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勘察设计前沿(psd-02),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1**********])获取授权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勘察设计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适应全球化竞争?
文/徐陈华(勘察设计前沿专栏作者)
随着后WTO时代的到来,中国工程建设市场将迎来空前的竞争格局,对中国众多勘察设计企业而言,竞争对手已转变为国际工程公司和设计咨询公司, 从工程设计到新技术开发, 从设备采购到设备制造, 从组织施工到项目管理, 竞争将是全方位的。如何适应全球化竞争是摆在我国勘察设计企业面前的共同话题。无疑,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勘察设计企业迎接挑战并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探索和分析国际工程公司技术创新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勘察设计企业提供借鉴。
一、技术创新的理论探索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包括五方面的含义:(1)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活动;(2)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3)技术发明是技术专家完成的,技术创新由企业组织实施;(4)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5)技术创新需要一个系统,并在一定的环境下完成。技术创新的实质是给商业化的生产系统引入新产品、新工艺等,以期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而技术创新的关键也是新技术的商业化,即新产品、新工艺被用于盈利。
二、国外工程公司技术创新管理的实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持续不断的技术开发与创新,推动了国际经济的稳定增长,而国际工程公司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日益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及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值得国内勘察设计企业细细品味。
1、技术创新的战略地位
在赫氏公司的价值观中,卓越的技术及持续创新是其核心,赫氏相信:只有通过提供高质量、技术先进、全面和创新的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而为客户服务的中心就是持续改进和创新。清水建设集团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创新氛围,全体员工都致力于维护企业的创新精神,以不断促进公司业务的发展,依靠全员参与技术创新战略,不仅增强了清水建设集团的竞争优势,也奠定了其在日本乃至全世界工程建设市场的领先地位。
2、完善的组织模式及管理协调
许多国际工程公司把技术开发与创新看作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使命,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研究与发展部,全面负责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任务。在研究与发展部内部,又会作明确的职责分工。如清水建设集团研发部不仅设立了两大管理部门:研发计划部和研发管理中心,而且还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设立了八个细分的研究部门,如图1所示:
图1:清水建设集团研发部的组织结构
(资料来源:清水建设集团网站)
研发部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还扮演以下角色:提高公司的劳动生产率(管理效率、现场生产力)、拓展公司的业务领域、提高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霍克蒂夫公司的技术创新包含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中央创新管理,主要针对那些能长期影响公司行动的事宜,包括如何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可再生能源等。在此过程中,企业的技术中心的任务是辨别可能的创新项目并审查其经济效益,而真正决定是否启动某个创新项目由创新委员会作最后的审查。创新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各部门主管及执行委员会成员,这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在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能协调发展,同时也可以有效监测各个创新项目的运作效率。第二层面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这部分的技术创新经费在各部门的预算中支出。如一家子公司在建设过程中使用激光扫描技术,设计了一个模拟的采矿业务模型,模拟在采矿过程中矿区内的卡车及其他运输车辆的运动路线及相互作用,从而优化项目的规划及建设,降低成本并保证在实际采矿过程中的安全。第三个层面是与项目相关的技术创新。作为一家国际领先的工程公司,研发成果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或是研讨会的层面,必须在实地的工作场所凸显价值。在许多情况下,复杂的项目如高层建筑、桥梁、电厂等都会面临全新的挑战,因此必须为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包括技术、材料甚至后勤工作等。
3、研发经费及技术人员的保障
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技术经济的概念,是一种经济活动。从技术创新的生产要素来看,资金和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基本要素。
日本工程建设行业之所以能引领世界潮流归功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持久性投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完全承担了技术创新的重任。日本的五大工程公司的研发投入年均都在100亿日元左右,如图2所示:
图2 :日本五大建设集团研发经费投入情况[1]
(资料来源:日本建筑企业技术发展情况研究)
在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基础上,五大工程公司都拥有充足的技术研发人才,形成了由专业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及一般技术人才组成的的专业人才梯队。并且公司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配备了相应的技术设备,为技术创新工作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五大工程公司也十分注重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平均每个公司年专利申请量就达300多项,大大调动了员工发明创造的热情,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如表1所示:
表1 :日本五大工程公司研发机构的资源
(资料来源:日本建筑企业技术发展情况研究)
4、畅通的信息来源与创新合作
国际工程公司一般都非常重视相关技术及产品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并根据技术研发工作的性质和客观环境及条件限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形式,这种合作不仅包括公司内部的各部门、产业链的各环节之间的充分沟通、交流与合作,同样包括与外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第三方的合作。
霍克蒂夫公司创新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密切的内部合作,这种集中的专业知识能够保证公司制定前瞻性的创新战略,不断优化公司现有的产品和工艺。如公司内部的“I Know”信息系统,能实现各项目信息在公司内部网络的共享,“Screen Sharing”则是一个定制的屏幕共享系统,公司在召开远程会议时,该系统能将世界不同地点与会者的工作文件联网,实现远程的信息分享与交流。
在畅通的内部共享与合作的同时,霍克蒂夫公司还注重与外部机构的创新合作。公司开发了一个创新的网络,其中包括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学及科研院所,为实现跨部门的合作打下基础。此外,公司还与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卡塞尔大学、苏黎世理工大学开展了关于“建设服务商未来”的研究项目。为进一步激发公司的创新潜力,霍克蒂夫公司甚至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在公司内完成毕业论文的机会。
5、技术创新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
在清水建设集团内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创新成果推广体系(如图3所示),在知识产权负责人及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的引导及管理下,全体员工都被赋予技术创新的职责,不断实现“独创-应用-再创”的良性循环,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图3:清水建设集团技术创新成果推广体系
(资料来源:清水建设集团技术管理)
本文由勘察设计前沿(psd-02),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1**********])获取授权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勘察设计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适应全球化竞争?
