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摘 要:本文指出国内外时兴的“self-directed learning”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自主学习方式,其主导要素和典型特征是学生“自我导向”,因此主张将其翻译和定名为“导向型自主学习”,进而对当前导向型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开发,集中进行了概念探究和课题清理。笔者借助 文献 分析阐明,关于导向型自主学习概念,人们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国外形成了“过程论”“个体 发展 论”和“多维度论”等有代表性的阐释,国内则有“学习方法说”“学习过程说”“学习活动说”和“广义自学说”等不同的观点;关于导向型自主学习研究的热点课题,主要有“概念定义和解释”“理论基础拓展”“基本原理建构”“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探究”以及“多样化方式开发与创新”等。
关键词:学习 自主学习 导向型自主学习 心理策略 适宜性教学方式
在自主学习开发热潮中,“导向型自主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 )”倍受人们青睐,引发了大量的探究,形成了丰富的文献,创新出了多种多样的原 理学 说、教学策略、教学途径和教学方式。这一方面有利于对导向型自主学习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开发,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人们在理解和应用上的混乱与疑惑,急需加以清理批判和建构发展。其中人们对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研究主题最为关心,普遍存在的疑问有:国内外关于导向型自主学习概念研究的基本状况如何?已经产生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主张和理论?目前有哪些重要课题需要深化研究以推进和提升人们对导向型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发展?本文依据国内外的文献进行简要梳理,并试图应用整体主义方法论,对当下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以及主要课题进行澄清,以就教于大家。
一
导向型自主学习理论,最早孕育于西方成人 教育 领域。二战后,随着 经济 的快速增长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升级加快的同时,新兴行业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成人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应变和适应能力;为了就业、生存和享用,成人学习者也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以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和时代需求。因此,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顺应教育终身化的发展趋势,创造性地倡导在函授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实行导向型自主学习。据有人考察,最初是塔福(tough,a. )于1966年提出了“导向型自主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 )”概念。[1]塔福把“导向型自主学习”描述为“一个成人在自己决定获取若干既定的知识或技能之后的各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该成人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制订个人学习计划、使用有效学习策略及维持学习动机,同时他或她也必须明确知晓自己要负责完成的每一部分学习任务是整个学习过程所不可或缺的环节。[2]显然,塔福所指限定于函授教育中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情境及其条件,突出的要素是“明确的知识或技能”“成熟学习者”以及“自我负责”,将“导向型自主学习”看成为纯粹的“自学”。这也就从发生学上规定了“导向型自主学习”概念的核心内涵,主要有“选定的知识或技能”“学习能力”“学习责任感”“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等。由此看出,导向型自主学习的教育目标和结果,既包括知识或技能又包括独立的学习意识或行动能力。
而在大中小学幼儿园里,“当今课堂的许多学习活动都把焦点集中在学生习得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上。多数课所要求的结果都停留在较低的认知水平上,即识记、理解和应用。”“许多学生不能脱离老师而独立思考,无法超越课本和作业薄里的内容。”[3]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没有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形成清晰意识,没有教会他们批判性思考,也没有教会他们从所呈现的内容中获得自己的思想和意义,也就没有使他们形成高级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针对这样的问题,立意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意识的“导向型自主学习”被很快引进到中小学
教育和教学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里,“导向型自主学习是一种教与学方式,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习得高级思维能力。导向型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理解和意义,帮助学生进行推理、解决问题并对教育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4]
长期来,英美学者分别在成人教育和中小学教育领域,对导向型自主学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挖掘和阐释出了它具有的丰富内涵,给它下过许多定义并进行过多方面和多层面的阐释。学习、领会并分析这些定义和解释,可以概括地看出,学者们以学习者个体身心发展走向成熟为前提,在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上,形成了“过程论”“个体发展论”和“多维度论”等有代表性的观点。
