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学习重点整理

一、简答题

1、简述A、E、I、O判断之间的关系

(1)AE不能同真,可以同假,具有上反对关系;

(2)IO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具有下反对关系;

(3)AO矛盾、EI矛盾,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4)全称为真,则特称必真;

(5)特称为假,则全称必假。

2、简述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内涵

如果P,那么Q

前真后真,前假后假:P真则Q真,P假则Q真假不定,Q真则P真假不定,Q假则P假。

3、简述孔子和荀子在“正名”理论上的区别

孔子认为名重于实,应根据名分确定责任;

荀子认为实重于名,名必须围绕、依据“实”来确定。

4、简述特殊关系判断的特点

(1)两个关系项是同一个对象;

(2)谓项是能够施加于自身的语词。

5、简述逻辑词义的四个方面

(1)逻辑是种客观规律;

(2)逻辑是种思维规律;

(3)逻辑是某种理论、观点、看法;

(4)逻辑是种学科名称。

6、简述概念歧义的主要类型

(1)基于语词的发音不同,产生不同概念;

(2)语词的组合层次不同;

(3)语词属于不同类别;

(4)一词多义。

7、简述违背矛盾律的情形

(1)在概念中同时肯定相互矛盾的内涵;

(2)在判断中同时肯定相互矛盾的内容;

(3)对两个矛盾的判断同时肯定;

(4)自相矛盾

8、简述简述发散性思维的特点

(1)发散性思维不能脱离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

(2)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

(3)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4)容易产生新颖的、创新性的结论。

9、简述概念外延矛盾关系的特点

(1)两个概念具有全异关系;

(2)两个概念具有共同的属概念;

(3)两个概念外延之和等于共同属概念的外延。

10、简述划分的规则

(1)划分出的子概念之间不能具有相容关系;

(2)每一次划分只能使用一个依据;

(3)划分出的子概念外延之和等于母概念外延;

(4)划分不是分解。

二、选择题

1、孔子、荀子、惠施、公孙龙的主要逻辑观点和提出的著名命题

孔子:名重于实,根据名分确定责任。

荀子:实重于名,名必须围绕、依据“实”来确定。

惠施:合同异。合异于同,把异归结到同之中,夸大对事物的差异。

公孙龙:离坚白。事物间的差异是绝对的,差异可分离。

2、新因明和古因明的区别

3、违背逻辑思维规律的情形(含实例)

(1)同一律:a偷换概念:用一个词语偷换另一个词语(eg:一人两头);

b混淆概念:对概念的外延做出不同的判断;

c偷换判断:曲解他人意思;

d转移话题(eg:王顾左右而言他)

(2)矛盾律:a.在概念中同时肯定相互矛盾的内涵(eg.红色的蓝宝石);

b.在判断中同时肯定相互矛盾的内容(eg.没来的人请举手);

c.对两个矛盾的判断同时肯定(eg.校园静悄悄,只有同学在朗读英语);

d.自相矛盾

(3)排中律:a模棱两可:对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同时肯定;

b两不可(同时否定):对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同时否定

(4)充足理由律:a无理由;b推不出;c虚假理由

4、思维形式的主要类型

(1)发散性思维。

(2)逆向思维。

(3)递推思维。

(4)因果思维。

5、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特点

发散性思维特点:

(1)发散性思维不能脱离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

(2)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

(3)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4)容易产生新颖的、创新性的结论。

逆向思维特点:普遍性、批判性、新颖性。(百度)

6、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类型

(1)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两个概念指向同一个对象。

(2)属种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

(3)交叉关系: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

(4)全异关系:两个概念外延完全不重合。

特殊全异关系(矛盾关系):a.两个概念具有全异关系;b.两个概念具有共同的属概念; c.两个概念外延之和=共同属概念的外延

7、概念辨析

8、判断类型

(1)性质判断: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

(2)关系判断:断定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简单判断。

(3)复杂判断:复杂判断是由判断构造成的判断。

A..联言判断:多个判断同时存在的复杂判断。

B.选言判断:对象的多种情况或属性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C.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4)负判断(非P)

9、运用对当推理和变形推理的公式

(1)对当推理:用一个性质判断推理,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推理。

SAP→-(SEP) -(SAP)→SOP

→SIP

→-(SOP)

