恒定的Φ40mm 称量瓶中,均匀摊平,打开称量瓶盖,放入105~110℃的干燥箱中,在鼓风的条件下干燥20min 。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 ) 后称重。当煤样中水分<1%时,煤样无需进行检查性干燥。按下式计算煤水分: Mad = (m1×100)/m

式中的M ad 为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m 1为煤样干燥后失去的水分质量,g; m为煤样的质量,g 。

1.2 快速法与国标中C 法的对比性试验

选取20个煤样,水分含量为0.21%~0.92%, 分别用快速法和国标法进行对比性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快速法和国标法的对比试验结果(%)

1.3 快速法的方法检验

(1)t 检验。当自由度为20,置信度为95%时,t 0.05=2.09 , 根据表1中快速法和国标法的对比试验数据,经计算,t 计=1.51 <2.09,即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2) F检验。当自由度为20,置信度为95%时,F 0.05 = 2.17。根据表1中快速法和国标法的对比试验数据,经计算,F 计=1.03<F 0.05(19)=2.17,即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采用快速法分析煤中的水分,分析时间仅需40min ,而国标C 法需95min ,快速法提高工效2.4倍。

2 影响煤中水分测定的因素

2.1 干燥温度

煤中水分按其结合状态可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结晶水)两大类。煤中的游离水在常压、105~110℃的温度下,经过短时间干燥即可全部蒸发,而结晶水通常要在200℃(有的甚至要在500℃以上)才能析出。快速法的干燥温度与国标法统一,定为105~110℃。 2.2 干燥时间

煤样的干燥温度确定后,干燥时间直接影响水分测定的结果。干燥时间太长,无谓的延长分析时间,耗费人力、物力,而且使已达到干燥状态的煤样氧化,造成测定水分结果偏低。国家标准规定烟煤的干燥时间为1h ,由于西南地区炼焦用煤脱除表面水后的水分均低于2%,绝大多数煤的水分在0.20%~0.90%之间,因此设定煤样的干燥时间为20min 。为此,选取1组不同水分含量的煤样,对其做不同干燥时间的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干燥时间的试验结果(%)

10 0.53 0.55

0.54 0.02 0.01

从表2可看出,干燥30min 和20min 的测定结果与干燥1h 的测定结果相比较,最大误差为0.04%(以20min 测定值计算),完全可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允差(

国标法称取1g 煤样,煤样摊平后的厚度为3.2mm , 快速法用Φ40mm 的称量瓶称取0.5g 煤样,煤样摊平厚度为1.6mm ,快速法与国标法的煤样厚度比为1:2。煤样厚度变薄有利于水分蒸发。

快速法与国标法是两种不同的测定方法,有不同的试验条件,两者存在一定的方法误差。但由于我厂精煤的空气干燥水分实际含量一般在0.20%~1.0%范围内,以最大误差±0.10%对煤中灰分进行干燥基的计算,空气干燥基灰分(A ad )为11.00%时,则干燥基灰分(A d )为11.09%~11.10%。因此,完全能满足煤质控制检验的要求,这一误差可以忽略。

3 结论

(1)与国标法相比,采用快速法测定煤中水分,在95%概率下无显著性差异(t 检验和F 检验)。可快速报出结果,提高工效2.4倍,达到了快速准确的目的。 (2)快速水分测定法与快速灰分测定法同时使用,可快速准确地检验进厂洗精煤,有效控制进厂煤质量,减少因检验造成火车车皮延时的矛盾。但快速法只作为控制分析,不作为煤质量结算的依据。

(201102122)

上一页 [1] [2]

【打印】【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乙酸乙酯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 溶剂水分含量的测定 北京兰德梅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王庆国 水分的危害 在塑料软包装的复合和印刷中,需要用到很多溶剂,它们本身的质量对产品有很大影响,其中水分含量是关系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乙酸乙酯溶剂为例,因为每摩尔的水分会消耗同样摩尔 ...查看


  • 国际食品中水分测定的方法及原理
  • 国际食品中水分测定的方法及原理 1. 原理 食物中水的存在形式为三类,即游离水,吸附于蛋白质.淀粉及细胞膜上的水,其余是与糖及盐类结合的水.一般样品用烘干法测定水分都采用105℃,主要原因是非游离水分都不能在100℃以下烘干.但是象水果和糖 ...查看


  • 近红外光谱法的应用及相关标准综述_袁天军
  •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0):190-196 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 近红外光谱法的应用及相关标准综述 袁天军1,王家俊2,者为2,段焰青2,李伟1,侯英1,杨式华1,赵艳丽3,张金渝3 ...查看


  • 天然气中水含量分析方法标准简介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096 天然气中水含量分析方法标准简介 罗 勤 邱少林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安全与环保部) 摘 要 目前,测定天然气中水含量有两类方法,一类是仪器方法,包括用冷却镜面凝析 ...查看


  • 中水回用处理工艺技术
  • 1.中水制造装置及中水制造方法 2.一种同层中水回用管网单元及其中水管网系统 3.中水回用组合池及中水回用的方法 4.一种基于氟塑料换热器的烟气中水回收系统及烟气中水回收方法 5.基于激光雷达的云中水拉曼散射全光谱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6.一种 ...查看


  • GB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 GB/T212-9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348∶1981(E)<硬煤 分析试样中水分测定方法 直接容量法>.ISO562∶1981(E)<硬煤和焦炭 挥发分测定方法>和ISO1171∶1 ...查看


  • 浅谈土的含水率试验
  • 摘要:土的含水率试验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本文就土的含水率试验,阐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与步骤,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使检测数据更准确完整. 关键词:土样 含水率 试验 ...查看


  • 污泥含水率控制方案固含量快速测量仪
  • 污泥含水率控制方案固含量快速测量仪 概述 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毛细水.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 ...查看


  • GB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009.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in food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