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先秦以来实行皇帝和大臣的谥号以来,除了秦代例外,其他的都是按照这一思路展开的,现在,我就自己的心得来简单谈一谈,不当之处,请指正之。
秦始皇认为皇帝的谥号是
下面就具体的把皇帝的谥号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高皇帝。
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谥号,在他的六个解读中,没有一个涵义是带有贬义的,而且,充满了对开国皇帝的无往的尊重,所以,也只有刘邦、萧道成、朱元璋、努尔哈赤等这些建功立业的不世出的人物才得以享受这样的美名。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努尔哈赤是两个谥号,前者是太祖武皇帝,后者是太祖高皇帝。
2.武皇帝。
古人说:乃文乃武,乃神乃圣。武这个谥号一般以为是非常好的谥号,这可能和汉武帝有关,但是,武除了包涵
3.文帝。
这是一个重要的谥号,从汉朝开始,这个谥号似乎成了王朝第二代的专用名词,而且,还是太宗这个庙号专配的谥号,明太宗、清太宗本身都是马背上的皇帝,谥为武帝也不见得差,可是,都视作文帝,因为,文帝中有经天纬地的含义。历史上谥为文帝包括汉文帝、晋文帝、晋简文帝、魏文帝、北魏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只有孝文帝当得起这个谥号,因为孝文帝的庙号是高祖)、南朝宋文帝、南梁简文帝、南陈文帝、北周文帝、隋文帝、明文帝、清文帝等。即使是在唐宋时代皇帝的谥号没有那么明确的一字定义的时候,太宗的谥号都有这个文的字眼。
4.明帝。
古人经常批评以察察为名的君主,偏偏明帝的谥号取得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人物,真是历史的作弄和巧合。历史上谥为明帝的大致有:汉明帝、魏明帝、
晋明帝、后赵明帝(石勒)、北魏明元帝、孝明帝、南朝宋明帝、南齐明帝、北周明帝等,因为明朝国号是明,所以不会有明帝,而满清最为忌讳明,所以,更不会有明帝的谥号。这里,汉明帝亲自动手追打大臣,甚至追到了床底下,史书都是有明证的,而晋明帝也是明察秋毫的主儿,权臣王敦活着的时候最恐惧这个皇帝,可惜,他也只活了二十几岁。后赵明帝石勒其实不应该谥做明帝,这主要是石虎在作祟。石勒是一个很开明的皇帝,这点倒是和明帝的本来意义比较接近。南朝宋明帝、齐明帝是最为混 蛋的两个明帝,一个喜欢杀人,另一个喜欢迫害人,都差不多。北魏的明元帝是好玩弄权术的皇帝,因此错杀了公孙表。而孝明帝也是一个类似的皇帝,只不过最后被母亲给宰了。北周明帝是一个神明俨然的皇帝,被权臣宇文护所嫉恨,所以,难免死于人手。
5.宣帝。
包括汉宣帝、晋宣帝(司马懿)、北齐文宣帝、陈宣帝、北周宣帝等,其中不乏有开创一个王朝的始作俑者,比如司马懿和高洋(此人和孙权类似,借助父兄的力量多一些),但也不乏昏庸之辈,比如周宣帝。宣字是一个漂亮的字眼,但是,明清都没有谥做宣帝的,主要是前代宣帝的名声都不是非常好,包括汉宣中兴的汉宣帝。而且,都是来路不正的皇帝,这对这些正统自命的皇帝是一个讽刺。(按:汉宣帝也是外藩入主、晋宣帝尽人皆知是篡位、陈宣帝也是,北周宣帝是荒淫的典范)
6.元帝。
俗话说,一元肇始。元帝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字眼,但是,谥做元帝的都不是很令史家满意的,比如汉元帝、晋元帝(东晋中宗)、南梁元帝等,要么昏聩,要么嗜杀。所以,明清两代没有元帝的谥号,而明朝灭亡元朝,根本就不会用元帝这个字眼。
7.昭帝。
这是一个治世皇帝应得的谥号,历史上谥做昭帝的一般都不错,像汉昭帝、汉昭烈帝、北齐孝昭帝(北齐最难得的一位皇帝,可喜只在位两年而死),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位时间很短,最能说明的还有明昭帝(明仁宗),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8.景帝。
虽则有文景之治,但是,景帝的谥号并不是太好的字眼,这不是从字眼本身的涵义上说,而是从谥做景帝的作为和为人来说,比如汉景帝,本人并不是一个治世的能人,晋景帝司马师也不是什么良辈,以致于他的孙子晋明帝听了他的事迹以后对王导说,这能是真的吗?明朝的景帝、清朝的景帝(光绪)也都是命运很糟糕的皇帝,这和谥号本身没关联,可是,景帝从历史长河来看,实在不是什么上等的谥号。
9.成帝。
这真是一个糟糕的谥号,汉朝的成帝最后死在赵合德的床上,清朝的宣宗成皇帝道光是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创造者。其他的像晋成帝(先后有王敦之乱末声、苏峻之乱)也是命运多舛。
10.章帝。
奇怪的是这个字眼都是留给了王朝的第三代,比如汉章帝、明章帝(明宣宗)、清章帝(清世祖),也算是不错的字眼。但是,这三个皇帝本身的缺陷都是非常明显的,而且,都是导致后来某些弊政的先兆。另外,元朝皇帝的谥号比较特殊,比如叫什么格坚皇帝、曲律皇帝、完泽笃皇帝等等,还保持着蒙古的风格。
比较有意思的和巧合的一件事是:清朝的忌讳最多,可是,清文宗咸丰可能是糊涂了,给皇后一个贞的字眼,这就是慈安太后后来谥号为孝贞显皇后的来由;而给贵妃的则为一个钦字,这就是慈禧太后后来谥做孝钦显皇后的来由。但是,他忘了,明朝的光宗就是贞皇帝的字眼,也是暴卒。(慈安也是暴卒),而慈禧太后的孝钦则和宋朝的钦宗暗合,也是一个亡国的字眼。至于清文宗本人的谥号是显皇帝,这和明朝灭亡天下的万历神宗是一个谥号,而满清也正是从咸丰开始,四代而亡。(明朝从神宗算起也是四代而亡)
