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 作文指导教案

心理描写 作文指导教案

谭海鹏

学习目标:

1、了解心理描写及其作用,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

2、认识四种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内心独白、梦境、幻觉展示、环境衬托、动作神态暗示。

3、能够在作文中根据情况使用恰当的心理描写方法,使人物更形象、生动、鲜活。

学习难点:在作文中根据情况使用恰当的心理描写方法,使人物更形象、生动、鲜活。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例文引路、写作训练

课前准备:PPT 课前画好表格

教学过程:

一、 情境体验导入:抽生背书。 说说你的心理。

刚才我们所说的想法、情绪、感受正是我们常说的心理活动。把这些心理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就是心理描写。(板书:心理描写)马良有一支“神笔”,画什么,什么就能变成真的。大家想不想要一支像马良那样的“神笔”?本节课老师送同学们四支“神笔”,有了它们,就能把人物的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掌握这四种心理描写的方法。(4分钟)

二、 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齐读并板书)

三、 了解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什么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摹刻画,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齐读)

出示作文片断(请生读):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你觉得这段话写得好不好?

生交流(太概括,笼统,不够具体,读者感受不到他有多紧张,多伤心,只有心理活动,没有对其进行描写)。那怎样才能把这种心理精准地传达出来,让读者感同身受?

四、课文素材库(25分钟)

(一)课文素材之《皇帝的新装》: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最后一课》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忽然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这两个片断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生回答。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让读者感同深受,产生共鸣。常用到:“他想„„”“心里想„„”有时不用。(屏幕)内心独白能直接、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心理。

最近发生的两件事,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一是马航的失踪,一是三月一日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暴力事件。老师写了几段文字,记录下当时的心情。

• 内心独白:听到这个消息,我震惊万分:太可怕了!短短的十几分钟,二十九条无辜的生命被夺去!一百四十多人受伤!这是什么人干的?他们为什么这样残忍?这样地惨无人道?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父母子女吗?他们不知道瞬间失去亲人的悲恸吗?社会上怎么会有这种人?他们这样做的居心何在?做人的良心又何在?

练笔:用内心独白法修改下文:(口头表达)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请生口头交流。师评价 (二)课文素材库: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铜捏手的大火炉前面。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她觉得多么舒服啊!

请生读,余生思考:这两个片断都是通过什么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顾名思义,梦境幻觉展示就是借助什么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梦境、幻觉。借助梦境、幻觉,以想象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做笔记)

人在某些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声音、画面,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这种方法一般在某些比较极端的情绪状态下使用,如极度兴奋、极度恐惧、极度渴望等。如凡卡在老板家受尽了折磨,极度思念他唯一的亲人爷爷; 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的晚上,又冷又饿时出现的幻觉。

梦幻展示:看到马路上的滩滩血迹,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伙蒙面暴徒手持砍刀、见人就砍,惊惶失措的人们四处逃蹿的情形。红色的鲜血淌了一地,也渐渐朦胧了我的眼睛。眼前被一片无尽的红色占据,耳边似乎听到了人们慌乱之中呼喊奔跑的声音,受伤群众微弱的呼救声,还有警车、救护车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三)

:你能判断出人物的心理吗?喜、怒、哀、乐。人的神态,包括动作、语言的变化,都来自于什么的变化?不同的心理,就表现出不同的神情和言行。人物的心理通过神态、动作或语言向外界传达,这就是动作神态暗示。(做笔记)

如:要抽背了,同学们都坐得笔直,眼神专注着看着课本,有的还小声背着,神情庄重而严肃。

赵师秀与客人相约,久等未至, “有约不来过夜半”,无聊之际“闲敲棋子落灯花。”鲁迅的小兄弟瞒着鲁迅偷做风筝,这个片断也写得十分传神。课文素材之《风筝》:(齐读)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小兄弟的惊惶、绝望,我的破获秘密的满足、傲然的神态,以及折、掷、踏等动作,都折射出两个人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

