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什么能力?

我每天一篇文章这样的节奏,是从2008年开始的,坚持了整整八年了。我在想,究竟什么是写作最核心的能力呢?是什么原因,能够让我八年时间可以连续写下来?其实最核心的一点是思想的成熟。我2008年之前也不是不想写,而是写一篇像样的大文章特别累,而且总觉得文章有漏洞,总得修修补补。

2008年之后情况好了一些,到了2009年,我突然产生一种感觉,就是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有了质的飞跃。这种感觉就像当初学游泳,学骑车一样。平日里总是磕磕绊绊的,突然有一天,就能够挥洒自如的。进入这种状态之后,写作就不累了,即便写大文章也不会感到累。就像你游泳一样,学会之前你特别累,学会之后,你会感到特别轻松自在。我最喜欢的姿势是仰泳,我竟然能够在水面上躺着小憩,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我其实是第二次体会到这种感觉了。第一次是小学的时候,我在博客里写过一篇《一生的基础在于小学时的阅读》,这篇文章流传很广,应该说里面讲的道理让大家产生了共鸣。那是我第一次开窍,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之前写东西也是磕磕绊绊,五年级的时候产生了质的飞跃。跟我2009年的感觉一样,突然就觉得写作变成了轻松的事情。如果一件事情,你可以很轻松的驾驭,同时又能收获许多的赞美和鼓励,你会如何?毫无疑问,你会极其热爱这件事。所以对于写作的热爱,从我五年级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把这两次飞跃称之为第一次开窍和第二次开窍。第一次开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就是爱阅读,爱听广播,爱看作文选。我印象比较深的读物是《少年文艺》,里面有许多文学性很强的文字,读起来会给人怦然心动的美感。那个时候作文选水平也很高。我很爱读《作文通讯》,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当然,开窍绝对不是因为读了什么自然发生的。因为有很多人读过这些也并没有开窍。所以开窍一定还有其他的因素,也许有天赋的原因,也许有其他方面广博的积累。

相对第一次开窍,我的第二次开窍则艰苦的多。作文是比较容易驾驭的东西,在报纸上写一些豆腐块也比较容易。但是,面向成千上万的公众,写出有分量,有高度思想性的文章则不是一件易事。我大学毕业后的第12年才实现了这次开窍,其中的艰辛一言难尽。

昨天我在课上,把作文和写作给大家做了区分。作文相对简单,孩子即便没有自己开窍,其实也可以通过不断的侧面进攻掌握到一定水平。但侧面进攻不要太早,要注意时机。先让孩子保持自然的状态,看看能不能自己开窍。如果不能,考试压力又比较大,就可以采取侧面进攻的方式一举攻克。我们总结的侧面进攻的手段是大招,是双刃剑,不能轻易用。不到特别需要的时候不着急启用。能自然的开窍就力争自然而然的。

而写作这种能力,一时半会是看不到成果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你看看我自己开窍的经历就明白了。孩子们在引导下有意识的积累,可以缩短开窍的时间,但这个过程可能是十年八年。也就是说,也许十六到十八岁才能看到一些成果。

昨天讲课的末尾我有些动情。我很感谢一位妈妈给我的评价。她看到了我的用心良苦。对我来说,弄作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东西可以很快出成果。但是网校这七年来,我选择了一条比较艰苦的路,就是为孩子十年后的能力打基础。这个打基础的过程,是没有成果可言的。但是,做教育的职业精神以及良心,让我必须要把这个地基打下,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才能放心的去搞应试那套东西。如果一开始就直奔应试,结果可能就像我自己一样,虽然在应试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但第二次开窍直到大学毕业12年之后才实现。这是对于我智力的极大浪费。

趁着孩子在小学还有时间,先打下一个基础,初中的时候,可以在各个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把这个基础进一步整合与夯实。高中的时候进一步融会贯通。那么,高考前就可能实现第二次开窍。有了这样的能力,进入大学就是如鱼得水了。大学时光一定不会虚度。有了高超的写作能力,无论将来从事文科还是技术工作,都有无尽的潜力。

遗憾的是,现在急功近利是主流。有些家长很爱孩子,也选择了急功近利。一方面,他被潮流所裹挟,另一方面,如果他没有第二次开窍的体验,也就不会想到还有为第二次开窍打基础这回事。

如果方向错了,越努力,可能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所以我看到很多努力的家长,我反而为他们担心。

《三体》里面有个词叫做降维打击。一个文明如果比另外一个文明高一个维度,打击是毁灭性的。就像当初西方入侵大清的时候,就是典型的降维打击。第二次开窍,相对于第一次开窍而言,就是智力上升了一个维度,而现实是,很多孩子连第一次开窍都没有实现。差了两个维度,将来何谈竞争力?就算是他们孜孜以求的高考,在一个比他们高两个维度的孩子面前,他们何谈竞争力?

