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森林教学设计

《雨后的森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了、伞”等八个生字,学会“开、耳”等四个生字,学习新笔画“横折撇”,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雨后森林的美。

3.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发现雨后树林或草地上事物有什么变化,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雨后森林的样子。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可爱。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面向的是一年级小学生,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容易分散,所以选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已具备了简单的表演能力和说话能力,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地去演、去说、去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森林里,雨停了,鲜嫩鲜嫩的蘑菇探出头来撑开了小伞,油光肥厚的木耳挂满了老树,圆圆的红果枕头绿叶,亮晶晶的葡萄滴着水珠,雨后的森林可美了,老师今天就带大家去这美丽的森林玩一玩,小朋友们想去吗?(全班齐答:想)

但是淘气的小兔子却为我们设下了障碍,但是只要有信心把蘑菇上的词读对,你们就可以去美丽的大森林了。你们有信心吗?(全班齐答:有)(课件出示之前学习的生字词组)

同学们,恭喜你们顺利过关了,美丽的大森林在向你们招手了。森林的景色多美啊!那么雨后的森林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4课《雨后的森林》。

二、初读课文、认生字词。

1.提出要求,轻声自读课文,把每个字音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忙。

2.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1)(课件出示字宝宝:)学习“伞、红、果、叶、图、画、祖、国、木、开、水、耳、雨”等字,自由读、开火车读、指名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2)(课件出示词语宝宝:)学习“小伞、红果、绿叶、图画、祖国、木耳、下雨、撑开、水珠”等词读词(带拼音)

(3)去掉拼音读词。齐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雨后森林的什么景物。

4.指名读。指导朗读:“雨停了,雨停了”,让孩子先听范读,再练习。(从天上的彩虹和太阳引入,读出兴奋的语气。第二句语调应比第一句高,从而体会雨过天晴,看到美景的欣喜的心情。)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再读课文。(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2、举手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适时指导朗读。(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喜欢)

(1)蘑菇撑开小伞:通过看图理解,说蘑菇像什么?体会蘑菇的可爱。(是啊,经过雨水的浇灌,蘑菇从地下探出头来,就像小伞一样,真可爱。谁愿意带着对蘑菇的喜爱之情来读一读这句话呢?)

(2)木耳爬满老树:从“爬满”一词体会木耳的多。

(3)红果枕着绿叶:(出示红果图)“枕着”让学生到前面做动作理解,体会把红果比作人,把绿叶比作枕头,体现红果大而可爱。(雨后的森林里胖胖的红果把茂盛嫩绿的叶子当作枕头做着甜美的梦正在睡觉。怎么读出对红果的喜爱之情呢?)

(4)葡萄滴着水珠:(出示:葡萄图)葡萄是什么样的呢?(“葡萄滴着水珠”),滴着水珠的葡萄晶莹透亮,惹人喜爱。

(根据学生的描述顺序,课件出示蘑菇、木耳、红果、葡萄的特写图,相机板书与贴图)

让学生根据“撑开、挂满、枕着、滴着”这四个词一边读一边想象表演。 大森林向我们展示了这么美的画面,不过,老师觉得,你们能把森林读得更美。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把这四句美美地读一遍。(课件重新出现带有四句话的画面。)。

3.练习背诵(练习背,指名背,每组出一名代表比赛,齐背)

4.说话练习:雨后的森林或者草地上还有什么?(师提示动物、植物啊)你能仿照上面的诗句说一句或和两句吗?(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大胆想象说)

四、学习最后两句

1.师:同学们表现真好,谁能用一句话夸夸雨后的森林吗?(学生说)

2.师:诗中是怎么夸的呢?出示课文后两句。(指名读,再读)

3.师:那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它是彩色的图画,是祖国的宝库了吗?

4.学生带着喜悦,自豪的心情读最后两句。(强调读出“彩色及宝库”二词)

5.背诵这两句(和老师一起背)

五、朗读全文

师:(课件回到首页)你们愿意把整首诗朗读表演给老师欣赏欣赏吗?

1.指名读全文

2.练习背诵全文(指名背,加动作背诵)

六、总结回顾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雨后的森林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雨后的森林是一首清凉的精美的小诗。我们一起在这首轻快活泼的小诗里,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雨后的森林,感受到了雨后森林的美丽。

七、板书设计:

4、《雨后的森林》

木耳爬满老树 彩色的图画

祖国的宝库

葡萄滴着水珠

《雨后的森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了、伞”等八个生字,学会“开、耳”等四个生字,学习新笔画“横折撇”,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雨后森林的美。

3.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发现雨后树林或草地上事物有什么变化,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雨后森林的样子。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可爱。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面向的是一年级小学生,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容易分散,所以选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已具备了简单的表演能力和说话能力,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地去演、去说、去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森林里,雨停了,鲜嫩鲜嫩的蘑菇探出头来撑开了小伞,油光肥厚的木耳挂满了老树,圆圆的红果枕头绿叶,亮晶晶的葡萄滴着水珠,雨后的森林可美了,老师今天就带大家去这美丽的森林玩一玩,小朋友们想去吗?(全班齐答:想)

但是淘气的小兔子却为我们设下了障碍,但是只要有信心把蘑菇上的词读对,你们就可以去美丽的大森林了。你们有信心吗?(全班齐答:有)(课件出示之前学习的生字词组)

同学们,恭喜你们顺利过关了,美丽的大森林在向你们招手了。森林的景色多美啊!那么雨后的森林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4课《雨后的森林》。