强调学习与心理过程,引发了对学习效率和学习技术的片面追求!于是那些具有人本主义取向的学者们提出强烈的批评,指出了“过程论”的行为主义缺陷和工具主义特征,批判它们忽视了学习者的人格特质,进而将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实质阐释为“个体发展”,形成了个体发展观。这种观点,从学习者的内在特征与个体发展角度对导向型自主学习进行界定,强调学习者的责任感,自我激发动机等。加格利尔米诺(gugliemino,l.m.)率先指出了学习者特定的心理、技巧和能力准备的重要性,有力地论证道:“导向型自主学习者,是指个人能够自己引发学习并能独立而持续地进行下去,他具有自我训练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信心,能够应用基本的学习技巧,可以安排适当的学习步骤,有能力开发制订适宜的学习计划并利用时间加以实行。”[9]本兰德(penland,p.r. )则将个体学习性向与课程结合起来,认为导向型自主学习乃个体学习者确定自己喜欢的课程,并有能力自我决定学习的步调、风格、弹性与结构。[10]布卢科菲尔德(brookfield,s. )则揭示了导向型自主学习的“能力”特性,将导向型自主学习定义为“个体规划与进行学习活动的能力,它包括制定实际可达成的目标、确定与选择适当的资源,设计学习策略及计划评价程序等”。[11]个体发展观关注的核心,是学习者的自我概念及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中如创造性、自我概念、自我意识和心智发展等,都与导向型自主学习有密切的关系。
在“过程论”和“个体发展观”的争论和探索中,呈现出了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印象,分别导致了也许是深入的但肯定是孤立、局部而比较片面的认识。针对这样的问题,坎迪(candy,p.c. )敏锐指出:“总的来看,很清楚‘自主导向’实际上是一个多涵义的概念。不过,作者们如此多样化地使用任何术语,都肯定会掩盖着概念混乱。”[12]所以人们开始努力从多种维度揭示和把握导向型自主学习的概念,形成了多维度观。已有文献显示,多维度观目前已经出现有代表性的“外在—内在”视角和“过程—结果”视角。“外在—内在”视角看到,导向型自主学习包括了作为教学过程的外在特征以及作为学习者主动承担学习历程的内在特征。布拉克特和黑米斯特(brockett,r.g%26amp;hiemstra,r.)在深入观察和分析了上述“过程论”与“个体发展观”两方面的研究后,提出导向型自主学习涉及“过程”和“个体发展”两个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的维度。从过程要素来看,导向型自主学习意味着学生对学习计划的制定、实施及评价承担主要责任的学习过程,教学机构及资源在这一过程中起促进作用;而从个体发展的维度看,导向性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愿意选择或承担学习的责任。[13]坎迪深入分析认为,“个体发展”是“目的”,按照一定“目的”组织学习后产生一定“结果(product )”,因此,作为学习结果的自主导向应与作为学习过程的自主导向区分开来。作为学习结果的自主导向,具体涉及人们的心理和智慧特征;而作为学习过程的自主导向则要求区分正式教学情境里的学习和 自然 或日常背景里的学习。他经过深入研究和阐释后 总结 道:“术语‘自主导向’实际上包含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涉及四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现象:‘自主导向’作为个人属性(个人自律);‘自主导向’作为人们完成自我教育的意愿和能力(自我管理);‘自主导向’作为正式情境里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学生主导);以及‘自主导向’作为社会自然情境里个体的、非制度性的学习机会追求(自修或自学)。”
[14]
随着研究的深入,导向型自主学习常常和一些意义相近的概念混淆在一起,比如调节式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learning)和自律学习(autonomouslearning)等,需要加以清理和区分。调节式自主学习的实质在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方法应该有计划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他们对学习时间的安排定时而有效,能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随机应变能力。[15]而自律学习是培养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活动的能力,包括确立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16]这是一种在学习上超越、批判、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是在学习活动的计划监管和评估过程中习得的,其中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学习者意识到自己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时,是他们迈向自律学习的第一步,并且在不断努力去理解他们自己学的是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以及需要学到什么样的成功程度才能发展自己。[17]
从上述界定和分析来看,自律学习要求学习者“自我负责和形成自学能力”,[18]着重强调学习者自身的能力培养和发展问题。调节式自主学习,主要关注学生自控能力与自我反思活动。它特别突出学习过程中的动机、方法、时间、行为、环境和社会性等六个方面的研究,重点关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而导向型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参与到从分析自我需求,到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寻找资源、评估结果等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自身在教学情境中投入和选择程度。它涉及三个进程:榜样示范,指导学生趋向榜样的行为,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习者能够独立学习或在小组中合作学习。[19]因此,与调节式自主学习突出成熟个体的自学能力以及自律学习突出自我监控能力相比,导向型自主学习包涵着一个更全面、更高层次的动态能力结构体系,关涉了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并强调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更适合学校正式教育的氛围和课堂正规教学活动的进程。
二