生自读体会。

动作神态暗示:记者采访了一位遇难者的家属,儿子开车来火车站送父母上车。可恶的歹徒一下把刀伸向车内,结束了儿子年轻的生命。父亲在叙述的时候,看上去很平静,身旁的母亲则一直低着头,眼神呆滞,神情憔悴,面无表情,好似至今仍无法接受这场突然而至的惨案和血淋淋的现实。

练笔:用神态动作暗示法修改下文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小组内交流推选优秀代表

(四)除了借助其他人物描写方法,还有一个“法宝”,那就是环境。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把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诗人杜甫在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故地遇旧友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落花时节”既点明了自然环境,又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失落。同样反映社会动荡与变革的五言律诗《春望》(大屏幕齐读)本该生机勃勃的春景在作者眼里却一片荒凉凄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家破国亡时,鸟语花香在作者眼中也好像在与作者共同落泪伤感。

环境衬托:事情过去十几天了,昆明火车站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人们也秩序井然地买票、上车,好似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站前硕大的黄牛雕塑依然默默屹立在那里,保卫着过往群众的安全。可是,它分明又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昏黄的路灯、婆娑的树影,还有天空中偶尔低低掠过的几只燕子,也仿

佛在向人们警示着什么。

师根据板书小结过渡:心理描写常用到的方法有。。。。。。

生抢答:对号入座:出示片断,生判断方法

巩固总结:(2分钟)

1、理解掌握笔记上的内容。

2、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这节课,我们拥有了智慧之神送给我们的四支“神笔”,——内心独白、梦境幻觉展示、动作神态暗示、环境衬托,让我们用它描绘比天空更广阔、更多姿多彩人的心灵!

五、 作业(3分钟)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心理描写的四种方法了吗?请每排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同学作代表,抽取今天的作业内容——喜、怒、哀、惧,检测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达到了没有。

从中选择一个成语,创设一个情境,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四种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断,不少于200字。(提示:可根据《难忘的“第一次”》来写)

喜:喜形于色、乐不可支、欣喜若狂、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心花怒放 怒:大发雷霆 、怒不可遏 、暴跳如雷、怒气冲天、火冒三丈、气急败坏 哀:欲哭无泪、无精打采、痛不欲生、万念俱灰、抑郁寡欢、心如刀割 惧:惊魂未定、提心吊胆 、惊慌失措、心惊肉跳、魂不附体、心有余悸

一、心理描写的含义及作用

板书:二、心理描写的方法

1、内心独白:自己对自己在心里说话

2、梦境、幻觉展示:通过梦境幻觉等想像来展示人物的内心

3、动作、神态暗示:通过外在的神态、动作暗示人物的心理

4、环境衬托:通过环境来衬托人物的心情。

心理描写 作文指导教案

谭海鹏

学习目标:

1、了解心理描写及其作用,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

2、认识四种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内心独白、梦境、幻觉展示、环境衬托、动作神态暗示。

3、能够在作文中根据情况使用恰当的心理描写方法,使人物更形象、生动、鲜活。

学习难点:在作文中根据情况使用恰当的心理描写方法,使人物更形象、生动、鲜活。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例文引路、写作训练

课前准备:PPT 课前画好表格

教学过程:

一、 情境体验导入:抽生背书。 说说你的心理。

刚才我们所说的想法、情绪、感受正是我们常说的心理活动。把这些心理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就是心理描写。(板书:心理描写)马良有一支“神笔”,画什么,什么就能变成真的。大家想不想要一支像马良那样的“神笔”?本节课老师送同学们四支“神笔”,有了它们,就能把人物的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掌握这四种心理描写的方法。(4分钟)

二、 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齐读并板书)

三、 了解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什么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摹刻画,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齐读)

出示作文片断(请生读):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你觉得这段话写得好不好?

生交流(太概括,笼统,不够具体,读者感受不到他有多紧张,多伤心,只有心理活动,没有对其进行描写)。那怎样才能把这种心理精准地传达出来,让读者感同身受?