(2)变形推理:a.换质推理:

SAP→SEP SEP→SAP SIP →SOP SOP→SIP

b.换位推理:(上标无法输入)

SAP→PIS SEP→ PES SIP→ PIS

10、为什么三段论中两个特称判断前提推不出结论

11、简单二难和复杂二难的区别

简单二难:选言支只有两个。

复杂二难:前提包含两个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支为2的选言判断。

12、条件联言判断推理的特点

13、定义和划分的规则

定义规则:a.被定义项和定义项具有同一关系;

b.定义项中不能包含被定义项;

c.定义项必须清楚明白。

划分规则:a.划分的子概念之间不能具有相容关系;

b.每一次划分只能使用一个依据;

c.划分出的子概念外延之和等于母概念的外延;

d.划分不是分解。

14、概念类型

(1)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2)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3)正概念与负概念

(4)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

(5)实概念与虚概念

15、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1)二者存在联系性。a.概念必须用语词来表现;b.二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2)二者的区别。a.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b.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c.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16、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17、假言判断的逻辑规则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真后真,后假前假。

P真→Q真

P假→Q真假不定

Q真→P真假不定

Q假→P假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假后假,后真前真。

P真→Q真假不定

P假→Q假

Q真→P真

Q假→P真假不定

18、混淆概念、模糊概念和偷换概念

混淆概念:可以是一个语词,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语词。

偷换概念:有两个不同的语词,在概念上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模糊概念:一词多义,产生歧义

三、名词解释

1、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做的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

3、分析

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加以研究。

4、外延

具有概念内涵的所有对象——事物的“量”。

5、摹状词

摹状词是指普通名词或限制语词组成的语词。

6、逻辑学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7、灵感思维

也称为直觉思维,即凭借直接进行快速瞬间领悟的思维。

8、交叉关系

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

9、混淆概念

对概念的外延做出不同的判断

10、反传递关系判断

(来自百度百科)如果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某种关系,乙事物对丙事物也有这种关系,而甲事物与丙事物肯定不具有此种关系,那么三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叫反传递关系。

四、判断题

1、负概念的涵义

负概念(否定概念)指称某种对以外的对象。

2、歧义类型

(1)基于语词的发音不同,产生不同概念;

(2)语词的组合层次不同;

(3)语词属于不同类别;

(4)一词多义。

3、复杂判断类型

(1)联言判断

(2)选言判断

(3)假言判断

(4)负判断

4、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起源和之间的争论

演绎逻辑学:必然性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前提包含结论;只保证推理过程的正确性。 缺陷:没有提供新知识;先验论的错误。

归纳逻辑学:或然性推理;从特殊到一般。

缺陷:只能提供或然性知识,无法提供必然性知识。

5、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

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做的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不能同时被否定。

6、专名词和摹状词

摹状词:由普遍名词或限制语构成的词组。

专名词:人名、地名、组织名。

7、逻辑和道德的关系

逻辑学与道德无关。逻辑是一种客观规律,体现较强的稳定性;道德是一种主观评价,体现较大的变动性。

8、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全同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五、图表题

六、推理题

见考试题目和做过的练习

一、简答题

1、简述A、E、I、O判断之间的关系

(1)AE不能同真,可以同假,具有上反对关系;

(2)IO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具有下反对关系;

(3)AO矛盾、EI矛盾,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4)全称为真,则特称必真;

(5)特称为假,则全称必假。

2、简述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内涵

如果P,那么Q

前真后真,前假后假:P真则Q真,P假则Q真假不定,Q真则P真假不定,Q假则P假。

3、简述孔子和荀子在“正名”理论上的区别

孔子认为名重于实,应根据名分确定责任;

荀子认为实重于名,名必须围绕、依据“实”来确定。

4、简述特殊关系判断的特点

(1)两个关系项是同一个对象;

(2)谓项是能够施加于自身的语词。

5、简述逻辑词义的四个方面

(1)逻辑是种客观规律;

(2)逻辑是种思维规律;

(3)逻辑是某种理论、观点、看法;

(4)逻辑是种学科名称。

6、简述概念歧义的主要类型

(1)基于语词的发音不同,产生不同概念;

