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前人对此进行过大量的总结。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大方向上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一次新的探究。 关键词:戊戌变法 宏观 微观 改革 原因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对于中国的瓜分已经变得有恃无恐,中国即将陷入亡国灭种的境况。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这场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通过分析戊戌变法过程中,维新派的表现,中国的国情,能构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同时,对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就此改革者开始了他们与各种保守力量的较量。 从微观上看,原因如下: 一、康有为本人对于皇权的过度依傍和自我膨胀。 之前的洋务运动,在康有为眼里过于温和,而且这样一点一滴的改良,满足不了当时中国的迫切需要。所以,他希望进行一次大手笔的改良。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他一直在幻想有一天自己可以出将入相,皇帝能够对他言听计从,使他可以利用手中的君权发动一场变法。这种思想必然会造成康有为对权力的渴望,对皇权的依傍。在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康有为不管是作为一个学者,还是一个政治家,他都是有很多过人之处的。但是,他的自我膨胀也是他不能克服的顽疾。“汪大燮说他听张元济说,康有为和弟子曾在广西刻过“俚言书多册分送,其中说话亦无甚奇!惟每说及己则称康子,而康字必大于余字数倍”。[1]在1897年,康有为游历桂林时,居然自命不凡的把它看到的山川,洞穴命名为“康岩”“素洞”,[2]康有为犯了一个大忌,那便是他触动了中国士人的伤疤。在士人心中,孔子是万世师表,他们是习孔子之道的儒士,只有孔子才是唯一的圣人。但是有人想要取代孔子的圣人地位。这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康有为这种以圣人自居的狂妄使得很多对变法有好感和开明士人对他很反感。 二、光绪皇帝过于急躁。 从小长在深宫的光绪皇帝虽然没有多少政治经验,也不像他的先祖们那样英明神武。但光绪皇帝的开明却是历代帝王中少有的。甲午战败后,光绪皇帝曾经读过一些西方的书籍,对西方近代的政治体制,官僚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作为一名想要干一番事业的皇帝来说,目前中国传统的官僚体系让他不能忍受。在光绪皇帝看来,“举国上下尸位素餐的百官群僚,面面相觑,百无一用,充耳欲聋的,除了大话、空话就是软话孬话,在战争中信息不灵,指挥不灵,周转不灵以致事事不灵,光绪觉得满朝尽是老谬昏庸之辈,毫无用处,很不得立时将此辈尽行罢黜才解气。”[3]在广东藩司岑春煊上书建议淘汰冗官,裁撤衙门之后,他立刻下诏,并要求各省严格执行。光绪皇帝以为靠精简的办法去整顿吏治,就会达到消减经费,提高效率的效果,但是这样做非但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反倒会造成不必要的政治动荡。如果像是雍正那样的铁腕皇帝,那么动荡不一定会很大。可是像光绪这样从小长在深宫,养于妇人之手的皇帝,其产生的后果恐怕不是他所能够承担的了的。 三、没有取得地方势力的支持 咸丰时期,太平天国起义,八旗兵勇一败涂地。为了剿灭叛乱,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军、淮军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湘军淮军成为剿灭太平天国的主力军,然而,中央政府却难以控制这些地方军。不仅如此,连任命官员都要受到湘淮军主要将领的牵制。比如,三年之内,通过曾国藩的引荐,先后有3人任总督,9人任巡抚。而且在这些巡抚上任后,要害部门全部都换成自己的幕僚或者门生,造成了“一任督抚一任臣”的现象。事实上,在晚清后期的政治中,地方政府以省为中心,形成了完整的政权体系。一些封疆大吏(如曾国藩,李鸿章)不仅全权把持地方事务,而且对中央政务也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地方势力强大到这样的一个程度后,中央的政策如果没有得到地方的支持,这些政策基本上就是一纸空文。如果,维新派在上报皇帝之前就取得了地方势力的支持,那么西太后的态度是不是就会不一样?戊戌变法是不是就会成功?但是,历史的走向呈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我们也只能留下深深的思考。 从宏观上看,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清王朝祖制的束缚 清王朝是满族人建立的,祖先的文治武功和少数民族的谨慎,让清王朝历代的皇帝特别重视“祖制”,在他们看来,“祖制”近乎神圣。每实施一项政策,在相关的影视资料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祖宗之法不可违”这七个字。正是因为这样的政治传统,给戊戌变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在长达几十年的洋务运动中,能够对整个政治体系造成影响的具有近代化意义的政治改革几乎没有。维新人士对此进行了有力的反思,在维新运动中,改革派们把政治制度的变革视为整个运动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政治制度的变革。但是这些改革措施是不符合“祖制”。在一个传统的王朝中,政治稳定是统治者的首要目标,同时,官员们必须要全力维护皇权的稳定。久而久之,在这些官员的心中,维护政治稳定早已根深蒂固。一旦出现破坏政治稳定的政策时,他们必然会奋起反抗。 二、经济基础薄弱 这里的经济分为两部分,一是传统的经济形式,二是清政府的财政。由于清政府一直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当时的经济是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这种经济形势不仅符合清王朝的“祖制”,还有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但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当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之后,它已经不能适应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在晚清阶段,清王朝的统治者不但没有摒弃这种落后的生产制度,反而变本加厉的维护,从从而实现剥削压迫人民的需要。 回望历史,我们发现,真实的历史真相往往要比教科书上记录的要残酷的多,人性在各种权利的博弈中也变得更加复杂。所以,我们再看待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上要更加的客观和尊重历史真相。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大方面上来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改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或许会有一些借鉴意义。但是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非常严峻的时代课题。而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历史的错误重演,是每一个具有爱国情操的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摘 要: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前人对此进行过大量的总结。