过去的高考,少数孩子可以用天赋掩盖维度的不足,新高考之下,可能这个优势要进一步减弱了。

总之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写作能力背后,不光是写作本身,背后有着深厚的能力根基。这种能力的组成要件,我用了七年的时间在给大家一一拆解,变成可以看到,可以去执行的教育理念。这个事情每天还在推进。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开窍的实现并不容易。我的职责,是让这个艰苦的过程变得更轻松一些。你的任务,是真正认识到这个学习的目标和价值,用自己的提升带动孩子的成长。进入到那个良性循环之后,你会进入一个妙不可言的新境界。

萧愚 2016-6-6

我每天一篇文章这样的节奏,是从2008年开始的,坚持了整整八年了。我在想,究竟什么是写作最核心的能力呢?是什么原因,能够让我八年时间可以连续写下来?其实最核心的一点是思想的成熟。我2008年之前也不是不想写,而是写一篇像样的大文章特别累,而且总觉得文章有漏洞,总得修修补补。

2008年之后情况好了一些,到了2009年,我突然产生一种感觉,就是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有了质的飞跃。这种感觉就像当初学游泳,学骑车一样。平日里总是磕磕绊绊的,突然有一天,就能够挥洒自如的。进入这种状态之后,写作就不累了,即便写大文章也不会感到累。就像你游泳一样,学会之前你特别累,学会之后,你会感到特别轻松自在。我最喜欢的姿势是仰泳,我竟然能够在水面上躺着小憩,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我其实是第二次体会到这种感觉了。第一次是小学的时候,我在博客里写过一篇《一生的基础在于小学时的阅读》,这篇文章流传很广,应该说里面讲的道理让大家产生了共鸣。那是我第一次开窍,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之前写东西也是磕磕绊绊,五年级的时候产生了质的飞跃。跟我2009年的感觉一样,突然就觉得写作变成了轻松的事情。如果一件事情,你可以很轻松的驾驭,同时又能收获许多的赞美和鼓励,你会如何?毫无疑问,你会极其热爱这件事。所以对于写作的热爱,从我五年级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把这两次飞跃称之为第一次开窍和第二次开窍。第一次开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就是爱阅读,爱听广播,爱看作文选。我印象比较深的读物是《少年文艺》,里面有许多文学性很强的文字,读起来会给人怦然心动的美感。那个时候作文选水平也很高。我很爱读《作文通讯》,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当然,开窍绝对不是因为读了什么自然发生的。因为有很多人读过这些也并没有开窍。所以开窍一定还有其他的因素,也许有天赋的原因,也许有其他方面广博的积累。

相对第一次开窍,我的第二次开窍则艰苦的多。作文是比较容易驾驭的东西,在报纸上写一些豆腐块也比较容易。但是,面向成千上万的公众,写出有分量,有高度思想性的文章则不是一件易事。我大学毕业后的第12年才实现了这次开窍,其中的艰辛一言难尽。

昨天我在课上,把作文和写作给大家做了区分。作文相对简单,孩子即便没有自己开窍,其实也可以通过不断的侧面进攻掌握到一定水平。但侧面进攻不要太早,要注意时机。先让孩子保持自然的状态,看看能不能自己开窍。如果不能,考试压力又比较大,就可以采取侧面进攻的方式一举攻克。我们总结的侧面进攻的手段是大招,是双刃剑,不能轻易用。不到特别需要的时候不着急启用。能自然的开窍就力争自然而然的。

而写作这种能力,一时半会是看不到成果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你看看我自己开窍的经历就明白了。孩子们在引导下有意识的积累,可以缩短开窍的时间,但这个过程可能是十年八年。也就是说,也许十六到十八岁才能看到一些成果。

昨天讲课的末尾我有些动情。我很感谢一位妈妈给我的评价。她看到了我的用心良苦。对我来说,弄作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东西可以很快出成果。但是网校这七年来,我选择了一条比较艰苦的路,就是为孩子十年后的能力打基础。这个打基础的过程,是没有成果可言的。但是,做教育的职业精神以及良心,让我必须要把这个地基打下,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才能放心的去搞应试那套东西。如果一开始就直奔应试,结果可能就像我自己一样,虽然在应试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但第二次开窍直到大学毕业12年之后才实现。这是对于我智力的极大浪费。