我国有着悠久的自学实践与研究 历史 。在传统社会里,正规学校教育为统治集团的少数人所垄断,对于广大人民来说,自学成为他们完成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所以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积淀,自学便成为了我国当代教育的基本传统之一。人们在继承和弘扬“自学”传统过程中,融会了兴起于西方而席卷全球的“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开辟并逐步拓展了“自主学习”的研究领域。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倡并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20]大力推广“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引发了中小学教育与课程改革中的“自主学习”的实践与研究高潮,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导向型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在我国长期的自学理论和实践中,人们一直通过各种途径探寻和建构有效的自学方法。所以,导向型自主学习甫一引进,许多人都将其视为一种 现代 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形成了“学习方法说”。比较有代表性的阐释为,导向型自主学习“是人们常用的学习知识的一种自我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不论有没有他人协助,都能以个人为中心,主动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建立一个学习目标,应用现有的学习资源或寻找各种学习资源,选择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自己学习目的,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21]这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自动自发自我负责”,前提是学习者具有“自我训练的能力”。所以简单地说,导向型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动自发自我负责的学习,[22]其基本特征为“个体具有自我训练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信心,能够运用基本的学习技巧,自行制定、完成学习的计划,安排适当的学习步骤,能够自己引发学习,并能相对独立持久地进行下去。”[23] 随着不断发展,“学习”价值开始彰显,引领人们开始将导向型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加以开发,开始将其看成为特殊的“学习过程”。这样一来,导向型自主学习,就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了,而是“成人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主动评判自己的学习需求、形成学习目标、选择人文的和物质的学习资源并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其要旨是帮助成人学会如何
学习,学会如何运用。[24]因而,导向型自主学习,“是由成人自己控制的内在过程,它关联到成人的整个身心,包括智力、情感、生理等方面”,[25]“是成人在其独立性、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自觉确立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寻找学习资源、从事学习活动、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是学习者内因与外因的统一。”[26]有人突出“学习策略”的选择应用,将导向型自主学习定义为“成人自己感受学习需要,而主动设计学习经验,制定一种学习的计划,包括确立目标、寻找人力、物力资源,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然后依计划进行,并评鉴学习结果的一种过程。”[27]
定向于成人教育领域的“学习过程说”,在中小学教育蓬勃开展导向型自主学习的背景里,显得过分突出和强调学习的外在特征和表现,忽视了学生的年龄差异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忽视了成人学习与儿童青少年学习的内在区别。于是人们开始探索和澄清整个教育领域里的导向型自主学习的一般特征和内在特性,揭示和规定了导向型自主学习的活动属性,形成了“学习活动说”。学习活动说努力将作为教学过程的外在特征与作为成人主动承担学习责任的内在特征融合起来,将自主的学习与借助外来的支持结合起来,将学习的责任与学习的过程融为一体,因而,导向型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负责的、有目的、有计划并系统实践的学习活动,是成人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和形成价值观的学习活动,是促进个性和才能全面发展的学习活动。”[28]
有人看到了导向型学习与传统自学具有同一的“学习者自主性”,同时也认识到了前者独有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特征,从而将“导向型自主学习”解释为现代社会背景里的一种“广义的自学”。在“广义自学说”看来,导向型自主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系统实践的学习活动,是成人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价值观,促进个性和才能全面发展的自学活动。”[29]导向性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广义的自学,强调个体的独立自主性,强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行建立学习目标、负责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策略和评价学习的结果。