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大方向上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一次新的探究。 关键词:戊戌变法 宏观 微观 改革 原因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对于中国的瓜分已经变得有恃无恐,中国即将陷入亡国灭种的境况。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这场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通过分析戊戌变法过程中,维新派的表现,中国的国情,能构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同时,对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就此改革者开始了他们与各种保守力量的较量。 从微观上看,原因如下: 一、康有为本人对于皇权的过度依傍和自我膨胀。 之前的洋务运动,在康有为眼里过于温和,而且这样一点一滴的改良,满足不了当时中国的迫切需要。所以,他希望进行一次大手笔的改良。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他一直在幻想有一天自己可以出将入相,皇帝能够对他言听计从,使他可以利用手中的君权发动一场变法。这种思想必然会造成康有为对权力的渴望,对皇权的依傍。在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康有为不管是作为一个学者,还是一个政治家,他都是有很多过人之处的。但是,他的自我膨胀也是他不能克服的顽疾。“汪大燮说他听张元济说,康有为和弟子曾在广西刻过“俚言书多册分送,其中说话亦无甚奇!惟每说及己则称康子,而康字必大于余字数倍”。[1]在1897年,康有为游历桂林时,居然自命不凡的把它看到的山川,洞穴命名为“康岩”“素洞”,[2]康有为犯了一个大忌,那便是他触动了中国士人的伤疤。在士人心中,孔子是万世师表,他们是习孔子之道的儒士,只有孔子才是唯一的圣人。但是有人想要取代孔子的圣人地位。这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康有为这种以圣人自居的狂妄使得很多对变法有好感和开明士人对他很反感。 二、光绪皇帝过于急躁。 从小长在深宫的光绪皇帝虽然没有多少政治经验,也不像他的先祖们那样英明神武。但光绪皇帝的开明却是历代帝王中少有的。甲午战败后,光绪皇帝曾经读过一些西方的书籍,对西方近代的政治体制,官僚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作为一名想要干一番事业的皇帝来说,目前中国传统的官僚体系让他不能忍受。在光绪皇帝看来,“举国上下尸位素餐的百官群僚,面面相觑,百无一用,充耳欲聋的,除了大话、空话就是软话孬话,在战争中信息不灵,指挥不灵,周转不灵以致事事不灵,光绪觉得满朝尽是老谬昏庸之辈,毫无用处,很不得立时将此辈尽行罢黜才解气。”[3]在广东藩司岑春煊上书建议淘汰冗官,裁撤衙门之后,他立刻下诏,并要求各省严格执行。光绪皇帝以为靠精简的办法去整顿吏治,就会达到消减经费,提高效率的效果,但是这样做非但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反倒会造成不必要的政治动荡。如果像是雍正那样的铁腕皇帝,那么动荡不一定会很大。可是像光绪这样从小长在深宫,养于妇人之手的皇帝,其产生的后果恐怕不是他所能够承担的了的。 三、没有取得地方势力的支持 咸丰时期,太平天国起义,八旗兵勇一败涂地。为了剿灭叛乱,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军、淮军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湘军淮军成为剿灭太平天国的主力军,然而,中央政府却难以控制这些地方军。不仅如此,连任命官员都要受到湘淮军主要将领的牵制。比如,三年之内,通过曾国藩的引荐,先后有3人任总督,9人任巡抚。而且在这些巡抚上任后,要害部门全部都换成自己的幕僚或者门生,造成了“一任督抚一任臣”的现象。事实上,在晚清后期的政治中,地方政府以省为中心,形成了完整的政权体系。一些封疆大吏(如曾国藩,李鸿章)不仅全权把持地方事务,而且对中央政务也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地方势力强大到这样的一个程度后,中央的政策如果没有得到地方的支持,这些政策基本上就是一纸空文。如果,维新派在上报皇帝之前就取得了地方势力的支持,那么西太后的态度是不是就会不一样?戊戌变法是不是就会成功?但是,历史的走向呈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我们也只能留下深深的思考。 从宏观上看,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清王朝祖制的束缚 清王朝是满族人建立的,祖先的文治武功和少数民族的谨慎,让清王朝历代的皇帝特别重视“祖制”,在他们看来,“祖制”近乎神圣。每实施一项政策,在相关的影视资料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祖宗之法不可违”这七个字。正是因为这样的政治传统,给戊戌变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在长达几十年的洋务运动中,能够对整个政治体系造成影响的具有近代化意义的政治改革几乎没有。维新人士对此进行了有力的反思,在维新运动中,改革派们把政治制度的变革视为整个运动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政治制度的变革。但是这些改革措施是不符合“祖制”。在一个传统的王朝中,政治稳定是统治者的首要目标,同时,官员们必须要全力维护皇权的稳定。久而久之,在这些官员的心中,维护政治稳定早已根深蒂固。一旦出现破坏政治稳定的政策时,他们必然会奋起反抗。 二、经济基础薄弱 这里的经济分为两部分,一是传统的经济形式,二是清政府的财政。由于清政府一直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当时的经济是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这种经济形势不仅符合清王朝的“祖制”,还有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但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当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之后,它已经不能适应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在晚清阶段,清王朝的统治者不但没有摒弃这种落后的生产制度,反而变本加厉的维护,从从而实现剥削压迫人民的需要。 回望历史,我们发现,真实的历史真相往往要比教科书上记录的要残酷的多,人性在各种权利的博弈中也变得更加复杂。所以,我们再看待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上要更加的客观和尊重历史真相。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大方面上来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改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或许会有一些借鉴意义。但是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非常严峻的时代课题。而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历史的错误重演,是每一个具有爱国情操的中国人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