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两新组织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是新形势下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作者所在街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与成效,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对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都有所提升,在加强党建覆盖,创新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党的覆盖有待“由表及里”延伸。当前,不少街道都在在符合组建条件的企业建立了党组织,看似做到了组织的全覆盖,但深层次的覆盖却有待加强。不少小微企业受组织关系的约束,有党员却无组织可建。很多小微企业有超过3名以上的党员,但由于这些党员的党组织关系没有及时转到单位,无法建立党组织。加上不少企业对党组织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些企业主认为,建立党组织会增加企业成本,无异于为自己多找了一个“婆婆”,建了组织也不搞任何活动,形同虚设。部分小微企业不仅员工流动性强,自身生命力也不强,在这样的企业中开展党组织建设工作更加困难。   2、党建引领作用有待“由浅入深”发挥。当前,两新组织中党员作用的发挥面临新挑战。由于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管理方式转变,党员在岗位上的先进性发挥空间越来越小,导致职工对党员形象认同的逐步淡化。党员的党性意识有所弱化,不少党员认为,作为“打工族”身份职业经常变动,接转组织关系“麻烦”,参加不参加组织活动“无所谓”。党员教育管理缺乏新意。“两新”组织由于经济性质的原因和企业规模小、党员人数少等因素,党组织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再加上党务工作者大都是兼职,生产经营繁忙,组织活动往往不能正常开展,党建引领作用较难得到发挥。   3、党务工作者素质存在“良莠不齐”现象。两新”组织党员流动性大,党务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优秀人才选不进、留不住。同时,大部分“两新”组织规模相对较小,党员不多,选择政治强、业务熟、会做思想政治工作,而且懂经营、会管理的人选难度比较大。有的两新组织因为外力作用下建立党组织,在支部书记的选任上较为随意,党务工作者的能力和责任心都不强,未能较好的关心党员和员工,造成党组织在党员中没有向心力,在企业中成为摆设。   二、创新思路,大胆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做法与成效   笔者街道围绕“党建引领、凝聚力量、服务需求、共筑和谐”的核心理念,大胆探索,先后实施了“一领四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和“五共五强”楼宇党建工作法,有效推动了社会组织和楼宇经济的健康的发展,全面提升了“两新”组织党建科学化水平。   1、紧贴实际,扩大覆盖,点线面互动构筑两新党建新格局   一是楼宇聚“点”。结合楼宇经济特色,街道把楼宇党建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工作、特色工作来抓,专门成立了楼宇党群服务中心,以“服务楼宇、服务企业、服务白领”为着力点,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七点七部十二室”服务载体,不断提升亲商、安商软环境。同步成立楼宇党委,构建“1+5+N”的楼宇式组织架构,实施“五共五强”工作法,即共建强内力、共商强活力、共管强合力、共享强动力、共赢强效力,较好地实现了楼宇党建工作全覆盖。   二是行业牵“线”。在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依托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按照社会组织六大领域组建党组织,创新构建了“1+6+X”的组织架构。在楼宇党建工作中,在“1+5+N”的楼宇式组织架构的基础上,突破楼宇区域局限,创新构建了“1+7+X”的社团式组织架构,两套架构都以两新党委为核心,统一管理、统一领导,虚实结合一体化推进,实现了由“单个”向“集群”、由“分散”向“联合”、由“垂直管理”向“区域化管理”的大党建格局的转变。   三是网格覆“面”。为切实消除“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空白点”,进一步扩大“两新”组织党建的覆盖面,本着“便于管理、便于协调、便于党员开展活动、便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街道又推进了“两新”组织网格化党建工作,即将街辖内“两新”组织按区域网格划入14个社区,由社区党委进行指导和协调本区域内所有“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同时承担“两新”组织党组织“孵化器”和党员队伍“蓄水池”作用。   2、创新机制,优化载体,一体化服务探索党员管理新模式   一是“个性化”管理。成立街道“两新”党委,负责党建工作的日常指导,选派35名机关、社区党员干部作为党建指导员深入“两新”组织,建立孵化服务与党建指导“一岗双责”制度,引导“两新”组织发展壮大和加大党员发展力度,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成立党支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组织两新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对困难党员进行“红色帮扶”等, 推进党的工作覆盖。同时,还针对“两新”党组织的性质,研究制定《社会组织孵化器党建标准化建设评估指标》,《党群志愿服务工作职责》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确保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运行。   二是“开放型”教育。采取“集中学”的方式,组织“两新”党组织书记、企业主、党建工作指导员各类教育培训课,听取《党建实务》、《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等专题讲座。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楼宇党群服务站建立党建活动室,设置图书漂流、远程教育播放点等,全天候向“两新”党员开放,并定期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活动。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参加全区乃至省市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交流探讨如何发挥好“两新”组织党员及党支部的作用等等。   三是“阵地式”服务。为进一步便利服务“两新”党员的需要,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楼宇党群服务中心以及下属社区建立党员接待服务站,构建街道、社区、楼宇支部的三级服务体系。使党建工作的服务功能不断地向社会延伸;各服务点专人负责管理接待,开展咨询服务政策指导。   3、互动共促,强化引领,凝聚人心增添两新党建新活力   一是工作共管强合力。按照“共同参与、民主协商”的原则,建立楼宇服务联盟、社会组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两新”组织区域联盟。建立《楼宇党员爱心基地认领服务制度》,明确服务要求,规范认领流程。   二是党员关爱送温暖。为提高“两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各“两新”党组织从关爱党员入手,从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和发展需求出发,建立了“五必访”制度,健全权益维护、交流互动、各方利益协调的工作机制,实施“关爱员工”计划,建立爱心基金。   三是文化活动添活力。依托行业以及楼宇俱乐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加强需求调研,开展党建志愿服务活动意见征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开展“趣味游园会”、登山比赛等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提升楼宇党员的凝聚力。