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成绩: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70万人,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
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0年以来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我们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提高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水平,五年累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973亿元,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800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30万人,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 率提高同步;
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建议: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衔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
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1
2012年两会期间温答记者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中国经济多年来强劲增长,但贫富差距问题也日益突出。您在最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努力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请问中国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让更多的人民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温家宝:关于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我想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使城乡居民的收入能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第二,调节收入分配。要限制高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高管人员的收入,要增加中等收入的比重。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四,保护合法收入和取缔非法收入。
我以为在收入分配当中,特别应该把握好三点:首先,就是要为所有的人创造一个学习、就业和创业的均等条件,让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 其次,要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一个国家如果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得以改善,那么整个国家群众生活的状况也会得以改善。 第三,要重视财政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共同富裕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之上。
2010年分配改革全民大讨论:为了缓解收入不平衡的状况,我们将采取多种措施,在一次分配中提高职工收入的比重;在二次分配中,政府财政支出更多向弱势群体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倾斜。
中央电视台记者:
现在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社会普遍上说深水区的改革相当困难,可能会触及到一些利益群体,甚至这些利益群体可能会形成对改革的阻力。
李克强:
改善民生离不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应当敢于直面城乡、区域两个最大的差距。特别是直面有八亿多农民和五亿多市民之间的涉及人口最多的城乡差距,采取措施,逐步使其缩小。还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提高统筹的层次,使医疗、养老保险的报销、接续能够逐渐实现异地进行,这也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
李克强:
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同时,推动民营资本顺利有效地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等领域,还要对社会领域的相关改革进行推进,促进社会的纵向流动。比如说现在高等学校里农村的学生比例偏少,我们要逐步提高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感受到希望。
李克强: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所幸的是,这些可以从我们的人民当中去汲取,来使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
2
其他收入分配改革的声音: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指出:高低阶层居民收入差距达55倍,并列举了几项收入分配环节的问题所在。其一,是土地出让金收入已达万亿元规模,但并没有纳入财政管理,形成了各级政府与卖地收入及房地产业利害相关的利益格局;二是房地产业暴利,对房地产投机缺乏有效制约;三是缺乏针对资源性和垄断性收益的合理税制,2009年仅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采选业超额利润5000亿元;四是垄断行业人均收入是其他行业5~10倍。
2、黑龙江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院长陈永昌指出: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逼近危机线。我们现在对这个问题解决无术,两级分化发展很快。为什么解决不好呢?三句话来表达:一是富人太富不纳税,大量偷税漏税。比如说个税是调节税,是抽肥的税,但在我国公务员、老师和白领成为了交纳个税的主题。真正收入在12万以上的纳税者,实缴只占应缴的12%,大量的偷税漏税。二是政府太大养不起,收缴的税款大部分被用于养大政府、大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国公务员1900万,事业单位人员3600万,加到一起近6000多万, 70%的财政收入都用于行政开支了。属于吃饭财政和养人财政,政府想拿公共财政暗补穷人但手中缺钱,有想法没办法。三是穷人太多补不起。中国农民多,弱势群体多,公共开支大,财政困难无法满足。总之,富人太富不纳税、政府太大养不起、穷人太多补不起,政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极分化。由于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民间弥漫着三仇的心理:一是仇富,穷人看到富人就来气,“红眼病”的越来越多。二是仇官,认为官没有好人,都是腐败分子,。三是仇警,恨警察,认为警察最坏。 3、《新京报》做过一个估算,数字更为惊人:劳动收入占GDP 比重从1983年的峰值
56.5%,到2005年下降到最低点36.7%,22年的时间内下降了20个百分点,即劳动者收入占总体国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
曾有两个美国人写过一篇关于中国制造业、就业和报酬变化情况的论文。他们估算,中国制造业工人一小时的薪酬,大约相当于美国同行业工人一小时薪酬的3%;跟中国最接近的是菲律宾,其制造业工人报酬差不多是美国制造业工人的6%;墨西哥约是美国制造业工人的12%。
分配改革的经济法理论:
1、政府挤占说:处理好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改革企业所得税征收,对中小企业倾斜,限制垄断性和国企;增加转移支付,改善政府支出结构向公共服务倾斜;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缩小行业差距。
2、劳动所得偏低说:关键在初次分配,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限制垄断行业收入畸高,修改合理的个税法。
3、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反垄断法 4、税制不健全:房产税、遗产税、个人所得税、赠与税、民营企业主的个税逃避
5、市场调节失灵:潜规则过多,行业垄断,不公平竞争,权力寻租,政府管得过多,按劳所得未能实现,初次分配失衡。
6、政府监管不力:政府职能不清,分工不明;腐败成风;法治不畅;财政税收体制不完善;与民争富;