(2)语词的组合层次不同;

(3)语词属于不同类别;

(4)一词多义。

7、简述违背矛盾律的情形

(1)在概念中同时肯定相互矛盾的内涵;

(2)在判断中同时肯定相互矛盾的内容;

(3)对两个矛盾的判断同时肯定;

(4)自相矛盾

8、简述简述发散性思维的特点

(1)发散性思维不能脱离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

(2)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

(3)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4)容易产生新颖的、创新性的结论。

9、简述概念外延矛盾关系的特点

(1)两个概念具有全异关系;

(2)两个概念具有共同的属概念;

(3)两个概念外延之和等于共同属概念的外延。

10、简述划分的规则

(1)划分出的子概念之间不能具有相容关系;

(2)每一次划分只能使用一个依据;

(3)划分出的子概念外延之和等于母概念外延;

(4)划分不是分解。

二、选择题

1、孔子、荀子、惠施、公孙龙的主要逻辑观点和提出的著名命题

孔子:名重于实,根据名分确定责任。

荀子:实重于名,名必须围绕、依据“实”来确定。

惠施:合同异。合异于同,把异归结到同之中,夸大对事物的差异。

公孙龙:离坚白。事物间的差异是绝对的,差异可分离。

2、新因明和古因明的区别

3、违背逻辑思维规律的情形(含实例)

(1)同一律:a偷换概念:用一个词语偷换另一个词语(eg:一人两头);

b混淆概念:对概念的外延做出不同的判断;

c偷换判断:曲解他人意思;

d转移话题(eg:王顾左右而言他)

(2)矛盾律:a.在概念中同时肯定相互矛盾的内涵(eg.红色的蓝宝石);

b.在判断中同时肯定相互矛盾的内容(eg.没来的人请举手);

c.对两个矛盾的判断同时肯定(eg.校园静悄悄,只有同学在朗读英语);

d.自相矛盾

(3)排中律:a模棱两可:对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同时肯定;

b两不可(同时否定):对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同时否定

(4)充足理由律:a无理由;b推不出;c虚假理由

4、思维形式的主要类型

(1)发散性思维。

(2)逆向思维。

(3)递推思维。

(4)因果思维。

5、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特点

发散性思维特点:

(1)发散性思维不能脱离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

(2)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

(3)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4)容易产生新颖的、创新性的结论。

逆向思维特点:普遍性、批判性、新颖性。(百度)

6、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类型

(1)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两个概念指向同一个对象。

(2)属种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

(3)交叉关系: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

(4)全异关系:两个概念外延完全不重合。

特殊全异关系(矛盾关系):a.两个概念具有全异关系;b.两个概念具有共同的属概念; c.两个概念外延之和=共同属概念的外延

7、概念辨析

8、判断类型

(1)性质判断: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

(2)关系判断:断定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简单判断。

(3)复杂判断:复杂判断是由判断构造成的判断。

A..联言判断:多个判断同时存在的复杂判断。

B.选言判断:对象的多种情况或属性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C.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4)负判断(非P)

9、运用对当推理和变形推理的公式

(1)对当推理:用一个性质判断推理,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推理。

SAP→-(SEP) -(SAP)→SOP

→SIP

→-(SOP)

(2)变形推理:a.换质推理:

SAP→SEP SEP→SAP SIP →SOP SOP→SIP

b.换位推理:(上标无法输入)

SAP→PIS SEP→ PES SIP→ PIS

10、为什么三段论中两个特称判断前提推不出结论

11、简单二难和复杂二难的区别

简单二难:选言支只有两个。

复杂二难:前提包含两个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支为2的选言判断。

12、条件联言判断推理的特点

13、定义和划分的规则

定义规则:a.被定义项和定义项具有同一关系;

b.定义项中不能包含被定义项;

c.定义项必须清楚明白。

划分规则:a.划分的子概念之间不能具有相容关系;

b.每一次划分只能使用一个依据;

c.划分出的子概念外延之和等于母概念的外延;

d.划分不是分解。

14、概念类型

(1)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2)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3)正概念与负概念

(4)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

(5)实概念与虚概念

15、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1)二者存在联系性。a.概念必须用语词来表现;b.二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2)二者的区别。a.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b.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c.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16、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17、假言判断的逻辑规则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真后真,后假前假。