自从汉代除了桓帝、灵帝、献帝以后,历代皇帝中再也没有这样不正经的字眼了,除了一些死于非命的皇帝和太后,比如北魏的灵太后,属于恶谥,当然,不要忘了隋炀帝,也是巧合的是,隋炀帝的这个字眼居然和杨广当年亲自平灭的南朝陈国的陈后主的谥号是一个字眼,杨广生前曾经绝望的对萧后说,奈不作长城公(陈叔宝的封号),最后也只有这点和陈后主类似。当然,这又是唐朝给他的恶作剧。另一个谥做炀的就是金国的废帝完颜亮。
明清两代还使用了一些前代没有的皇帝的谥号,比如肃皇帝、纯皇帝(明朝宪宗、清朝高宗)、显皇帝、睿皇帝、仁皇帝、宪皇帝等。
评价答案
好:0
不好:0
原创:0
非原创:0
を轩轩な
2007-10-08 15:09
满意答案
好评率:0% 谥号(“谥”,拼音:shì,音同“示”)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
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朝末期,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种类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另外还有“私谥”。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 徽号,也就是后宫嫔妃和皇太后、太皇太后等,在宫廷中有地位的女性所拥有的尊号,一般妃嫔的徽号约在两字以内,但仍时有特例。太后和太皇太后则不一定,通常遇到年节时,皇帝都会在太后及太皇太后原有的徽号上再加新字,例如清朝开国皇后孝庄,生前总共被两位皇帝八次在原有徽号加上新字的纪录,值得注意的是,女子成为皇后时,并不会有徽号,以清朝的慈禧太后为例,她在初进宫时为兰贵人,兰是她的徽号,贵人则是她在宫中的位阶,后来母以子贵而升为太后,被称为慈禧太后,慈禧是徽号,太后则是她的地位级别,在死后称为孝钦显皇后,此时的孝钦显三字已不是徽号,而是谥号了。也就是说,一名女子入宫时,若是她有幸从嫔妃进而升等成为皇后、太后,甚至是太皇太后,那除了她在当皇后的时间以外,她都是有徽号的,顺带一提的是,后宫女子不论生前地位之高低,在死后的神牌(神位)上的最高身分都只有到皇后而已。
规则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 卫睿圣武公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
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嬴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同时这也是中国古人已知数学上无穷概念的确切证据。
汉代时期恢复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汉字: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为谥法发展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满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从女皇帝武则天开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谥号的旧例,她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时追谥丈夫唐高宗李治为“天皇大帝”,达四字。武则天称帝后,又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尊号的累加也影响了谥号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后,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在四个字以上。
皇后之“尊号”即“徽号”。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多达16个字,而她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23字谥(见慈禧条)。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明成祖的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或23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咸丰帝的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乾隆帝的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清代大臣的谥号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得谥号者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如曾国藩)。文正以下的谥号则有:文忠(如李鸿章),清朝只有约十人得此谥号;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自从先秦以来实行皇帝和大臣的谥号以来,除了秦代例外,其他的都是按照这一思路展开的,现在,我就自己的心得来简单谈一谈,不当之处,请指正之。