趁着孩子在小学还有时间,先打下一个基础,初中的时候,可以在各个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把这个基础进一步整合与夯实。高中的时候进一步融会贯通。那么,高考前就可能实现第二次开窍。有了这样的能力,进入大学就是如鱼得水了。大学时光一定不会虚度。有了高超的写作能力,无论将来从事文科还是技术工作,都有无尽的潜力。

遗憾的是,现在急功近利是主流。有些家长很爱孩子,也选择了急功近利。一方面,他被潮流所裹挟,另一方面,如果他没有第二次开窍的体验,也就不会想到还有为第二次开窍打基础这回事。

如果方向错了,越努力,可能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所以我看到很多努力的家长,我反而为他们担心。

《三体》里面有个词叫做降维打击。一个文明如果比另外一个文明高一个维度,打击是毁灭性的。就像当初西方入侵大清的时候,就是典型的降维打击。第二次开窍,相对于第一次开窍而言,就是智力上升了一个维度,而现实是,很多孩子连第一次开窍都没有实现。差了两个维度,将来何谈竞争力?就算是他们孜孜以求的高考,在一个比他们高两个维度的孩子面前,他们何谈竞争力?

过去的高考,少数孩子可以用天赋掩盖维度的不足,新高考之下,可能这个优势要进一步减弱了。

总之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写作能力背后,不光是写作本身,背后有着深厚的能力根基。这种能力的组成要件,我用了七年的时间在给大家一一拆解,变成可以看到,可以去执行的教育理念。这个事情每天还在推进。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开窍的实现并不容易。我的职责,是让这个艰苦的过程变得更轻松一些。你的任务,是真正认识到这个学习的目标和价值,用自己的提升带动孩子的成长。进入到那个良性循环之后,你会进入一个妙不可言的新境界。

萧愚 2016-6-6


相关文章

  • 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2
  • 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 作文是小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具体体现,也是小学生倾诉生活积累的过程.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万丈高楼从地起".在小学给学生打好作文基础, ...查看


  • 如何提高写作
  •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这个命题并不新鲜,说来也是老生常谈,再次提起,难免有"炒冷饭"之嫌.但是,不管"冷饭","热饭",有营养就是"好饭",尽管是一家之 ...查看


  • 论新课标高中语文写作教材的内容
  • 论新课标高中语文写作教材的内容 作者:刘斯琴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3期 一.新课标高中语文写作教材的内容 新课标高中语文的写作教材内容先从分类和排列两方面加以解释.写作教材内容的分类是指教材中的各信息是以什么为 ...查看


  • 科研成果浅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 浅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写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只有突破这一难关,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只靠几节作文指导课和讲读课,它需要多方 ...查看


  • 2012高考作文有效教学的十个基本策略
  • 高考作文有效教学的十个基本策略 华义平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事关高考成败,故不可等闲视之.笔者现根据多年高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与思考,谈谈对一些基本策略的认识,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 高考作文有效教学应首先重 ...查看


  • 高中议论文教学反思
  • 篇一:关于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反思 如何提高我校议论文写作教学效率 王智斌 2013.7 如何提高我校议论文写作教学效率 高中学生比起初中 学生生活阅历进一步成熟,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有了更多素材,写好议论文应该不是难事. 尤其必修三四册后 ...查看


  • 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
  • 怎样积累写作素材 许多人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他们平时注意把生活的素材积累起来,这样写作时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但由于有的人积累写作材料的方法不合理,不论什么内容都记录在一个本于上,不进行整理归类,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极不 ...查看


  • 家长如何提高孩子写作能力
  •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我是陈敬元的家长,根据陈老师的推荐,下面我从咱们家长的角度,就如何辅导孩子提高写作能力,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讲得不好.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要想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家长自己必须要学习. 父母是孩子成长经 ...查看


  • 六年级,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方法的研究
  • 如何提高小学高段学生作文水平的研究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大部分的写作成功的学生都有类似的经历:读一篇好文章,他们咀嚼的好词的语录摘录下来,熟悉的圣歌.小心使用时的老师写的结果是大加赞赏,成功的让他们读,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水平的写作众所周知,读帖式 ...查看


  •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
  •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议论文有明确的要求: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发表议论是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自然写好议论文也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然而初学写作议论文,要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议论,是很难做到的.在议论文写作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