3
温
成绩: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70万人,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
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0年以来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我们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提高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水平,五年累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973亿元,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800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30万人,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 率提高同步;
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建议: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衔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
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1
2012年两会期间温答记者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中国经济多年来强劲增长,但贫富差距问题也日益突出。您在最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努力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请问中国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让更多的人民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温家宝:关于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我想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使城乡居民的收入能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第二,调节收入分配。要限制高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高管人员的收入,要增加中等收入的比重。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四,保护合法收入和取缔非法收入。
我以为在收入分配当中,特别应该把握好三点:首先,就是要为所有的人创造一个学习、就业和创业的均等条件,让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 其次,要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一个国家如果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得以改善,那么整个国家群众生活的状况也会得以改善。 第三,要重视财政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共同富裕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之上。
2010年分配改革全民大讨论:为了缓解收入不平衡的状况,我们将采取多种措施,在一次分配中提高职工收入的比重;在二次分配中,政府财政支出更多向弱势群体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倾斜。
中央电视台记者:
现在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社会普遍上说深水区的改革相当困难,可能会触及到一些利益群体,甚至这些利益群体可能会形成对改革的阻力。
李克强:
改善民生离不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应当敢于直面城乡、区域两个最大的差距。特别是直面有八亿多农民和五亿多市民之间的涉及人口最多的城乡差距,采取措施,逐步使其缩小。还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提高统筹的层次,使医疗、养老保险的报销、接续能够逐渐实现异地进行,这也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
李克强:
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同时,推动民营资本顺利有效地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等领域,还要对社会领域的相关改革进行推进,促进社会的纵向流动。比如说现在高等学校里农村的学生比例偏少,我们要逐步提高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感受到希望。
李克强: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所幸的是,这些可以从我们的人民当中去汲取,来使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
2
其他收入分配改革的声音: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指出:高低阶层居民收入差距达55倍,并列举了几项收入分配环节的问题所在。其一,是土地出让金收入已达万亿元规模,但并没有纳入财政管理,形成了各级政府与卖地收入及房地产业利害相关的利益格局;二是房地产业暴利,对房地产投机缺乏有效制约;三是缺乏针对资源性和垄断性收益的合理税制,2009年仅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采选业超额利润5000亿元;四是垄断行业人均收入是其他行业5~10倍。
2、黑龙江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院长陈永昌指出: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逼近危机线。我们现在对这个问题解决无术,两级分化发展很快。为什么解决不好呢?三句话来表达:一是富人太富不纳税,大量偷税漏税。比如说个税是调节税,是抽肥的税,但在我国公务员、老师和白领成为了交纳个税的主题。真正收入在12万以上的纳税者,实缴只占应缴的12%,大量的偷税漏税。二是政府太大养不起,收缴的税款大部分被用于养大政府、大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国公务员1900万,事业单位人员3600万,加到一起近6000多万, 70%的财政收入都用于行政开支了。属于吃饭财政和养人财政,政府想拿公共财政暗补穷人但手中缺钱,有想法没办法。三是穷人太多补不起。中国农民多,弱势群体多,公共开支大,财政困难无法满足。总之,富人太富不纳税、政府太大养不起、穷人太多补不起,政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极分化。由于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民间弥漫着三仇的心理:一是仇富,穷人看到富人就来气,“红眼病”的越来越多。二是仇官,认为官没有好人,都是腐败分子,。三是仇警,恨警察,认为警察最坏。 3、《新京报》做过一个估算,数字更为惊人:劳动收入占GDP 比重从1983年的峰值
56.5%,到2005年下降到最低点36.7%,22年的时间内下降了20个百分点,即劳动者收入占总体国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
曾有两个美国人写过一篇关于中国制造业、就业和报酬变化情况的论文。他们估算,中国制造业工人一小时的薪酬,大约相当于美国同行业工人一小时薪酬的3%;跟中国最接近的是菲律宾,其制造业工人报酬差不多是美国制造业工人的6%;墨西哥约是美国制造业工人的12%。
分配改革的经济法理论:
1、政府挤占说:处理好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改革企业所得税征收,对中小企业倾斜,限制垄断性和国企;增加转移支付,改善政府支出结构向公共服务倾斜;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缩小行业差距。
2、劳动所得偏低说:关键在初次分配,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限制垄断行业收入畸高,修改合理的个税法。
3、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反垄断法 4、税制不健全:房产税、遗产税、个人所得税、赠与税、民营企业主的个税逃避
5、市场调节失灵:潜规则过多,行业垄断,不公平竞争,权力寻租,政府管得过多,按劳所得未能实现,初次分配失衡。
6、政府监管不力:政府职能不清,分工不明;腐败成风;法治不畅;财政税收体制不完善;与民争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