人们在探讨、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将导向型自主学习同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自学”和“自主学习”这两个概念进行了比较与区别。在我国,自学具有深厚的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异常丰富的概念,获得了比较确定的内涵。通常而言,自学指的是“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的自我学习,并不断积累知识、获取技能和培养能力的活动。”[30]自学是一种个体独立的学习方式,其本质特性是学习者独立自主,不包含专职人员的专门指导。而导向型自主学习则强调学习者学会学习、互教互学、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等四种基本能力,可以是学习者独立自主的学习,也可以是专职教师指导下与同学在一起的学习。拥有正确选择学习机会、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的能力,是导向型自主学习成功的关键。此外,在学习化社会中,仅靠个人的力量去应付万千世界,显然力不从心。因此每一个人必须具有终身学习和接受各种教育的能力,学会善用周围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潮流中得以自由生存。正如终身教育的倡导者斯凯哥(skagerr.,1975)所说:“实践终身教育的原则,关键因素是人们实施导向性自主学习。”[31]总之,自学与导向性自主学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个体学习的独立程度,自学是学习者个体完全独立的行为,而导向性自主学习则既可以是学习者个体独立的行为,也可以是有指导者介入的学习者与他人互动的行为。两者的联系异常紧密,自学是导向性自主学习的基础和主要策略,导向性自主学习是自学在当代条件下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内在地包含着自学的要素和基本途径。
许多人习惯用“自主学习”来代替“导向型自主学习”,其实它们尽管有密切联系但仍然是相互区别的。从字面上理解,“自主”是自己作主,不受别人的支配。[32]“学习”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种族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33]“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
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34]“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体现了现代教育和课程的“学习为本”价值观念。“自主学习”术语和概念,的确涵括了导向型自主学习。不过,“导向型自主学习”既强调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指导和选择,也强调外力的作用、指导者的介入以及对周围学习资源的充分开发和使用。当然,人们对自主学习以及导向型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和界定,基本上还处于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起步阶段,还打着成人教育领域的烙印,突出学习者的独立自主,倾向于学习者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由自己作出选择和控制,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35]
三
目前国内外对导向型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和阐释,既丰富多彩又歧义纷呈。这是当代教育研究中的一种特殊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歧义源自人们分立于异质性的中外教育文化传统和分别从不同方面或不同层面的“孤立”探讨,需要我们超越到文化 哲学 的整体主义方法论,怀抱文化同一性的洞见,深入探索、触摸和感悟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努力尝试去揭示和阐释它所饱含着的人的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学习本性得到全面关照和实现的深厚蕴涵。 导向型自主学习,译自国外教育研究文献,原文为self-directedlearning ,有时也称为self-directedstudy ,[36]是一类特殊的自主学习。其实,国外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类型比较多,常见的就有self-managedlearning 、autonomouslearning 、self-education 、self-instruction 、self-regulatedlearning 以及self-learning 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具体化和情景化的自主学习方式不仅在成人教育领域,而且在普通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开发,越来越多的自主学习方式不断兴起。深入分析和认识众多的自主学习方式,它们共同具有的组成成分为“自我导向”“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等。不同的自主学习方式,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组成成分明显不同,有些侧重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我导向”,有些强调“学生自我调节”,有些突出“学生自我约束”,而另外一些却格外重视“学生自我管理”等。所以,多种多样而纷繁复杂的自主学习方式,实际上分为不同类型,目前大致可以区分出“导向型自主学习”“调节型自主学习”“自律型自主学习”以及“管理型自主学习”等。
为着扩展开发前景和推进研究创新,为了能更准确地表达该 英语 术语的原意并促使其能有机地融合到我国的教育话语体系之中,我们主张将self-directedlearning 翻译和定位为“导向型自主学习”,并建议不再笼统而简单地将其翻译为“自主学习”。目前人们在翻译和使用“自主学习”一词时,把所有与之相关的含有“self ”的学习都涵括其中。但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概念的外延越广,就越反映事物本质中普遍和一般的共性,其内涵便越少,从而不能反映出具体事物在具体情境中所具备的特有属性。[37]显然,笼统地使用“自主学习”术语和概念,不能反映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多种多样具体的“自主学习”方式的特性和有效性。在学校教育和课程实施中,形形色色的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形式,不加区别地都涵括于自主学习的概念下,使得当前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开发出现模糊而混乱的情况,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和迷茫。针对这种局面,需要我们自觉地区分不同类型的自主学习方式,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区分出“导向型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方式研究的具体化和不断深化,可以尽快消解成人学习领域与儿童学习领域的差异与矛盾,并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使教师减负、学生乐学,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摘要:
摘 要:本文指出国内外时兴的“self-directed learning”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自主学习方式,其主导要素和典型特征是学生“自我导向”,因此主张将其翻译和定名为“导向型自主学习”,进而对当前导向型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开发,集中进行了概念探究和课题清理。笔者借助 文献 分析阐明,关于导向型自主学习概念,人们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国外形成了“过程论”“个体 发展 论”和“多维度论”等有代表性的阐释,国内则有“学习方法说”“学习过程说”“学习活动说”和“广义自学说”等不同的观点;关于导向型自主学习研究的热点课题,主要有“概念定义和解释”“理论基础拓展”“基本原理建构”“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探究”以及“多样化方式开发与创新”等。
关键词:学习 自主学习 导向型自主学习 心理策略 适宜性教学方式
在自主学习开发热潮中,“导向型自主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 )”倍受人们青睐,引发了大量的探究,形成了丰富的文献,创新出了多种多样的原 理学 说、教学策略、教学途径和教学方式。这一方面有利于对导向型自主学习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开发,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人们在理解和应用上的混乱与疑惑,急需加以清理批判和建构发展。其中人们对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研究主题最为关心,普遍存在的疑问有:国内外关于导向型自主学习概念研究的基本状况如何?已经产生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主张和理论?目前有哪些重要课题需要深化研究以推进和提升人们对导向型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发展?本文依据国内外的文献进行简要梳理,并试图应用整体主义方法论,对当下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以及主要课题进行澄清,以就教于大家。
一
导向型自主学习理论,最早孕育于西方成人 教育 领域。二战后,随着 经济 的快速增长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升级加快的同时,新兴行业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成人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应变和适应能力;为了就业、生存和享用,成人学习者也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以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和时代需求。因此,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顺应教育终身化的发展趋势,创造性地倡导在函授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实行导向型自主学习。据有人考察,最初是塔福(tough,a. )于1966年提出了“导向型自主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 )”概念。[1]塔福把“导向型自主学习”描述为“一个成人在自己决定获取若干既定的知识或技能之后的各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该成人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制订个人学习计划、使用有效学习策略及维持学习动机,同时他或她也必须明确知晓自己要负责完成的每一部分学习任务是整个学习过程所不可或缺的环节。[2]显然,塔福所指限定于函授教育中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情境及其条件,突出的要素是“明确的知识或技能”“成熟学习者”以及“自我负责”,将“导向型自主学习”看成为纯粹的“自学”。这也就从发生学上规定了“导向型自主学习”概念的核心内涵,主要有“选定的知识或技能”“学习能力”“学习责任感”“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等。由此看出,导向型自主学习的教育目标和结果,既包括知识或技能又包括独立的学习意识或行动能力。
而在大中小学幼儿园里,“当今课堂的许多学习活动都把焦点集中在学生习得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上。多数课所要求的结果都停留在较低的认知水平上,即识记、理解和应用。”“许多学生不能脱离老师而独立思考,无法超越课本和作业薄里的内容。”[3]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没有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形成清晰意识,没有教会他们批判性思考,也没有教会他们从所呈现的内容中获得自己的思想和意义,也就没有使他们形成高级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针对这样的问题,立意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意识的“导向型自主学习”被很快引进到中小学
教育和教学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里,“导向型自主学习是一种教与学方式,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习得高级思维能力。导向型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理解和意义,帮助学生进行推理、解决问题并对教育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4]
长期来,英美学者分别在成人教育和中小学教育领域,对导向型自主学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挖掘和阐释出了它具有的丰富内涵,给它下过许多定义并进行过多方面和多层面的阐释。学习、领会并分析这些定义和解释,可以概括地看出,学者们以学习者个体身心发展走向成熟为前提,在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上,形成了“过程论”“个体发展论”和“多维度论”等有代表性的观点。