P真→Q真

P假→Q真假不定

Q真→P真假不定

Q假→P假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假后假,后真前真。

P真→Q真假不定

P假→Q假

Q真→P真

Q假→P真假不定

18、混淆概念、模糊概念和偷换概念

混淆概念:可以是一个语词,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语词。

偷换概念:有两个不同的语词,在概念上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模糊概念:一词多义,产生歧义

三、名词解释

1、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做的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

3、分析

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加以研究。

4、外延

具有概念内涵的所有对象——事物的“量”。

5、摹状词

摹状词是指普通名词或限制语词组成的语词。

6、逻辑学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7、灵感思维

也称为直觉思维,即凭借直接进行快速瞬间领悟的思维。

8、交叉关系

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

9、混淆概念

对概念的外延做出不同的判断

10、反传递关系判断

(来自百度百科)如果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某种关系,乙事物对丙事物也有这种关系,而甲事物与丙事物肯定不具有此种关系,那么三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叫反传递关系。

四、判断题

1、负概念的涵义

负概念(否定概念)指称某种对以外的对象。

2、歧义类型

(1)基于语词的发音不同,产生不同概念;

(2)语词的组合层次不同;

(3)语词属于不同类别;

(4)一词多义。

3、复杂判断类型

(1)联言判断

(2)选言判断

(3)假言判断

(4)负判断

4、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起源和之间的争论

演绎逻辑学:必然性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前提包含结论;只保证推理过程的正确性。 缺陷:没有提供新知识;先验论的错误。

归纳逻辑学:或然性推理;从特殊到一般。

缺陷:只能提供或然性知识,无法提供必然性知识。

5、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

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做的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不能同时被否定。

6、专名词和摹状词

摹状词:由普遍名词或限制语构成的词组。

专名词:人名、地名、组织名。

7、逻辑和道德的关系

逻辑学与道德无关。逻辑是一种客观规律,体现较强的稳定性;道德是一种主观评价,体现较大的变动性。

8、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全同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五、图表题

六、推理题

见考试题目和做过的练习


相关文章

  • 考研不成功便成仁
  • 考研不成功便成仁 坚持到最后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想到即将开始新的旅程--研究生生活,心里十分欢喜,同时也让我回想起了艰辛的考研之路,感慨万千.在此特别感谢我的导师,他是我考研中的一盏导航灯,在我迷茫的时候,他给了我前进的勇 ...查看


  • 考研"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风雨无阻
  • 考研"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 风雨无阻 随着炎炎七月的到来,考研复习也进入了暑期强化阶段.基础阶段的学习之后,同学们也该进一步深入强化知识点.但同学们在和学习上的困难斗争的同时还要克服天气炎热的困难.这,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 ...查看


  • 00498体育统计学
  • 课程名称:体育统计学 课程代码:00498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体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对体育领域各种随机现象规律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属方法论学科范畴.根据<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育教育 ...查看


  • 第六单元百分数教案
  • 课题: 百分数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 互化.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百分 ...查看


  • 如何提高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的效率
  • 步骤/方法一.改进学习方法,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是长期.系统积累的过程,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不断地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地提高.应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交流,逐步地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包括:制定计划.课前 ...查看


  • 2013年中考英语的复习重点
  • 2013年中考英语的复习重点与备考建议 新年伊始,初三毕业班的同学们在结束课本学习后,便要投入到新一轮的紧张复习中了.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建立了基本的知识框架,后一段时间,应从掌握中考各题型常考考点及出题规律的方向重点突破. 全国各 ...查看


  • 数学考试内容及学习和复习重点--数学复习策略(4)
  • 在二轮复习中,我们的学习一定要突出重点,把自己该得的分紧紧地抓住,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运用其学习和复习的策略.我们知道试卷总是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其分值之比约为3∶5∶2,只要我们能把时间和精力调配去紧紧抓住80%的题,那么就可以轻松 ...查看


  • [数学思考-逻辑推理]教学设计(正稿)
  • <数学思考- 逻辑推理>教学设计 桃源县实验学校 王惠娟 教学目标: 1.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利用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有根有据的进行 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初 ...查看


  •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