秦始皇认为皇帝的谥号是
下面就具体的把皇帝的谥号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高皇帝。
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谥号,在他的六个解读中,没有一个涵义是带有贬义的,而且,充满了对开国皇帝的无往的尊重,所以,也只有刘邦、萧道成、朱元璋、努尔哈赤等这些建功立业的不世出的人物才得以享受这样的美名。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努尔哈赤是两个谥号,前者是太祖武皇帝,后者是太祖高皇帝。
2.武皇帝。
古人说:乃文乃武,乃神乃圣。武这个谥号一般以为是非常好的谥号,这可能和汉武帝有关,但是,武除了包涵
3.文帝。
这是一个重要的谥号,从汉朝开始,这个谥号似乎成了王朝第二代的专用名词,而且,还是太宗这个庙号专配的谥号,明太宗、清太宗本身都是马背上的皇帝,谥为武帝也不见得差,可是,都视作文帝,因为,文帝中有经天纬地的含义。历史上谥为文帝包括汉文帝、晋文帝、晋简文帝、魏文帝、北魏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只有孝文帝当得起这个谥号,因为孝文帝的庙号是高祖)、南朝宋文帝、南梁简文帝、南陈文帝、北周文帝、隋文帝、明文帝、清文帝等。即使是在唐宋时代皇帝的谥号没有那么明确的一字定义的时候,太宗的谥号都有这个文的字眼。
4.明帝。
古人经常批评以察察为名的君主,偏偏明帝的谥号取得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人物,真是历史的作弄和巧合。历史上谥为明帝的大致有:汉明帝、魏明帝、
晋明帝、后赵明帝(石勒)、北魏明元帝、孝明帝、南朝宋明帝、南齐明帝、北周明帝等,因为明朝国号是明,所以不会有明帝,而满清最为忌讳明,所以,更不会有明帝的谥号。这里,汉明帝亲自动手追打大臣,甚至追到了床底下,史书都是有明证的,而晋明帝也是明察秋毫的主儿,权臣王敦活着的时候最恐惧这个皇帝,可惜,他也只活了二十几岁。后赵明帝石勒其实不应该谥做明帝,这主要是石虎在作祟。石勒是一个很开明的皇帝,这点倒是和明帝的本来意义比较接近。南朝宋明帝、齐明帝是最为混 蛋的两个明帝,一个喜欢杀人,另一个喜欢迫害人,都差不多。北魏的明元帝是好玩弄权术的皇帝,因此错杀了公孙表。而孝明帝也是一个类似的皇帝,只不过最后被母亲给宰了。北周明帝是一个神明俨然的皇帝,被权臣宇文护所嫉恨,所以,难免死于人手。
5.宣帝。
包括汉宣帝、晋宣帝(司马懿)、北齐文宣帝、陈宣帝、北周宣帝等,其中不乏有开创一个王朝的始作俑者,比如司马懿和高洋(此人和孙权类似,借助父兄的力量多一些),但也不乏昏庸之辈,比如周宣帝。宣字是一个漂亮的字眼,但是,明清都没有谥做宣帝的,主要是前代宣帝的名声都不是非常好,包括汉宣中兴的汉宣帝。而且,都是来路不正的皇帝,这对这些正统自命的皇帝是一个讽刺。(按:汉宣帝也是外藩入主、晋宣帝尽人皆知是篡位、陈宣帝也是,北周宣帝是荒淫的典范)
6.元帝。
俗话说,一元肇始。元帝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字眼,但是,谥做元帝的都不是很令史家满意的,比如汉元帝、晋元帝(东晋中宗)、南梁元帝等,要么昏聩,要么嗜杀。所以,明清两代没有元帝的谥号,而明朝灭亡元朝,根本就不会用元帝这个字眼。
7.昭帝。
这是一个治世皇帝应得的谥号,历史上谥做昭帝的一般都不错,像汉昭帝、汉昭烈帝、北齐孝昭帝(北齐最难得的一位皇帝,可喜只在位两年而死),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位时间很短,最能说明的还有明昭帝(明仁宗),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8.景帝。
虽则有文景之治,但是,景帝的谥号并不是太好的字眼,这不是从字眼本身的涵义上说,而是从谥做景帝的作为和为人来说,比如汉景帝,本人并不是一个治世的能人,晋景帝司马师也不是什么良辈,以致于他的孙子晋明帝听了他的事迹以后对王导说,这能是真的吗?明朝的景帝、清朝的景帝(光绪)也都是命运很糟糕的皇帝,这和谥号本身没关联,可是,景帝从历史长河来看,实在不是什么上等的谥号。
9.成帝。
这真是一个糟糕的谥号,汉朝的成帝最后死在赵合德的床上,清朝的宣宗成皇帝道光是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创造者。其他的像晋成帝(先后有王敦之乱末声、苏峻之乱)也是命运多舛。
10.章帝。
奇怪的是这个字眼都是留给了王朝的第三代,比如汉章帝、明章帝(明宣宗)、清章帝(清世祖),也算是不错的字眼。但是,这三个皇帝本身的缺陷都是非常明显的,而且,都是导致后来某些弊政的先兆。另外,元朝皇帝的谥号比较特殊,比如叫什么格坚皇帝、曲律皇帝、完泽笃皇帝等等,还保持着蒙古的风格。
比较有意思的和巧合的一件事是:清朝的忌讳最多,可是,清文宗咸丰可能是糊涂了,给皇后一个贞的字眼,这就是慈安太后后来谥号为孝贞显皇后的来由;而给贵妃的则为一个钦字,这就是慈禧太后后来谥做孝钦显皇后的来由。但是,他忘了,明朝的光宗就是贞皇帝的字眼,也是暴卒。(慈安也是暴卒),而慈禧太后的孝钦则和宋朝的钦宗暗合,也是一个亡国的字眼。至于清文宗本人的谥号是显皇帝,这和明朝灭亡天下的万历神宗是一个谥号,而满清也正是从咸丰开始,四代而亡。(明朝从神宗算起也是四代而亡)