强调学习与心理过程,引发了对学习效率和学习技术的片面追求!于是那些具有人本主义取向的学者们提出强烈的批评,指出了“过程论”的行为主义缺陷和工具主义特征,批判它们忽视了学习者的人格特质,进而将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实质阐释为“个体发展”,形成了个体发展观。这种观点,从学习者的内在特征与个体发展角度对导向型自主学习进行界定,强调学习者的责任感,自我激发动机等。加格利尔米诺(gugliemino,l.m.)率先指出了学习者特定的心理、技巧和能力准备的重要性,有力地论证道:“导向型自主学习者,是指个人能够自己引发学习并能独立而持续地进行下去,他具有自我训练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信心,能够应用基本的学习技巧,可以安排适当的学习步骤,有能力开发制订适宜的学习计划并利用时间加以实行。”[9]本兰德(penland,p.r. )则将个体学习性向与课程结合起来,认为导向型自主学习乃个体学习者确定自己喜欢的课程,并有能力自我决定学习的步调、风格、弹性与结构。[10]布卢科菲尔德(brookfield,s. )则揭示了导向型自主学习的“能力”特性,将导向型自主学习定义为“个体规划与进行学习活动的能力,它包括制定实际可达成的目标、确定与选择适当的资源,设计学习策略及计划评价程序等”。[11]个体发展观关注的核心,是学习者的自我概念及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中如创造性、自我概念、自我意识和心智发展等,都与导向型自主学习有密切的关系。
在“过程论”和“个体发展观”的争论和探索中,呈现出了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印象,分别导致了也许是深入的但肯定是孤立、局部而比较片面的认识。针对这样的问题,坎迪(candy,p.c. )敏锐指出:“总的来看,很清楚‘自主导向’实际上是一个多涵义的概念。不过,作者们如此多样化地使用任何术语,都肯定会掩盖着概念混乱。”[12]所以人们开始努力从多种维度揭示和把握导向型自主学习的概念,形成了多维度观。已有文献显示,多维度观目前已经出现有代表性的“外在—内在”视角和“过程—结果”视角。“外在—内在”视角看到,导向型自主学习包括了作为教学过程的外在特征以及作为学习者主动承担学习历程的内在特征。布拉克特和黑米斯特(brockett,r.g%26amp;hiemstra,r.)在深入观察和分析了上述“过程论”与“个体发展观”两方面的研究后,提出导向型自主学习涉及“过程”和“个体发展”两个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的维度。从过程要素来看,导向型自主学习意味着学生对学习计划的制定、实施及评价承担主要责任的学习过程,教学机构及资源在这一过程中起促进作用;而从个体发展的维度看,导向性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愿意选择或承担学习的责任。[13]坎迪深入分析认为,“个体发展”是“目的”,按照一定“目的”组织学习后产生一定“结果(product )”,因此,作为学习结果的自主导向应与作为学习过程的自主导向区分开来。作为学习结果的自主导向,具体涉及人们的心理和智慧特征;而作为学习过程的自主导向则要求区分正式教学情境里的学习和 自然 或日常背景里的学习。他经过深入研究和阐释后 总结 道:“术语‘自主导向’实际上包含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涉及四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现象:‘自主导向’作为个人属性(个人自律);‘自主导向’作为人们完成自我教育的意愿和能力(自我管理);‘自主导向’作为正式情境里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学生主导);以及‘自主导向’作为社会自然情境里个体的、非制度性的学习机会追求(自修或自学)。”
[14]
随着研究的深入,导向型自主学习常常和一些意义相近的概念混淆在一起,比如调节式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learning)和自律学习(autonomouslearning)等,需要加以清理和区分。调节式自主学习的实质在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方法应该有计划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他们对学习时间的安排定时而有效,能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随机应变能力。[15]而自律学习是培养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活动的能力,包括确立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16]这是一种在学习上超越、批判、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是在学习活动的计划监管和评估过程中习得的,其中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学习者意识到自己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时,是他们迈向自律学习的第一步,并且在不断努力去理解他们自己学的是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以及需要学到什么样的成功程度才能发展自己。[17]
从上述界定和分析来看,自律学习要求学习者“自我负责和形成自学能力”,[18]着重强调学习者自身的能力培养和发展问题。调节式自主学习,主要关注学生自控能力与自我反思活动。它特别突出学习过程中的动机、方法、时间、行为、环境和社会性等六个方面的研究,重点关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而导向型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参与到从分析自我需求,到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寻找资源、评估结果等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自身在教学情境中投入和选择程度。它涉及三个进程:榜样示范,指导学生趋向榜样的行为,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习者能够独立学习或在小组中合作学习。[19]因此,与调节式自主学习突出成熟个体的自学能力以及自律学习突出自我监控能力相比,导向型自主学习包涵着一个更全面、更高层次的动态能力结构体系,关涉了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并强调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更适合学校正式教育的氛围和课堂正规教学活动的进程。
二
