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老师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很好的促进器,我们要想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教学反思是必经之路。尤其对新教师来说,刚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在这过程中存在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教学反思对于新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而教师的成长主要指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可见,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教师职业的特征决定了教师本身应是研究者、反思者。对教学的反思,“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是现阶段培养优秀教师、学者型教师,加速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形式。”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反思型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反思的实践,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反思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经常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传统教学理念还存在惯性,应尽早消除。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先进与否,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因而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完全被抹杀。做为一名当代政治教师,特别是在新一轮课该正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性、有发展潜能的人,以平和的心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少一份批评和指责,多一点赞扬和欣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快乐。表现在政治课堂上, - 1 -

政治教师可以多设计些开放性题目让学生探索,对学生的答案以肯定为主,不对答案做统一评价,尊重学生的见解,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潜能。

二、课前反思,完善教学设计

有些教师常常在备完课后就直接拿到课堂上实践,在课堂上遇到问题后,再对教案进行调整,这样往往使自己被动应对学生的问题。高中政治新课程中的许多问题,紧贴时代或国家的某些宏观政策,如经济生活中第三单元内容,涉及到一系列问题学生较难理解,如当前国家为什么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何异同?为什么一国税收性质是由该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些问题要求教师在备课前必须要有所准备,在原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实现变被动为主动。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容的教学中,我对教学设计作了课前反思。原来我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一是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二是假设你是人大代表,针对本地的实际状况,你打算提出哪些议案。但我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后发现不可行,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活动太多,学生浮在表面上,体验的感受不够强烈,于是我决定保留后者。那堂课由于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性以及充裕的时间,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探究效果,有效地避免了政治课堂探究活动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

三、教师备课必须注意科学性

作为政治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高度的政治敏感度,而这都需要在教师的教学中体现出来,而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备课备什么,这成为一个关键。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材料的收集、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造三方面。如在高中政治必修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中,教师收集一下材料:中国的民族状况、苏联解体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民族问题),旧西藏的农奴制度、云浮的民族分布状况、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平等例子、钓鱼岛黄岩岛事件、汶川玉树地震等。

四、反思教学方法和技巧

好的教学方法能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传统政治课堂中,教师“填鸭式”教育当然也能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但效果不佳,久而久之学生对政治课失去兴趣。政治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关键是看教师运用得是否恰当,即是 - 2 -

否符合教学目标、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特征以及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等,尤其是要看是否贯彻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一些理念。它不在于一堂课问多问少、讲多讲少、练多练少,而在于问讲练的过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内在动力,否则有可能陷入形式主义,这就要求教师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本人在上《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对内容巧妙构思,精心设问,所用例子均来自学生生活实际。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案例中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误区何在,其次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行总结教材观点,最后让学生交流心得体会:本堂课内容对你有什么启示,从而将理论知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一堂课,学生思维活跃,反映良好,教师也自我感觉轻松。因此政治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时,要根据教材内容,从实际生活出发,和自身的教学特长、学生的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教学反思不会停留在表面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纵深发展,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倡导探索式的教学方式,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整合各学科的优势来促进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另外,教师还要着力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全体参与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3 -

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很好的促进器,我们要想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教学反思是必经之路。尤其对新教师来说,刚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在这过程中存在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教学反思对于新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而教师的成长主要指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可见,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教师职业的特征决定了教师本身应是研究者、反思者。对教学的反思,“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是现阶段培养优秀教师、学者型教师,加速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形式。”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反思型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反思的实践,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反思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经常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传统教学理念还存在惯性,应尽早消除。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先进与否,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因而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完全被抹杀。做为一名当代政治教师,特别是在新一轮课该正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性、有发展潜能的人,以平和的心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少一份批评和指责,多一点赞扬和欣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快乐。表现在政治课堂上, - 1 -

政治教师可以多设计些开放性题目让学生探索,对学生的答案以肯定为主,不对答案做统一评价,尊重学生的见解,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潜能。