四、课文素材库(25分钟)

(一)课文素材之《皇帝的新装》: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最后一课》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忽然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这两个片断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生回答。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让读者感同深受,产生共鸣。常用到:“他想„„”“心里想„„”有时不用。(屏幕)内心独白能直接、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心理。

最近发生的两件事,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一是马航的失踪,一是三月一日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暴力事件。老师写了几段文字,记录下当时的心情。

• 内心独白:听到这个消息,我震惊万分:太可怕了!短短的十几分钟,二十九条无辜的生命被夺去!一百四十多人受伤!这是什么人干的?他们为什么这样残忍?这样地惨无人道?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父母子女吗?他们不知道瞬间失去亲人的悲恸吗?社会上怎么会有这种人?他们这样做的居心何在?做人的良心又何在?

练笔:用内心独白法修改下文:(口头表达)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请生口头交流。师评价 (二)课文素材库: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铜捏手的大火炉前面。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她觉得多么舒服啊!

请生读,余生思考:这两个片断都是通过什么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顾名思义,梦境幻觉展示就是借助什么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梦境、幻觉。借助梦境、幻觉,以想象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做笔记)

人在某些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声音、画面,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这种方法一般在某些比较极端的情绪状态下使用,如极度兴奋、极度恐惧、极度渴望等。如凡卡在老板家受尽了折磨,极度思念他唯一的亲人爷爷; 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的晚上,又冷又饿时出现的幻觉。

梦幻展示:看到马路上的滩滩血迹,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伙蒙面暴徒手持砍刀、见人就砍,惊惶失措的人们四处逃蹿的情形。红色的鲜血淌了一地,也渐渐朦胧了我的眼睛。眼前被一片无尽的红色占据,耳边似乎听到了人们慌乱之中呼喊奔跑的声音,受伤群众微弱的呼救声,还有警车、救护车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三)

:你能判断出人物的心理吗?喜、怒、哀、乐。人的神态,包括动作、语言的变化,都来自于什么的变化?不同的心理,就表现出不同的神情和言行。人物的心理通过神态、动作或语言向外界传达,这就是动作神态暗示。(做笔记)

如:要抽背了,同学们都坐得笔直,眼神专注着看着课本,有的还小声背着,神情庄重而严肃。

赵师秀与客人相约,久等未至, “有约不来过夜半”,无聊之际“闲敲棋子落灯花。”鲁迅的小兄弟瞒着鲁迅偷做风筝,这个片断也写得十分传神。课文素材之《风筝》:(齐读)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小兄弟的惊惶、绝望,我的破获秘密的满足、傲然的神态,以及折、掷、踏等动作,都折射出两个人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

生自读体会。

动作神态暗示:记者采访了一位遇难者的家属,儿子开车来火车站送父母上车。可恶的歹徒一下把刀伸向车内,结束了儿子年轻的生命。父亲在叙述的时候,看上去很平静,身旁的母亲则一直低着头,眼神呆滞,神情憔悴,面无表情,好似至今仍无法接受这场突然而至的惨案和血淋淋的现实。

练笔:用神态动作暗示法修改下文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小组内交流推选优秀代表

(四)除了借助其他人物描写方法,还有一个“法宝”,那就是环境。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把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诗人杜甫在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故地遇旧友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落花时节”既点明了自然环境,又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失落。同样反映社会动荡与变革的五言律诗《春望》(大屏幕齐读)本该生机勃勃的春景在作者眼里却一片荒凉凄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家破国亡时,鸟语花香在作者眼中也好像在与作者共同落泪伤感。

环境衬托:事情过去十几天了,昆明火车站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人们也秩序井然地买票、上车,好似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站前硕大的黄牛雕塑依然默默屹立在那里,保卫着过往群众的安全。可是,它分明又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昏黄的路灯、婆娑的树影,还有天空中偶尔低低掠过的几只燕子,也仿

佛在向人们警示着什么。

师根据板书小结过渡:心理描写常用到的方法有。。。。。。

生抢答:对号入座:出示片断,生判断方法

巩固总结:(2分钟)

1、理解掌握笔记上的内容。

2、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这节课,我们拥有了智慧之神送给我们的四支“神笔”,——内心独白、梦境幻觉展示、动作神态暗示、环境衬托,让我们用它描绘比天空更广阔、更多姿多彩人的心灵!