自从汉代除了桓帝、灵帝、献帝以后,历代皇帝中再也没有这样不正经的字眼了,除了一些死于非命的皇帝和太后,比如北魏的灵太后,属于恶谥,当然,不要忘了隋炀帝,也是巧合的是,隋炀帝的这个字眼居然和杨广当年亲自平灭的南朝陈国的陈后主的谥号是一个字眼,杨广生前曾经绝望的对萧后说,奈不作长城公(陈叔宝的封号),最后也只有这点和陈后主类似。当然,这又是唐朝给他的恶作剧。另一个谥做炀的就是金国的废帝完颜亮。
明清两代还使用了一些前代没有的皇帝的谥号,比如肃皇帝、纯皇帝(明朝宪宗、清朝高宗)、显皇帝、睿皇帝、仁皇帝、宪皇帝等。
评价答案
好:0
不好:0
原创:0
非原创:0
を轩轩な
2007-10-08 15:09
满意答案
好评率:0% 谥号(“谥”,拼音:shì,音同“示”)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
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朝末期,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种类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另外还有“私谥”。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 徽号,也就是后宫嫔妃和皇太后、太皇太后等,在宫廷中有地位的女性所拥有的尊号,一般妃嫔的徽号约在两字以内,但仍时有特例。太后和太皇太后则不一定,通常遇到年节时,皇帝都会在太后及太皇太后原有的徽号上再加新字,例如清朝开国皇后孝庄,生前总共被两位皇帝八次在原有徽号加上新字的纪录,值得注意的是,女子成为皇后时,并不会有徽号,以清朝的慈禧太后为例,她在初进宫时为兰贵人,兰是她的徽号,贵人则是她在宫中的位阶,后来母以子贵而升为太后,被称为慈禧太后,慈禧是徽号,太后则是她的地位级别,在死后称为孝钦显皇后,此时的孝钦显三字已不是徽号,而是谥号了。也就是说,一名女子入宫时,若是她有幸从嫔妃进而升等成为皇后、太后,甚至是太皇太后,那除了她在当皇后的时间以外,她都是有徽号的,顺带一提的是,后宫女子不论生前地位之高低,在死后的神牌(神位)上的最高身分都只有到皇后而已。
规则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 卫睿圣武公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
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嬴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同时这也是中国古人已知数学上无穷概念的确切证据。
汉代时期恢复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汉字: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为谥法发展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满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从女皇帝武则天开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谥号的旧例,她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时追谥丈夫唐高宗李治为“天皇大帝”,达四字。武则天称帝后,又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尊号的累加也影响了谥号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后,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在四个字以上。
皇后之“尊号”即“徽号”。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多达16个字,而她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23字谥(见慈禧条)。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明成祖的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或23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咸丰帝的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乾隆帝的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清代大臣的谥号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得谥号者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如曾国藩)。文正以下的谥号则有:文忠(如李鸿章),清朝只有约十人得此谥号;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