二、课前反思,完善教学设计

有些教师常常在备完课后就直接拿到课堂上实践,在课堂上遇到问题后,再对教案进行调整,这样往往使自己被动应对学生的问题。高中政治新课程中的许多问题,紧贴时代或国家的某些宏观政策,如经济生活中第三单元内容,涉及到一系列问题学生较难理解,如当前国家为什么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何异同?为什么一国税收性质是由该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些问题要求教师在备课前必须要有所准备,在原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实现变被动为主动。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容的教学中,我对教学设计作了课前反思。原来我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一是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二是假设你是人大代表,针对本地的实际状况,你打算提出哪些议案。但我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后发现不可行,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活动太多,学生浮在表面上,体验的感受不够强烈,于是我决定保留后者。那堂课由于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性以及充裕的时间,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探究效果,有效地避免了政治课堂探究活动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

三、教师备课必须注意科学性

作为政治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高度的政治敏感度,而这都需要在教师的教学中体现出来,而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备课备什么,这成为一个关键。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材料的收集、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造三方面。如在高中政治必修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中,教师收集一下材料:中国的民族状况、苏联解体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民族问题),旧西藏的农奴制度、云浮的民族分布状况、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平等例子、钓鱼岛黄岩岛事件、汶川玉树地震等。

四、反思教学方法和技巧

好的教学方法能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传统政治课堂中,教师“填鸭式”教育当然也能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但效果不佳,久而久之学生对政治课失去兴趣。政治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关键是看教师运用得是否恰当,即是 - 2 -

否符合教学目标、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特征以及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等,尤其是要看是否贯彻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一些理念。它不在于一堂课问多问少、讲多讲少、练多练少,而在于问讲练的过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内在动力,否则有可能陷入形式主义,这就要求教师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本人在上《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对内容巧妙构思,精心设问,所用例子均来自学生生活实际。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案例中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误区何在,其次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行总结教材观点,最后让学生交流心得体会:本堂课内容对你有什么启示,从而将理论知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一堂课,学生思维活跃,反映良好,教师也自我感觉轻松。因此政治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时,要根据教材内容,从实际生活出发,和自身的教学特长、学生的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教学反思不会停留在表面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纵深发展,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倡导探索式的教学方式,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整合各学科的优势来促进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另外,教师还要着力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全体参与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3 -


相关文章

  • 重视教学反思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
  • 摘 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讲,教学反思都是必要的.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反思,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教学反思 思 ...查看


  • 高中思想政治课后反思
  •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关于教学反思的课程,我认为任何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有着其现实的意义. 大多数人都认为,高中政治的学法就是以背为主,其实这是对政治课的极大不公,政 ...查看


  •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反思 高一政治生活教学反思一:高一政治教学反思 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 ...查看


  • 校本研修2
  • 礼泉一中"校本教研"课题申请评审书学科分类:政治课题名:高中政治生活化.实践化与高效性研究课题负责人:李红红负责人所在组别:政治组填表时间:2012 年 6 月 10 日礼泉一中科研处陕西省礼泉一中校本教研立项通知书物理 ...查看


  • 我的高中历史教学故事
  • 我的高中历史教学故事 自从高二第二学期开始,我在文科班的历史教学转为文科基础的复习备考.根据考纲的要求,文科基础的历史要复习政治.经济.文化三本书,以中等难度的试题为主.对于处在高二复习阶段的历史教学,我们应该积极地抓住机会,勇敢地面对挑战 ...查看


  • 高三英语教学反思5篇
  • 高三英语教学反思5篇 篇一:高三英语教学反思 带完一届的高三毕业班,回首今年的教学工作,真是时间短,压力大,任务重.为了做好新一轮的教学工作,我对一年的高三英语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并注重计划的落实与完善 要想搞好高 ...查看


  • 高一政治教学反思
  • 期中教学反思 王沛丽 高一上半学期已经过去了,站在下半学期的起点上回望,发现本人在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提问落实不够 政治课记忆性很强,学生如果光理解,仅限于课堂上的听讲,课下不去及时复习记忆就会很快遗忘,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原理 ...查看


  • 高三政治复习总结与反思
  • 高三政治复习总结与反思 高三的这一年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是极为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应该如何安排复习,师生如何提升能力更是至关重要.2008届高三政治复习已经成为历史,现将本届高三备考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希望并祝愿新的一届 ...查看


  • 我的一节公开课的反思模板
  • 我的一节公开课的反思 --祝愿新的一年快乐成长在每节课中 上周二(26日),根据学校安排,我作为高一的备课组长执教了一节公开课.来听(观)课的有30多名,其中有学校领导和刘教授.本组的全体人员.本校的非政治学科的教师.外校的部分政治教师.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