我国有着悠久的自学实践与研究 历史 。在传统社会里,正规学校教育为统治集团的少数人所垄断,对于广大人民来说,自学成为他们完成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所以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积淀,自学便成为了我国当代教育的基本传统之一。人们在继承和弘扬“自学”传统过程中,融会了兴起于西方而席卷全球的“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开辟并逐步拓展了“自主学习”的研究领域。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倡并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20]大力推广“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引发了中小学教育与课程改革中的“自主学习”的实践与研究高潮,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导向型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在我国长期的自学理论和实践中,人们一直通过各种途径探寻和建构有效的自学方法。所以,导向型自主学习甫一引进,许多人都将其视为一种 现代 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形成了“学习方法说”。比较有代表性的阐释为,导向型自主学习“是人们常用的学习知识的一种自我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不论有没有他人协助,都能以个人为中心,主动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建立一个学习目标,应用现有的学习资源或寻找各种学习资源,选择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自己学习目的,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21]这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自动自发自我负责”,前提是学习者具有“自我训练的能力”。所以简单地说,导向型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动自发自我负责的学习,[22]其基本特征为“个体具有自我训练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信心,能够运用基本的学习技巧,自行制定、完成学习的计划,安排适当的学习步骤,能够自己引发学习,并能相对独立持久地进行下去。”[23] 随着不断发展,“学习”价值开始彰显,引领人们开始将导向型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加以开发,开始将其看成为特殊的“学习过程”。这样一来,导向型自主学习,就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了,而是“成人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主动评判自己的学习需求、形成学习目标、选择人文的和物质的学习资源并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其要旨是帮助成人学会如何
学习,学会如何运用。[24]因而,导向型自主学习,“是由成人自己控制的内在过程,它关联到成人的整个身心,包括智力、情感、生理等方面”,[25]“是成人在其独立性、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自觉确立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寻找学习资源、从事学习活动、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是学习者内因与外因的统一。”[26]有人突出“学习策略”的选择应用,将导向型自主学习定义为“成人自己感受学习需要,而主动设计学习经验,制定一种学习的计划,包括确立目标、寻找人力、物力资源,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然后依计划进行,并评鉴学习结果的一种过程。”[27]
定向于成人教育领域的“学习过程说”,在中小学教育蓬勃开展导向型自主学习的背景里,显得过分突出和强调学习的外在特征和表现,忽视了学生的年龄差异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忽视了成人学习与儿童青少年学习的内在区别。于是人们开始探索和澄清整个教育领域里的导向型自主学习的一般特征和内在特性,揭示和规定了导向型自主学习的活动属性,形成了“学习活动说”。学习活动说努力将作为教学过程的外在特征与作为成人主动承担学习责任的内在特征融合起来,将自主的学习与借助外来的支持结合起来,将学习的责任与学习的过程融为一体,因而,导向型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负责的、有目的、有计划并系统实践的学习活动,是成人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和形成价值观的学习活动,是促进个性和才能全面发展的学习活动。”[28]
有人看到了导向型学习与传统自学具有同一的“学习者自主性”,同时也认识到了前者独有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特征,从而将“导向型自主学习”解释为现代社会背景里的一种“广义的自学”。在“广义自学说”看来,导向型自主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系统实践的学习活动,是成人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价值观,促进个性和才能全面发展的自学活动。”[29]导向性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广义的自学,强调个体的独立自主性,强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行建立学习目标、负责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策略和评价学习的结果。