在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依托社会组织六大行业,在行业总支的带领下开展服务居民、政策宣讲、爱心帮扶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组织党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两新组织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是新形势下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作者所在街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与成效,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对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都有所提升,在加强党建覆盖,创新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党的覆盖有待“由表及里”延伸。当前,不少街道都在在符合组建条件的企业建立了党组织,看似做到了组织的全覆盖,但深层次的覆盖却有待加强。不少小微企业受组织关系的约束,有党员却无组织可建。很多小微企业有超过3名以上的党员,但由于这些党员的党组织关系没有及时转到单位,无法建立党组织。加上不少企业对党组织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些企业主认为,建立党组织会增加企业成本,无异于为自己多找了一个“婆婆”,建了组织也不搞任何活动,形同虚设。部分小微企业不仅员工流动性强,自身生命力也不强,在这样的企业中开展党组织建设工作更加困难。   2、党建引领作用有待“由浅入深”发挥。当前,两新组织中党员作用的发挥面临新挑战。由于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管理方式转变,党员在岗位上的先进性发挥空间越来越小,导致职工对党员形象认同的逐步淡化。党员的党性意识有所弱化,不少党员认为,作为“打工族”身份职业经常变动,接转组织关系“麻烦”,参加不参加组织活动“无所谓”。党员教育管理缺乏新意。“两新”组织由于经济性质的原因和企业规模小、党员人数少等因素,党组织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再加上党务工作者大都是兼职,生产经营繁忙,组织活动往往不能正常开展,党建引领作用较难得到发挥。   3、党务工作者素质存在“良莠不齐”现象。两新”组织党员流动性大,党务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优秀人才选不进、留不住。同时,大部分“两新”组织规模相对较小,党员不多,选择政治强、业务熟、会做思想政治工作,而且懂经营、会管理的人选难度比较大。有的两新组织因为外力作用下建立党组织,在支部书记的选任上较为随意,党务工作者的能力和责任心都不强,未能较好的关心党员和员工,造成党组织在党员中没有向心力,在企业中成为摆设。   二、创新思路,大胆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做法与成效   笔者街道围绕“党建引领、凝聚力量、服务需求、共筑和谐”的核心理念,大胆探索,先后实施了“一领四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和“五共五强”楼宇党建工作法,有效推动了社会组织和楼宇经济的健康的发展,全面提升了“两新”组织党建科学化水平。   1、紧贴实际,扩大覆盖,点线面互动构筑两新党建新格局   一是楼宇聚“点”。结合楼宇经济特色,街道把楼宇党建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工作、特色工作来抓,专门成立了楼宇党群服务中心,以“服务楼宇、服务企业、服务白领”为着力点,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七点七部十二室”服务载体,不断提升亲商、安商软环境。同步成立楼宇党委,构建“1+5+N”的楼宇式组织架构,实施“五共五强”工作法,即共建强内力、共商强活力、共管强合力、共享强动力、共赢强效力,较好地实现了楼宇党建工作全覆盖。   二是行业牵“线”。在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依托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按照社会组织六大领域组建党组织,创新构建了“1+6+X”的组织架构。在楼宇党建工作中,在“1+5+N”的楼宇式组织架构的基础上,突破楼宇区域局限,创新构建了“1+7+X”的社团式组织架构,两套架构都以两新党委为核心,统一管理、统一领导,虚实结合一体化推进,实现了由“单个”向“集群”、由“分散”向“联合”、由“垂直管理”向“区域化管理”的大党建格局的转变。   三是网格覆“面”。为切实消除“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空白点”,进一步扩大“两新”组织党建的覆盖面,本着“便于管理、便于协调、便于党员开展活动、便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街道又推进了“两新”组织网格化党建工作,即将街辖内“两新”组织按区域网格划入14个社区,由社区党委进行指导和协调本区域内所有“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同时承担“两新”组织党组织“孵化器”和党员队伍“蓄水池”作用。   2、创新机制,优化载体,一体化服务探索党员管理新模式   一是“个性化”管理。成立街道“两新”党委,负责党建工作的日常指导,选派35名机关、社区党员干部作为党建指导员深入“两新”组织,建立孵化服务与党建指导“一岗双责”制度,引导“两新”组织发展壮大和加大党员发展力度,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成立党支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组织两新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对困难党员进行“红色帮扶”等, 推进党的工作覆盖。同时,还针对“两新”党组织的性质,研究制定《社会组织孵化器党建标准化建设评估指标》,《党群志愿服务工作职责》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确保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运行。   二是“开放型”教育。采取“集中学”的方式,组织“两新”党组织书记、企业主、党建工作指导员各类教育培训课,听取《党建实务》、《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等专题讲座。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楼宇党群服务站建立党建活动室,设置图书漂流、远程教育播放点等,全天候向“两新”党员开放,并定期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活动。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参加全区乃至省市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交流探讨如何发挥好“两新”组织党员及党支部的作用等等。   三是“阵地式”服务。为进一步便利服务“两新”党员的需要,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楼宇党群服务中心以及下属社区建立党员接待服务站,构建街道、社区、楼宇支部的三级服务体系。使党建工作的服务功能不断地向社会延伸;各服务点专人负责管理接待,开展咨询服务政策指导。   3、互动共促,强化引领,凝聚人心增添两新党建新活力   一是工作共管强合力。按照“共同参与、民主协商”的原则,建立楼宇服务联盟、社会组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两新”组织区域联盟。建立《楼宇党员爱心基地认领服务制度》,明确服务要求,规范认领流程。   二是党员关爱送温暖。为提高“两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各“两新”党组织从关爱党员入手,从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和发展需求出发,建立了“五必访”制度,健全权益维护、交流互动、各方利益协调的工作机制,实施“关爱员工”计划,建立爱心基金。   三是文化活动添活力。依托行业以及楼宇俱乐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加强需求调研,开展党建志愿服务活动意见征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开展“趣味游园会”、登山比赛等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提升楼宇党员的凝聚力。在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依托社会组织六大行业,在行业总支的带领下开展服务居民、政策宣讲、爱心帮扶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组织党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相关文章