五、 作业(3分钟)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心理描写的四种方法了吗?请每排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同学作代表,抽取今天的作业内容——喜、怒、哀、惧,检测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达到了没有。

从中选择一个成语,创设一个情境,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四种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断,不少于200字。(提示:可根据《难忘的“第一次”》来写)

喜:喜形于色、乐不可支、欣喜若狂、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心花怒放 怒:大发雷霆 、怒不可遏 、暴跳如雷、怒气冲天、火冒三丈、气急败坏 哀:欲哭无泪、无精打采、痛不欲生、万念俱灰、抑郁寡欢、心如刀割 惧:惊魂未定、提心吊胆 、惊慌失措、心惊肉跳、魂不附体、心有余悸

一、心理描写的含义及作用

板书:二、心理描写的方法

1、内心独白:自己对自己在心里说话

2、梦境、幻觉展示:通过梦境幻觉等想像来展示人物的内心

3、动作、神态暗示:通过外在的神态、动作暗示人物的心理

4、环境衬托:通过环境来衬托人物的心情。


相关文章

  • [写一个人]作文教案doc
  • <写一个人>写作训练教案 (大祥区雨溪中学:胡志英) 一. 教学重点及设计意图 1.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2.设计意图: "作文训练-写 ...查看


  • 记叙文写作教案
  • 记叙文写作教案(人物描写) 生动的描写--让你的人物丰满亮丽 写作目标 一.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神态) 二.锤炼语言,提升作文意蕴(修辞手法.细节.正面和侧面.想象) 重点难点 一.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二.如何让 ...查看


  • [芦花荡]创意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 芦花荡(方案a) 教学目标 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展开想像,体验人物心理. 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的能力. 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 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 ...查看


  • 细节描写作文教案
  • <人物细节描写--于细微处显神韵>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 2.学会在写作中安排细节描写,把作文写真实.生动. (二)过程与方法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 ...查看


  • 塑造人物形象作文教案
  •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年级:八年级 科目:语文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月 日 执笔:齐学华 审核:初二语文教师 总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写人的文章如何列提纲.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简单回 ...查看


  • 小学三年级写人记叙文作文教案
  • 作文训练要求: 一.知道什么人物的特点,人物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了解围绕人物的特点选择合适材料的方法. 三.通过读.思.议.写等方法指导学生怎样写好人物的特点. 作文训练重点: 指导学生怎样写好人物的特点. 作文训练难点: 怎样 ...查看


  • 让人物描写生动起来(教案)
  • 让文章描写活起来 磐石四中 卢丽敏 一.导入 同学们,首先看两段文字,那一段写得生动,为什么? 文段(一)文字比较概括,但不具体: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比较准确,但不十分形象. 文段(二)比文段(一)要细致.形象.从而生动. 同学们的评价很 ...查看


  • 六年级作文复习课教案
  • 六年级作文复习课教案 抓住人物特点 写具体 一复习要求: 1.复习什么人物的特点,人物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复习围绕人物的特点选择合适材料的方法. 3.通过读.思.议.写等方法指导学生怎样写好人物的特点. 二.复习重点:指导学生怎 ...查看


  • 小学生作文教案--入门篇3-9(适用怕写作文的小孩
  • 小学生作文教案--入门篇3-9(适用怕写作文的小孩) 入门篇第三课人物描写#神态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神态描写的基本要领 教学重点:通过五官和脸部肌肉的细微变化来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某一神态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什么是神态 教学方法 ...查看


热门内容