文/徐陈华(勘察设计前沿专栏作者)
随着后WTO时代的到来,中国工程建设市场将迎来空前的竞争格局,对中国众多勘察设计企业而言,竞争对手已转变为国际工程公司和设计咨询公司, 从工程设计到新技术开发, 从设备采购到设备制造, 从组织施工到项目管理, 竞争将是全方位的。如何适应全球化竞争是摆在我国勘察设计企业面前的共同话题。无疑,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勘察设计企业迎接挑战并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探索和分析国际工程公司技术创新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勘察设计企业提供借鉴。
一、技术创新的理论探索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包括五方面的含义:(1)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活动;(2)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3)技术发明是技术专家完成的,技术创新由企业组织实施;(4)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5)技术创新需要一个系统,并在一定的环境下完成。技术创新的实质是给商业化的生产系统引入新产品、新工艺等,以期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而技术创新的关键也是新技术的商业化,即新产品、新工艺被用于盈利。
二、国外工程公司技术创新管理的实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持续不断的技术开发与创新,推动了国际经济的稳定增长,而国际工程公司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日益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及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值得国内勘察设计企业细细品味。
1、技术创新的战略地位
在赫氏公司的价值观中,卓越的技术及持续创新是其核心,赫氏相信:只有通过提供高质量、技术先进、全面和创新的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而为客户服务的中心就是持续改进和创新。清水建设集团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创新氛围,全体员工都致力于维护企业的创新精神,以不断促进公司业务的发展,依靠全员参与技术创新战略,不仅增强了清水建设集团的竞争优势,也奠定了其在日本乃至全世界工程建设市场的领先地位。
2、完善的组织模式及管理协调
许多国际工程公司把技术开发与创新看作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使命,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研究与发展部,全面负责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任务。在研究与发展部内部,又会作明确的职责分工。如清水建设集团研发部不仅设立了两大管理部门:研发计划部和研发管理中心,而且还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设立了八个细分的研究部门,如图1所示:
图1:清水建设集团研发部的组织结构
(资料来源:清水建设集团网站)
研发部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还扮演以下角色:提高公司的劳动生产率(管理效率、现场生产力)、拓展公司的业务领域、提高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霍克蒂夫公司的技术创新包含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中央创新管理,主要针对那些能长期影响公司行动的事宜,包括如何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可再生能源等。在此过程中,企业的技术中心的任务是辨别可能的创新项目并审查其经济效益,而真正决定是否启动某个创新项目由创新委员会作最后的审查。创新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各部门主管及执行委员会成员,这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在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能协调发展,同时也可以有效监测各个创新项目的运作效率。第二层面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这部分的技术创新经费在各部门的预算中支出。如一家子公司在建设过程中使用激光扫描技术,设计了一个模拟的采矿业务模型,模拟在采矿过程中矿区内的卡车及其他运输车辆的运动路线及相互作用,从而优化项目的规划及建设,降低成本并保证在实际采矿过程中的安全。第三个层面是与项目相关的技术创新。作为一家国际领先的工程公司,研发成果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或是研讨会的层面,必须在实地的工作场所凸显价值。在许多情况下,复杂的项目如高层建筑、桥梁、电厂等都会面临全新的挑战,因此必须为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包括技术、材料甚至后勤工作等。
3、研发经费及技术人员的保障
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技术经济的概念,是一种经济活动。从技术创新的生产要素来看,资金和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基本要素。
日本工程建设行业之所以能引领世界潮流归功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持久性投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完全承担了技术创新的重任。日本的五大工程公司的研发投入年均都在100亿日元左右,如图2所示:
图2 :日本五大建设集团研发经费投入情况[1]
(资料来源:日本建筑企业技术发展情况研究)
在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基础上,五大工程公司都拥有充足的技术研发人才,形成了由专业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及一般技术人才组成的的专业人才梯队。并且公司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配备了相应的技术设备,为技术创新工作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五大工程公司也十分注重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平均每个公司年专利申请量就达300多项,大大调动了员工发明创造的热情,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如表1所示:
表1 :日本五大工程公司研发机构的资源
(资料来源:日本建筑企业技术发展情况研究)
4、畅通的信息来源与创新合作
国际工程公司一般都非常重视相关技术及产品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并根据技术研发工作的性质和客观环境及条件限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形式,这种合作不仅包括公司内部的各部门、产业链的各环节之间的充分沟通、交流与合作,同样包括与外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第三方的合作。
霍克蒂夫公司创新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密切的内部合作,这种集中的专业知识能够保证公司制定前瞻性的创新战略,不断优化公司现有的产品和工艺。如公司内部的“I Know”信息系统,能实现各项目信息在公司内部网络的共享,“Screen Sharing”则是一个定制的屏幕共享系统,公司在召开远程会议时,该系统能将世界不同地点与会者的工作文件联网,实现远程的信息分享与交流。
在畅通的内部共享与合作的同时,霍克蒂夫公司还注重与外部机构的创新合作。公司开发了一个创新的网络,其中包括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学及科研院所,为实现跨部门的合作打下基础。此外,公司还与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卡塞尔大学、苏黎世理工大学开展了关于“建设服务商未来”的研究项目。为进一步激发公司的创新潜力,霍克蒂夫公司甚至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在公司内完成毕业论文的机会。
5、技术创新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
在清水建设集团内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创新成果推广体系(如图3所示),在知识产权负责人及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的引导及管理下,全体员工都被赋予技术创新的职责,不断实现“独创-应用-再创”的良性循环,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图3:清水建设集团技术创新成果推广体系
(资料来源:清水建设集团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