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二模 作文立意参考 2015.4.24
作文题:
微信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但只有朋友圈内的好友才能看到并点评;而微博平台上博主发布的内容,则可以让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看到并做出评论。因此,网络平台用户有不同的看法。
甲: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后收到的大多是点赞和肯定的评论,我觉得很开心。 乙:我更喜欢微博,在上面发布内容后,收到的评论有赞扬,也有批评,甚至是不留情面的指责和嘲讽。我需要的就是这种氛围。
丙:我多用微信,更满足在朋友圈这种比较私密的空间里和亲朋好友交流,
丁:我偏爱微博,更喜欢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说认识和不认识的博友互动。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含意
本则材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客观介绍微信朋友圈、微博平台的特点”,二是不同的人对微信朋友圈、微博平台的主观态度及选择。
第一部分:在介绍微信朋友圈、微博平台的特点时,我们发现,二者在内容方面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并非材料的重点。二者的区别在于“评论主体”的不同,微信朋友圈的评论主体是“朋友圈内的好友”,微博的评论主体是“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
第二部分:包括四种观点,其中甲、丙都倾向于使用微信,乙、丁则倾向于使用微博。从内容上看,甲和乙在内容上是一致并相对的,都是从“评论”的角度阐述选择的理由,前者是“肯定、点赞”,后者是“有赞扬,有批评,甚至是不留情面的指斥和嘲讽”;丙和丁在内容上也是一致并且相对的,都是从“评论主体”的角度阐述选择的理由,前者是“在私密的空间里和亲朋好友互动”,后者是“在更为开放的空间与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互动”。
三、范围
材料讨论的对象是“微信”和“微博”。在行文过程中,学生也可适当拓展,用同类素材来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观点,但不能抛开写作话题,另立新题。
立意参考:1、选择“微信(朋友圈)”。2、选择“微博”。3、在比较“微信”和“微博”的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择。但不能写成二者都不选,选择了第三方的工具或平台。
在阐述选择“微信”的理由时,学生可从“希望获得肯定和赞扬”、“希望得到支持与认同”、“保护自己的隐私”、“在私密空间里与亲朋好友交流”等角度阐述;
在阐述选择“微博”的理由时,考生可从“希望有一个自由、开放、民主、广阔的交流平台、氛围”、“希望与更多朋友互动”等角度展开。
如果学生阐述材料以外的理由,根据其阐述内容酌情打分,不应贸然将其定为偏离题意的文章。
2015广二模 作文立意参考 2015.4.24
作文题:
微信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但只有朋友圈内的好友才能看到并点评;而微博平台上博主发布的内容,则可以让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看到并做出评论。因此,网络平台用户有不同的看法。
甲: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后收到的大多是点赞和肯定的评论,我觉得很开心。 乙:我更喜欢微博,在上面发布内容后,收到的评论有赞扬,也有批评,甚至是不留情面的指责和嘲讽。我需要的就是这种氛围。
丙:我多用微信,更满足在朋友圈这种比较私密的空间里和亲朋好友交流,
丁:我偏爱微博,更喜欢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说认识和不认识的博友互动。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含意
本则材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客观介绍微信朋友圈、微博平台的特点”,二是不同的人对微信朋友圈、微博平台的主观态度及选择。
第一部分:在介绍微信朋友圈、微博平台的特点时,我们发现,二者在内容方面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并非材料的重点。二者的区别在于“评论主体”的不同,微信朋友圈的评论主体是“朋友圈内的好友”,微博的评论主体是“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
第二部分:包括四种观点,其中甲、丙都倾向于使用微信,乙、丁则倾向于使用微博。从内容上看,甲和乙在内容上是一致并相对的,都是从“评论”的角度阐述选择的理由,前者是“肯定、点赞”,后者是“有赞扬,有批评,甚至是不留情面的指斥和嘲讽”;丙和丁在内容上也是一致并且相对的,都是从“评论主体”的角度阐述选择的理由,前者是“在私密的空间里和亲朋好友互动”,后者是“在更为开放的空间与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互动”。
三、范围
材料讨论的对象是“微信”和“微博”。在行文过程中,学生也可适当拓展,用同类素材来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观点,但不能抛开写作话题,另立新题。
立意参考:1、选择“微信(朋友圈)”。2、选择“微博”。3、在比较“微信”和“微博”的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择。但不能写成二者都不选,选择了第三方的工具或平台。
在阐述选择“微信”的理由时,学生可从“希望获得肯定和赞扬”、“希望得到支持与认同”、“保护自己的隐私”、“在私密空间里与亲朋好友交流”等角度阐述;
在阐述选择“微博”的理由时,考生可从“希望有一个自由、开放、民主、广阔的交流平台、氛围”、“希望与更多朋友互动”等角度展开。
如果学生阐述材料以外的理由,根据其阐述内容酌情打分,不应贸然将其定为偏离题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