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分析与设计
一、什么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指通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作为幼儿园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它揭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影响幼儿发展的预知变化。
我们也可以把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理解为幼儿园教育的理想,或幼儿园教育对社会的承诺。它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应当完成的任务。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意义 (张琳30页) (一)指明幼儿全面发展的方向 (二)指导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
作为教育实践的第一要素,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方向,指导和支配着整个教育过程, (三)教育目标是评价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为教师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帮助(黄瑾35页)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依据(张琳,31页) (一)相关政策法规 (二)反映社会要求 (三)遵循教育总目标
(四)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及特点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层次与构成(黄瑾 29页)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层次
幼儿园保教目标(体、智、德、美)
↓
幼儿园各领域目标(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 ↓
幼儿园各年龄班目标(小班、中班、大班) ↓
幼儿园各年龄斑学期目标(上学期、下学期) ↓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
具体阐述见 黄瑾P31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构成
1、具体层面的教育活动目标一般涵盖三个方面: (1)情感、态度,如:
喜欢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2)能力、习惯,如:
与“老鹰”的运动方向相反,反应灵活; (3)知识、技能,如:
能说出“老鹰捉小鸡”游戏的规则。
2
3
五、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不同的目标取向 (黄瑾,36页) (一)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表述来设计目标,它指向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目标设计中更关注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担不是越具体越好。
案例:戏剧脸谱 (二)生成性目标
关注过程。生成性目标以过程为中心,强调儿童、教师与教育情境交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目标。
如:满足幼儿好奇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让儿童具有理解他人的情感。 迷糊性、不确定性 (三)表现性目标
强调个性化,关注儿童在复杂教育活动中个性化和创造性表现,追求儿童表现的多元化,而不是同质性。
如:海底世界的活动。不关注“儿童能说出海底世界鱼的种类”,而是“讨论海底世界有趣的事情”。“表达对海底世界的喜爱。” 欣赏活动、艺术创造活动中用的多。
六、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一)目标表述的形式
1、行为目标
(1)含义:用一种可以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幼儿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效果的预期。 每一行为目标包括三个构成要素:
a)核心的行为。说明幼儿通过教育活动能做什么,以便教师观察幼儿行为,了解目标是否达到。通常用操作性动词表示,如“说出”、“分辨”、“指出”、“区分”。
b)行为产生的条件。说明行为在什么情境(方式)下产生,也表示行为所发生的领域。 c)行为表现标准,即学习的结果或幼儿行为的变化的程度。一般式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 例句:
会唱3/4拍的歌曲。
能分辨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对与错。 不需提醒,能饭前洗手。
能模仿榜样连贯地完成体操动作。
通过照镜子,学习画自己的脸,能画出脸的主要部位,如眼睛、嘴巴、鼻子。 (2)行为目标的适用性
a.幼儿学习的结果预先可以详细叙述,并可以通过行为得到表现; b.幼儿学习的内容是相当具体明确的; c.幼儿学习的结果是可以客观观测到的。
行为目标是从幼儿的角度来表述的。主要用于知识、技能类的目标。 (3)缺点
a.忽视那些难以用行为来表述的学习目标; b.目标过于具体,教育活动缺乏灵活性;
2、展开性目标
含义:用行为变化的过程表述目标,包含一些表示行为过程的动词。展开性目标关注的是儿童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种非特定的目标,不注重具体的、可观测的行为变化和特定的行为结果。侧重幼儿去看,抓住有趣的事物积极探索,至于什么具体事,无法事先知道,也没有必要事先规定。 例句: “即兴创作舞蹈动作”、“有表情的表达”、“制作一本连环画故事书《小蝌蚪找妈
3、表现性目标
(1)含义:表现性目标是指幼儿参与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它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某种程度上与他人不同的创造性,而不关注事先规定的幼儿行为变化结果。 (2)表现性目标有两种情形:
a.行为不具体,没有行为发生的条件和行为表现标准,也没有确定的行为内容。有弹性。适合表述具体层面的教育活动目标。
例 参观动物园,说说你在那里看到的有趣的几件事情。 观赏花,谈谈自己的发现。
听《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感受。 b.没有行为,指向学习者身心的一般变化。适合表述中远期目标(如学年或学期目标),而不是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
例:知道水的通途和重要性,能节约用水。 适应幼儿园的团体生活,情绪稳定、愉快。 (3)表现性目标适合表述那些情感、态度类 的目标。
表现性目标适合表述中远期目标。
(二)目标表述的要求(P40,黄瑾)
案例分析(张琳P35)