二、初读课文、认生字词。

1.提出要求,轻声自读课文,把每个字音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忙。

2.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1)(课件出示字宝宝:)学习“伞、红、果、叶、图、画、祖、国、木、开、水、耳、雨”等字,自由读、开火车读、指名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2)(课件出示词语宝宝:)学习“小伞、红果、绿叶、图画、祖国、木耳、下雨、撑开、水珠”等词读词(带拼音)

(3)去掉拼音读词。齐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雨后森林的什么景物。

4.指名读。指导朗读:“雨停了,雨停了”,让孩子先听范读,再练习。(从天上的彩虹和太阳引入,读出兴奋的语气。第二句语调应比第一句高,从而体会雨过天晴,看到美景的欣喜的心情。)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再读课文。(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2、举手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适时指导朗读。(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喜欢)

(1)蘑菇撑开小伞:通过看图理解,说蘑菇像什么?体会蘑菇的可爱。(是啊,经过雨水的浇灌,蘑菇从地下探出头来,就像小伞一样,真可爱。谁愿意带着对蘑菇的喜爱之情来读一读这句话呢?)

(2)木耳爬满老树:从“爬满”一词体会木耳的多。

(3)红果枕着绿叶:(出示红果图)“枕着”让学生到前面做动作理解,体会把红果比作人,把绿叶比作枕头,体现红果大而可爱。(雨后的森林里胖胖的红果把茂盛嫩绿的叶子当作枕头做着甜美的梦正在睡觉。怎么读出对红果的喜爱之情呢?)

(4)葡萄滴着水珠:(出示:葡萄图)葡萄是什么样的呢?(“葡萄滴着水珠”),滴着水珠的葡萄晶莹透亮,惹人喜爱。

(根据学生的描述顺序,课件出示蘑菇、木耳、红果、葡萄的特写图,相机板书与贴图)

让学生根据“撑开、挂满、枕着、滴着”这四个词一边读一边想象表演。 大森林向我们展示了这么美的画面,不过,老师觉得,你们能把森林读得更美。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把这四句美美地读一遍。(课件重新出现带有四句话的画面。)。

3.练习背诵(练习背,指名背,每组出一名代表比赛,齐背)

4.说话练习:雨后的森林或者草地上还有什么?(师提示动物、植物啊)你能仿照上面的诗句说一句或和两句吗?(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大胆想象说)

四、学习最后两句

1.师:同学们表现真好,谁能用一句话夸夸雨后的森林吗?(学生说)

2.师:诗中是怎么夸的呢?出示课文后两句。(指名读,再读)

3.师:那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它是彩色的图画,是祖国的宝库了吗?

4.学生带着喜悦,自豪的心情读最后两句。(强调读出“彩色及宝库”二词)

5.背诵这两句(和老师一起背)

五、朗读全文

师:(课件回到首页)你们愿意把整首诗朗读表演给老师欣赏欣赏吗?

1.指名读全文

2.练习背诵全文(指名背,加动作背诵)

六、总结回顾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雨后的森林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雨后的森林是一首清凉的精美的小诗。我们一起在这首轻快活泼的小诗里,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雨后的森林,感受到了雨后森林的美丽。

七、板书设计:

4、《雨后的森林》

木耳爬满老树 彩色的图画

祖国的宝库

葡萄滴着水珠


相关文章

  • 森林美学在森林公园规划中的应用
  • 森林美学在森林公园规划中的应用 摘要:森林公园具备开发森林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针对资源特色和优势,提出科学地保护与利用景观资源,把资源潜力发挥出来,森林公园亟待科学的景观规划理论指导开发与布局.森林美学作为指导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查看


  • 森林公园规划要点
  •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地形.地貌特征,具有较大的面积与规模,较高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经科学的保护和适度建设,可为人们提供一系列森林游憩活动及科学文化活动的特定场所. 一.关于森林公园 森 ...查看


  •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
  •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 2008-10-15 10:9:29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 林资字[2006]227 ...查看


  •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9卷第1期中南林业调查规划Vol. 19 No. 1 2000年2月 CEN TRAL SOU TH FOREST INVEN TORY AND PLANN IN G Feb. 2000 森林公园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杨 帆 (国家 ...查看


  • 30失踪的森林王国.用doc
  • 30.失踪的森林王国 导学提纲 一. 简要提示: 本文是一篇童话,通过讲述森林王国改建前的美丽富饶及改建后的 悲惨景象,使我们明白森林与王国是相互依存的. 二. 认知与探究: 知识性问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能理解本课的" ...查看


  •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 19 云雀的心愿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 ...查看


  • 森林防火安全教案
  • 森林防火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新闻.讲故事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2.使同学们了解发生森林火灾时的一般特征.初步学会防护森林火灾的安全意识.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3.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森林. ...查看


  • 森林防火安全教育教案
  • 森林防火安全教育教案(88班)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新闻.讲故事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2.使同学们了解发生森林火灾时的一般特征.初步学会防护森林火灾的安全意识.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3.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查看


  • 辽西凌源地区森林抚育工作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 摘 要:从辽西凌源地理位置出发,介绍了森林抚育工作的主要经验与做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辽西地区:森林抚育:经验与做法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1**********] 凌源市地处辽.冀 ...查看


  •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文章通过精彩的童话故事,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展示了小云雀和妈妈在飞行途中对沙漠.江河恶劣环境的抱怨,对比了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