  •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四个阵地建设的思考
  •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5期No.52005 !!!!总第133期HeilongjiangResearchesonHighereducationserial.No.133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四个阵地建设的思考 周必!!卓奕源 (浙江工业大学 ...查看


  • 加强税务基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强税务基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栾公泉 来源:<中国学术研究>2013年第08期 加强税务基层建设是税务工作实现规范提升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年来,临清市国税局深 ...查看


  • 加强乡镇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加强乡镇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是对我党执政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党坚持不懈地探求理论创新取得的宝贵成果,是党勇于承担时代重 ...查看


  • 试谈提高企业党员思想政治素质
  • 党员领导干部应保持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一. 求真务实是党党员的优良作风和共产党人的基本品格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提练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 ...查看


  •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的思考与实践
  • [摘 要] 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考核体系存在制度不全.没有民办特色等等不完善问题.急需健全自身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笔者通过长期党建工作经验,认为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定位和职能.领导体制及机制.运作机制等与公办高校不同,并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 ...查看


  • 关于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思考
  • 建设五型机关 树立组工形象 --关于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思考 刘永革 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建设与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组工干部更需要保持清 ...查看


  • 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李杰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年第11期 近年来,油田公司党委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党风党纪.艰苦奋斗教育,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要内容 ...查看


  • 2013年全市组织工作重点调研课题
  • 2013年全市组织工作重点调研课题 1.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黄口乡党委承担) 2.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城关镇党委承担) 3.建强村级班子,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新桥乡党委承担) 4.加强村干 ...查看


  • -领导干部要发挥好表率作用
  • 领导干部要发挥好表率作用 明山区委组织部干部组长 刘 海 当前,组织部门正在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树立组工干部新形象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各级领导干部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发挥好表率作用. 一 ...查看


  •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2013.10.23 18:36 来源: 求是理论网 作者: 王琦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强调"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