第二部分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分析与设计
一、什么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指通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作为幼儿园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它揭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影响幼儿发展的预知变化。
我们也可以把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理解为幼儿园教育的理想,或幼儿园教育对社会的承诺。它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应当完成的任务。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意义 (张琳30页) (一)指明幼儿全面发展的方向 (二)指导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
作为教育实践的第一要素,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方向,指导和支配着整个教育过程, (三)教育目标是评价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为教师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帮助(黄瑾35页)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依据(张琳,31页) (一)相关政策法规 (二)反映社会要求 (三)遵循教育总目标
(四)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及特点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层次与构成(黄瑾 29页)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层次
幼儿园保教目标(体、智、德、美)
↓
幼儿园各领域目标(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 ↓
幼儿园各年龄班目标(小班、中班、大班) ↓
幼儿园各年龄斑学期目标(上学期、下学期) ↓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
具体阐述见 黄瑾P31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构成
1、具体层面的教育活动目标一般涵盖三个方面: (1)情感、态度,如:
喜欢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2)能力、习惯,如:
与“老鹰”的运动方向相反,反应灵活; (3)知识、技能,如:
能说出“老鹰捉小鸡”游戏的规则。
2
3
五、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不同的目标取向 (黄瑾,36页) (一)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表述来设计目标,它指向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目标设计中更关注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担不是越具体越好。
案例:戏剧脸谱 (二)生成性目标
关注过程。生成性目标以过程为中心,强调儿童、教师与教育情境交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目标。
如:满足幼儿好奇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让儿童具有理解他人的情感。 迷糊性、不确定性 (三)表现性目标
强调个性化,关注儿童在复杂教育活动中个性化和创造性表现,追求儿童表现的多元化,而不是同质性。
如:海底世界的活动。不关注“儿童能说出海底世界鱼的种类”,而是“讨论海底世界有趣的事情”。“表达对海底世界的喜爱。” 欣赏活动、艺术创造活动中用的多。
六、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一)目标表述的形式
1、行为目标
(1)含义:用一种可以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幼儿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效果的预期。 每一行为目标包括三个构成要素:
a)核心的行为。说明幼儿通过教育活动能做什么,以便教师观察幼儿行为,了解目标是否达到。通常用操作性动词表示,如“说出”、“分辨”、“指出”、“区分”。
b)行为产生的条件。说明行为在什么情境(方式)下产生,也表示行为所发生的领域。 c)行为表现标准,即学习的结果或幼儿行为的变化的程度。一般式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 例句:
会唱3/4拍的歌曲。
能分辨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对与错。 不需提醒,能饭前洗手。
能模仿榜样连贯地完成体操动作。
通过照镜子,学习画自己的脸,能画出脸的主要部位,如眼睛、嘴巴、鼻子。 (2)行为目标的适用性
a.幼儿学习的结果预先可以详细叙述,并可以通过行为得到表现; b.幼儿学习的内容是相当具体明确的; c.幼儿学习的结果是可以客观观测到的。
行为目标是从幼儿的角度来表述的。主要用于知识、技能类的目标。 (3)缺点
a.忽视那些难以用行为来表述的学习目标; b.目标过于具体,教育活动缺乏灵活性;
2、展开性目标
含义:用行为变化的过程表述目标,包含一些表示行为过程的动词。展开性目标关注的是儿童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种非特定的目标,不注重具体的、可观测的行为变化和特定的行为结果。侧重幼儿去看,抓住有趣的事物积极探索,至于什么具体事,无法事先知道,也没有必要事先规定。 例句: “即兴创作舞蹈动作”、“有表情的表达”、“制作一本连环画故事书《小蝌蚪找妈
3、表现性目标
(1)含义:表现性目标是指幼儿参与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它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某种程度上与他人不同的创造性,而不关注事先规定的幼儿行为变化结果。 (2)表现性目标有两种情形:
a.行为不具体,没有行为发生的条件和行为表现标准,也没有确定的行为内容。有弹性。适合表述具体层面的教育活动目标。
例 参观动物园,说说你在那里看到的有趣的几件事情。 观赏花,谈谈自己的发现。
听《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感受。 b.没有行为,指向学习者身心的一般变化。适合表述中远期目标(如学年或学期目标),而不是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
例:知道水的通途和重要性,能节约用水。 适应幼儿园的团体生活,情绪稳定、愉快。 (3)表现性目标适合表述那些情感、态度类 的目标。
表现性目标适合表述中远期目标。
(二)目标表述的要求(P40,黄瑾)
案例分析(张琳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