人们在探讨、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将导向型自主学习同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自学”和“自主学习”这两个概念进行了比较与区别。在我国,自学具有深厚的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异常丰富的概念,获得了比较确定的内涵。通常而言,自学指的是“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的自我学习,并不断积累知识、获取技能和培养能力的活动。”[30]自学是一种个体独立的学习方式,其本质特性是学习者独立自主,不包含专职人员的专门指导。而导向型自主学习则强调学习者学会学习、互教互学、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等四种基本能力,可以是学习者独立自主的学习,也可以是专职教师指导下与同学在一起的学习。拥有正确选择学习机会、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的能力,是导向型自主学习成功的关键。此外,在学习化社会中,仅靠个人的力量去应付万千世界,显然力不从心。因此每一个人必须具有终身学习和接受各种教育的能力,学会善用周围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潮流中得以自由生存。正如终身教育的倡导者斯凯哥(skagerr.,1975)所说:“实践终身教育的原则,关键因素是人们实施导向性自主学习。”[31]总之,自学与导向性自主学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个体学习的独立程度,自学是学习者个体完全独立的行为,而导向性自主学习则既可以是学习者个体独立的行为,也可以是有指导者介入的学习者与他人互动的行为。两者的联系异常紧密,自学是导向性自主学习的基础和主要策略,导向性自主学习是自学在当代条件下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内在地包含着自学的要素和基本途径。
许多人习惯用“自主学习”来代替“导向型自主学习”,其实它们尽管有密切联系但仍然是相互区别的。从字面上理解,“自主”是自己作主,不受别人的支配。[32]“学习”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种族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33]“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
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34]“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体现了现代教育和课程的“学习为本”价值观念。“自主学习”术语和概念,的确涵括了导向型自主学习。不过,“导向型自主学习”既强调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指导和选择,也强调外力的作用、指导者的介入以及对周围学习资源的充分开发和使用。当然,人们对自主学习以及导向型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和界定,基本上还处于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起步阶段,还打着成人教育领域的烙印,突出学习者的独立自主,倾向于学习者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由自己作出选择和控制,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35]
三
目前国内外对导向型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和阐释,既丰富多彩又歧义纷呈。这是当代教育研究中的一种特殊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歧义源自人们分立于异质性的中外教育文化传统和分别从不同方面或不同层面的“孤立”探讨,需要我们超越到文化 哲学 的整体主义方法论,怀抱文化同一性的洞见,深入探索、触摸和感悟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努力尝试去揭示和阐释它所饱含着的人的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学习本性得到全面关照和实现的深厚蕴涵。 导向型自主学习,译自国外教育研究文献,原文为self-directedlearning ,有时也称为self-directedstudy ,[36]是一类特殊的自主学习。其实,国外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类型比较多,常见的就有self-managedlearning 、autonomouslearning 、self-education 、self-instruction 、self-regulatedlearning 以及self-learning 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具体化和情景化的自主学习方式不仅在成人教育领域,而且在普通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开发,越来越多的自主学习方式不断兴起。深入分析和认识众多的自主学习方式,它们共同具有的组成成分为“自我导向”“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等。不同的自主学习方式,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组成成分明显不同,有些侧重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我导向”,有些强调“学生自我调节”,有些突出“学生自我约束”,而另外一些却格外重视“学生自我管理”等。所以,多种多样而纷繁复杂的自主学习方式,实际上分为不同类型,目前大致可以区分出“导向型自主学习”“调节型自主学习”“自律型自主学习”以及“管理型自主学习”等。
为着扩展开发前景和推进研究创新,为了能更准确地表达该 英语 术语的原意并促使其能有机地融合到我国的教育话语体系之中,我们主张将self-directedlearning 翻译和定位为“导向型自主学习”,并建议不再笼统而简单地将其翻译为“自主学习”。目前人们在翻译和使用“自主学习”一词时,把所有与之相关的含有“self ”的学习都涵括其中。但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概念的外延越广,就越反映事物本质中普遍和一般的共性,其内涵便越少,从而不能反映出具体事物在具体情境中所具备的特有属性。[37]显然,笼统地使用“自主学习”术语和概念,不能反映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多种多样具体的“自主学习”方式的特性和有效性。在学校教育和课程实施中,形形色色的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形式,不加区别地都涵括于自主学习的概念下,使得当前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开发出现模糊而混乱的情况,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和迷茫。针对这种局面,需要我们自觉地区分不同类型的自主学习方式,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区分出“导向型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方式研究的具体化和不断深化,可以尽快消解成人学习领域与儿童学习领域的差异与矛盾,并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使教师减负、学生乐学,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